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牛磺酸转运体的cDNA在大鼠脑内的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观察牛磺酸转运体(transporter,TAUT)的cDNA在大鼠脑内的分布,用35S标记的TAUTDNA探针,对大鼠全脑连续切片进行原位分子杂交,阳性反应广泛分布于脑灰质的不同区域,例如嗅球、梨状皮质、大脑皮质(2~3层)、齿状回、海马、下丘脑(室旁核、视上核、弓状核、背内侧核、腹内侧核等等)、丘脑网状核、内侧缰核、小脑皮质Purkinje细胞层和颗粒细胞层(Purkinje细胞为阴性,而周围的胶质细胞为阳性)、脑干的某些核(孤束核、三叉神经脊束核和延髓腹外侧区),在灰质的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观察到反应颗粒。在脑的白质(例如:嗅束、视神经、视交叉、视束、前连合、穹窿、内囊、终纹、胼胝体、内侧丘系、外侧丘系、锥体束)的胶质细胞内也有反应颗粒。  相似文献   

2.
大鼠松果体血脑屏障的电镜细胞化学实验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SD大鼠松果体血脑屏蔽的超微结构。方法:采用硝酸镧示踪电匀细胞化学结合常规电镜技术观察SD大鼠松果体毛细血管的超微结构。结果:(1)松果体毛细血管为有孔型,未见紧密连接,内皮细胞外围有周细胞,并存在较宽的,疏松的絮状基膜样物质,其中散在分布松果体细胞及神经胶质细胞的突起。(2)硝酸镧颗粒广泛分布在毛细血管腔内及其周期基膜样物质中,血管周隙处也有颗粒分布,而内皮细胞,周细胞及其突起内未见颗粒分布,结论:SD大鼠松果体缺乏血脑屏蔽结构,大分子物质容易通过毛细血管进入血管周隙。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颗粒蛋白(progranulin,PGRN)阳性细胞在新生大鼠大脑皮层内的分布和PGRN在新生鼠大脑皮层神经元、星形胶质细胞和少突胶质细胞中的表达情况,探讨PGRN在新生鼠早期神经发育中的作用。方法:制备新生SD大鼠(1、7 d)脑组织切片,采用PGRN多克隆抗体进行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PGRN在新生鼠脑内的表达部位,免疫荧光组织化学双标法检测PGRN在新生鼠皮层内不同细胞中的定位。结果:新生鼠大脑皮质、侧脑室周围、胼胝体及海马中均表达PGRN。PGRN主要在新生鼠皮层内神经元中表达,而在星形胶质细胞和少突胶质细胞中几乎不表达。结论:新生鼠脑内表达PGRN,在大脑皮层内不同细胞表达模式有所不同,提示PGRN可能参与大鼠神经发育早期过程。  相似文献   

4.
实验性胶细胞增生时结蛋白和肌球蛋白表达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大鼠脑损务后,不同时间星形胶质细胞内结蛋白和肌球蛋白表达及意义,以及其与GFAP,vimentin的关系,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了大鼠脑基底节穿刺损伤后不同时间星形胶质细胞中结蛋白和肌球蛋白表达的变化。  相似文献   

