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胡鹏 《中华肝脏病杂志》2021,(12):1137-1138
慢性乙型肝炎治疗过程中持续存在的低病毒血症(LLV)会进一步促进耐药突变、肝纤维化进展甚至是肝细胞癌发生,严重影响患者预后。希望通过组织本期重点号,阐述LLV发生的可能机制、分析其临床结局,从而辅助调整个体化治疗方案,以期为该类患者的诊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邓亚  张珊  纪冬 《传染病信息》2021,34(4):342-346
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是一种广泛的全球性感染性疾病,可以发展为肝硬化甚至肝细胞癌.聚乙二醇化干扰素α和核苷(酸)类似物等治疗药物可以抑制HBV,延缓CHB患者的疾病进展,但部分患者经强效低耐药药物治疗后仍不能获得有效的病毒学应答,而持续存在的低水平病毒血症可以诱发耐药、促进肝纤维...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不同转换治疗策略对慢性乙型肝炎(CHB)经治发生低病毒血症(LLV)患者疗效 的影响。方法 本研究纳入197例ETV或TDF经治的发生LLV的CHB患者,被分为A组74例,B组63例和C组60例,分别给予ETV或TDF单药维持治疗或TAF替换治疗或ETV或TDF联合长效干扰素(peg-IFN)α-2b治疗观察48周。结果 在48周治疗末,C组完全病毒学应答率(CVR)和HBeAg阴转率分别为90.0%和41.7%,显著高于A组的16.2%和5.4%(P<0.05)或B组的66.7%和9.5%(P<0.05),B组和C组血清ALT复常率分别为20.6%和23.3%,显著高于A组的8.1%(P<0.05);C组血清HBsAg水平为3.0(2.8,3.4)lgIU/ml,显著低于A组【3.3(2.9,3.9)lgIU/ml,P<0.05】或B组【3.4(3.3,3.8)lgIU/ml,P<0.05】,血清HBeAg水平为0.1(-0.7,0.0)lgIU/ml,显著低于A组【0.6(-0.6,1.8) lgIU/ml,P<0.05】或B组【0.6(-0.3,1.8)lgIU/ml,P<0.05】,血清HBV DNA水平为1.3(1.3,1.3)lgIU/ml,显著低于A组【1.7(1.3,2.0)lgIU/ml,P<0.05】或B组【1.6(1.3,1.4)lgIU/ml,P<0.05】;B组和C组肝脏硬度检测(LSM)分别为6.4(4.3,8.4) kPa和6.2(4.2,7.7) kPa,显著低于A组【8.6(5.2,10.7) kPa,P<0.05】,三组血清ALT水平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对于核苷类经治出现LLV的CHB患者,为保险起见,换用TAF或继续核苷类联合peg-IFNα-2b治疗可进一步获得较好的病毒学应答率和一定程度的血清学应答率,其对长期疾病转归的影响还需要观察。  相似文献   

4.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抗病毒治疗后低病毒血症逐渐引起重视,其与肝纤维化进展、肝细胞癌发生和长期生存率降低相关。作为疾病进展的危险因素,在抗病毒治疗中,应对低病毒血症进行干预,以实现完全病毒学应答,改善患者长期预后。  相似文献   

