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青少年单纯性近视眼屈光度与角膜曲率及眼轴的相关性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李辉  阎洪欣  刘玉华 《眼视光学杂志》2005,7(2):105-106,109
目的探讨青少年单纯性近视眼屈光度与角膜曲率及眼轴的关系。方法对单纯性近视277例536只眼,测量其角膜水平及垂直曲率,并按年龄、屈光度分组,对各组角膜曲率及眼轴长度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各组角膜水平及垂直曲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不同年龄两组间的角膜曲率和眼轴长度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不同屈光度两组比较,角膜曲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眼轴长度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多元线性回归和相关分析显示眼球轴长增加是单纯性近视眼形成的主要因素。角膜水平曲率与垂直曲率呈正相关,角膜曲率与眼轴长度呈负相关。结论青少年单纯性近视的屈光度与角膜曲率及眼轴长度密切相关,且眼轴长度是单纯性近视眼形成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超高度近视眼的度数与眼轴相关系数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探讨超高度近视眼度数与眼轴的相关程度.方法近视球镜当量>10.00D的超高度近视眼25例45眼,进行A超、角膜地形图检查,分别测量眼轴和角膜屈光力,应用SPSS统计软件包分析近视球镜当量与眼轴及角膜屈光力的关系.结果平均球镜当量为12.8±3.30D,平均眼轴为27.69±1.51mm,平均角膜屈光力为44.04±1.41D.超高度近视眼的度数与眼轴长度的回归方程为SE=-32.69±1.64×Axis(p<0.01).结论超高度近视眼的度数主要取决于眼轴长度,眼轴延长1毫米,屈光度增加约1.64D.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儿童近视眼屈光力与眼轴、角膜屈光度相关性程度.方法 对88例(176只限)的儿童近视眼患者,应用IOL-Master分别测量角膜屈光力、前房深度和眼轴等数据,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相关性及回归分析.结果 随着近视度数的加深,眼轴长度和前房深度明显增长.正视组、轻度近视组和中度近视组间角膜曲率(K1、K2)无明显差异,但高度近视组的角膜曲率明显升高.屈光力与眼轴、角膜屈光力的回归方程为直线回归方程DE=81.915-1.953AL-0.569K1-0.28K2.结论 儿童近视眼眼轴延长是发病的主要因素,角膜屈光力作用较小.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学龄儿童近视眼的屈光度与玻璃体腔长度、眼轴、晶状体厚度、前房深度、角膜屈光力的关系。方法:随机抽取门诊7~15岁单纯性近视儿童93例,男38例72眼,女55例104眼,按等效球镜分为低度近视(<-3.00D)、中度近视(-3.00~-6.00D)两组。10g/L阿托品散瞳检影验光获得准确屈光度数,电脑自动验光仪测角膜曲率(每眼5次),A超检查眼轴长度、前房深度、晶状体厚度(每眼5次),并计算玻璃体腔长度,采用SPSS11.5统计软件分析近视眼屈光度数与玻璃体腔长度等相关参数的关系。结果:随着屈光度数的增加,玻璃体腔长度、眼轴长度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晶状体厚度与眼轴的比值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角膜曲率增加,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相同屈光度,男女比较眼轴长度、玻璃体腔长度、角膜曲率以及晶状体厚度与眼轴比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前房深度、晶状体厚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近视屈光度与玻璃体腔长度、眼轴长度、呈正相关(r1=0.585,P<0.05,r2=0.576,P<0.05),与晶状体厚度与眼轴的比值呈负相关(r=-0.337,P<0.05)。结论:单纯性近视眼患者主要以玻璃体腔长度、眼轴增长为主,男生眼轴长度、玻璃体腔长度较女生长,平均角膜曲率较女生平坦,晶状体厚度与眼轴比值较女生低。  相似文献   

5.
儿童单纯近视性屈光参差与屈光结构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儿童单纯近视性屈光参差与屈光结构之间的关系。方法 测量 43例单纯近视性屈光参差儿童角膜曲率半径、前房深度、晶状体厚度、玻璃体腔及眼轴长度。结果 近视眼玻璃体腔及眼轴长度均长于正视眼 (P <0 0 5 )。结论 在眼球发育过程中 ,眼轴长度差异是形成单纯近视性屈光参差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6.
