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替牙期安氏Ⅲ类错的治疗方法。方法选择替牙期安氏Ⅲ类错患者30例,据正中关系位X线头颅测位片的ANB角将其分为两个治疗组:0°相似文献   

2.
目的对比联合应用前方牵引器关闭拔牙间隙与滑动法关闭拔牙间隙矫治恒牙早期安氏Ⅲ类错牙合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恒牙早期安氏Ⅲ类错牙合患者3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5例。治疗组口内直丝弓矫治器联合应用前方牵引器关闭拔牙间隙进行矫治。对照组口内直丝弓矫治器滑动法关闭拔牙间隙进行矫治。在治疗前后分别拍摄X线头颅侧位定位片进行头影测量分析。结果治疗开始后6~12个月,治疗组拔牙间隙关闭,安氏Ⅲ类错牙合纠正,上颌骨前方生长明显,下颌骨向前方生长抑制。SNA平均增加1.40°,SNB平均减少2.50°,ANB增大3.90°。对照组拔牙间隙关闭,上下颌骨无明显改变,SNA平均减少0.12°,SNB平均增加0.27°,ANB减少0.15°。Ⅲ类骨面型仍存在。结论在恒牙早期联合应用前方牵引器关闭拔牙间隙并矫治安氏Ⅲ类错牙合能促进上颌骨前移,抑制下颌骨向前方生长,可有效改善侧貌外形。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牵引弓联合前方牵引对矫治安氏Ⅲ类错牙合的牙性和骨性影响。方法:选择 17例替牙期安氏Ⅲ类错牙合患者,牵引弓联合前方牵引治疗前牙反牙合,矫治开始及前后各 6个月拍头颅侧位片进行头影测量分析。结果: 17例患者在治疗期内均发生上颌骨前移,下颌骨轻度向下后旋转:SNA平均增大 2. 6°, A点平均前移 3. 1mm;前牙覆盖增加 5. 2mm, 其中骨性变化占 63%,牙性变化占 37%。结论:牵引弓联合前方牵引是简便、有效的安氏Ⅲ类错牙合治疗装置,可最大程度地减轻畸形程度。  相似文献   

4.
《口腔医学》2005,25(5):289-290
目的评估快速扩弓加前方前牵引在恒牙早期安氏Ⅲ类错(牙合)矫治中的效果.方法选择12例恒牙早期安氏Ⅲ类错(牙合)前牙反(牙合)患者,用快速扩弓加前方前牵引矫治器进行治疗,治疗前后摄头颅侧位片,对矫治前后的X线头影测量进行分析比较.结果矫治后,SNA角增大3.5°,SNB角减少1.0°,ANB角增大4.5°,覆盖增加5 mm.上唇相对E平面向前,下唇相对E平面更靠后.结论快速扩弓加前方前牵引矫治器,有促进上颌骨向前发育,抑制下颌骨向前发育的作用,使前牙反(牙合)解除,侧貌得到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5.
侯斐盈 《口腔医学》2004,24(5):311-312
目的 通过X线头影测量分析T4K矫治器治疗替牙期安氏Ⅲ类错(牙合)患者,前牙深覆盖伴前牙拥挤,采用T4K矫治器进行矫治。结果 T4K矫治器可以治疗安氏Ⅲ类错(牙合)矢状关系不调,而且可以改善前牙突度及轴倾度。结论 T4K矫治器可用于替牙期安氏Ⅲ类错(牙合)的治疗。  相似文献   

6.