5.
强效低耐药口服抗病毒治疗可使HBV复制受到强力抑制,但部分患者接受恩替卡韦、替诺福韦酯、丙酚替诺福韦、艾米替诺福韦治疗48周及以上仍存在低病毒血症(LLV)。国内外多项研究结果提示,抗病毒治疗后LLV与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进展、失代偿期肝硬化和肝细胞癌发生风险以及长期生存率降低密切相关。因此,本文聚焦有关一线核苷(酸)类似物治疗后LLV的发生及其危险因素和临床危害以及不同的治疗方案,以期为今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LLV的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程婉茜  李茜  杨大为 《肝脏》2024,(3):289-292
目的 探究经治慢性乙型肝炎低病毒血症患者序贯或联合富马酸丙酚替诺福韦的临床疗效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21年2月至2022年4月南京市第二医院诊治慢性乙型肝炎患者98例,根据治疗48周后血清HBV DNA水平,将患者分为低病毒血症组(n=37)和持续病毒学应答组(n=61)。比较患者临床特征和治疗中血清病毒载量,对造成患者低病毒学症的潜在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低病毒血症组患者基线HBV DNA、HBsAg、HBeAg、AST以及接受ETV或TDF比例分别为8.9(6.9,10.8)log10 IU/mL、4.4(3.6,4.9)log10 IU/mL、87.5(0.5,1214.9)log10 IU/mL、48.5(34.6,70.3)U/L和64.9%,显著高于持续病毒学应答组的5.0(4.1,7.2)log10 IU/mL、2.9(2.4,3.7)log10 IU/mL、0.4(0.1,3.8)log10 IU/mL、25.0(2...  相似文献   

7.
黄永栩  陈超  保紫红  周小辉 《肝脏》2023,(3):320-324
目的 了解恩替卡韦(ETV)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低病毒血症(LLV)的现况,探讨低病毒血症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21年4月—2021年12月于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门诊口服恩替卡韦治疗1年以上,且HBV DNA定量检测<100 IU/mL的肝CHB患者,行高敏HBV DNA定量复测(检测下限10 IU/mL),根据检测结果将患者分为病毒学应答(VR)组及低病毒血症(LLV)组。收集患者的人口学资料和实验室检查资料。通过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ETV治疗的CHB患者出现LLV的影响因素。结果 共纳入CHB患者260例,VR组220例,LLV组40例。LLV的发生率中,男性为12.8%(25/195),低于女性的23.1%(15/65)(χ2=3.939,P=0.047);服药依从性良好者为12.6%(30/239),低于依从性不佳者的47.6%(10/21)(χ2=15.640,P<0.001);肝硬化者为8.8%(8/91),低于非肝硬化者的18.9%(32/169)(χ2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核苷(酸)类似物(NAs)初治的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发生低病毒血症(LLV)的影响因素,并进一步分析其动态变化。方法 选取2020年11月—2022年3月于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感染科门诊就诊且接受NAs抗病毒治疗至少12个月的CHB患者78例,根据治疗期间的HBV DNA水平,将患者分为持续病毒学应答(SVR)组(n=58)和LLV组(n=20)。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或Mann-Whitney U检验,计数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精确检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CHB患者发生LLV的独立影响因素,并建立预测模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评价模型的预测价值。使用Kaplan-Meier分析HBV DNA累积阴转率,应用Log-rank检验进行比较。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比较两组间或组内0、12、24、36、48周HBV DNA和HBsAg水平及其变化的差异。结果 LLV组HBeAg阳性率(90.0%vs 48.3%,χ2=10.701,P=0.001)、HBV DNA log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接受抗病毒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CHB)和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发生低病毒血症(LLV)的影响因素以及LLV与肝脏炎症、纤维化进展的关系。方法 选取2020年7月1日—2021年11月30日就诊于青岛大学附属医院肝病门诊口服核苷(酸)类(NUC)药物抗病毒治疗疗程≥1年,且HBV DNA<2000 IU/mL的CHB和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417例,根据HBV DNA水平将患者分为LLV组(10 IU/mL≤HBV DNA<2000 IU/mL)和完全病毒学应答(CVR)组(HBV DNA<10 IU/mL),比较两组患者抗病毒治疗前后一般资料、病毒学、生化学及肝纤维化指标等方面的差异,分析发生LLV的影响因素。此外,比较两组患者抗病毒治疗前、后肝脏炎症和纤维化指标变化程度,分析LLV与肝脏炎症、纤维化进展的关系。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或Mann-Whitney U检验。计数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相关性检验采用Kendall’s tau-b分析。采用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LLV发生的影响因素。结果 417例CHB和肝硬...  相似文献   

