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瞿福明 《上海医学》1994,17(4):214-214,216
单侧多功能外固定支架治疗髋部骨折(附65例报告)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骨科瞿福明应用单侧多功能外固定支架治疗髋部的股骨颈基底部、股骨粗隆间和粗隆下的三类骨折65例。临床上多见中老年患者,以前传统的治疗方法是牵引或内固定。作者运用此种支架治疗,手术简易,术...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DHS与外固定支架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及术后恢复情况。方法66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根据手术方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3例,其中观察组采用DHS手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外固定支架固定,观察比较两组术后的疗效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且两组术后恢复情况比较:观察组术后髋关节活动时间及下床时间、骨痂生成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及并发症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DHS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具有固定牢靠、抗弯强度大等优点,且具有静力加压作用和动力加压作用,疗效优于外固定支架治疗,可以促进术后患者的恢复,并发症发生率低,有利于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DHS治疗中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术后康复情况。方法:对35例中老年患者使用DHS内固定术后护理结果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骨折均愈合,髋关节功能优良率90%。结论:DHS内固定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配合功能锻炼疗效满意,股骨粗隆间骨折多发生于高龄老年人.平均年龄70岁,多有并发症,脏器代偿功能差,抵抗力及免疫功能低下。  相似文献   

4.
该文报告运用单侧多功能外固定支架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12例,效果满意。术后随访5~18个月。支架固定时间最短者1.5个月,最长者3个月,平均2个月。骨折愈合时间1.5~3个月,患肢无明显缩短及外旋畸形,关节伸屈活动良好,下肢肌力正常。  相似文献   

5.
目的 完善单侧外固定支架对髋部骨折的治疗。方法 应用单侧外固定支架配合双头加压螺钉治疗髋部骨折53例。其中粗隆间骨折22例,股颈骨折31例。结果 粗隆间骨折随访20例,骨折全部愈合,术后功能恢复均优良。股骨颈骨折随访29例,骨折愈合率为96.6%,股骨头坏死2例,发生率为6.9%,功能评定优良率为93.1%。无髋内翻发生。结论 外固定支架配合加压螺钉治疗髋部骨折,使固定更加有效合理,提高了愈合率,  相似文献   

6.
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三种固定方法疗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外固定支架、股骨粗隆解剖钢板、DHS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44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分别采用外固定支架、股骨粗隆解剖钢板、DHS固定治疗,对术中及术后愈后情况进行观察分析。结果本组病例术后随访1-2年,一般8-12周骨折临床愈合。结论稳定型骨折(Ⅰ、Ⅱ型)宜采用外固定支架和DHS治疗,外固定型骨折(Ⅲ、Ⅳ型)宜采用股骨粗隆解剖钢板治疗,能提供即刻稳定,有利于骨折愈合,但有创伤大、失血多、手术时间长等缺点。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分析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采用外固定支架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50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外固定支架治疗,对照组采用PFNA治疗,比较2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采用外固定支架治疗的临床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8.
卢先整  刘本辉 《吉林医学》2012,33(19):4159-4160
目的:观察闭合复位加外固定支架固定治疗老年人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32例老年人股骨粗隆间骨折治疗,过程中均为闭合复位加支架外固定,术后指导下进行功能锻炼及中医三期辩证内服中药。结果:32例均骨折对位理想且全部治愈,功能恢复良好。结论:闭合复位加外固定支架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操作简单、创伤少、固定可靠,对老年人股骨粗隆骨折治疗具有独特的临床价值,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邝雪辉 《吉林医学》2012,(30):6640-6641
目的:探讨股骨粗隆骨折支架外固定术后出院针道感染后的护理。方法:20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针道感染的临床症状、抗生素的使用情况及针道细菌培养结果。采用严格的无菌换药方法、细心地健康宣教。结果:股骨粗隆骨折支架外固定后针道感染症状消失。结论:股骨粗隆骨折支架外固定后严格的换药方法和做好详细的健康宣教的必要性,能有效控制针道的感染,减少再次住院的机会。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多功能粗隆间骨折外固定器与环式外固定器对四肢骨折外固定的治疗效果,以评价多功能粗隆间骨折外固定器的固定效果。方法 对多功能粗隆间骨折外固定器组(45例)和环式外固定器组(39例)四肢骨折外固定术肢体功能恢复情况进行1~5年的随访观察。结果 多功能粗隆间骨折外固定器组离床运动、并发症、肢体恢复时间明显优于环式外固定器组(P〈0.05)。结论 多功能粗隆间骨折外固定器不仅对股骨粗隆间实施外固定,且对四肢骨折的外固定效果比环式外固定器更好,临床上应提倡采用多功能粗隆间骨折外固定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鹅头钉系列与单侧外固定支架在治疗老年人股骨粗隆间骨折中,术前、术中及术后的情况及其对功能的影响。方法 随机抽取1997年-2000年,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45例64-93岁老年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将其分成鹅头钉系列内固定术组(30例,A组),与单侧外固定支架组(15例,B组),将患者年龄、入院至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合并症、输血量、并发症、功能情况进行评估,随访时间1-3年,平均12个月。结果 两组在年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合并症、功能优良率方面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在输血量、并发症方面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在老年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中,闭合复位,鹅头钉系列内固定术,固定牢固,创伤相对较大,严重并发症多,风险较大;而单侧外固定支架,创伤小,手术时间短,严重并发症少,风险小,但由于老年人骨质疏松,螺钉易松动,钉眼易感染。在负重时间上都应该等到骨折愈合。  相似文献   