牵引弓联合前牵引治疗安氏Ⅲ类错(牙合)畸形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替牙早期及恒牙早期两个不同矫治时机对治疗安氏Ⅲ类错(牙合)的影响.方法选择26例安氏Ⅲ类错(牙合)患者,牵引弓联合前方牵引6个月,术前术后进行头影测量分析.结果 26例患者的上颌骨移位均有显著性变化,SNA增大2.2°±0.3°,A点前移3.3mm±1.3mm,上中切牙切端唇向移动3.8mm±1.2mm,其中替牙早期组表现更多的骨骼、更少的牙齿改变.结论牵引弓联合前方牵引是简便、有效的安氏Ⅲ类错(牙合)治疗装置,在替牙早期比恒牙早期取得更为显著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面罩式前方牵引器矫治骨性Ⅲ类错牙合的效果.方法:对19例骨性Ⅲ类错牙合病例,采用面罩式前方牵引器进行矫治,对矫治前后X线头影测量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治疗后SNA平均增加1.30°±0.78°,ANB平均增加3.51°±1.87°,SND平均减小2.51°±1.83°,NA-pgA平均增加6.41°±3.13°.结论:面罩式前方牵引矫治器促进上颌骨向前发育,抑制下颌骨向前发育,可以有效改善侧貌外形.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联合应用前方牵引与快速扩弓矫治替牙期安氏Ⅲ类错(牙合)的颅颌面硬组织变化.方法选择30例8~13岁安氏Ⅲ类错(牙合)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5例,治疗组使用前方牵引器与扩弓器治疗,另一组作为对照组.在治疗前后分别拍摄头颅侧位定位X线片,进行头影测量分析.结果治疗开始后6~12个月,治疗组Ⅲ类错(牙合)矫正,上颌骨前方生长明显增加,下颌骨向前方生长被抑制.上切牙牙轴唇倾,下切牙牙轴舌倾.结论在替牙期联合应用前方牵引器与扩弓器治疗安氏Ⅲ类错(牙合)能刺激上颌骨前移,抑制下颌骨的前方发育,可有效矫治安氏Ⅲ类错(牙合).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X线头影测量分析T4K矫治器治疗替牙期安氏Ⅲ类错(牙合)患者,前牙深覆盖伴前牙拥挤,采用T4K矫治器进行矫治.结果T4K矫治器可以治疗安氏Ⅲ类错(牙合)矢状关系不调,而且可以改善前牙突度及轴倾度.结论T4K矫治器可用于替牙期安氏Ⅲ类错(牙合)的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 通过X线头影测量分析T4K矫治器治疗替牙期安氏Ⅲ类错(牙合)患者,前牙深覆盖伴前牙拥挤,采用T4K矫治器进行矫治。结果 T4K矫治器可以治疗安氏Ⅲ类错(牙合)矢状关系不调,而且可以改善前牙突度及轴倾度。结论 T4K矫治器可用于替牙期安氏Ⅲ类错(牙合)的治疗。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联合应用前方牵引器关闭拔牙间隙并矫治恒牙早期安氏Ⅲ类错(牙合)的临床疗效.方法:15例恒牙早期安氏Ⅲ类错(牙合)病例,上颌拔除两个第二前磨牙.上下颌粘结直丝弓矫治器,下颌全牙列平面塑料(牙合)垫,排齐整平牙列后,联合应用前方牵引器关闭拔牙间隙并矫治恒牙早期安氏Ⅲ类错(牙合).治疗前后分别摄X线头颅侧位片进行头影测量.结果:15例患者拔牙间隙关闭,安氏Ⅲ类错(牙合)纠正,SNA平均增加1.40,SNB平均减少2.50,ANB由-2.80增加到1.10.结论:在恒牙早期联合应用前方牵引器关闭拔牙间隙并矫治安氏Ⅲ类错(牙合)能促进上颌骨前移,抑制下颌骨向前方生长,可有效改善侧貌外形.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Twin-Block功能矫治器治疗功能性-骨性AngleⅢ类错(牙合)的临床疗效及矫治器评价.方法选择在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院正畸科门诊求治的替牙期前牙反(牙合)患者20例,男8例,女12例.年龄最大11岁,最小7岁,平均年龄8.6岁.下颌可后退至切牙相对.每位患者矫治前及矫治完成后拍摄头颅侧位片.置活动Twin-Block功能矫治器.用Steiner方法测量矫治前及矫治完成后的头颅侧位片,做配对t检验.结果矫治一个月,患者前牙覆盖可达切牙对刃;矫治3~4个月,前牙覆盖达3mm左右.ANB角平均增加2.5°(P<0.01):SNA角平均增加2°(P<0.01).Twin-Block有促进上颌发育的作用.结论 Twin-Block功能矫治器治疗功能性-骨性AngleⅢ类错(牙合)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Fr(a)nkelⅢ型矫正器的作用机制和疗效.方法:选择25例早期前牙反(牙合)患者,戴用Fr(a)nkel Ⅲ型矫正器治疗12~24个月,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的病人均取得满意疗效.SNA角由77.20°增至79.10°,P<0.01;SNB角由79.30°减小为77.13°,P<0.01;ANB角由-2.37°变为1.80°,P<0.01;上、下颌骨型由安氏Ⅲ类变成安氏Ⅰ类;NA-PgA角为-2.80°,表示矫治前是安氏Ⅲ类骨性错(牙合)及骨骼侧面凹陷,矫治后增至0.91°,P<0.01.结论:Fr(a)nkelⅢ型矫正器能显著刺激上颌基骨的生长,刺激髁状突软骨改建,显著改善病人的咬合功能.