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用包埋前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结合包埋后免疫金电镜技术,研究了大鼠腰骶髓后连合核内P物质受体(SPR)免疫反应神经元与GABA能终末的突触联系。SPR免疫反应产物主要分布于神经元胞体和树突的胞膜下。双重标记电镜结果表明,约有46%的SPR阳性树突和胞体与GABA能终末形成对称性突触。其中绝大部分为轴树突触,个别为轴体突触。本研究结果提示,大鼠腰骶髓后连合核SPR阳性神经元可能接受GABA能终末的调控。  相似文献   

2.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双重反应的方法研究了大鼠腰骶髓后连合核内SP受体免疫阳性神经元在光、电镜下的特征及其与SP免疫阳性终末的突触联系。结果证明,SP免疫阳性终末和SP受体阳性胞体及树突均密集分布于后连合核区。在光镜下双重免疫反应阳性结果显示二者重叠分布,且可见大量的SP样免疫阳性终扣与SP受体阳性胞体或树突紧密接触。电镜下证明SP受体免疫阳性产物不仅位于突触后部位而且分布于胞体和树突的非突触部位,有42%的SP受体阳性树突与SP阳性终末形成突触连接。在此未发现SP受体免疫阳性终末。通过一系列实验证明:腰骶髓后连合核神经元接受由SP介导的外周伤害性信息的传入,且其主要为盆腔脏器内脏初级传入成分。  相似文献   

3.
为了探讨下丘脑神经内分泌功能的突触调控机制和P物质(SP)神经元与γ-氨基丁酸(GABA)神经元之间的相互关系,我们用包埋前免疫电镜PAP双标技术,研究了大鼠弓状核内SP和GABA神经元的超微结构分布。先以DAB为呈色剂显示SP的免疫反应,然后用钢酸铵-TMB法显示GABA免疫反应,再经DAB-氧化钴稳定后作免疫电镜研究。结果观察到,在弓状核内有大量含DAB和TMB免疫反应产物的神经元结构,DAB反应产物为颗粒状或絮状沉淀,电子密度高,弥漫分布;TMB反应产物呈针状或块状,散在分布。含DAB免疫反应的结构有SP神经元的胞体、树突和轴突。含TMB免疫反应的结构有GABA神经元的胞体、树突和轴突。两种神经元均为中、小型细胞,在弓状核内混杂分布。含SP的轴突接受免疫反应阴性轴突的非对称性突触连接;含SP的树突与含GABA的轴突形成对称性的轴一树突触。含GABA的树突接受免疫反应用性轴突的非对称性突触连接,也接受含SP轴突的非对称性突触连接。本研究不仅在超微水平进一步证实了大鼠弓状核内存在着SP和GABA神经元及其末梢,而且首次在形态学上为下丘脑氨基酸能神经元与肽能神经元之间的相互调控提供了超微结构依据。  相似文献   

4.
龚良维  丁玉强 《解剖学报》1998,29(3):225-227,I001
为了研究GABA与MOR在吗啡镇痛中的相互关系,用包埋前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结合包埋后胶体金电镜技术,观察了猫脊髓后角浅层内γ-氨基本酸能轴突终末与表达阿片β受体神经元之间的突触联系,结果表明,后角浅层内在三分之一的MOR阳性树突和胞体与GABA阳性终末形成突触连接,这些突触均为对照性突触。  相似文献   

