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目的:探讨发育支持性护理改善早产儿生长发育状况的运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6月~2017年5月收治的早产儿91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46例和对照组45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予以发育支持性护理。比较两组早产儿入院时、入院7 d后、入院14 d后的日均进奶量、体重及住院时间。结果:两组患儿入院时日均进奶量和体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入院7 d后和入院14 d后的日均进奶量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入院7 d后和入院14 d后的体重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平均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为早产儿提供发育支持性护理,能够改善早产儿生长发育状况,是一种有效的护理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发展性照顾护理模式在早产儿生长发育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2月~2015年2月收治的96例早产儿,随机等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一般护理措施,观察组早产儿采用发展性照顾护理模式,对比两组早产儿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早产儿每日摄入奶量、睡眠时间、每日体质量增长、住院天数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早产儿经护理5,10 d后GAS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早产儿1个月时头围、体重、身长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早产儿的护理中,发育支持性照顾有利于早产儿的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全程眼罩蔽光对早产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 将252例早产儿随机分为观察组(127例)和对照组(125例),对照组光疗时用眼罩蔽光,观察组常规全程眼罩蔽光护理,观察两组在进奶量、体重、喂养不耐受发生情况.结果 住院10 d观察组进奶量、体重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喂养不耐受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早产儿患儿高胆红素血症,全程眼罩蔽光护理,有利于其消化吸收,促进其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4.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21):4105-4106
选取收治的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入院后均接受常规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进行常规鼻饲喂养,观察组进行重力喂养,比较两组早产儿喂养不耐受发生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和开奶时间、胃管留置时间、恢复出生体重时间、体重最大下降率、口饲持续时间和住院时间。观察组喂养不耐受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两组开奶时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胃管留置时间、达全胃肠营养时间、恢复出生体重时间、口饲持续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均有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呼吸暂停、感染、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均有显著差异(P0.05)。在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护理中进行重力喂养可减少新生儿不耐受和并发症,并使其更快恢复出生体重,缩短口饲持续时间和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护理质量持续改进模式对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影响。方法:将120例喂养不耐受早产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护理质量持续改进模式,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患儿喂养效率、摄入奶量比、喂养成效、喂养良好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开始经口喂养及完全经口喂养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护理质量持续改进模式可改善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症状,减少不良反应,提高临床安全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非营养性吸吮及抚触对早产儿喂养不耐受与早期生长发育的作用和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8月至2017年8月新生儿重症监护室住院的早产儿60例为研究对象,以双盲法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方式护理,研究组予以非营养性吸吮及抚触护理,对比两组早产儿喂养不耐受指标情况、开奶时间、开奶量、达经口全胃肠喂养条件的时间及生长发育指标情况。结果:研究组早产儿的腹胀以及胃潴留等喂养不耐受情况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早产儿开奶时间及开奶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达到经口全胃肠喂养条件的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早产儿恢复至出生体重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第14天时体重增长以及头围增长幅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早产儿积极实施非营养性吸吮及抚触护理干预,可有效减少其喂养不耐受的发生,有助于促进其胃肠功能尽快成熟,对于加快早产儿生长发育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7.