5.
本实验以青年鼠为对照,观察老年大鼠蓝班内胶质细胞超微结构的改变.结果显示:老年大鼠蓝斑内出现许多肥大星形胶质细胞,这些细胞胞浆内含有丰富的核糖体、粗面内质网和线粒体.少突胶质细胞增生,胞浆含有大量细胞器、突起内含有变性的轴突、终末和树突.小胶质细胞也增生,其胞浆内出现大量脂滴、脂褐素.在一些较大的腔隙内,可观察到巨噬细胞.与此同时,退变的星形胶质细胞亦可见到,这些细胞浆内出现大量致密体、变性的线粒体、胶质原纤维和糖元颗粒.上述结果提示:在脑衰老过程中,胶质细胞的形态和数量已发生了一系列变化,这些变化一方面有利于修复变性的神经元和清除坏死的神经元,另一方面也提示星形胶质细胞本身面临着退变和死亡.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大鼠胶质细胞是否参与了D-半乳糖诱导的脑衰老的过程。方法:采用D-半乳糖制备动物大鼠衰老模型,生化分光光度法检测大鼠脑海马氧化应激水平,免疫组化方法观察大鼠海马星形胶质细胞和小胶质细胞的表达和形态变化。结果:大鼠模型组较对照组海马氧化应激水平增高,星形胶质细胞和小胶质细胞表达增多,染色增强。免疫荧光染色结果显示,模型组胶质细胞和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有共存关系,模型组海马一氧化氮水平升高。结论:大鼠胶质细胞可能参与了D-半乳糖诱导脑衰老的过程。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苯丙胺对大鼠学习能力、GFAP免疫阳性细胞结构和亚细胞结构的影响。方法苯丙胺腹腔注射SD大鼠,用水迷宫检测其空间辨别性学习能力,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海马结构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免疫阳性细胞的形态变化;用电镜方法检测GFAP免疫阳性细胞超微结构变化。结果学习能力检测发现,在14d以前,苯丙胺组大鼠较生理盐水组的平均运行时间和平均潜伏期缩短(P0.05);在15~28d,苯丙胺组大鼠较生理盐水组正确率降低(P0.05);在29~42d,苯丙胺组大鼠较生理盐水组正确率降低、平均运行时间延长(P0.05)。GFAP阳性细胞形态学观察发现,正常对照组大鼠海马结构星形胶质细胞主要分布在海马以及齿状回的多形层和分子层;生理盐水组大鼠海马结构星形胶质细胞分布与游水组相似,但细胞突起变长及增粗,分支增多,且各亚区比正常对照组相应亚区的星形胶质细胞数量增多(P0.05);苯丙胺组大鼠海马星形胶质细胞分布与正常对照组相似,但细胞突起变长、增粗和分支增多更明显,各亚区的星形胶质细胞比正常对照组和生理盐水组相应亚区增多(P0.05);电镜观察发现苯丙胺组大鼠脑内星形胶质细胞增生肥大,亦可见退变星形胶质细胞。结论在本实验条件下,苯丙胺导致大鼠空间辨别性学习记忆能力下降,引起大鼠海马结构星形胶质细胞增生和损害。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星形胶质细胞在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模型大鼠脑室下区、中脑的分布并进行PD模型大鼠脑室下区星形胶质细胞的体外培养、纯化和鉴定。方法:采用免疫荧光方法观察胶原纤维酸性蛋白(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GFAP)在PD模型大鼠中脑、脑室下区的表达;取PD模型大鼠侧脑室下区细胞进行体外培养、传代、贴壁分化和免疫荧光法鉴定。结果:(1)GFAP阳性细胞在PD模型大鼠中脑病侧较健侧明显增生,且GFAP荧光定量强度值在病侧较健侧明显增大(P0.05);GFAP阳性细胞在侧脑室、第三脑室和第四脑室室周区、视上核、下丘脑室旁核外侧大细胞部、正中隆起大量分布;(2)PD模型大鼠侧脑室下区培养分化的细胞具有星形胶质细胞的典型形态,其中原浆性星形胶质细胞突起粗短,分支多;纤维性星形胶质细胞突起细长,分支较少。结论:(1)星形胶质细胞在PD模型大鼠中脑和脑室下区的分布有明显区域性,可能与病侧的病理性增生相关,与相应区域的生理活动、调节功能及有关;(2)取PD模型大鼠侧脑室下区进行体外培养、分化获得星形胶质细胞的实验方法可靠。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电针对脑梗塞大鼠缺血半影区星形胶质细胞形态学的影响,为探讨针刺治病疗效和机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线栓法建立大鼠脑梗塞动物模型,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显示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免疫阳性细胞,对比观察电针对模型大鼠脑皮质缺血半影区星形胶质细胞的形态影响。结果: 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显示电针对脑梗塞缺血半影区星形胶质细胞的数量、细胞面积比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意义。结论: 频率5-10 Hz和强度2 mA的电针穴位刺激没有影响缺血半影区内星形胶质细胞的形态,但是对GFAP的表达有上调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海马内注射LPS(lipopolysaccharide,LPS)后,大鼠皮质神经元和星形胶质细胞PirB(paired-immunoglobulin-like receptor B)的表达变化。方法:成年SD大鼠,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大鼠脑皮质PirB的表达及星形胶质细胞GFAP的表达变化,免疫荧光双重标记技术,观察星形胶质细胞与PirB阳性细胞的共存。结果:PBS注射的对照组动物脑皮质Ⅴ层内可见PirB阳性神经元样细胞,呈圆形、卵圆形和锥体形,免疫反应产物呈棕色、主要位于细胞膜上;海马内注射LPS 30 d后,PirB阳性神经元样细胞和PirB阳性神经胶质样细胞主要分布于皮质Ⅳ、Ⅴ层,免疫反应产物位于胞质和突起内;另外,可见大鼠梨状皮质、内嗅皮质内GFAP阳性星形胶质细胞明显被激活,表现为细胞胞体相对增大,突起变粗。PirB分别和MAP-2、GFAP、CD11b免疫荧光双重标记染色显示:PirB和MAP-2阳性神经元的胞体存在共定位;PirB与GFAP阳性染色存在部分共定位,但未见PirB与CD11b阳性染色双标细胞。结论:LPS能诱导大鼠皮质星形胶质细胞活化和PirB蛋白表达上调,而且部分活化的星形胶质细胞表达PirB,PirB可能参与脑内炎症突触可塑性改变和学习记忆功能缺失的免疫调节。  相似文献   

