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背景:虽然已知糖尿病引起皮肤的许多病理生理改变,先前研究中没有关于糖尿病患者角质层(SC)状态的研究。在作者先前的糖尿病鼠模型报道中,描述了SC水合作用降低且伴SC屏障功能正常的皮脂腺功能异常。目的:检测糖尿病患者SC的功能改变。方法:在49例糖尿病患者中检测下列指标:空腹血糖(FPG),血红蛋白A1c(H bA1c);前额皮肤表面脂肪水平;前臂屈侧和小腿伸侧SC的高频传导率(H FC)和经表皮水分丢失(TEW L)。在两对患者组中比较SC的这些功能,即高FPG、低FPG组和高H bA1c、低H bA1c组。结果:高FPG组(FPG>1100m g/L)中小腿伸侧和前…  相似文献   

2.
目的:为了评价在北爱尔兰到诊所就诊的1型糖尿病儿童和青少年患者所接受的保健及其与国家指南的比较,并调查与血糖控制相关的因子。方法:对从2002年开始到11家儿科糖尿病门诊就诊的所有患儿所接受的保健进行调查。1名研究护士对914例患儿进行了访谈并完成调查问卷,该问卷记录有临床特征、社会状况和糖尿病处理方面包括监测并发症和就诊于糖尿病小组成员等。血糖控制通过糖化血红蛋白(H bA1c)来确定,其在一家DCCT质控的中心实验室测定。结果:平均H bA1c浓度为8.8%(s=1.5%),20%的患儿达到低于7.5%的推荐H bA1c水平。在调查前1年,76%的患儿…  相似文献   

3.
目的:确定糖尿病儿童的欺侮行为、糖尿病自我治疗、代谢控制与患1型糖尿病(TID)的儿童及青少年抑郁的关系。研究设计:在定期的糖尿病治疗回访时,对167例TID年轻患者检查糖尿病相关性的欺侮行为及抑郁程度。父母对其子女糖尿病的自我管理给出临床分级的指数。测定患儿H bA1c水平  相似文献   

4.
目的:确定对1型糖尿病患儿在同一注射器内甘精胰岛素(IG)与速效胰岛素(RA I)类似物的混合使用是否对血糖控制有任何有害作用。研究设计:对55例接受混合IG和RA I类似物的患儿胰岛素混合开始前、后6个月的资料进行收集,同时收集未接受混合胰岛素治疗的55例对照组患儿的资料。评价的参数包括血红蛋白A1c(H bA1c)值、严重或非严重低血糖事件的发生次数、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事件次数和血糖分布类型。结果:在研究进行了6个月后,对照组和试验组的H bA1c值相等(分别为8.54±1.14vs8.61±1.14,P=1.0000),各组的血糖值在目标范围的百分比以…  相似文献   

5.
下肢血管病变是2型糖尿病患者常见的动脉粥样硬化之一。炎性标志物人软骨糖蛋白39(HC-gp39/YKL-40)在肥胖、心血管疾病和2型糖尿病患者中水平升高,且YKL-40是胰岛素抵抗及动脉粥样硬化的炎性因子。生物标志物C反应蛋白已经被广泛用于评估动脉粥样硬化及炎症过程,但其并不是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抵抗的生物标志物,而YKL-40在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抵抗与动脉粥样硬化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干燥性角结膜炎(KCS)在一般人群及一个前瞻性队列研究中22382例糖尿病患者中的发病率。设计:前瞻性、观察性、队列研究。方法:研究机构:以色列某个地区最大的医疗保健机构。受试者:2003年1月1日至2003年12月31日间所有50岁以上患者(共159634例患者)的电子病例进行分析,其中22382例(14.0%)为糖尿病患者。观察方案:比较糖尿病患者及非糖尿病患者中使用润眼液的比率,记录糖尿病患者所作的全部H bA1c实验室检查结果(41910例检验结果),分析血糖控制情况与润眼液消耗量的相关性。主要观察指标:比较润眼液在糖尿病患者与一般人群中的使…  相似文献   

7.
目的:阐明胰岛素和血糖对1型糖尿病(T1DM)患者心肌血管舒张功能的影响。背景:血浆胰岛素和血糖水平对T1DM患者异常血管舒张功能的相对重要性仍不清楚。方法:20例T1DM患者接受PET检查,测定在静息和应用腺苷时的心肌血流量(M BF;静息和应用腺苷时分别为M BFr和M BFa),两者均先在基础代谢条件下测定,接着在应用高胰岛素-正常血糖钳夹(H E)时(n=10例;40±9岁,8例女性,H bA1c7.8%±1.1%)或高胰岛素-高血糖钳夹(H H)时(n=10例;44±12岁,8例女性,H bA1c7.7%±0.6%)测定。结果:在基础代谢条件下,两组的M BFr和M BFa相似(P值无显著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确定2型糖尿病随机人群中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患病率及其视力损害的原因,描述该人群中引发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危险因素。方法:úrhus县2型糖尿病患者10851例参加调查,选择378例典型样本进行包括眼底照相检查在内的眼科常规检查,同时检查血压、血清血红蛋白A1c(H bA1c)、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甘油三酯和载脂蛋白A水平。结果:2型糖尿病患者视网膜病变的患病率是31.5%,所有患者中2.9%发生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5.3%在临床上出现严重的黄斑水肿。黄斑水肿中40%(8/20)的患者是新发现的,还未接受激光治疗。视网膜病变的严重程度与糖尿…  相似文献   