5.
为了研究GABA与MOR在吗啡镇痛中的相互关系,用包埋前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结合包埋后胶体金电镜技术,观察了猫脊髓后角浅层内γ-氨基丁酸(GABA)能轴突终末与表达阿片μ受体神经元之间的突触联系。结果表明,后角浅层内约有三分之一的MOR阳性树突和胞体与GABA阳性终末形成突触连接,这些突触均为对称性突触。本实验结果提示猫脊髓后角浅层内MOR阳性神经元的功能活动可能受到突触前成分释放的GABA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用包埋前免疫电镜双标记技术研究大鼠下丘脑内的神经紧张素(NT)和P物质(SP)分布的超微结构。证实在弓状核内存在NT样和SP样免疫反应阳性的胞体、树突和轴突。NT样和SP样免疫反应阳性的树突和轴突均可接受免疫反应阴性结构的非对称性传入突触。SP样免疫反应阳性轴突终末除可与免疫反应阴性的树突和胞体形成对称性传出突触外, 还可与NT样免疫反应阳性胞体形成对称性轴-体突触。本研究首次直接证实大鼠弓状核内的NT能神经元接受SP能神经的支配。  相似文献   

7.
郑芳  郑则慧 《解剖学报》1997,28(4):359-363,I005
用HRP逆行标记结合GABA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在电镜下观察大鼠运动皮层胼胝体起源细胞的超微结构特征及其与GABA能终末的关系。结果表明:大鼠运动皮层内的轴突终末与胶胝体起源细胞胞体仅形成对称型突触,与近端树突梗也形成少量的对称型突触,而一其树突棘则形成非对称型突触。与胞体和近端树突形成对称型突触的轴突终末主要是GABA能终末。由这些GAB能终末形成轴-体突触数量占胞体表面总对称性突触数的85.6  相似文献   

8.
郑恒兴  吕岩 《解剖学报》1996,27(4):378-382,T007
籽探讨传递伤害性刺激信息的C纤维张末与SP受体(SPR)阳性结构间的关系,用I-B4组织化学法和SPR免疫组织化学法,光镜下观察了大鼠腰骶髓内I-B4阳性纤维及其终末和SPR阳性一胞体及其树突的分布、结果显示,被I-B4特异标记的阳性纤维及其终末主要分矶于腰骶后角Ⅰ、Ⅱ层以及内、外侧束。另餐;在腰骶髓的后连合核区(DCN)也有相当数量的I-B4阳性纤维及其终末分布,说明了伤害性刺激信息主要传递至腰  相似文献   

9.
为了观察5-羟色胺(5-HT)样、P物质(SP)样、亮氨酸-脑啡肽(L-ENK)样、γ-氨基丁酸(GABA)样和甘氨酸(Gly)样阳性终末与脑干面口部运动核(三叉神经运动核、面神经核和舌下神经核)间的突触联系,用HRP逆行追踪与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相结合的双标技术,在电镜下对5-HT样、SP样、L-ENK样、GABA样和Gly样阳性终末与HRP逆标面口部运动神经元间的突触联系进行了观察。5-HT样、SP样、L-ENK样、GABA样和Gly样阳性终末在脑干面口部运动核内呈均匀分布,没有区域特异性。将HRP注入面口部肌肉或相应的周围神经后,HRP逆标神经元见于脑干运动核不同部位内支配相应肌肉的运动神经元。5-HT样、SP样和L-ENK样阳性终末主要与HRP逆标运动神经元的树突形成非对称性的轴-树突触;GABA样和Gly样阳性终末则主要与HRP逆标运动神经元的树突形成对称性的轴-树突触;偶见上述阳性轴突终末与HRP逆标运动神经元的胞体形成轴-体突触。结果提示:主要来自脑干运动前神经元的5-HT样、SP样和L-ENK样阳性终末及GABA样和Gly样阳性终末可能分别对脑干运动神经元发挥兴奋性或抑制性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为了探讨传递伤害性刺激信息的C纤维终末与SP受体(SPR)阳性结构间的关系,用I-B4组织化学法和SPR免疫组织化学法,光镜下观察了大鼠腰骶髓内I-B4阳性纤维及其终末和SPR阳性胞体及其树突的分布。结果显示:被I-B4特异标记的阳性纤维及其终末主要分布于腰骶髓后角I、II层以及内、外侧束。另外,在腰骶髓的后连合核区(DCN)也有相当数量的I-B4阳性纤维及其终末分布。说明了伤害性刺激信息主要传递至腰骶髓内的后角I、II层,同时也有相当一部分伤害性刺激信息传递至腰骶髓的DCN区。传递至DCN区的I-B4阳性纤维主要通过沿后角内侧缘走行的内侧束,从而为DCN区参与内脏伤害性刺激信息传递及其调制机制提供了进一步的证据。SPR阳性胞体和树突主要分布于腰骶髓的后角I层、I~Ⅳ层,后角侧缘的内、外侧束也有少量分布。此外,DCN区也有大量的SPR阳性树突和散在的阳性胞体。双重反应的结果显示两者在I、II层及DCN区的分布相互匹配,从而推测被I-B4标记的初级传入C纤维及其终末可能含有P物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大鼠孤束核吻侧段(rNTS)内脑啡肽免疫反应阳性(ENK-ir)终末、γ-氨基丁酸免疫反应阳性(GA-BA-ir)神经元及阿片μ受体免疫反应阳性(MOR-ir)神经元三者之间的联系。方法:包埋前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显色结合免疫金颗粒双重标记后,电镜观察。结果:在电镜下可见ENK-ir产物主要定位于圆形清亮突触小泡及大颗粒囊泡表面,GABA-ir产物主要分布于胞体及树突内部,多见于粗面内质网及核糖体等结构,MOR-ir产物主要位于树突膜、线粒体膜、内质网膜等结构表面;ENK-ir轴突终末与GABA-ir神经元胞体及树突之间形成对称性和非对称性的突触联系,以对称性突触为主;ENK-ir轴突终末与MOR-ir神经元的胞体及树突形成以对称性突触为主的突触联系;GA-BA-ir与MOR-ir产物共存于神经元内,GABA/MOR-ir神经元与免疫反应阴性的终末形成对称性和非对称性突触,以对称性突触为主。结论:rNTS内的ENK-ir终末可能通过与MOR结合,调节GABA能神经元的活性,从而参与味觉信息的感受和调节。  相似文献   