11.
观察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受体-α1 (GFR -α1 )在成年大鼠脑室下层(SVZ)细胞的表达,探讨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对SVZ细胞的作用。成年大鼠SVZ组织冰冻切片,采用GFR -α1 结合5- 溴脱氧尿苷(BrdU)的免疫组织化学单标记与双标记方法,对成年大鼠SVZ进行观察。在成年大鼠SVZ可见GFR- α1 阳性细胞、BrdU阳性细胞和GFR- α1 /BrdU双标记细胞,且三种阳性细胞的分布趋势相似。结果提示GDNF可能参与调节成年哺乳动物脑内SVZ细胞的增殖、分化和迁移。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咪唑克生(Idazoxan,Ida)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xperimental autoimmune encephalomyelitis.EAE)大鼠脊髓内神经胶质细胞变化的影响及其意义.方法:采用临床症状评分、病理学检查和免疫组化观察咪唑克生处理条件下豚鼠全脊髓匀浆诱导的Lewis大鼠EAE临床表现、病理改变及脊髓内星形胶质细胞和小胶质细胞变化.结果:咪唑克生虽不减低Lewis大鼠EAE的发病率,但可减轻其临床症状和病理学改变.在免疫后15天,炎性脱髓鞘病灶内和周围星形胶质细胞数量增多,胞体肥大,与此相反,小胶质细胞数量是减少的.结论:Ida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大鼠具有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为咪唑克生对CNS的免疫机制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3.
大鼠少突胶质细胞的纯化培养与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新生2dSprague—Dawley(SD)大鼠脑少突胶质细胞的分离方法和生长条件,为少突胶质细胞损伤后髓鞘形成障碍或脱髓鞘疾病的研究奠定基础。方法根据星形胶质细胞和少突胶质细胞的生长时间差异、细胞生长方式及细胞对培养层粘附等特性的不同,采用两次恒温摇床振荡分离纯化法和条件限定培养基培养获取并鉴定高纯度的大鼠少突胶质细胞。结果培养出突起有如蜘蛛网状的成熟少突胶质细胞,半乳糖脑苷脂(Galactocerebroside,Gal)阳性。结论两次恒温摇床振荡分离纯化法和条件限定培养基培养可获取高纯度的大鼠少突胶质细胞。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的目的是 :将体外培养的小鼠胚胎大脑皮层和脊髓的神经干细胞经单细胞悬液微移植后观察其在大鼠纹状体的存活、迁移和分化的状况。实验在无血清条件下将这些细胞扩增、培养再经活细胞荧光染料 Di I标记后 ,采用微移植的方法 ,通过脑立体定位仪上用微玻璃针将干细胞分别植入成年大鼠双侧纹状体的对称部位。大鼠存活 8周后 ,经灌注固定、恒冷箱切片 ,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标记的移植细胞的迁移状况 ;用星形胶质细胞特异性抗体观察移植区 GFAP的表达 ,以显示移植细胞分化状况。结果表明 :来源于胚胎小鼠大脑皮层和脊髓的体外培养神经干细胞经微移植后 ,均可在成年大鼠脑内纹状体区域存活 ,移植的神经干细胞可向周围的脑实质内迁移 ,迁移细胞沿特定的纹状体结构分布。神经干细胞主要分化成星形胶质细胞。本实验结果提示 ,移植的神经干细胞可在脑实质内存活、迁移和分化。  相似文献   