10.
慢性乙型肝炎及相关并发症严重危害我国人民的生命健康。尽管恩替卡韦、富马酸替诺福韦酯和富马酸丙酚替诺福韦等一线核苷(酸)类似物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病毒复制,延缓或阻止疾病进展,降低乙型肝炎相关肝癌发生率,但在临床实践中部分患者血清中仍持续或间歇地检测出HBV DNA阳性。由此,低病毒血症被大家广泛关注和讨论,成为当下慢性乙...  相似文献   

11.
《临床肝胆病杂志》2021,37(6):1268-1274
临床上广泛使用的一线抗HBV药物核苷(酸)类似物(NAs)可有效地抑制HBV DNA复制,显著减缓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的疾病进展,减少包括肝衰竭和肝癌在内的终末期肝病的发生。然而,临床上有一部分CHB患者在接受一线NAs治疗48周或更长时间后,其血清HBV DNA仍持续或间歇性地高于灵敏核酸试剂的检测下限。本文作者经讨论对低病毒血症(LLV)形成如下定义:持续性LLV,指对接受恩替卡韦、富马酸替诺福韦酯或富马酸丙酚替诺福韦治疗48周及以上的CHB患者,用灵敏的定量PCR方法至少连续检测2次,每次间隔3~6个月,HBV DNA均阳性,但2000 IU/ml;间歇性LLV是指用灵敏的q PCR法至少连续检测3次,每次间隔3~6个月,HBV DNA为间歇性阳性,但2000 IU/ml。诊断LLV应注意排除患者存在用药依从性和耐药突变的问题。LLV可能与NAs治疗下肝纤维化进展及肝硬化患者肝细胞癌风险增加有关,但目前对LLV发生后原治疗方案是否需要调整仍存在争议。综述了NAs治疗下LLV的发生率及其对临床预后的影响,并分析了LLV发生的可能机制,以期为今后NAs经治LLV患者的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长期接受恩替卡韦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仍维持低水平病毒复制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8年11月—2020年6月于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门诊接受恩替卡韦抗病毒治疗至少1年的CHB患者,根据至观察期结束患者HBV DNA载量分为低病毒血症(LLV)组和持续病毒学应答(SVR)组。观察患者人口学特征参数和实验室检测指标。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或Mann-Whitney U检验;计数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长期恩替卡韦经治患者出现LLV的影响因素。结果共纳入560例CHB患者,其中LLV组204例,SVR组356例。两组患者比较,年龄(Z=-3.530,P<0.001)、性别(χ2=4.270,P=0.039)、是否存在肝硬化(χ2=53.879,P<0.001)、服药依从性(χ2=5.326,P=0.021)、HBeAg阳性率(χ2=90.681,P<0.001)、治疗前基线HBV DNA载量(Z=-8.337,P<0.001)、基线HBsAg定量(Z=-10.472,P<0.001)以及用药类型(χ2=7.558,P=0.00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治疗前基线HBeAg状态(OR=3.381,95%CI:1.985~5.756,P<0.001)、HBV DNA载量(OR=1.223,95%CI:1.050~1.424,P=0.010)和HBsAg定量(OR=2.448,95%CI:1.743~3.438,P<0.001)是长期恩替卡韦抗病毒治疗出现LLV的危险因素。结论在临床实践中,基线高载量HBV DNA水平、高HBsAg定量和HBeAg阳性的CHB患者即使长期坚持服用恩替卡韦抗病毒治疗,也存在较高的LLV风险。因此,对于此类人群应予以重视,需动态监测HBsAg定量、HBV DNA载量、HBeAg状态。  相似文献   

