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危妊娠1029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危孕产妇的筛查、管理的质量如何,直接关系到围产儿死亡率、孕产妇合并症及孕产妇死亡率的高低。因而.加强对高危妊娠的管理,是围产期保健的重点。本文对蛟河市2004年1月1日~10月30日发生的1029例高危孕妇的高危情况进行了分析,目的是提高围产保健的质量,防治高危妊娠的发生,减少孕产妇及围产儿的死亡。  相似文献   

2.
3.
目的:分析影响围产儿死亡的相关因素并探讨相应对策。方法:对台州市2006~2008年6月省级监测区共810例围产儿死亡资料进行分析。结果:810例死亡围产儿中,流动人口的围产儿死亡率、可避免死亡率、创造条件可避免死亡率均明显高于户籍人口;发生围产儿死亡的孕产妇具有建卡及产检率低、计划外妊娠率高、经济收入低、学历层次低等特点。结论:加强孕产妇,特别是流动孕产妇的围产期保健工作是降低围产儿死亡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高危妊娠的发生、发展规律及其对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对筛查出的l195例高危妊娠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高危妊娠发生率48.6%,其中以本次妊娠异常和有过异常孕产史最多,分别为25.4%和19.7%;高危难产发生率(含剖宫产)44.2%,剖宫产率41.8%;高危妊娠围产儿死亡率10.1‰,其中以本次妊娠异常的临产高危为主,其围产儿死亡率达26.9‰。[结论]严格高危孕妇的筛查和管理,早发现和早矫治,可减少妊娠并发症、剖宫产率及围产儿死亡。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及影响因素,探讨有效降低孕产妇死亡率的干预措施。方法对1996~2007年海珠区所有死亡孕产妇的上报资料及接产医院的活产资料进行汇总、分析。结果外地户口及流动人口孕产妇死亡率较高。导致死亡率高的主要因素有:自我保健意识缺乏、计划外妊娠和非住院分娩。结论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应从加强外地户口孕产妇特别是流动人口孕产妇的管理着手,加强围产期保健及健康教育,减少计划外妊娠和非住院分娩。  相似文献   

6.
八年围产儿死亡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公明社区1997~2004年间183例围产儿死亡原因进行了回顾性分析。围产儿死亡率18.55‰。围产儿死亡率与母亲分娩的年龄、健康状态、户籍、母亲孕周、分娩方式及有无产前保健有关;也与围产儿的分娩孕周、出生时体重和胎数有关。在死因中以胎盘因素、畸型及早产居前三位。提示加强流动人口的围产期保健及时正确处理产科异常是降低围产儿死亡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户籍人口与流动人口高危妊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高危孕产妇的筛查,管理的质量如何,直接关系到围产儿死亡率、孕产妇合并症及孕产妇死亡率的高低。因而,加强对高危妊娠的管理,是围产期保健的重点。近几年大批流动人口涌人长三角地区工作和生活,形成新的社会群体和工作难点。流动人口因生活水平、教育、经济及社会因素所限,成为不可忽视的弱势群体,流动人口中孕产妇围产保健管理尤其是高危孕产妇管理更是一个薄弱环节,在孕产妇死亡案例中流动人口高危孕产妇占了绝大多数。  相似文献   

8.
2 176例高危孕产妇情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高危孕妇的高危因素,降低孕产妇及围产儿的死亡率。方法:采用《福建省孕产妇系统保健管理方法》中“简化高危妊娠评分表”的标准,对妇幼保健员培训,统一标准后进行筛查。结果:2176例高危孕产妇中,前6位高危因素为胎位异常、延期妊娠、孕产史≥2次、先兆早产、过期妊娠、妊高征。结论:应加强乡镇卫生院的产科建设,尤其是产科人员的技术水平,及时筛查高危,掌握转诊指征,提高对危重病例的诊治、急救和应急能力。县级医院作为处理高危的集中区,更应提高对急、危、重症的急救能力,使高危转为中危、低危,减少手术产,降低孕产妇及围产儿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9.
常山县1998~2007年高危妊娠监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危妊娠管理是孕产妇系统管理的核心,是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和围产儿、婴儿死亡率的关键。为了掌握常山县高危妊娠发展态势,评价孕产妇保健相关干预措施,对常山县1998~2037年的高危妊娠管理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  相似文献   

10.
高危妊娠2426例管理情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孕产妇和围产儿死亡率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文化和卫生发展状况的重要指标。孕产妇系统管理是降低孕产妇和围产儿死亡率的重要措施,其核心是高危妊娠的管理。  相似文献   

11.
1653例高危妊娠系统管理结果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惠娟 《中国妇幼保健》2007,22(29):4067-4068
高危妊娠管理是围生期保健的核心,直接影响母亲及胎儿健康,也是导致孕产妇及围产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为贯彻实施《母婴保健法》,保障母婴健康,开展孕产妇系统管理,对高危妊娠进行系统化管理,早发现高危因素,及时处理,重视妊娠并发症和合并症的预防和治疗,促使高危因素转化。本文将我所开展高危妊娠管理1 653例结果分析如下。1资料和方法1·1资料来源2004年9月~2005年9月全县共筛查出高危孕产妇数1 653例,其中存在3种高危因素者35例,占2·1%;2种高危因素者243例,占14·7%;单一高危因素者1 375例,占83·2%。1·2方法按照《福建省孕产妇系统保健…  相似文献   

