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观察D-聚甘酯注射液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将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D-聚甘酯注射液组等,采用改良的Longa法,建立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IR)损伤模型(MCAO),各给药组在造模后连续给药7 d,对大鼠神经功能缺损进行评分,测定脑梗塞面积、脑含水量、脑组织HE染色。结果 (1)D-聚甘酯给药组在IR 144 h与模型组相比,评分差异显著(P<0.05)。(2)D-聚甘酯可明显降低脑梗塞面积,与模型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3)脑含水量,给药组与模型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4)HE染色后,模型组神经细胞损害及间质水肿渐进性加重。D-聚甘酯可明显减轻神经细胞损害。结论 D-聚甘酯注射液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
甘糖酯抗氧化作用的分子机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甘糖酯(PGMS)清除自由基抗氧化作用的分子机制。方法给大鼠ig高脂乳剂建立高脂血症模型,分成对照组、甘糖酯治疗组、甘糖酯+DDC组,治疗3周。检测血清、肝脏、脾脏和主动脉中丙二醛(MDA)的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以及Cu,Zn-SOD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甘糖酯治疗组大鼠,丙二醛(MDA)含量降低,SOD,GSH-Px和CAT的活性显著升高,Cu,Zn-SOD mRNA的表达水平增加;而甘糖酯和DDC联合用药治疗组,DDC抑制了甘糖酯诱导的Cu,Zn-SOD mRNA表达水平和SOD活性的升高,造成MDA含量的相应升高。结论甘糖酯通过诱导抗氧化酶SOD,GSH-Px和CAT的活性,增加Cu,Zn-SOD mRNA的表达水平,清除体内过多的氧自由基,达到抗氧化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 1, 5, 8 trihydroxy 3 methoxy xanthoneXanth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采用线栓法阻断大脑中动脉 (MCA)血流,造成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评价大鼠行为功能、测定脑梗死体积及脑血清中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GSH Px)活性。结果  1, 5, 8 trihydroxy 3 methoxy xanthone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的模型组与假手术组相比,MDA含量升高 (P<0 05 ),SOD、GSH Px的活力降低 (P<0 05)。Xanth两剂量组与模型组相比MDA含量降低 (P<0 05),SOD、GSH Px的活力升高 (P<0 05)。结论 1, 5, 8 trihydroxy 3 methoxy xanthone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保护SOD、GSH Px的活性,减少脂质过氧化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QN胶囊对小鼠和大鼠脑缺血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小鼠密闭缺氧实验,观察QN胶囊对小鼠存活时间的影响;结扎小鼠双侧颈总动脉及迷走神经造成急性脑缺血,观察QN胶囊对小鼠存活时间的影响;选用Wistar健康大白鼠,采用急性不完全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观察QN胶囊对大鼠脑含水量、脑指数、脑毛细血管通透性、组织形态学、脑组织中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 Px)、一氧化氮(NO)含量的影响。结果QN胶囊可延长缺氧小鼠和急性脑缺血小鼠的存活时间;可显著降低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大鼠的脑含水量、脑指数、脑毛细血管通透性及脑组织中的MDA和NO的含量;显著升高SOD和GSHPx的活性。结论QN胶囊对脑缺血及再灌注损伤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茅莓水提取物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大脑中动脉线栓法制备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以HE染色观察神经元形态病理改变,用氯化三苯四氮唑(TTC)染色法测定脑梗死范围,采用测试药盒测定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丙二醛(MDA)含量。结果:茅莓水提取物1,2 mL·kg-1可明显减轻神经元形态病理改变,改善大鼠异常神经症状,使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缺血区脑组织的SOD,GSH-Px活力提高,MDA含量减少。结论:茅莓水提取物对脑梗死有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抗自由基有关。  相似文献   