12.
用辣根过氧化物酶逆行标记法结合免疫细胞化学法(PAP)法对大鼠迷走神经背核尾侧部内神经降压肽样免疫反应终末的核内联系进行了电镜下的研究。发现少量神经降压肽样免疫反应轴突终末与HRP逆行标记的副交感节前神经元的树突构成非对称性突触;大多数神经降压肽样免疫反应轴突终末与末标记中间神经元的胞体和树突构成对称性或非对称性突触,以轴-树突触为主;未标记的轴突终末也可同HRP逆行标记的副交感节前神经元的胞体和  相似文献   

13.
本文作者曾证明,三叉神经感觉主核背内侧区和三叉上核尾外侧部是大鼠三又神经本体觉三级传入通路中继站。为证实此二处的GABA能丘脑投射神经元和中间神经元是否参与三叉神经本体觉的传导和初级整合并阐明其整合机制,用Ricin毁损三叉神经中脑核神经元及其终末,HRP逆行标记此区的丘脑投射神经元以及抗GABA免疫组化三者结合的方法,在电镜下发现:(1)中脑核神经元的溃变终末与该二区神经毯中的GABA能三叉—丘脑投射神经元的胞体和树突形成轴—体和轴—树突触。(2)溃变终末与GABA样中间神经元形成突触。(3)GA—BA样终末与GABA能三叉—丘脑投射神经元形成突触。(4)GABA样终末也与GABA样神经元的胞体和树突形成自突触。此外还观察到GABA能三叉—丘脑投射神经元的回返侧支与GABA能中间神经元间的突触连接和大的“贝壳状”GABA样终末与周围的神经成分形成复杂的突触复合体。证实该二区的GABA能三叉—丘脑投射神经元直接参与三叉神经本体党的向心传导;同时,GABA能中间神经元和其它来源的GABA能神经成分也参与本体觉传导的初级整合作用,其间存在着突触前、后抑制,去抑制,突触前易化,回返抑制等复杂整合机制的结构基础。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来自孤束核的内脏传导信息在臂旁核水平是否接受中央杏仁核的反馈调节及其递质性质,以及孤束核—臂旁核—中央杏仁核传导通路中,在臂旁核水平是否接受GABA的调节,本文将HRP注入中央杏仁核进行顺、逆行标记,同时将兴奋性氨基酸毒素海人酸注入孤束核进行损毁,观实其顺行溃变终末,取外侧臂旁核超薄切片后结合抗GABA的免疫电镜染色,观察发现有下列几种标记;(1)顺行溃变终末,所有的都与臂旁核神经元形成非对称性突触;(2)HRP标记终末有两类:第一类和臂旁核神经元形成对称性突触,占HRP标记终末总数的80%以上,第二类与臂旁核神经元形成非对称性突触,另外有大量的HRP标记的胞体和树突;(3)胶体金标记的GABA阳性终末,皆与突触后结构形成对称性突触;(4)GABA/HRP双标记终末,具有GABA免疫阳性终末和第一类HRP标记终末的共同特征。上述几种标记在臂旁核内有以下几种关系:(1)溃变终末和GABA阳性终末与同一个HRP标记或非标记的突形成轴-树突触;(2)溃变终末和第一类HRP标记终末共同终止于同一非标记讨突;(3)溃变终末与HRP标记树突或胞位形成非对称性突触;(4)GABA/HRP双标记终末与非标记树突或胞体?  相似文献   