近视眼角膜屈光力及眼轴的测定分析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应用SYSTAT软件处理数据,测量276例(523只眼)近视眼的角膜屈光力及眼轴,并对近视眼的角膜屈光力与散光,近视程度与屈光力、眼轴的关系,以及近视的成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垂直径角膜屈光力明显大于水平径角膜屈光力;高度和超高度近视组的垂直径角膜屈光力较低、中度组者值高;在不同屈光度组之间,眼轴的差异非常显著;近视程度与角膜屈光力和眼轴有一定的关系。由此证明,角膜屈光力和眼轴为近视形成的两个主要  相似文献   

7.
影响近视眼患者近视屈光度的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熊洁  邓应平 《眼科》2006,15(5):321-323
目的了解近视眼患者近视屈光度、眼轴长度、角膜曲率及角膜厚度的相关关系,以探讨各因素对近视屈光度的影响。设计前瞻性病例系列。研究对象近视患者300例,每例对一眼进行研究。方法随机抽取欲行LASIK手术治疗的近视患者300例,按近视程度分为四组,低度近视(≤-3.00D)41例,中度近视(>-3.00,≤-6.00D)130例,高度近视(>-6.00,≤-9.00D)95例,超高度近视(>-9.00D)34例。经散瞳检影验光、OrbscanⅡ角膜地形图系统及A超检测患者LASIK术前近视度数、角膜曲率、眼轴长度及角膜中央厚度,统计每例患者一只眼的数据(共300眼),对各组数据进行方差分析、Pearson相关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主要指标近视度数、角膜曲率、眼轴长度及角膜中央厚度。结果低度、中度、高度、超高度近视组眼轴长度分别为(24.32±1.73)mm.(25.33±1.49)mm,(26.04±1.92)mm,(27.47±2.57)mm,各近视组之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角膜曲率仅在高度近视组分别与低、中度近视组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各组角膜厚度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09)。眼轴长度分别与近视屈光度(r=0.734,P=0.000)及垂直、水平径角膜曲率(r=-0.312,P=-0.000;r=-0.328,P=0.000)相关。结论对于低、中、超高度近视眼患者,眼轴增长为影响近视屈光度的主要因素,高度近视患者还同时受角膜曲率改变的影响。随着眼轴的变长近视屈光度增高,角膜曲率变小,角膜变平。不同量的角膜曲率改变和不同量的眼轴增长互相配合,可以形成不同程度的近视。(眼科,2006,15:321-323)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近视眼患者屈光度与眼轴长度、角膜屈光力、眼压及角膜厚度的相关关系及各因素对近视屈光度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行LASIK手术的近视患者430例,分为3组:低度近视组140例(≤-3.00D);中度近视组177例(>-3.00D,≤-6.00D),高度近视组113例(>-6.00D)。测量患者眼的屈光度、眼压、角膜厚度、角膜屈光力及眼轴。结果:低度、中度、高度近视组眼轴长度分别为:24.33±0.86mm,25.45±0.78mm,26.12±1.05mm。各近视组之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屈光力分别为:42.96±1.40D,44.09±1.32D,43.59±1.33D。中、高度近视组与低度近视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r=0.096,0.0062,P<0.05);各组眼压分别为:15.71±2.51mmHg,16.04±2.48mmHg,16.89±2.31mmHg。眼压与屈光度呈正相关关系(r=0.185,0.192,P<0.05);各组角膜厚度分别为:604.66±51.47μm,531.17±37.06μm,533.03±35.61μm。中度、高度近视的角膜厚度与低度近视的角膜厚度有显著差异(r=0.506,0.613,P<0.05)。结论:在近视性屈光不正的影响因素中,眼轴长度是影响近视程度的主要因素,随屈光度的增加,眼轴长度增加;眼压也是近视发生、发展过程中不可忽视的因素,眼压随眼轴长度和屈光度增加而增加;中、高度近视除眼轴增长外,角膜屈光力也是重要影响因素,而对在低度近视的作用甚微。角膜厚度与屈光度有直接相关关系,还与长期配戴角膜接触镜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9.