13.
代玉  郭楠  黄磊  姚雅萍 《传染病信息》2023,36(3):263-266,271
低病毒血症(low-level viremia, LLV)通常定义为患者血清HBV DNA水平低于2000 IU/ml且高于检测下限。核苷(酸)类似物如恩替卡韦、富马酸丙酚替诺福韦及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等,已被证明可降低肝脏相关并发症的风险,并可阻止甚至逆转疾病进展。但是近年研究发现,部分HBV感染者即使长期接受抗病毒治疗仍会有LLV,并影响其预后,主要表现为促进肝硬化进展以及增加肝细胞癌发生的风险。因此,我国专家认为对于抗病毒治疗1年以上但仍存在LLV的慢性HBV感染者,应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本文在总结LLV的定义、流行病学特征、可能发生的原因、临床危害及应对策略等方面的相关内容进行综述,以供临床医师参考。  相似文献   

14.
慢性乙型肝炎病程迁延,乙型肝炎病毒(HBV)在肝细胞内持续复制,是引起肝炎慢性化的主要因素。因此,了解不同类型HBV感染者病毒血症水平及其与临床的关系,深入研究乙肝的临床过程,对正确的制定临床治疗方案具有重要意义。2001年以来,我们对HBV感染者进行了病毒学检测,观察HBV感染者不同阶段、不同类型的病毒血症水平及其与肝炎病变活动的关系,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经治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 CHB)患者低病毒血症(low level viremia, LLV)的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方法 纳入2020年10月至2021年10月就诊于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普通血清HBV DNA检测阴性(HBV DNA<500 IU/ml),且行高敏HBV DNA检测(检测下限为HBV DNA<10 IU/ml)的抗病毒治疗≥48周的CHB患者,分为LLV组(10~499 IU/ml)及完全病毒学应答(complete virological response, CVR)组(<10 IU/ml+检测不出),分析LLV组的临床特征,找出相关血清学指标对高敏HBV DNA阳性的最佳预测值;收集患者治疗前基线资料,分析发生LLV的独立危险因素,并绘制ROC曲线评估独立危险因素及预测模型对LLV的预测价值。结果 一线药物抗病毒治疗≥48周及以上的患者中,LLV患者占比为43.1%。LLV组患者的HBeAg阳性比例、ALT、GGT均高于CVR组,A/G、PAB较CVR组低(P<0.05)。应用ROC曲线分析...  相似文献   

16.
低病毒血症(LLV)是近年来在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领域评价治疗应答情况时逐渐被关注的热点和难点问题。抗病毒治疗后存在LLV可能促进耐药突变、肝纤维化进展甚至肝癌发生。自然状态下的慢性HBV感染者亦存在LLV, 这部分患者是否同样存在疾病进展风险、风险如何、是否需要尽早抗病毒治疗并从抗病毒治疗中获益尚不明确。因此, 现对自然状态下慢性HBV感染者LLV流行情况及其影响进行综述, 为如何全程化管理此部分患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18.
19.
泛昔洛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们于1999年4月开始对国产泛昔洛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进行了临床研究,现报告如下。 一、资料与方法 1.病例选择:51例CHB患者系住院患者,均ALT升高、HBV DNA阳性,诊断符合1995年全国传染病和寄生虫病学术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将患者按3:2比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泛昔洛韦治疗组31例,男26例,女5例,年龄15~58岁,平均(36.5±10.9)岁,其中HBeAg(+)22例;对照组20例,男17例,女3例,年龄13~54岁,平均(33.1± 9.7)岁,HBeAg(+)1…  相似文献   

20.
慢性乙型肝炎六种疗法疗效比较与治疗策略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乙型肝炎的治疗关键是清除HBV,其主要途经是:①用药物直接抑制或杀灭HBV。②增强机体免疫功能,通过免疫机制清除病毒。目前抗病毒药物及免疫调节剂种类很多,常用者如干扰素、Ara-AMP、无环鸟苷、胸腺肽、IL—2等。另外,近年来开展了苦昧叶下珠及LAK细胞回输治疗,这些药物或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