9.
背景:2型糖尿病患者有高度的心血管疾病风险。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 T)是心肌梗死、卒中的强预测因素。方法和结果:研究纳入173例应用口服药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女性66例,男性107例,年龄62.6±7.9岁,体重指数31.8±4.6kg/m2;糖化血红蛋白(H bA1c)7.5%±0.9%],随机分入基于吡格列酮(45m g/d)治疗组和基于格列美脲(2.7±1.6m g/d)治疗组,比较治疗12周和24周后的代谢控制(用H bA1c分析)、胰岛素抵抗(稳态模型评估)以及颈动脉IM T(B超测定)。两组对治疗的耐受性均好。尽管24周后两组在代谢控制方面有相似改善(吡格列酮组-0.8%±0.9%vs格…  相似文献   

10.
乔晓媛  杨静  陈晨 《中华医学杂志》2006,86(35):2478-2478
已有研究表明高灵敏性C反应蛋白(hsCRP)对心血管事件具有较强的预警性,且与动脉粥样硬化呈正相关作用;糖化血红蛋白A1C(HbA1c)的增高也是动脉粥样硬化发展的明确危险因素,并且在非糖尿病患者中也是致心血管疾病和致死的独立的危险因素.HbA1c与高血糖症相关,hsCRP与炎症相关.二者都是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但是目前观察二者联合作用这方面的资料尚少见.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在正常白蛋白尿而无先兆子痫的糖尿病孕妇的早产中,血糖控制的重要性。研究设计与方法:纳入I型糖尿病孕妇71例进行前瞻性研究,自孕12周起,每2周一次,进行包括糖化血红蛋白(H bA1c)、胰岛素量和白蛋白排泄率的检查,资料收集完整。纳入者孕期进行眼底检查,并测量3次日间  相似文献   

12.
目的:明确一个纵向队列中的1型糖尿病(T1DM)患者,指(趾)间关节活动受限阳性(LJM )与发生微白蛋白尿(M A)危险因素的关系。方法:对诊断年龄<16岁的479例T1DM受试者从确诊时就开始随访,每年的评估包括:LJM评价、H bA1c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的检测,并检测3份尿液样本中白蛋白/肌酐的比值(ACR)。结果:在平均随访10.9年后,162例受试者(中位年龄13.0岁,病程5.2年)合并LJM。与青春前期比较,LJM发生率更高(67.6%vs32.4%)。LJM 与LJM-者相比,H bA1c的x(s)为10.1%(1.6%)vs9.6%(1.4%)和ACR水平[中位数1.1(极差0.2~242.9)m g/m m…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血浆内脂素与炎症因子之间的关系,以指导临床治疗。方法选取该院2008年1月~2010年10月门诊健康体检和住院病人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非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各50例,单纯性肥胖者45例,健康体检人40例作为对照组,通过观察各组研究对象WC、BMI和WRT(腰臀比)等情况及FPG、PBG2h、FINS和HbA1c等生化指标,研究探讨各组血浆visfatin与部分炎症因子(hs-CRP、IL-6和TNF-α)的关系,并分析其在2型糖尿病患者的作用,将其与炎症介质作相关性研究分析。结果血浆中Visfatin的浓度变化随着患者WC、WRT、FPG、PBG2h、FINS、HbA1c及hs-CRP、IL-6、TNF-α等炎症介质相关的各项指标升高而升高,呈正相关变化。结论血浆中内脂素与hs-CRP、IL-6和TNF-α等炎症因子与糖尿病的发生之间有密切关系,应该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4.
现已证实,急性期反应物高敏C反应蟹白作为血管炎症标志物以及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因素,与健康志愿者和系统性脉管炎患者的动脉硬化有关。为探究炎性标志物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 和高敏C反应蛋白与动脉硬化之间的关系,爱尔兰的 Mahmud等在未曾治疗的高血压病患者中进行了相关研究,并将研究结果发表在近期的Hypertension杂志上。这项研究共纳入78例患者,平均年龄(47±1)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CA19-9、CEA水平,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糖代谢紊乱中肿瘤标志物良性升高的特点及相关因素.方法 选择397例2型糖尿病患者和390名正常体检者,比较血清肿瘤标志物CA19-9、CEA水平,并分析其特点和相关因素.结果 (1)糖尿病组CA19-9和CEA水平较正常组明显升高(P<0.01);(2)HbA1c分亚组研究显示CA19-9、CEA水平均为HbA1c高值亚组>中值亚组>低值亚组(P<0.05或0.01);(3)年龄分亚组研究发现糖尿病组CEA水平>61岁亚组高于46~60岁亚组高于<45岁亚组(P<0.05),CA19-9水平在2型糖尿病患者不同年龄亚组间无统计学差异;(4)性别分亚组研究显示糖尿病女性亚组CA19-9水平高于男性亚组(P<0.01),CEA组男女亚组间无统计学差异;(5)相关及回归分析显示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CA19-9、CEA与HbA1c呈正相关,HbA1c是糖尿病患者CA19-9和CEA增高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在糖尿病人群中,血清CA19-9、CEA等肿瘤标志物可以有低水平的良性升高,与HbA1c存在一定相关性,在糖尿病人群中应动态观察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的变化.  相似文献   