6.
单次静滴D-聚甘酯注射液在中国健康人体的安全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在中国健康成年志愿者中评价单次静滴D-聚甘酯注射液的安全性与耐受性。方法用区组随机化设计,选择18~50岁健康成人36名,随机分至50~300mg共6个剂量组,每组6人,男女各半。观察试验期间发生的药物不良事件,及临床症状、体征、实验室指标变化。用方差分析进行数据统计处理。结果各组入选受试者给药前各项指标测定值均在正常范围。给药后血常规、尿常规、肝、肾功能、电解质、心电图和脑电图等检查均在正常范围内。其中有5例受试者出现给药侧手部肿胀,1例出现头晕、冷汗等可能与药物相关的轻度一过性药物不良反应。试验中未见严重的药物不良反应。结论单次静滴D-聚甘酯注射液,最大剂量至300mg比较安全,耐受性较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D-聚甘酯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脑组织的保护作用。方法用改良的Longa法,建立大鼠局灶性脑缺血2 h再灌注损伤模型,观察D-聚甘酯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的脑组织中TXB2、6-keto-PGF1α的含量的影响。结果 D-聚甘酯使缺血性脑组织中TXB2的含量明显降低;使6-keto-PGF1α含量在开始降低而后可使其恢复到再灌注前水平,可显著降低TXB2/6-keto-PGF1α的比值。结论 D-聚甘酯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大鼠脑损伤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豨莶草总黄酮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损伤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将SD大鼠随机分为6组:假手术组、模型组、银杏叶片(50 mg/kg)组及豨莶草总黄酮低、中、高剂量(5、10、20 mg/kg)组。采用线栓法建立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模型。观察豨莶草总黄酮对大鼠神经行为、脑梗死面积和脑组织含水量的影响。测定大鼠脑组织中丙二醛(MDA)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活性。结果 豨莶草总黄酮可明显改善大鼠神经功能缺陷,减轻脑水肿,减少脑梗死面积,降低脑组织MDA含量,提高脑组织SOD及GSH-Px的活性。结论 豨莶草总黄酮有抗脑缺血损伤作用,作用机制可能与其抗氧化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9.
D-聚甘酯对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用 H_2O_2(200μmol·L~(-1))诱导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株ECV304氧化损伤,研究D-聚甘酯(DPS)对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噻唑蓝(MTT)比色法检测细胞活性,采用试剂盒测定细胞内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含量、培养液中乳酸脱氢酶(LDH)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同时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损伤后细胞内Ca~(2+)含量,并观察DPS对H_2O_2导致的内皮细胞内钙离子浓度的影响和细胞凋亡的作用。结果DPS 0.1,1,10μg·L~(-1)对损伤后ECV304具有促进增殖作用。DPS 0.1,1μg·L~(-1)使细胞培养液中SOD水平升高并降低细胞内MDA含量,4个剂量的DPS均能使细胞培养液中LDH释放减少。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显示DPS能降低H_2O_2导致的细胞内Ca~(2+)含量的升高,并抑制细胞凋亡。结论 DPS具有保护H_2O_2致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作用,其机理可能与其抗脂质过氧化作用,降低损伤后细胞内Ca~(2+)含量并抑制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10.
《中国海洋药物》2009,28(4):17-20
目的研究大鼠单次及连续7d静脉注射和灌胃D-聚甘酯后的药代动力学。方法应用生物分析法检测大鼠血浆中D-聚甘酯的浓度,采用DAS2.1.1版软件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在0.05~150mg·L~(-1)浓度范围内量效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1);回收率在94.72%~103.21%之间,日内和日间变异小于15%。单次及连续注射和口服D-聚甘酯后Zata为0.89,1.06.0.93,0.85 h~1和t_(1′2(?))为0.78.0.69.0.75.0.87h,口服生物利用度为3%~5%。结论口服生物利用度低,注射和口服两种给药方式的末端消除一致。连续给药与单次给药的药代动力学参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11.
低碘对大鼠脑组织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研究低碘对大鼠脑组织抗氧化能力的影响。方法 :20只清洁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低碘组 (LI)、适碘组 (NI) ,6个月后测定24h尿碘含量、甲状腺质量、脑组织匀浆中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GSH -Px)活性及丙二醛 (MDA)含量。结果 :LI组甲状腺质量、24h尿碘含量明显低于NI组 (P<0.01) ;与NI组相比LI组GSH -Px降低 ,而MDA升高 (P<0.01) ,2组间SOD差别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低碘6个月的大鼠脑组织抗氧化能力降低 ,无法保护脑组织免受自由基的损伤  相似文献   

