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3.
4.
西藏亚东自然疫源地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了解西藏亚东自然疫源地详细分布,对自然疫源性疾病相关因素进行调查研究。方法采取夹捕法、粘鼠板法、笼捕法调查啮齿动物的密度分布、种类;常规方法和直接捕捉法调查媒介生物的地区分布;采集100份在亚东居住5年以上的本地居民血清,进行相关病原检测,调查人群感染状况和发病情况;查阅文献资料对亚东地理信息、啮齿动物和医学媒介种类进行补充、完善。结果此次在亚东地区采集的啮齿类动物共45只,其中鼠兔3只,小家鼠23只,灰腹鼠12只,黄胸鼠7只。采集到医学媒介178只,分别为蚤类41只,蚊科106只,蠓2只,蜱19只。结合本次实地调查和查阅历史资料获知,西藏哑东地区的啮齿类动物包括兔科、鼠兔科、鼯鼠科、松鼠科、鼠科、仓鼠科6个科中的9个属21种(亚种),医学媒介包括蚤科、蠕形蚤科、多毛蚤科、细蚤科、角叶蚤科、蚊科、蠓科、硬蜱科8个科中25属47种。与张启恩1995年发表的结果相比,当地健康人群的斑疹伤寒、辛德比斯和基孔肯雅热的阳性率分别为3%、2%和1%。结论西藏亚东地理环境复杂、地区海拔落差大、植被种类多;生长着21种啮齿动物和47种医学媒介生物。当地居民中已有斑疹伤寒、辛德比斯和基孔肯雅热感染者。 相似文献
5.
6.
目的:1995年山西晋南地区发生恙虫病流行,我们对该地区人群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并对从患者和野鼠体内分离的恙虫病立克次体进行了病原学研究。方法:利用微量间接免疫荧光法(MIF)对恙虫病立克次体在人群中的流行进行了调查;采用MIF、PCR/RFLP和序列分析方法对恙虫病立克次体分离株进行了鉴定。结果和结论:晋南地区人民群血清恙虫病立克次体抗体阳性率为25%;恙虫病立克次体山西分离株(Sxh951,Sxh952,Sxh953,Sxm97)的血清型别为Gilliam株;序列分析提示:在相对分郭质量56000蛋白基因水平上,Sxh951株与Yongchon株亲缘关系最近。 相似文献
7.
8.
病例 患儿,男,2岁6个月.因发热伴哭闹、纳差2d,以"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收入院.既往体健,无肝炎、结核、麻疹、伤寒等病史,无过敏史.2d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体温37.0 ~40.1℃,夜间体温较白天偏高,伴哭闹不止、纳差.入院查体:体温39.3℃,脉搏110次/min,呼吸23次/min.神志清,精神差,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干、湿性啰音.WBC 9.9×109/L,GRA 72%,RBC 3.59×1012/L,Hb113 g/L,PLT 101×109/L.予青霉素、病毒唑等行抗菌、抗病毒治疗,但效果欠佳. 相似文献
9.
恙虫病312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恙虫病是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80年代后在我国北方地区出现新的疫区。现将我院收治的恙虫病312例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情况 本组男198例,女114例;年龄4~76岁,平均36.2岁。每年均在7~12月发病,10月为高峰(占73.0%)。流行呈单高峰,病例呈散发。发病率0.5%~2.0%,个别地区高达3.5%。多分布于河流两岸和水库库区。1.2 临床特点 具有发热、皮疹、淋巴结肿大、焦痂或溃疡四大特征者225例(71.1%),均有发热和焦痂,体温39℃以上262例,多呈弛张热或稽留热,持续7~10d,个别可达1个月。皮疹于发病后5~10d出现235例(75.3%),主要分布于躯干… 相似文献
10.
11.
恙虫病又称丛林斑疹伤寒,是由恙虫病立克次体引起的自然疫源性疾病。近年来,随着人们野外劳作、旅行、训练等活动增多,本病发病率呈上升趋势。2005年1月--2008年12月,我们共收治恙虫病38例,其中误诊治疗15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恙虫病临床表现复杂多样 ,合并症多 ,极易误诊。我院地处海南岛 ,属该病高发区 ,1994年 1月~ 2 0 0 1年 10月驻岛部队卫生队误诊 17例 ,我院误诊 2 3例 ,共误诊 4 0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情况 男 34例 ,女 6例 ;年龄 4~ 4 2岁 ,<16岁 4例 ,为随军子女 ,其余均为现役军人 ,且均有野外活动或草地坐卧史。发病时间多在每年的 6~ 9月份 ,均为散发。1 2 临床表现 均有发热 ,体温波动在 37 6~4 1℃ ,其中稽留热 2 9例 ,其他 11例 ;头痛头晕 2 7例 ,昏迷抽搐 1例 ,腰穿 2例 ,压力及脑脊液均正常 ;咳嗽咯痰 7例 ,咽充血 10例 ,X线胸片示… 相似文献
13.
14.
15.
恙虫病10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恙虫病的临床特点,为临床诊断与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105例恙虫病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患者男多于女,所有患者均有草地等野外活动史,均有高热。98例(93.33%)溃疡或焦痂,17例(16.19%)淋巴结肿大,45例(42.86%)肝功能损伤,21例(20%)肾功能损伤,12例(11.43%)血小板不同程度降低,29例(27.62%)外斐试验阳性。经氯霉素或四环素类药物治疗后均治愈。结论恙虫病临床表现多样,误诊率高,详细询问病史,认真体格检查并结合流行病学资料是减少误诊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恙虫病又名丛林斑疹伤寒是由恙羔虫病立克次体引起的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鼠类是主要传染源,以恙虫幼虫为媒介将疾病传染人。临床特征为发热、焦痴或溃疡、淋巴结肿大及皮疹等。现对近年来我院就诊的45例恙虫病的彩色图1心肌损伤:左图为心尖四腔心切面,二尖瓣开放减小;右图为左室短轴切面表现为左心扩张,左室活动减弱收缩期增厚率稍降低图2胸腔积液液性回声图3肝肿大,回声分布欠均匀图4双肾肿大,皮髓质界线不清晰,血流阻力指数0·72~0·75多普勒超声表现总结分析如下。1材料与方法本组45例中,男30例,女15例,年龄6~75岁。临床表现为高热、焦痴… 相似文献
17.
18.
19.
恙虫病、疟疾一般为单发,两者同时发生于一人临床中少见,现将我院1993年8~9月收治的2例报告如下。例1男性,24岁。因持续性发热10d于1993年8月2日入院。自诉10d前上山砍柴后觉全身酸软不适,次日出现发冷、发热、出汗,曾在他院用解热镇痛药和中药5剂[具体不详]治疗数目,病情未见好转,每日体温仍高于39℃,遂转来我院,以发热待查人院。既往无疟疾、恙虫病史。查体温40.SC、脉搏110/min、血压14/skPa,急性病容、神清、皮肤灼热,右侧腋窝见一个直径1.3cm的溃疡,边缘略高,底部呈淡红色,右脑下、颈部淋巴结可触及,无压痛,巩…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