15.
段丽  田国红  饶志仁 《神经解剖学杂志》2001,17(2):175-178,T029
为观察大鼠在饮用 3 % Na Cl溶液 2 d和 5 d时的脑内星形胶质细胞的反应变化及相互关系。本文应用免疫组织化学三重标记法 ,在脑原位切片同时显示 FOS、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酪氨酸羟化酶 (或加压素 )的表达、相互关系及分布规律。结果显示 :(1)实验组大鼠脑内孤束核、味觉核、臂旁核、蓝斑、导水管周围灰质的腹外侧区、上丘中灰层、下丘脑室旁核外侧大细胞部、视上核、和穹隆下器同时出现 FOS阳性神经元胞核和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阳性星形胶质细胞。 (2 )在孤束核、蓝斑、下丘脑室旁核外侧大细胞部和视上核出现酪氨酸羟化酶阳性神经元 ,在下丘脑室旁核外侧大细胞部、下丘脑室旁核腹侧部和视上核等出现加压素阳性神经元。(3 )在孤束核、蓝斑、或下丘脑室旁核外侧大细胞部、视上核的三重免疫组化染色切片上见到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阳性星形胶质细胞包绕 FOS阳性和酪氨酸羟化酶阳性 (或加压素阳性 )神经元 ,形成复合体。提示 :脑内相关核团内的星形胶质细胞与神经元共同参与对渗透压的调节 ,并以神经元—星形胶质细胞复合体作为功能单位  相似文献   

16.
为探讨脑实质内是否存在接触脑脊液胶质细胞,将霍乱毒素亚单位B注入6只大鼠单侧侧脑室,结果在双侧隔区实质的隔外侧核背侧部和腹侧部分别见有形态完整的胶质细胞被逆,顺行标记,这一发现首次表明在脑实质的某些特定部位存在着远位的接触脑脊液胶质细胞,此为认识脑内胶质细胞的复杂功能提供了新的资料。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人神经胶质祖细胞移植于小鼠脑内两侧侧脑室周区后的形态结构发育变化。方法将人神经胶质祖细胞移植入出生1天的小鼠脑内两侧侧脑室周区,用免疫荧光组化技术和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移植6个月后,小鼠脑内人神经胶质祖细胞的分布、分化和形态结构的特点。结果人神经胶质祖细胞移植6个月后成功地在小鼠脑内存活并广泛分布,主要发育成人神经胶质酸性蛋白(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 GFAP)阳性的星形胶质细胞,表现人星形胶质细胞的形态结构特点,部分神经胶质祖细胞分化成硫酸软骨素蛋白多糖(chondroitin sulphate proteoglycan,NG2)阳性的细胞。结论人神经胶质祖细胞移植小鼠脑内环境中主要分化为GFAP阳性的星形胶质细胞和部分NG2阳性细胞。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应用分子杂交和形态学方法观察脑创伤组织提取液对培养大鼠脑星形胶质细胞c-fos原癌基因表达的影响及形态特征改变。发现在分散培养7d后换置于含有脑创伤组织提取液的培养液30~60min,斑点杂交显示星形胶质细胞c-fos原癌基因表达比加正常脑组织提取液组明显,2h后表达减弱.统计学表明有显著差异.推测损伤因素引起了c-fos原癌基因表达.当将脑创伤组织提取液加入新生鼠星形胶质细胞培养液3d后,体视学观测其细胞数无明显增加.以上结果提示损伤因素诱导星形胶质细胞内表达FOS蛋白可能刺激反应性胶质增生.  相似文献   

19.
本研究应用分子杂交和形态学方法观察脑创伤组织提取液对培养大鼠脑星形胶质细胞c-fos原癌基因表达的影响及形态特征改变。发现在分散培养7d后换置于含有脑创伤组织提取液的培养液30 ̄60min,斑点杂交显示星形胶质细胞c-fos原癌基因表达比加正常脑组织提取液组明显,2h后表达减弱。统计学表明有显著差异。推测损伤因素引起了c-fos原癌基因表达,当将脑创伤组织提取液加入新生鼠星形胶质细胞培养液3d后,  相似文献   

20.
Alzheimer病患者和大鼠脑内早老蛋白-1的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免疫组化方法和原位杂交观察散发性阿尔茨海默病 (Sporadic Alzheimer' s disease)病人和老年对照 ,以及成年大鼠脑组织内的早老蛋白 -1(Presenilin-1,PS1)分布。结果观察到 PS1在脑内广泛分布 ,其中小脑的 Purkinje细胞、皮层的第 、 层细胞、内嗅皮层的第 层、海马的锥体细胞层和颗粒细胞层、黑质等结构 PS1表达较高。在大鼠和正常对照人脑内大多数 PS1阳性神经元染色呈点状分布于胞浆内 ;而阿尔茨海默病人脑内有许多 PS1阳性神经元为均质染色并且其中有些呈神经原纤维缠结状 ,其次有大量各型 PS1阳性老年斑 ,和少量 PS1阳性胶质细胞。结果提示 PS1可能参与散发性阿尔茨海默病脑病理改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