兰雅平  陈喻萍  彭映华  何敏 《护理研究》2014,(10):66-67,1214
[目的]分析口腔按摩在早产儿从管饲喂养过渡到完全经口喂养所起的作用,探讨住院早产儿营养管理策略的新型干预措施。[方法]将49例住院早产儿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24例给予常规治疗护理并行口腔按摩,对照组25例给予常规治疗护理;观察两组每日摄入奶量比、过渡时间(从管饲喂养过渡到完全经口喂养的时间)及日均体重增长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每日摄入奶量比为(86.81±4.17)%,对照组为(79.16±3.6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815,P0.001)。观察组从管饲喂养过渡到完全经口喂养的时间为16.64d±2.03d,对照组为19.63d±2.39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711,P0.001);观察组日均体重增长34.25g±3.82g,对照组30.73g±3.23g,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495,P0.001)。[结论]在早产儿经口喂养困难过渡期采取口腔按摩措施能使其日均摄入奶量比增加,过渡时间缩短,更早地达到完全经口喂养,并能促进体重增长,对早产儿喂养产生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早产儿奶喂养对早产儿出院后体格生长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1月~2019年11月于我院就诊的早产儿87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4例和对照组43例。对照组给予母乳喂养,观察组给予早产儿奶喂养,对两组早产儿进行随访,比较两组早产儿出生后1、3、6、12个月体格发育情况(身高、体重、头围增长情况)、神经系统发育情况(Gesell评分)结果出院后1、3、6个月,两组早产儿身长、体重头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后12个月,观察组身长、体重、头围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后1、3个月,两组早产儿Gesell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后6、12个月,观察组Gesell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体质量特低的早产儿早产儿奶喂养能够对早产儿体格和神经系统生长发育产生良好的促进作用,有助于实现追赶生长,对于其余体质量较低的早产儿首选应以母乳喂养为主。  相似文献   

9.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5):809-811
目的研究应用深度水解蛋白配方奶与早期微量喂养联合对极低出生体重儿进行营养支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5年4月我院接诊的极低出生体重儿6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早期微量喂养深度水解蛋白配方奶)与对照组(早期微量喂养标准早产儿配方奶)各33例,比较两组喂养效果。结果观察组恢复出生体重时间、达全肠道喂养日龄以及住院天数均显著短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具统计学意义(t=9.32,10.75,13.08;P0.05);观察组的喂养消化不良性腹泻、NEC、喂养不耐受率以及宫外发育迟缓率均相对更低,各指标的组间差异具统计学意义(χ~2=8.10,7.93,9.33,9.81;P均0.05)。结论对极低出生体重儿予以深度水解蛋白配方奶早期微量喂养,有利于降低喂养并发症,促进生长发育,具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腹部按摩联合非营养性吸吮对早产儿胃肠道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4例早产儿按入室先后时间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2例。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及护理的基础上实施腹部按摩联合非营养性吸吮,对照组行常规治疗及护理。观察并比较两组早产儿排便情况、摄入奶量、达到全胃肠喂养的时间、血糖、喂养耐受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排便次数多,胎粪排尽时间短,摄入奶量明显增加,达到经口全胃肠喂养时间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发生喂养不耐受及血糖异常亦较对照组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部按摩联合非营养性吸吮对早产儿胃肠道功能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早产儿准备经口喂养评估量表对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影响。方法将2016年6月至2017年9月入住中山市博爱医院新生儿科的60例早产儿,采用随机数字信封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早产儿治疗和护理及非营养性吸吮、口腔按摩及运动等干预措施,同时按照《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喂养建议》实施经口喂养;观察组给予常规护理及干预,并采用早产儿准备经口喂养评估量表对患儿经口喂养能力进行评估后经口喂养。观察比较两组患儿经口喂养不耐受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奶量不增或减少、呕吐、腹胀、胃潴留等喂养不耐受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早产儿准备经口喂养评估量表可以指导医护人员正确评估并帮助早产儿尽早安全的经口喂养,降低早产儿经口喂养不耐受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胃肠道舒适护理预防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效果。[方法]将66例胎龄≤32周的早产儿随机分为两组,两组早产儿执行常规治疗护理,对干预组早产儿实施胃肠道舒适护理,观察两组早产儿喂养耐受、喂养情况及生长发育情况。[结果]干预组早产儿喂养不耐受发生率(36.4%)较对照组(81.8%)低(P<0.05),每日摄入更多奶量(P<0.01),更早达到足量喂养(P<0.05),更快恢复出生体重(P<0.05),每日体重增长较对照组亦大(P<0.01)。[结论]胃肠道舒适护理能促进早产儿胃肠功能更快地发育与成熟,改善胃肠动力,提高早产儿胃肠道喂养的耐受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全身抚触联合早期滴服喂养在早产儿喂养不耐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5年1月~2016年6月我院治疗的喂养不耐受早产儿100例随机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全身抚触;观察组联合早期滴服喂养。观察两组早产儿生长发育及喂养不耐受情况。结果:观察组体重恢复时间、达奶头喂养时间、胎粪完全排出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发生喂养不耐受情况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身抚触联合早期滴服喂养应用在早产儿喂养不耐受中,可以促进早产儿体重增加,缩短胎粪排尽时间和住院时间,有助于早产儿胃肠功能发育。  相似文献   

14.
