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室间隔缺损(VSD)封堵术治疗前后心肌肌钙蛋白Ⅰ(cTnI)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12例行右心导管检查的患者(对照组)和28例行导管封堵术的VSD患者(治疗组)介入治疗前后不同时间点血清cTnI的水平,并比较其差异.结果 术前两组血清cTnI水平均在正常值范围内;术后6h及24h,VSD组术后较术前明显升高,对照组术后与术前无差异,但两组间比较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72h两组间无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VSD的介入治疗引起可逆性的心肌微损伤,是一种安全、有效、创伤小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3.
伍于斌 《华夏医学》2013,26(3):636-638
室间隔缺损(venlricular septal defect)是临床上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约占活产新生儿的0.3%,室间隔缺损可单独存在,也可为复杂先天性畸形的一部分。既往的治疗方法主要为外科手术修补,自1988年Lock通过内科介入治疗取得成功以来,已成为室间隔缺损的最主要的治疗手段,由于室间隔缺损的形态和靠近主动脉瓣的特点介入治疗受到一定的制约,2001年我国首先应用Amplatzer国产封堵器对膜周部室间隔缺损进行成功封堵以来,随着科技不断改进和发展,既往一些不能介入治疗的病例也通过封堵器的发展得到了介入治疗的益处。现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近年来室间隔缺损介入治疗的临床新进展。  相似文献   

4.
室间隔缺损(VSD)解剖复杂,常分为膜周型、双动脉下型、肌部型。介入封堵术中,膜周部型的易影响到希氏束,双动脉下型的易影响到主动脉瓣。其手术难度大、并发症多且严重,特别是嵴内型VSD、干下型VSD、巨大VSD伴肺动脉高压、隔瓣下型VSD等。近年来,随着器械、技术等的不断改进、提高,手术成功率明显提高,并发症明显降低。而Hybrid技术的践行,使复杂先天性心脏病的介入治疗近年来也取得了突破。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应用介入方法治疗室间隔缺损(VSD)的可行性。方法对27例室间隔缺损患者应用国产封堵器进行介入治疗并回顾分析其疗效。结果25例膜部和/或膜周部室间隔缺损介入封堵治疗成功,成功率96%,2例嵴内型VSD中1例封堵成功,27例手术中2例并发一过性Ⅲ°房室传导阻滞。结论介入封堵治疗膜部和/或膜周部室间隔缺损成功率高,安全可靠;嵴内型VSD介入封堵治疗需进一步提高封堵成功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ventricular septal defect,VSD)患者血清可溶性细胞黏附分子-1(soluble 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1,sICAM-1)、可溶性P选择素(soluble P-selectin,sP-selectin,sPs)、肌钙蛋白Ⅰ(troponinⅠ,cTnI)在介入治疗前后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34例VSD患者血清中sICAM-1、sPs、cTnI在介入封堵治疗术前后的浓度变化。结果:与术前相比,术后即刻sICAM-1、sPs显著升高,三者在术后24、48h下降,其中48h达最低水平(与术前相比),术后72h显著升高(与术前相比)。但所有cTnI值均在正常范围。结论:介入治疗VSD可以激活sICAM-1、sPs的表达.但未造成明显的心肌损伤。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ventricularseptaldefect,VSD)患者血清可溶性细胞黏附分子鄄1(solubleintercellularadhesionmolecule鄄1,sICAM鄄1)、可溶性P选择素(solubleP鄄selectin,sP鄄selectin,sPs)、肌钙蛋白I(troponinI,cTnI)在介入治疗前后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34例VSD患者血清中sICAM鄄1、sPs、cTnI在介入封堵治疗术前后的浓度变化。结果:与术前相比,术后即刻sICAM鄄1、sPs显著升高,三者在术后24、48h下降,其中48h达最低水平(与术前相比),术后72h显著升高(与术前相比)。但所有cTnI值均在正常范围。结论:介入治疗VSD可以激活sICAM鄄1、sPs的表达,但未造成明显的心肌损伤。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室间隔缺损患儿介入封堵治疗术后的护理体会。方法回顾分析我科141例接受介入治疗的室间隔缺损患儿的护理问题及对策。结果本组141例,男69例,女72例,年龄3~14岁,均介入治疗成功。术后严密监测,及时发现房室传导阻滞5例,束支传导阻滞6例。由于采取科学严谨的护理措施,无溶血、血栓形成,无臂丛神经损伤等严重并发症。结论室间隔缺损介入封堵治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积极的术后监护,正确的治疗和护理方法对保证患儿顺利恢复,预防及减少并发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刘安全  徐岩 《安徽医学》2009,30(8):985-987
先天性室间隔缺损(VSD)是最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CHD),占CHD的20%-30%,其中膜部室间隔缺损(PMVSD)约为75%。传统的治疗方法是外科手术,但是外科手术有需要体外循环、创伤大、痛苦大、留下瘢痕及其恢复时间长等缺点。1988年Lock首先应用Rashkind双伞闭合器关闭室间隔缺损成功。1990年国内任森根等也报道应用Rashkind双伞闭合器封堵膜周部室间隔缺损日,但是由于该闭合器只能封闭8mm以下的室间隔缺损,且有导致左束支传导阻滞的报道,限制了其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0.