应用国产RK-1型双丸可调宝石刀,作了50只-2.00-14.00D近视眼的放射状角膜切开术。通过手术前后角膜屈光力和眼轴长度的检测,证实RK手术矫正近视的原理是,放射状切开降低了旁中央区外角膜的张力强度,使有膜中央区变平,角膜屈光力降低,而眼轴长度无明显改变。着重论证了膜旁中央切割深度对降低角膜屈光力的关键作用;并认为对高度近视眼周边部角膜切口加深和对矫正不足眼行二次手术均非明智之举。对国产宝石  相似文献   

10.
近视眼后极部视网膜厚度与眼轴长度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目的:探讨近视眼后极部不同区域的视网膜厚度与眼轴长度的关系。方法:采用视网膜厚度分析仪(retinalthicknessan-alyzer,RTA)测定45例(85眼)近视患者后极部视网膜厚度,并分析视网膜厚度与眼轴长度的相关性。结果:近视眼后极部视网膜平均厚度与性别、年龄无关,与眼轴长度明显相关,随着近视眼眼轴延长,近视屈光度明显增加,后极部视网膜厚度明显变薄,其中以黄斑周围区比黄斑区视网膜变薄更明显。结论:近视眼眼轴延长不仅会引起屈光度的近视化,还导致后极部视网膜厚度明显变薄。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测量比较儿童远视和近视眼睫状肌麻痹前后各屈光成分的变化,探讨调节对其屈光成分的影响。方法对520例3~12岁儿童使用1%阿托品散瞳验光,睫状肌麻痹前后均采用光学相干生物测量仪(Zeiss IOL Master)测量眼轴长度、角膜屈光力(K1、K2)、前房深度。对其中远视646眼、近视221眼的睫状肌麻痹前后各屈光成分测量值进行统计对照分析。结果①儿童远视眼睫状肌麻痹后眼轴变短(P=0.01),角膜屈光力变小(K1P=0.01;K2P=0.04),前房深度加深(P=0.00)。②儿童近视眼睫状肌麻痹后前房深度加深(P=0.00),眼轴长度、角膜屈光力无变化。结论儿童远视眼睫状肌麻痹后眼轴变短,角膜屈光力变小,前房加深;儿童近视眼睫状肌麻痹后前房加深,而眼轴长度、角膜屈光力无变化。  相似文献   

12.
应用国产RK-1型双刃可调宝石刀,作了50只-2.00~-14.00D近视眼的放射状角膜切开术。通过手术前后角膜屈光力和眼轴长度的检测,证实RK手术矫正近视的原理是,放射状切开降低了旁中央区外角膜的张力强度,使角膜中央区变平,角膜屈光力降低而眼轴长度无明显改变。着重论证了角膜旁中央切割深度对降低角膜屈光力的关键作用;并认为对高度近视眼周边部角膜切口加深和对矫正不足眼行二次手术均非明智之举。对国产宝石刀的性能和使用技巧进行了剖析和评估。  相似文献   

13.
目的:应用IOL-Master测量大学生近视眼的眼轴长度(AL),水平、垂直角膜屈光力(K1,K2),前房深度(ACD)及角膜直径,探讨大学生近视眼各屈光成分值与屈光度的关系以及大学生近视眼的主要成因。方法:大学生近视患者1059例2118眼,经电脑验光按等效屈光度分为三组:A组低度近视<-3.00D(738眼),B组中度近视-3.00~-6.00D(989眼),C组高度近视>-6.00D(391眼)。采用光学相干生物测量仪(Zeiss,IOL-Master)测量其AL,K1,K2,ACD及角膜直径,计算眼轴长度与角膜曲率的比值AL/CR,数据采用SPSS18.0统计分析。结果:随着近视屈光度的增加,眼轴长度明显增加,两者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P<0.01),且各组间具有显著差异性(P<0.01);K1在A组与B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K2在各组间具有差异性(P<0.05),但K1和K2仅与中度近视的屈光度存在相关性(P<0.05);各组AL与K1、K2呈负相关,且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ACD在B组与C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低度近视的屈光度与ACD存在显著相关性(P<0.01);角膜直径在各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且与屈光度无相关性(P>0.05);AL/CR比值3.183±0.132,近视屈光度与AL/CR比值呈负相关(r=-0.761,P=0.000)。结论:轴性近视是大学生近视的主要类型。大学生中度近视是眼轴与角膜屈光力共同作用所致;ACD对大学生近视屈光度影响较小;角膜直径对大学生近视屈光度无影响。  相似文献   

14.
