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树突状细胞在慢性乙型肝炎感染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乙型肝炎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传染病,尽管乙肝疫苗的应用大大降低了乙肝的发病率,但全世界仍有20亿人被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  相似文献   

2.
3.
目的:探讨树突状细胞(DC)及CD4 CD25 调节性T细胞在胰岛素自身抗原sc所诱导的小鼠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IDDM)的免疫耐受中的重要作用.方法:低剂量链脲佐菌素(STZ)(40 mg/kg)ip 连续5次在Balb/c小鼠体内建立IDDM模型,胰岛素(100 μg)与不完全弗氏佐剂(IFA,1:1)混合液sc 1次/wk,连续4 wk.模型建立后每周测定血糖,5 wk时处死动物,取胰腺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查.分离骨髓DC前体及脾脏T淋巴细胞并进行体外培养.采用流式细胞术测定DC表型和CD4 CD25 调节性T细胞,以同种淋巴细胞刺激实验检测DC刺激淋巴细胞增殖功能.结果:胰岛素sc 4 wk后可明显降低小鼠的血糖,与模型对照组有极显著差异(13.79± 2.71 mmol/L vs 20.98±1.43 mmol/L,P<0.05), 胰岛内炎症细胞浸润减少,组织结构完整. IDDM模型建立后,小鼠骨髓来源树突状细胞CD11c表达为26.4%,DC分化异常,而正常小鼠CD11c表达为47.5%;混合淋巴细胞反应中DC刺激能力减弱,刺激指数分别为1.47± 0.01和1.32±0.01(刺激细胞和反应细胞比例分别为1:10和1:20),与正常小鼠相比,差别具有极显著性意义(P值均小于0.01).脾脏 CD4 CD25 调节性T细胞减少到1.43%,而正常小鼠为5.09%.与此相反,胰岛素自身抗原连续应用后,不仅使血糖得到控制,表达 CD11c的树突状细胞数量增加,CD86和MHC- Ⅱ表面分子表达降低到26.6%和28.8%,刺激淋巴细胞反应的能力弱于正常DC,但强于模型小鼠的DC,刺激指数分别为2.30±0.06(1: 10)和2.17±0.02(1:20),CD4 CD25 调节性T 细胞数量上升到7.15%.结论:胰岛素sc可预防STZ所致小鼠IDDM的发生,自身抗原可以通过改善功能异常的树突状细胞.诱导CD4 CD25 调节性T细胞分化在模型小鼠体内建立免疫耐受.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HBsAg疫苗冲击的树突状细胞与乙肝免疫球蛋白联合应用对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慢乙肝患者66例每月1次注射HBsAg疫苗(106/次)冲击的树突状细胞,乙肝免疫球蛋白200 U/次,6次为1疗程,共2疗程,治疗结束后检查肝功能,HBV DNA定量及乙肝标志.结果:HBeAg阳性慢乙肝27例治疗后有7例显示完全应答,14例显示部分应答.HBeAg阴性的慢乙肝15例中有4例出现完全应答,8例显示部分应答.慢性HBV携带者13例中5例显示完全应答,2例表现为部分应答.11例非活动性 HBsAg携带者中2例出现完全应答.结论:HBsAg疫苗冲击的树突状细胞与乙肝免疫球蛋白联合可试用于慢乙肝的治疗.  相似文献   

5.
慢性乙型肝炎病人外周血树突状细胞对 HBsAg的提呈作用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目的 研究慢性乙型肝炎(乙肝)病人外周血培养的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对HBsAg的提呈作用。方法 从乙肝病人外周血中培养扩增DC,以不同浓度的HBsAg与DC共同孵育1.5h,然后再与10倍的自体T细胞混合培养5d,结束培养前13h加入37kBq/孔(1uCi=37kBq)^3H胸腺嘧啶。收获细胞,用γ液体闪烁计数仪测定cpm。结果 抗原处理的DC刺激T细胞增殖效应(cpm)明显高于未经抗原处理的DC。结论 从慢性乙肝病人外周血培养的DC对HBsAg有较强的提呈作用。  相似文献   

6.
树突状细胞( DC )是高特异性的抗原递呈细胞,它收集各种输入信号,介导免疫反应;双向调节抗原负载T细胞免疫反应或诱导免疫耐受,同时在自身免疫性疾病或移植耐受研究中起重要作用。现结合文献就DC致免疫耐受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COPD是一种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呈进行性进展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其与肺部长期暴露于香烟烟雾等有害气体或有害颗粒而引起的异常炎症反应有关,其持续的破坏性炎症的发病机制目前尚不完全明确。目前关于COPD的发病机制包括氧化损伤、炎症、蛋白酶/抗蛋白酶、免疫失衡及感染等假说[1]。其中吸烟作为COPD发生发展最主要危险因素,即  相似文献   