12.
外固定支架治疗胫腓骨骨折45例临床护理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姬爱卿 《基层医学论坛》2009,13(18):514-515
目的 观察单侧多功能外固定支架治疗胫腓骨开放性骨折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 对45例胫腓骨开放性骨折患者进行单侧多功能外固定支架治疗,观察其术前、术后及康复指导护理效果.结果 优30例(占67%);良13例(占29%);差2例(占4%),总有效率为96%.结论 目前,外固定支架治疗胫腓骨骨折在临床上普遍应用,术后护理和康复指导是保证手术成功的关键.若术后护理不当会引起并发症.如针孔感染、支架松动、骨折不愈合等.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闭合手法整复多功能外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50例病例均采用闭合手法整复多功能外固定治疗。结果:50例患者治疗后关节功能优25例,良3例,无效22例。结论:闭合手法整复多功能外固定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14.
51例老年人股骨粗隆间骨折外固定支架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孟和  冯丽 《宁夏医学杂志》2004,26(3):183-184
目的 外固定支架应用于股骨粗隆间骨折。方法 根据股骨粗隆间骨折多发于老年人常合并其它疾患,无法耐受切开复位内固定术,保守治疗并发症多,结合应用外固定支架进行疗效评价。结果 此术式在无其它内固定应用下,为了早期负重,降低死亡率,有一定适应症。结论 外固定支架应用于股骨粗隆间骨折有一定适用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应用自制双螺纹加压针、钉滑移变向外固定支架治疗股骨颈及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72例患者入院后1.5d在硬膜外麻醉或局麻+强化麻醉下在C形臂X光机引导下行手法闭合整复或切开复位,经皮沿股骨颈压力区和张力区钻入2枚口7.0mm双螺纹加压针达股骨头下1cm处,然后在股骨上段从外侧经皮拧入第3根和第4根口5.0mm的外支架专用螺纹钉,给予折端加压后牢固安装可滑移外固定支架连杆。拆除外固定支架的时间为骨折临床愈合后。结果所有患者的愈合时间为术后2—9个月,平均2.8个月。结论应用自制双螺纹加压针、钉滑移变向外固定支架治疗股骨颈及粗隆间骨折是一种可靠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股骨上端髓内钉(PFN)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围手术期的护理疗效。方法对2000年1月~2007年2月采用PFN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68例围手术期护理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后随访6~30个月,平均15个月,3例患者术后股骨颈内钉松动脱出,但骨折愈合良好,下肢活动正常,未产生其他并发症。结论PFN具有手术时间短、出血少且固定坚强的优点,适用于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治疗,围手术期护理切实可行。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索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简易有效的方法。方法:对27例高龄伴有内科病例的股骨粗隆骨折患者在X线监控下采用改进型外固定支架进行骨折固定,手术中及手术后不断地收紧支架上延长器。结果:股骨粗隆间骨折得到较好固定,缩短了骨折愈合时间,降低了髋内翻的发生率。结论:改进型外固定支架为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一种简易而有效的方法,但存在针眼的感染和外固定器的体外不适的弊端,有待进一步改进。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股骨粗隆骨折实行Gamma钉内固定的护理体会.方法 针对2005~2006年60例行股骨颈粗隆间骨折手术的患者,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手术前后护理:(1)术前引导沟通做好心理护理及安慰.(2)做好手术前的各种准备.(3)术后密切观察病情,肢体正确姿势的护理.(4)术后肢体功能锻炼的指导.(5)预防并发症的护理.结果 60例手术患者1~2周下地活动,6~18个月随访,除1例骨折移位,2例复位不理想,1例术后继发股骨颈骨折外其他无一例并发症的发生,手术效果非常满意.结论 对Gamma钉内固定治疗股骨颈粗隆间骨折术前、术后患者进行正确合理的护理是减少并发症、提高手术成功率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股骨颈粗隆间骨折实行Gamma钉内固定的护理体会.方法 针对2007-2008年60例行股骨颈粗隆间骨折手术的患者,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手术前后护理:1.术前引导沟通做好心理护理及安慰.2.做好手术前的各种准备.3.术后密切观察病情,肢体正确姿势的护理.4.术后肢体功能锻炼的指导.5.预防并发症的护理.结果 60例手术患者1-2周下地活动,6-18个月随访,除1例骨折移位,2例复位不理想,1例术后继发股骨颈骨折外其他无一例并发症的发生,手术效果非常满意.结论 对Gamma钉内固定治疗股骨颈粗隆间骨折术前,术后患者进行正确合理的护理是减少并发症、提高手术成功率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外固定架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外固定支架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156例,术后第2天开始鼓励患者做起、翻身、练习膝、踝关节屈伸功能及股四头肌收缩,2周后可扶拐下床活动.4~12个月后,视骨折愈合情况选择时机拆除外固定架.结果:本组156例获得随访,住院期间无死亡病例发生.术后无脱针、断针、股骨头切割现象.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良好,优良率97.4%.结论:应用外固定支架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符合微创理念,体现了有限手术论,手术操作方便简单,固定牢靠,可以早期离床活动,减少长期卧床的并发症,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