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冠宁 《中外医疗》2008,27(32):73-73
目的 探讨肩胛骨骨折的病理特点与手术复位内固定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2月至2007年9月手术治疗52例肩胛骨骨折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经手术复位内固定治疗. 结果 肩胛骨骨折患者常合并其他损伤,易错诊,52例取得较好治疗效果,治疗优良率为90.4%. 结论 对肩胛骨骨折的手术复位内固定的治疗可较好的恢复肩关节功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肩胛骨骨折的病理特点与手术治疗疗效.方法 52例肩胛骨骨折患者均经手术复位内固定治疗.结果 肩胛骨骨折患者常合并其他损伤,易错诊;52例患者均取得较好治疗效果,优30例,良18例,可4例,差0例,优良率为92.3%.结论 手术复位内固定的治疗可较好的恢复肩关节功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肩胛骨骨折的病理特点与手术治疗疗效.方法 52例肩胛骨骨折患者均经手术复位内固定治疗.结果 肩胛骨骨折患者常合并其他损伤,易错诊;52例患者均取得较好治疗效果,优30例,良18例,可4例,差0例,优良率为92.3%.结论 手术复位内固定的治疗可较好的恢复肩关节功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手术复位内固定在不稳定肩胛骨骨折治疗中的应用及术后疗效评价。方法:24例肩胛骨骨折均经手术复位内固定治疗。结果:24例取得较好治疗效果,优16例,良5例,可2例,功能恢复率88%。结论:对不稳定肩胛骨骨折的手术复位内固定的治疗可较好的恢复肩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5.
李强 《华夏医学》2010,23(2):168-171
目的:探讨肩胛骨骨折的适应证、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采用手术治疗32例。结果:32例患者均骨性愈合,采用Hardegger肩关节功能评定标准:优18例,良10例,可3例,差1例,优良率为87.5%。结论:手术治疗肩胛骨骨折可获得满意复位和有效内固定,有利于早期功能锻炼,减少并发症,较好地恢复肩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6.
陈哲  陈海啸  林列  王临 《浙江医学》2004,26(9):659-660
我院自1996年以来对22例肩胛骨关节外爆裂性骨折患者进行了手术复位和内固定治疗,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肩胛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3年5月~2008年5月手术治疗肩胛骨骨折21例临床资料,选择合适的手术入路针对不同类型的肩胛骨骨折使用重建钢板,拉力螺钉等进行内固定。结果21例患者全部得到随访,随访时间12~32月,平均23月。采用Hardegger功能评定标准,优15例,良4例,可1例,差1例。结论运用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肩胛骨骨折可获得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肩胛骨骨折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31例肩胛骨骨折的患者,经改良Judet手术入路切开复位,采用重建钢板,拉力螺钉内固定,术后功能锻炼。结果所有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个月至3年,平均18个月。多数患者术后4~6个月恢复正常生活、工作。结论肩胛骨骨折治疗的功能效果依赖于肩胛骨骨折损伤的严重程度、术中的充分复位及内固定的可靠性,同时遵守术后康复的原则。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肩胛骨骨折合并锁骨骨折开放复位成型钢板内固定治疗的疗效.方法 10例肩胛骨骨折合并锁骨骨折患者行肩胛骨骨折复位成型钢板内固定,术后4周进行肩关节功能锻炼.10例获随访,平均随访12个月.结果 肩胛骨骨折、锁骨骨折全部愈合,其中优7例,良2例,可1例,差0例.结论 肩胛骨骨折合并锁骨骨折切开复位成型钢板内固定,可恢复肩关节的动力平衡及稳定性,早期进行功能锻炼,有利于肩关节功能的早期康复.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手术复位内固定治疗不稳定性肩胛骨骨折的适应证及临床效果。方法 对16例不稳定性肩胛骨骨折,术前根据X线片与CT扫描进行分型,采用开放复位钢丝、螺丝钉、钢板内固定治疗,术后早期功能锻炼,随访5~3 0个月,平均13个月。结果 所有骨折平均在术后9周愈合,功能恢复满意。结论 对不稳定性肩胛骨骨折手术内固定治疗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1.
覃武鹏  苏伟 《广西医学》2012,34(2):195-197
目的 探讨肩胛骨盂、颈、体部不稳定性骨折的手术治疗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 21例肩胛骨盂、颈、体部骨折患者均采用手术治疗.结果 19例获随访,平均随访18.2个月.根据Hardegger功能评定标准:优14例,良2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84.2%:术后并发轻度异位骨化1例,肩关节外展受限3例.结论 明显移位的肩胛骨盂、颈、体部不稳定性骨折,手术复位内固定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2.