15.
慢性癫痫模型动物海马内GABA能神经元的超微结构改变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10  
朱长庚  蔡秋云 《解剖学报》1994,25(4):345-348,T002,3
用马桑内酯诱发小鼠性性癫痫模型,借助免疫电镜方法对海马的GABA能神经元的超微结构进行观察,可见小鼠海马内GABA免疫反应阳性神经元弥散分布于除锥体细胞层和颗粒细胞层外的各部。慢性癫痫上鼠海马内的GABA免疫反应性神经元胞体和末梢均呈现程度不同的结构损伤,包括线粒体肿胀,细胞器崩解和神经末梢变性,GABA样轴突末梢可与免疫反应阴性的树突构成传出性轴-树突触,也可接受免疫反应阴性轴末梢的传入性轴-轴  相似文献   

16.
刘庆莹  朱长庚 《解剖学报》1994,25(3):240-243,T003
为了探计下丘脑神经内分泌功能的突触调控机制和P物质神经元与γ-氨基丁酸神经元之间的相互关系,我们用包埋前免疫电镜PAP双标技术,研究了大鼠弓状核内SP和GABA神经元的超微结构分布,先以DAB为呈色剂显示SP的免疫反应,然后用钼酸铵-TMB法显示GABA免疫反应,再经DAB-氧化钱稳定后作免疫电镜研究。结果观察到,在弓状核内有大量含DAB和TMB免疫反应产物的神经元结构,DAB反应产物为颗粒状或絮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大鼠丘脑前核内γ-氨基丁酸(GABA)及其GABAA受体(GABAARα1和β2subunits)的表达,从形态学角度为系统研究丘脑前核的功能提供依据。方法:分别采用包埋后胶体金免疫电镜技术和原位杂交检测丘脑前核内GABA及GABAARα1和β2mRNA的表达。结果:(1)在丘脑前核,GABAARα1和GABAARβ2阳性神经元分布较密集,细胞形态较一致。空白对照切片为阴性,未见GABAARα1和GABAARβ2mRNA表达阳性神经元。(2)GABA胶体金免疫反应切片上,GABA胶体金颗粒浓重标记GrayⅡ型轴突终末,而树突、神经元、胶质细胞及背景标记极少。GABA能阳性轴突终末与中小型树突形成对称性轴-树突触,也与神经元胞体形成对称性轴-体突触。结论:提示在丘脑前核能够合成GABAARα1和GABAARβ2,且GABA能轴突终末与神经元的树突或胞体形成对称性突触。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大鼠三叉神经本体觉中枢通路上第三级核团内Paralbumin样阳性轴突终末与丘脑投射神经元之间是否存在突触联系。方法 用HRP逆行追踪和包埋前免疫电镜相结合的双重标记法。将WGA-HRP注入丘脑腹后内侧核逆行标记投射神经元。结果 WGA-HRP注入丘脑腹后内侧核(VPM)后,WGA-HRP标记神经元主要分布在感觉主核背内侧部(Vpdm)、三叉上核尾外侧部(Vsup-CL)以及三叉神经运动核腹侧区(AVM)和上橄榄核背侧区(ADO)。