后巩膜加固术治疗近视疗效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为了分析后巩膜加固术(PSRO)对近视眼的疗效及对高度近视眼眼轴的影响。方法 对近视78例(151只眼)行改进的后巩膜加固术,并以眼轴长度为指标,将其中随访6 ̄12个月的23例(43只眼)和仅行放射状角膜切开术的20例(39只眼)与同期未行手术的近视19例(38只眼)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以上二者的疗效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后巩膜加固术有阻止高度近视眼轴增长的确切作用,且安全、简便。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近视眼像差成分与其屈光参数的相关性.方法 随机选取在本中心就医的102例204眼近视屈光手术患者,使用WaveScan波前像差仪分别测量暗室下患者的左、右眼像差.Orbscan-Ⅱz系统测量患者术前的角膜前表面非球面参数(Q值)、TomeyAL-2000 Biometer/Pachymeter眼部A超仪测量患者的眼轴,显然验光法测患者的屈光度数,运用SPSS 13.0统计分析软件分别进行像差成分对等效球镜、角膜Q值、眼轴的相关分析,了解近视眼各像差成分与屈光参数间的相关性强弱.结果 眼轴、总像差、球差3项数据呈正态分布(P>0.05),等效球镜、角膜Q值、总高阶像差、彗差4项数据呈非正态分布(P<0.05).近视眼总像差与等效球镜呈高度负相关(Spearman相关系数为-0.797,P=0.000),总像差与眼轴长则呈中度正相关(Pearson相关系数为0.368,P=0.000).而总像差对角膜Q值,三阶彗差和四阶球差对等效球镜、角膜Q值、眼轴长度则无相关性(P均>0.05).结论 近视眼屈光参数中屈光度数和眼轴长度对波前像差产生重要影响,屈光度数越高和眼轴越长者其总像差值越大,而角膜的非球面特性对近视眼的波前像差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6.
近视眼生物学参数的改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近视眼各生物学参数的改变.方法 对近视患者及正视者110例(174只眼),主觉加检影验光行屈光检查,采用Humphrey测量角膜平均曲率,非接触式眼内压测量仪测量眼内压:A与B型超声诊断仪测量前房深度、晶状体厚度、玻璃体腔长度及眼轴长度;角膜测厚仪测量中央角膜厚度(CCT,centercornealthickness);光学相干生物测最仪(IOL-master)测量眼轴长度;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StratusOCT)测量黄斑中心视网膜厚度;按等效球镜度数(SE,sphericalequivalent)不同分正视组(SE<-0.50D)、轻度近视组(-0.50D≤SE<-3.00D)、中度近视组(-3.00D≤SE<-6.00D)、高度近视组(SE≥-6.00D).比较各组之间各生物学参数,分析各生物参数与屈光力之间关系.结果 正视组、轻度近视组、中度近视组、高度近视组等效球镜度数分别为(-0.07±0.14)D、(-2.10±0.57)D、(-4.53±0.78)D、(-7.73±1.34)D,各组之间差异均有显著性(P<0.001);正视组前房深度低于中度近视组、高度近视组(P<0.01);玻璃体腔长度、眼轴:正视与低度近视无显著性差异外(P=0.448>0.05),其余两两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其余参数各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随着等效球镜度数增加,近视眼前房深度一定程度增加,玻璃体腔长度、眼轴随线性增加;其余生物学参数无明显改变;玻璃体腔长度增加是引起眼轴增长和等效球镜度数增加的原因.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形觉剥夺对眼球发育及屈光状态的影响 ,探讨近视眼发病机理及近视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 对一组单眼患早期形觉剥夺性眼病患者的眼球各屈光因子 ,进行生物学测量比较 ,确定其屈光状态 ,并用t检验及多元相关分析的方法找出形觉剥夺性近视的危害因子。