8.
基础和临床研究均证实,炎症反应在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的发生、发展及其导致的临床事件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在发生AS的血管内膜和粥样斑块中可见T淋巴细胞、巨噬细胞以及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聚集现象.作为激活T淋巴细胞最主要的抗原提呈细胞,DC具有决定T淋巴细胞活化、凋亡以及聚集等的重要功能.文章就DC与AS病变的相关性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9.
树突状细胞目前普遍被认为是最强有力的抗原提呈细胞,对体内静息T细胞的激活最有效率,因此,作为免疫系统的始动者,它们正在成为免疫学研究的核心,并被认为是免疫疗法中很有用的工具。它们也可能弥补缺陷T细胞的反应能力。除去树突状细胞在分子和细胞生物学的许多最新进展外,仅有少数文献提及树突状细胞与老化的课题。  相似文献   

10.
树突状细胞在动脉粥样硬化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研究认为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慢性炎症免疫性疾病.树突状细胞作为功能最强的专职抗原提呈细胞,在动脉粥样硬化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成熟的树突状细胞把抗原提呈给T细胞并激活T细胞释放细胞因子参与动脉粥样硬化.现就树突状细胞在动脉粥样硬化中的作用作阐述.  相似文献   

11.
12.
慢性乙型肝炎树突状细胞表型和功能的变化与免疫耐受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观察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者树突状细胞(DC)形态和功能的改变。方法 从13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和11例健康人外周血中分离和培养DC,观察DC的形态,用流式细胞仪检测DC表面标记HLA-DR、CD1a、CD80和CD86的表达,用^3H-TdR掺入法测定DC诱导混合性淋巴细胞反应(MLR)的能力。结果 正常DC较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在形态上更为典型,不规则,HLA-DR、CD80和CD86分子的表达水平较高(P<0.05),诱导MLR的能力较强(P<0.05)。结论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DC处于不完全成熟状态,其免疫刺激能力较低。  相似文献   

13.
机体对乙型肝炎病毒(HBV)的免疫耐受是HBV感染慢性化的主要机制。急性、自限性HBV感染过程中存在强烈的、多特异性的细胞免疫应答。而在慢性感染者这种反应明显减弱,存在免疫耐受。本文旨在阐述免疫细胞在HBV免疫耐受机制中可能发挥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树突状细胞(dendrtic cells,DCs)是目前发现的体内功能最强的抗原递呈细胞(antigen presenting cells,APC),在免疫应答中有着的独特的地位。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呼吸道DCs不仅能诱导外界吸人抗原致敏,而且还能显著刺激初始型T细胞向Thl或Th2分化,而且在调节T细胞免疫应答、  相似文献   

15.
树突状细胞(dendrtic cells,DCs)是目前发现的体内功能最强的抗原递呈细胞(antigen presenting cells,APC),在免疫应答中有着的独特的地位.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呼吸道DCs不仅能诱导外界吸入抗原致敏,而且还能显著刺激初始型T细胞向Thl或Th2分化,而且在调节T细胞免疫应答、维持气道炎症和免疫耐受等方面都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关于DCs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中作用机制的相关研究将为临床治疗COPD研究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6.
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s)是一种抗原提呈细胞(antigen⁃presenting cells,APC),是免疫应答和免疫耐受的重要调节者,在机体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中发挥关键作用。既往研究表明,棘球蚴在宿主体内长期寄生的原因与DCs诱导机体免疫耐受密切相关。本文旨在总结DCs在棘球蚴感染导致的免疫耐受中作用的研究进展,以期为棘球蚴感染防治及棘球蚴病免疫治疗提供理论基础和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17.
树突状细胞在寄生虫感染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树突状细胞是一类重要的抗原提呈细胞,在宿主针对寄生虫感染的免疫应答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该文通过分析血吸虫、疟原虫、利什曼原虫、弓形虫、锥虫、丝虫等寄生虫感染的研究现状,对树突状细胞在诱导机体保护性免疫以及参与形成寄生虫免疫逃避中的作用机制作进一步介绍。  相似文献   

18.
树突状细胞是一类重要的抗原提呈细胞 ,在宿主针对寄生虫感染的免疫应答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该文通过分析血吸虫、疟原虫、利什曼原虫、弓形虫、锥虫、丝虫等寄生虫感染的研究现状 ,对树突状细胞在诱导机体保护性免疫以及参与形成寄生虫免疫逃避中的作用机制作进一步介绍  相似文献   

19.
树突状细胞在支气管哮喘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支气管哮喘(哮喘)是一种气道慢性嗜酸粒细胞性炎症,而T细胞的激活、分化对其发病有重要作用。目前树突状细胞(DC)被认为是最有效的抗原呈递细胞(APC),能有效激活初始型(naive)T细胞,引起气道嗜酸粒细胞性炎症,本文就树突状细胞的形成、抗原呈递功能、对TH1/TH2分化的诱导以及其对哮喘的指导性防治作用等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0.
树突状细胞(DC)是一类重要的专职抗原提呈细胞(APC),广泛分布于除脑外的全身各个组织器官,但数量极少,血吸虫感染机体后,不成熟的DC识别血吸虫抗原并成熟,再由外周组织通过淋巴管或血液循环迁徙至次级淋巴器官,刺激T细胞增殖,发生免疫应答。本文就树突状细胞在血吸虫感染中的免疫保护作用以及参与血吸虫的免疫逃逸中的作用机制作简要概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