12.
78例围产儿死亡原因分析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对我院 1994年~ 1999年 863 2例活产儿进行监测 ,并对其中发生的 78例围产儿死亡进行回顾性分析。1 资料和方法1.1 资料来源  1994年 1月~ 1999年 12月本辖区 78例围产儿死亡报告卡、死亡病例以及围产保健手册、围产期保健统计报表等。1.2 方法 根据死因进行分类 ,依据临床诊断 ,如X线、B超、血型、CT检查判断死因的 5 4例 ,有尸检报告的 2 3例。对不同年龄、不同体重死亡围产儿及其孕母职业、年龄关系进行分析。2 结 果2 .1 围产儿死亡率  1994年~ 1999年参加系统围产保健的分娩人数为 863 2例 ,其中死亡 78例 ,死亡率为 9…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流动人口孕产期保健现状,探讨干预措施。方法:对该院2001~2007年流动人口围产儿死亡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流动人口围产儿死亡率(13.9‰)显著高于常住人口(5.0‰)(P<0.01),流动人口围产儿死因依次为畸形、早产、脐带因素、窒息、胎盘早剥等。结论:流动人口对当地围产期保健服务利用度低,政府应将改善流动人口围产期保健纳入工作重点。  相似文献   

14.
围产儿死亡率是评价围产期保健质量的一个敏感指标。为了解我县围产儿死亡原因及相关影响因素,特对灌云县1997—2001年395例围产儿死亡情况进行调查分析,以明确围产期保健工作重点,提高保健服务质量,进一步降低围产儿死亡率。  相似文献   

15.
158例围产儿死亡情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灯塔市2000-2002年158例围产儿死亡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围产儿死亡率呈逐年下降趋势。出生窒息、早产和低出生体重,先天畸形、呼吸系统疾病是前4位死因,占总死因构成比的78%,是均可预防性死因。由于提倡住院分娩,取消家庭接生,2002年围产儿死在自家和途中为零。加强孕期卫生宣教,提高孕期,产期保健质量是降低围产儿死亡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270例围产儿死亡原因分析,以探讨围产儿死因,降低围产儿死亡,提高围产期保健质量,进一步提高出生人口素质。方法:按照山西省围产儿死亡统一监测方法。以围产期Ⅰ标准,对我院1996年1月至2000年12月间死亡的围产儿270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5年间围产儿死亡率为41.18‰,死胎占33.44%,死产占30.74%,新生儿死亡34.82%,导致围产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为畸形,早产、妊娠并发症,结论:加强孕期保健监护,定期行产前检查,降低出生缺陷,预防早产,防止妊娠并发症的发生,是降低围产儿死亡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掌握天河区2003~2005年围产儿死亡率及死因相关因素,为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3~2005年辖区内医疗保健机构上报的围产儿死亡报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年围产儿死亡率为10.05‰,2003年为12.01‰,2004年为10.54‰,2005年为8.41‰,呈逐年下降趋势;围产儿死因分类中死胎占67.66%,3年中呈上升趋势;死产及早期新生儿死亡各占11.52%与20.82%,3年中逐年下降;围产儿死亡人群集中于外地流动人口孕产妇,75.84%未经正规的产前检查,两者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加强流动人口的围产期宣传与保健是降低围产儿死亡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高危妊娠与围产儿死亡关系分析陈升莲,董玉凤(安徽省马鞍山市妇幼保健院245000)高危妊娠的筛选和管理是围产保健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认别高危妊娠和围产监护可以有效地降低母婴死亡率。为了解本市高危妊娠发生率和常见高危因素,探讨高危妊娠与围产儿死亡的...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和掌握北京市丰台区万源路社区孕产妇和围产儿近几年的情况,找出孕产妇和围产儿新的主要高危因素,以便于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社区干预。方法:对预产期为1998年1月1日~2003年12月31日、户口在丰台区万源路社区的孕产妇和围产儿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904名孕产妇文化水平均较高,6年来平均流产率为3.10%(28/904),呈逐年下降趋势;剖宫产率处于较高水平,并逐年上升;孕产妇高危率逐年上升,其中贫血和产后出血合并糖尿病有增高趋势,但不显著。围产儿死亡率达11.22‰(10/891);21名低出生体重儿中,因早产和双胎因素者占42.86%。结论:该社区仍需要加大宣传力度,以进一步改善围产期保健工作;降低剖宫产率仍是今后的重点;加强孕产妇卫生保健知识和营养知识宣传,减少低出生体重儿的出生。  相似文献   

20.
本文重点分析了我院1990~1994年围产儿死亡原因,从中总结经验教训,以便提高围产期保健质量。1 资料及来源 研究对象为在我院产房出生的、胎龄满28孕周、出生时体重在1000克以上的活产婴儿生后7天内死亡者。统计资料来源于1990年1月1日至1994年12月31日我院产科分娩登记本及围产儿死亡登记卡,对新生儿死亡病例及尸检报告进行调查核实和统计分析。 本院近4年来分娩婴儿总数为3835例,围产新生儿死亡40例,围产儿死亡率10.43‰。其中胎死宫内13例,占总死亡围产儿人数的32.5%;早产儿死亡7例,占围产儿死亡人数的17.5%;死产2例,占5%;早期新生儿死亡18例,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