丁守良  张磊  张宝宁  张华  何勇  杨星昌 《医学争鸣》2007,28(10):931-931
0 引言 室间隔缺损(VSD)是目前发病率最高的先天性心脏病之一,约占先心病的20%,其中膜部室间隔缺损约占75%.我院近两年来使用国产封堵器治疗膜部室间隔缺损385例,取得了非常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膜周部室间隔缺损的介入治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任森根 《海南医学》2002,13(12):115-116
先天性室间隔缺损 (VSD)的发病率较高 ,约占先心病的 2 0 %。其中膜周部VSD是最常见的类型 (占 80 %以上 ) ,它的解剖特点是距离主动脉瓣和三尖瓣较近 ,约三分之一的病例伴有膜状膨出瘤。1 膜周部VSD介入治疗的历史与现状1.1 双伞闭合器闭合术 :1988年Lock报道应用封堵动脉导管未闭 (PDA)的Rashkind双面伞关闭肌部和膜周部VSD ,开创了VSD介入治疗的先例。此后 ,国外从事VSD介入治疗研究的主要是Lock所在的美国波士顿儿童医院 ,选择的治疗对象主要是肌部VSD和外科手术后补片周边残余缺损的病例。 …  相似文献   

12.
周碧蓉  汪太平 《医学综述》2008,14(20):3146-3149
室间隔缺损(VSD)是新生儿期最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后天性VSD少见,主要见于外伤引起的室间隔破裂和急性心肌梗死导致的室间隔穿孔。传统的治疗方法是外科手术,随着介入器材及技术的不断发展,介入治疗VSD已成为可行的治疗方法。现就近年来VSD介入治疗的现状及进展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评价使用国产封堵器介入治疗膜周部室间隔缺损( VSD) 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143 例膜周
部VSD 病人,年龄3~ 5 岁,身高87~ 179cm,体重14.5 ~ 76kg,缺损大小3 ~ 13mm,缺损距主动脉瓣距离2 ~ 5mm,
左室舒张期末径26~ 58mm,其中男性59 例,女性84 例。在X 线下使用国产封堵器行介入封堵治疗。术后1wk
内、1mo、3mo、6mo 及1a,此后1 次/a 定期做心电图、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 142 例中130 例病人封堵成功,成功
率91.5%。对上述病例的长期随访中,发现3 例心电图为右束支传导阻滞( Right Bundle Branch Block,RBBB) ,1
例左束支传导阻滞( Left Bundle Branch Block,LBBB) ,1 例三尖瓣少量返流,1 例术后3d 出现Ⅲ°房室阻滞( Atrial
Ventricular Block,AVB) 经使用地塞米松10mg qd iv,5d 后Ⅲ°AVB 完全恢复,1 例术后6mo 发生Ⅲ°AVB,HR: 50~
60bpm,建议外科手术但患儿家长不同意,观察至今。未发生封堵器脱落、溶血和感染性心内膜炎等并发症。
论:
使用国产封堵器介入治疗膜周部VSD 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应用封堵器介入治疗膜周部室间隔缺损患者方法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收集2009年3月~2012年3月在我院行封堵器介入治疗膜周部室间隔缺损患者16例,男7例,女9例,年龄15~56岁,平均(13.5±8.6)岁。所有患者经超声多普勒确诊为膜周部室间隔缺损,缺损为2~13mm,平均(3.6±2.5)mm,在影像学引导下经股静脉途径放置封堵器治疗缺损,并在术后24h、1个月、3个月、半年和术后1年进行复诊观察疗效。结果16例患者手术全部成功未发生任何重要并发症,封堵后患者行心脏超声检查未见残余分流,术后即刻封堵率为100%。术后24h、1个月、3个月、半年和术后1年经胸超声心动图检查无残余分流,X线检查全部显示肺血减少,心胸比例不同程度缩小。1例患者术后1个月出现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术后3个月随访时左束支传导阻滞消失。结论封堵器介入治疗膜周部室间隔缺损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近期疗效证明该方法值得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5.