12.
白芍总苷对全脑缺血再灌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目的 研究白芍总苷 (TGP)对全脑缺血再灌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大鼠三血管阻断全脑缺血再灌损伤模型 ,观察大鼠眼球颜色、脑组织SOD活性、MDA含量及病理组织学变化。结果 TGP(10、2 0、4 0mg·kg-1)可以明显改善大鼠眼球颜色的变化 ;TGP(2 0mg·kg-1)能提高脑缺血再灌大鼠大脑皮层、海马、纹状体中降低的SOD活性 ,并且降低升高的MDA含量 ;TGP(2 0mg·kg-1)对大鼠缺血性脑组织的病理组织学改变具有较好的保护作用。结论 TGP对缺血再灌注脑损伤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此作用可能与其抗氧化有关。  相似文献   

13.
赛庚啶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赛庚啶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粱健1王美纳杨庆余2王菁3(西安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药理学教研室,西安710061)赛庚啶(cyproheptadine,Cyp)为一哌啶类化合物,具有抗组胺和抗5-羟色胺作用.近年来相继发现其有抗心律失常,抗休克...  相似文献   

14.
大蒜新素对实验性急性脑缺血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大蒜新素对实验性急性脑缺血的保护作用马晓红1刘天培(南京医科大学药理学教研室,南京210029)大蒜新素(alitridi,Al)为葱科植物大蒜中的有效成分,已发现其有降压,降血脂,抗动脉粥样硬化,抗血小板聚集及抗心肌缺血等作用[1,2].临床上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雷公藤多苷(TwP)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的保护作用。方法:180只大鼠随机分为脑缺血再灌注组,TwP大、中、小剂量组,阳性对照组,假手术组。灌胃给药,采用大脑中动脉局灶性缺血再灌注模型,测定再灌注2 h缺血侧脑组织含水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含量及大脑皮层神经元细胞内[Ca2+]i水平。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脑缺血再灌注组脑组织丙二醛含量增加、SOD活性降低、含水量及[Ca2+]i显著升高(P<0.01);与脑缺血再灌注组相比,TwP大、中、小剂量组,阳性对照组脑组织丙二醛含量减少、SOD活性升高、[Ca2+]i显著下降(P<0.01或P<0.05),TwP大、中剂量组,阳性对照组脑组织含水量显著降低(P<0.01);TwP各剂量组间结果亦有显著差异(P<0.01或P<0.05)。结论:TwP能减轻大鼠急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引起的脑水肿、降低脑组织丙二醛含量,提高SOD活性,降低细胞内钙积累;且随着剂量增加,变化显著增强,提示雷公藤多苷对大鼠急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6.
银杏叶提取物对缺血再灌注大鼠脑内SOD,GSH-Px和MDA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目的 :观察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 1,2 ,3h皮质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GSH Px)活性和丙二醛 (MDA)含量的影响。方法 :78只SD大鼠随机分为 13组 :假手术组 ;3个缺血对照组 (缺血 2h分别再灌注 1,2 ,3h组 ) ;3个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B(金纳多 )治疗组 (缺血 2h分别再灌注 1,2 ,3h组 ) ;6个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A(杏花雨 )治疗组 (高、低剂量各含缺血 2h分别再灌注 1,2 ,3h组 )。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B治疗各组分别在再灌注前 1h腹腔注射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B 5mg·kg- 1;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A治疗各组分别在再灌注前 1h腹腔注射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A 5 ,10mg·kg- 1。测定脑组织中SOD ,GSH Px和MDA。结果 :2种注射液在不同的时间点均能明显提高脑组织中GSH Px和SOD(P <0 .0 5 )的活性 ,减少MDA(P <0 .0 5 ) ;2种注射液同等剂量差别无显著意义 (P >0 .0 5 )。结论 :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A可提高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的脑组织总抗氧化活力 ,降低脑组织中MDA含量 ,来保护缺血再灌注引起的神经元的损伤  相似文献   

17.
离体大鼠心脏经低灌(0.17 ml·min~(-1))60min后,用正常K-H液复灌20min,可导致严重的心肌损伤,赛庚啶(2.5和5 μmol·L~(-1))对上述心肌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表现为明显改善心脏复灌时的心功能,抑制心律失常的发生和降低心脏停搏的发生率,减少心肌细胞内CK和LDH的漏出,提高心肌组织SOD和GSH-Px活性,抑制MDA的升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