结果 患眼与健眼相比 ,患眼有较明显的近视倾向 ,平均屈光力相差 1 2 0 1D。两组比较角膜屈光力、晶状体厚度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前房深度、玻璃体腔长度、眼轴长度、眼的屈光状态差异均具有显著性意义。玻璃体腔长度为近视眼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 早期形觉剥夺可发生近视眼 ,其主要危险因子是眼轴长度 ,主要危害部位在眼后段。尽早去除形觉剥夺 ,保持或恢复视觉发育敏感期的正常视觉环境 ,有利于预防近视眼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高度近视眼的临床现象及其性质与分类。方法①对象:收集近视屈光度等于或超过-6.00D的高度近视眼共计259例,患者来源包括幼儿园、小学、初中及高中毕业班体检发现的50例及眼科屈光门诊登记在册的连续病例209例。②观察指标:远视力、近视力、屈光(≤12岁1%阿托品散瞳)、眼底、角膜曲率、眼轴。结果高度近视眼患病率为1.5%左右。除外角膜病变者外,角膜屈折力未见明显变化。眼轴多明显延长,长度与屈光度成正相关。其中合并有其它眼部及全身疾病者89例。高度近视眼病例由多种类型的近视眼所组成,包括原发性变性近视眼、先天或后天继发性近视眼及并发性近视眼。结论高度近视眼实为多种性质近视眼的复合体,程度分类法不能确切反映近视眼的性质。  相似文献   

19.
87例近视性屈光参差患者的眼轴与角膜曲率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近视性屈光参差患者的眼轴与角膜曲率的关系。方法对87例近视性屈光参差(双眼屈光度差值≥-2.50D~-5.00D)患者进行双眼屈光度、眼轴、角膜屈曲率的测量,分两组,其分别为屈光度差值≥-2.50D~-3.50D和屈光度差值〉-3.50D~-5.50D,采用t检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本组87例(174只眼)左右眼角膜曲率垂直、水平、眼轴长度对比,t值为0.553、0.124、1.0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54例≥-2.50D~3.50D低度近视眼与高度近视眼角膜曲率垂直水平和眼轴长度的比较,t值分别为0.98、0.86、3.62;对比分析眼轴长度有统计学意义(P〈0.05),角膜曲率无统计学意义。33例屈光参差〉-3.50D~5.50D低度近视眼与高度近视眼角膜曲率垂直水平和眼轴的比较,t值分别为0.88、0.67、4.62,眼轴比较(P〈0.05)有统计学意义,角膜曲率无统计意义。高屈光度眼的两组对比,眼轴t=6.26,P=0.001;角膜曲率t=0.83,P〉0.05。结论近视性屈光参差存在双眼眼轴长度的差异,眼轴差异越大屈光差异程度越高,呈正相关系。眼轴差异1mm,屈光度差异约3.01D左右。角膜曲率差异无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分析高度近视眼屈光度的相关影响因素,明确高度近视眼患者的眼轴长度、角膜曲率、前房深度等因素与屈光度的关系.方法 对42例(77只眼)屈光度>-7.0D的高度近视眼患者进行研究,以前房深度、晶状体厚度、玻璃体腔深度、角膜曲率(K1/K2)、眼轴长度、角膜厚度,眼压为自变量,以等效球镜SE作为因变量,用多元线性同归模型筛选出有影响的因素,并比较各因素影响力的大小.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结果 经相关分析,得到线性回归方程为:等效球镜(屈光度)=-39.558+1.141×眼轴长度+0.560×角膜曲率K2-1.515×前房深度-0.089×眼压.回归效果检验F=60.114(P<0.01).结论 眼轴长度、角膜曲率K2、前房深度,眼压对高度近视眼屈光度有明显影响,其中眼轴长度对高度近视眼屈光度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