电镜下可见PV样阳性神经元的轴突终末与WGA-HRP标记的胞体或者树突形成突触联系。另外PV阴性神经元的轴突终末也与WGA-HRP标记的胞体或树突形成突触联系,这些胞体或树突偶尔为PV阳性。结论 在三叉神经本体感觉信息从第三级神经元向丘脑腹后内侧核(VPM)传递的过程中,PV样阳性神经元可能通过突触传递机制而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9.
本文用HRP追踪与免疫细胞化学结合法和免疫电镜技术研究了脊髓背角的GABA神经元的分布、GABA能末梢的来源及其超微结构联系。结果表明:在脊髓背角Ⅰ~Ⅵ层内均有GABA神经元胞体和纤维分布,其中Ⅰ~Ⅲ层较为密集,在后外侧束内也存在GABA能纤维及胞体。脊髓背角的GABA能神经末梢有3个来源:①延髓的大缝核、隐缝核、苍白缝核及腹侧网状结构的GABA能神经元;②脊髓固有的GABA能神经元;③脊神经节的GABA能神经元。GABA能末梢可作为突触前成分或突触后成分与未标记末梢形成轴-树突触,也可同时作为突触前、后成分而形成轴-树型自调节突触。结果提示突触前的GABA能末梢可能对脊髓背角内的其它神经元起抑制和脱抑制作用;同时背角内GABA能神经元还接受其它神经元的调控。  相似文献   

20.
马晓凯  王滨  范凯  付元山 《解剖学报》2007,38(2):139-143
目的 探讨大鼠丘脑前核-海马下托复合体神经元环路的突触结构及谷氨酸分布特征.方法 应用HRP束路追踪结合包埋后胶体金免疫电镜技术.结果 在丘脑前核内,可见HRP顺行标记的海马下托复合体传入轴突终末,终末多为卵圆形,内含圆形透亮突触小泡和数个线粒体.其做为突触前成分与HRP标记的树突或非HRP标记的树突形成非对称性突触.在谷氨酸胶体金免疫反应切片上,胶体金颗粒标记胞体、树突、轴突终末等.HRP标记的轴突终末和一些非HRP标记的与突触后成分形成非对称性突触的轴突终末(Gray Ⅰ型)内,胶体金颗粒密度明显大于背景(胞体、树突、Gray Ⅱ型轴突终末等)的胶体金颗粒密度.其平均胶体金颗粒密度为突触后树突的3倍多,为对称性轴突终末(Gray Ⅱ型)的6倍多.在两张邻近的连续切片,γ-氨基丁酸(GABA)胶体金免疫反应切片上,GABA胶体金颗粒浓重标记Gray Ⅱ型轴突终末,背景标记极少;而非对称性轴突终末(Gray Ⅰ型)胶体金颗粒标记极弱.谷氨酸胶体金免疫反应切片上,Gray Ⅱ型轴突终末胶体金颗粒标记极弱.GABA阳性轴突终末与HRP标记的树突形成对称性突触,在同一树突上可见GABA能轴突终末形成的对称性突触和其他轴突终末形成的非对称性突触.结论 丘脑前核内来自海马下托复合体投射神经元的轴突终末是谷氨酸能的;来自海马下托复合体皮质投射神经元轴突终末,在丘脑前核与投射至海马下托皮质的神经元树突形成非对称性轴-树突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