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初步探讨FrankelⅢ矫正器在临床中治疗安氏Ⅲ类错(牙合)的疗效及机制.方法 选择18例替牙期安氏Ⅲ类错牙合畸形患者,戴用FrankelⅢ型功能调节器6~12月.观察口腔发育状况.结果治疗的患者取得满意的疗效.代表上下牙齿、颌骨位置关系的SNA、SNB、ANB等数值有明显改变.结论 Frankel Ⅲ型矫治器能刺激上颌基骨的生长,刺激髁状突软骨的重建,改善生长发育期儿童的咬合功能.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前方牵引器对替牙期安氏Ⅲ类错前牙反中颌骨和牙齿的作用和影响.方法对17例安氏Ⅲ类错替牙早期患者使用前方牵引器治疗,并对治疗前、后及治疗后2年的头颅侧位片进行X线头影测量和分析.结果治疗后SNA角增大3.03°,ANB角由-3.31°增至1.02°,NA-PA角增大3.02°,有显著性变化.治疗后2年发现SNA角增大4.24°,A'-Ptm'增加3.4mm.结论上颌前牵引治疗后上颌基骨明显、稳定地增长,下颌骨仍有继续向前生长的趋势.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究反向Twin-block矫治器在替牙期安氏Ⅲ类错畸形治疗中的临床矫治效能。方法 使用反向Twin-block矫治器治疗替牙期安氏Ⅲ类错畸形患者10例,测量对比患者治疗前后的各项头影测量数值。结果 患者治疗后∠SNA增加(3.18±2.58)°,∠ANB增加(3.57±1.26)°,Wits值增加(3.66±2.72)mm,∠U1-SN增加(8.12±7.67)°,∠L1-MP减小(-2.91±4.00)°,变化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反向Twinblock矫治器针对于替牙期安氏Ⅲ类错畸形具有一定的疗效,可协调上下颌骨的位置关系,有效解除反。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上颌前方牵引矫治器在骨性Ⅲ类错牙合矫治中的作用机理.方法应用上颌前方牵引矫治12例安氏Ⅲ类骨性错牙合的患者,比较矫治前后的临床表现及X线头影测量的结果.结果患者矫治前后的侧貌得到改善,并建立了正常前牙覆牙合、覆盖关系和后牙中性关系.治疗前后的SNA角、 ANB角、 1-SN角、 MP-SN角有显著性的差异.结论上颌前方牵引矫治器有促进上颌骨向前发育、抑制下颌骨向前发育的效果,从而调整上下颌骨的相对位置关系,使骨性Ⅲ类错牙合得到矫治.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替牙期功能性安氏Ⅲ类错牙合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用功能分析法对 2 3例替牙期功能性安氏Ⅲ类错牙合病例治疗前同时拍摄的息止牙合位及正中牙合位的X线头颅侧位片进行重叠分析 ,根据下颌及下切牙变化量 ,辅助诊断替牙期功能性安氏Ⅲ类错牙合畸形。并根据不同的临床表现 ,采用不同的矫治器进行矫治。结果 :替牙期功能性安氏Ⅲ类错牙合病例 ,息止牙合位及正中牙合位X线头颅侧位片重叠分析 :SN -L1L1’后下交角明显减小(P <0 .0 5 ) ,DGn’与DGn长度差与正常参考值相比差异明显 (P <0 .0 5 )。结论 :功能分析法有助于诊断替牙期功能性安氏Ⅲ类错牙合 ;下颌联冠式斜面导板 ,上颌舌簧牙合垫矫治器 ,上颌“2× 4”固定矫治器 ,FR -3型功能调节器治疗各种替牙期功能性安氏Ⅲ类错牙合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9.
前牙反牙合是乳替牙期常见的错牙合畸形,是安氏Ⅲ类错牙合畸形的主要症状之一,也是儿童口腔医生常常需要面对的临床问题。安氏Ⅲ类错牙合前牙反牙合有骨性和非骨性之分,其鉴别诊断对前牙反牙合的治疗及预后判断具有重要意义。乳牙期常用的前牙反牙合治疗技术包括乳尖牙调牙合、咬翘法、下颌联冠斜面导板、上颌牙合垫舌簧矫治器及不良习惯去除。上颌前方牵引治疗是替牙期最为常用的前牙反牙合矫治技术。随着上下颌骨生长发育的不断进行,前牙反牙合可能会出现加重或复发。  相似文献   

20.
安氏Ⅲ类错(牙合)畸形治疗方法的早期预测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试探讨可用于判别手术与非手术治疗安氏Ⅲ类错(牙合)畸形患者替牙期颅面牙(牙合)特征的方法. 方法 早期治疗组为28例替牙期解除前牙反(牙合)的安氏Ⅲ类错(牙合)畸形患者(男性16例,女性12例),替牙期拍摄头颅侧位片的平均年龄为(9.1±1.4)岁, 在恒牙期采用非拔牙矫治.手术治疗组为21例随生长发育成为严重骨性安氏Ⅲ类错(牙合)畸形患者(男性12例,女性9例),替牙期拍摄头颅侧位片的平均年龄为(10.0±2.0)岁,最终接受正颌手术治疗.结果 早期治疗组与手术治疗组上下齿槽座点连线与下颌平面的夹角(AB-MP)分别为65.1°和6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上颌切牙长轴与上下齿槽座点连线的夹角(U1-AB)分别为23.1°和2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个体指数(IS)=0.164×(AB-MP)-0.15×(U1-AB)-6.675.当安氏Ⅲ类错(牙合)畸形患者的IS>0时,其较适合在替牙期进行早期矫治;IS<0,患者更适合进行手术矫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