室间隔缺损(ventricular septal defect,VSD)是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其中膜部VSD中30%~60%伴膜部瘤形成,其诊断及分型依赖彩超和造影检查。膜部瘤形态变异较多致介入操作困难。本文通过22例膜部瘤型室间隔缺损的介入治疗,探讨介入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室间隔缺损介入治疗术后发生传导阻滞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06年1月至2007年10月间行介入治疗的室缺患者210例,男11 2倒,女98倒,年龄3~47(16±9)岁,全部应用国产封堵器.术前常规行12导联心电图检查,术后住院期间连续心电监测以及每天至少1次的12导联心电图检查.结果:210例室间隔缺损封堵术均获成功,其中41例术后7 d内发生了不同程度的传导阻滞,其中高度房室传导阻滞(AVB)6例,在术后21 d内恢复至术前,Ⅱ庹Ⅱ AVB 2例,术后14 d内恢复正常,Ⅰ度AVB 1例,术后7 d内恢复.束支传导阻滞32例,24倒在7 d内恢复至术前,8例为新发束支阻滞未恢复.结论:心脏传导系统的损伤是室间隔缺损封堵术后常见的并发症,发生率较高,与患者的年龄、室缺的位置、大小、封堵器的类型、术中操作时间及术前心电图异常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Amplatzer封堵器介入治疗室间隔缺损的护理措施。方法对2例室间隔缺损(VSD)介入治疗的患者进行术前、术中和术后护理。结果2例患者治疗均获成功,未发生并发症,痊愈出院。结论精心的护理是VSD介入治疗成功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封堵器介入治疗房间隔缺损(ASD)、室间隔缺损(VSD)的护理措施。方法对58例ASD、VSD患者进行术前、术中、术后护理。结果58例全部成功,未发生术中、术后并发症,全部治愈出院。结论完善的术前、术中、术后护理是成功施行封堵器介入治疗ASD、VSD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小儿膜周部室间隔缺损(VSD)经导管介入治疗的并发症原因及防治。方法:选择VSD患儿152例,常规行介入手术治疗。对术中和术后发生并发症41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发生并发症41例(26.97%),心律失常18例(11.84%);封堵器脱落2例(1.32%),新出现瓣膜反流8例(5.26%),少量残余分流13例(8.55%)。结论:经导管介入治疗小儿膜周部VSD操作简单、成功率高、相对安全、近期临床疗效好.但应进一步加强心律失常、瓣膜反流及残余分流等并发症的防治。  相似文献   

20.
膜周部室间隔缺损(ventricular septal defect,VSD)是先天性VSD 最常见的类型,其介入治疗一直是人们探索的领域.自2002 年Amplatzer 膜周部VSD 封堵器和国产膜周部VSD 封堵器开始被临床应用以来,国内完成的介入治疗病例数在逐渐增多[1,2].由于其创伤小、痛苦少、风险小、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效果可靠等优点,深受临床医师及病人的欢迎.但先心病经导管封堵治疗仍可有并发症发生,如机械性溶血等.VSD 封堵术后的机械性溶血虽较少见,但较严重.本文将结合我们对1例VSD封堵术后发生机械性溶血的治疗体会,结合文献报道对先心病经导管封堵术后机械性溶血的发生原因及防治措施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