16.
美国马里兰州巴尔的摩市Johns Hopkins Bloomberg公共卫生学院Eliza- beth Selvin及其同事在Diabetes Care 杂志上报告,在糖尿病成年患者,血红蛋白A1c(HbA1c)水平增高与外周动脉疾病(PAD)风险升高有关。他们使用了“社区动脉粥样硬化风险”研究的数据,研究1894例糖尿病中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糖化血红蛋白(H b A1c)水平变化与2型糖尿病发生并发症病变之间的关系.方法 对90例2型糖尿病患者,75例2型糖尿病合并并发症患者,30例健康体检者进行空腹血糖(FBG)和糖化血红蛋白进行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2型糖尿病合并并发症患者组H b A1c水平明显高于2型糖尿病组,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1);H b A1c水平与并发症发生率呈正相关.2型糖尿病合并并发症组与2型糖尿病组FBG水平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定期检查HbA1c,有助于临床对并发症病变的早期发现、及时治疗和疗效评估.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糖尿病牙周炎与糖化血红蛋白(Glycosylated hemoglobin A1c,Hb A1c)、唾液葡萄糖浓度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0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有无牙周炎将其分为牙周炎组(120例)和单纯糖尿病组(80例),另选取100例口腔健康体检患者为对照组。再根据美国牙周病协会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APA)分类标准,将牙周炎分为轻中重三级。所有对象均进行血清Hb A1c含量、唾液葡萄糖浓度测定。选用Wilcoxon等级秩和检验和Kruskal-Wallis H检验,来比较3组的Hb A1c和口腔唾液葡萄糖浓度差异,再用Pearman相关性分析牙周炎严重程度与Hb A1c、口腔唾液葡萄糖浓度之间的相关性。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果牙周炎组,单纯糖尿病组与对照组Hb A1c水平依次减低,重度牙周炎患者Hb A1c水平明显高于其余几组(P0.01)。口腔唾液葡萄糖浓度在轻度牙周炎组、单纯糖尿病组与对照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中、重度牙周炎组中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患者Hb A1c与口腔唾液葡萄糖浓度之间存在正相关(r=0.721,P0.05);牙周炎严重程度与Hb A1c水平、口腔唾液葡萄糖浓度之间有相关性,且为正相关性(r=0.633,P0.05)。结论糖尿病中、重度牙周炎患者体内Hb A1c与口腔唾液葡萄糖浓度升高,且者存在明显相关性。血糖升高致唾液葡萄糖浓度增加,预示着糖尿病患者牙周炎的发生风险增高。  相似文献   

19.
<正>动脉粥样硬化导致的血管内膜增厚是缺血性心脑血管性疾病发生的病理基础,糖尿病与动脉粥样硬化密切相关~[1-2]。炎症反应参与糖尿病及动脉粥样硬化的病理生理过程~[3-4]。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 lymphocyte ratio,NLR)是一种新型的炎症指标,与脑梗死、冠心病、恶性肿瘤及急性胰腺炎等炎症性疾病的严重程度与预后密切相关~[5-7]。本研究观察NLR与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内膜增厚  相似文献   

20.
张喆  郑明芳 《上海医学》2004,27(10):775-776
近年来的研究显示,动脉粥样硬化是导致急性脑卒中(ACS)R病的主要因素,而炎症反应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中具有一定意义。C反应蛋白(CRP)是急性时相反应蛋白,是炎症或组织损伤时的非特异性标志物。本研究通过测定ACS患者血清中CRP浓度变化,探讨CRP在ACS发病中的作用及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