早期护理干预对早产极低出生体重儿体重增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实施早期护理干预对早产极低出生体重儿体重增长的影响.方法 将78例早产极低出血体重儿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及对照组38例.2组均接受常规综合治疗,温箱保暖;对照组按早产儿护理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早期护理干预:为早产儿营造一个接近子宫内温暖、安静、黑暗的环境,提供鸟巢式体位支持,每天进行2次抚触,观察2组恢复到出生体重日龄、每天体重增长、增加奶量以及喂养不耐受发生率的情况、每天平均睡眠时间.结果 观察组恢复到出生体重日龄显著短于对照组,每天体重增长和增加奶量显著高于对照组,每天平均睡眠时间长于对照组(P<0.001),喂养不耐受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早产儿出生后实施早期护理干预,维持其正常生理状况稳定,延长睡眠时间,有利于胃肠消化吸收、减少喂养不耐受性,促进生活发育,体重增长,预后达到最优化.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护理流程重组对早产低体重儿喂养不耐受的影响。[方法]将2015年12月—2016年4月收治的94例早产低体重的患儿按照家长自愿的原则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4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将护理流程重组,比较两组喂养不耐受率、不良症状发生率、体重增加、全肠道营养、摄奶量等指标。[结果]观察组呕吐、腹胀、胃残留等不良症状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喂养不耐受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全肠道营养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每日摄奶量多于对照组,血清胆红素峰浓度低于对照组,每日体重增加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流程重组能减少早产低体重儿喂养不耐受的发生,改善患儿的胃肠道功能,促进体重的恢复。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规律的环境光线刺激对早产儿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将198例早产儿随机分为观察组(99例)和对照组(99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用改良式温箱罩,根据正常人体生物钟的规律控制环境光线对早产儿的刺激,观察两组进奶量、体重、喂养不耐受发生情况。结果:住院15 d,观察组进奶量、体重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喂养不耐受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改良式温箱罩周期变化的光线利于早产儿的消化吸收,促进其生长。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回顾性分析比较不同喂养方式下,早产儿和低出生体重儿住院期间的体格生长情况。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早产儿(出生胎龄37周)和低出生体重儿(出生体重2 500 g)123例,按照不同喂养方式分为纯母乳喂养组(27例)、混合喂养组(52例)、配方奶喂养组(44例),比较各组的体格生长情况及喂养不耐受发生率。结果纯母乳喂养组、混合喂养组、配方奶喂养组婴儿的体重及身长增长速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纯母乳喂养组不耐受率为7.4%,混合喂养组不耐受率为36.5%,配方奶喂养组不耐受率为36.3%。结论早产儿单纯母乳喂养组喂养不耐受发生率低于混合喂养组及配方奶喂养组,但其体格生长慢于混合喂养组及配方奶喂养组。  相似文献   

18.
选取2010年1月~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早产儿93例,根据其是否伴有喂养不耐受将其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观察组为喂养不耐受患儿32例,对照组为非喂养不耐受患儿61例,对两组患者胎龄、出生体重、开奶时间、有无宫内窘迫以及是否使用氨茶碱等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上述因素与喂养不耐受发生的关系。观察组在胎龄、出生体重、开奶时间、有无宫内窘迫以及是否使用氨茶碱方面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产儿喂养不耐受与众多因素相关,采取早开奶、尽可能提高新生儿出生胎龄及体重、减少缺氧窒息等措施可有效降低喂养不耐受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重力喂养辅以非营养性吸吮并结合抚触治疗极低出生体重儿喂养不耐受临床疗效及其护理。方法选取84例极低出生体重的早产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注射器胃管间歇注入喂养配方奶;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重力喂养辅以非营养性吸吮并结合抚触治疗。结果观察组患儿需奶量、恢复出生体重时间、胃残留量、腹胀消失时间和肠道营养达418.4kJ/(kg·d)时间与对照组患儿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喂养不耐受发生率为16.7%,对照组喂养不耐受发生率为69.0%,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重力喂养辅以非营养性吸吮并结合抚触治疗极低出生体重儿喂养不耐受临床效果较好,能显著改善患儿喂养不耐受状况。  相似文献   

20.
王惠良  肖海鸟  王莉聪  卢赛丹 《护理研究》2007,21(32):2964-2965
[目的]探讨发育支持性护理在早产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将66例早产儿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早产儿出生后提供发育支持性护理,对照组早产儿按常规进行护理。比较两组患儿在进奶量、体重、胎粪转黄时间及黄疸指数方面的差异。[结果]实验组早产儿在进奶量、体重、胎粪转黄时间及黄疸指数方面优于对照组。[结论]发育支持性护理可促进早产儿生长发育,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