肩前后入路开放复位内固定治疗肩胛骨骨折27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肩胛骨系列骨折的手术适应证与开放复位内固定的治疗效果。方法:根据患者术前X光片与CT扫描确定不同的骨折类型与手术指征,对27例患者经肩前后入路行切开复位,采用接骨板、拉力螺钉或克氏针内固定,术后早期功能锻炼。结果:21例获随访,疗效优15例,良4例,差2例。结论:对不同类型的肩胛骨骨折在严格掌握手术指征的基础上行内固定治疗、早期功能锻炼可恢复较好的肩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肩胛骨盂、颈部不稳定骨折的手术方法和疗效。方法对我院1998年3月~2007年10月手术治疗的18例肩胛骨盂、颈部有明显移位的不稳定骨折患者进行总结分析。结果所有患者获得随访,平均随访18.8个月,根据Hardegger功能评定标准:优7例,良10例。可1例,优良率90%,无手术并发症。结论手术复位内固定治疗不稳定性肩胛骨盂、颈部骨折疗效满意;手术治疗有利于早期康复,防止关节僵硬。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肩胛骨骨折的手术治疗及疗效。方法2000年1月~2007年1月共手术治疗肩胛骨骨折患者36例,取肩关节背侧手术入路、重建钢板等进行固定。结果本组患者术后复查X线片显示复位满意,随访36例,随访时间6~38个月,平均18个月。根据Hardegger功能评定标准评定,优:27,良:6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为91.7%。结论对不稳定性肩胛骨骨折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患者可早期进行肩关节功能锻炼,能最大限度地恢复肩关节功能,避免各种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改良微创Judet入路环形内固定治疗复杂肩胛骨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改良微创Judet入路环形内固定治疗复杂肩胛骨骨折的疗效。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17例复杂肩胛骨骨折患者经改良微创Judet入路,运用“三点两线”固定原则进行复位、环形内固定。术后积极进行康复训练,采用neer肩关节功能评分评价疗效。结果 17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25个月,平均14个月。根据neer肩关节功能评分,优12例,良3例,可2例,差0例,优良率为88.2%。结论 改良微创Judet手术入路操作简单,暴露充分,创伤较小。按照“三点两线”原则,环形内固定是一种手术治疗复杂肩胛骨骨折的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18例复杂肩胛骨骨折病例的临床资料,探讨肩胛骨骨折粉碎程度和涉及部位与临床治疗方法的选择.方法:回顾分析2005年6月-2009年2月我院收治的18例复杂肩胛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骨折类型以及是否伴有合并伤等情况所采取的治疗方法的选择.结果:6例患者采用闭合复位外固定的方法进行保守治疗,12例患者采取切开复位内固定.18例患者中15例有不同程度的合并伤,均对其进行了相应的治疗.结论:对难以纠正的不稳定型肩胛骨骨折,早期切开复位内固定可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改良Judet手术入路治疗肩胛骨骨折的适应证及疗效。方法:对本院2010年9月至2013年9月采用手术治疗的21例肩胛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1例均获随访,时间10~19个月,平均时间15.6个月。骨折平均愈合3月。疗效根据Hardegger等功能评定标准:优11例,良7例,优良率87.1%。结论:改良Judet入路操作简单,安全和容易固定,经改良Judet入路行骨折复位内固定是肩胛骨骨折手术治疗的一种安全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肩胛骨骨折的手术适应症、手术方法和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04年3月—2012年5月对该院收治的15例不同类型不稳定性肩胛骨骨折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结果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24个月,平均14个月,术后X线片显示复位满意。根据Hardegger功能评定标准:优12例,良2例,可1例;优良率93%。结论根据不同类型不稳定性肩胛骨骨折,选择合适的手术入路和固定方法,早期行功能锻炼均可获得满意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回顾性分析肩胛骨不稳定骨折的手术治疗和疗效.方法:对21例肩胛骨不稳定骨折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1例均随访及术后复查,随访时间平均18个月,优良率76%,没有出现手术并发症.结论:根据骨折类型特点,掌握严格的手术指征,选择合适的手术入路,利用手术复位内固定治疗肩胛骨不稳定骨折,有助于早期功能锻炼,减少并发症发生,同时能最大限度保留和恢复肩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20.
杨冰 《基层医学论坛》2013,(17):2253-2254
目的探讨肩胛骨骨折严重移位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0年3月—2011年3月我院诊治21例肩胛骨骨折严重移位患者,根据骨折情况,选择合适的入路方式,待复位后进行相应固定治疗。结果本组患者平均随访12个月,切口均达到Ⅰ期愈合,没有出现严重并发症。根据肩关节功能评定标准,优15例,良5例,可1例,优良率达95.2%。结论对于肩胛骨骨折严重移位患者,选择合适的手术入路和固定方法,术后早期进行功能康复锻炼,能够明显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