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自体脂肪移植已逾百年,自Coleman技术问世以来,自体脂肪移植得到了长足的发展~([1-2])。但自体脂肪移植术后出现的高吸收率现象仍严重影响着其临床效果。细胞辅助的自体脂肪移植(cell-assisted lipotransfer,CAL)自2008年正式提出以来~([3]),国内外学者对此进行了基础及临床的诸多研究,结果显示,CAL技术能有效地提高移植后脂肪的成活率~([4-7]);但也面  相似文献   

2.
刘乃军  王艳 《中国美容医学》2013,22(13):1384-1388
目的:回顾总结2008~2013年笔者行湿性脂肪干细胞辅助自体颗粒脂肪注射填充移植术五年的临床经验。方法:549例均采用湿性脂肪干细胞辅助自体颗粒脂肪移植术,单次注射填充移植完成532例(96.91%),17例(3.09%)脂肪存活率较低(30%~40%)需二次注射填充移植完成。结果:本组仅2例(0.36%)出现轻微并发症,成活率和远期效果明显提高,取得预期临床效果。结论:随访1~5,采用规范的湿性肿胀技术和注射器吸脂法抽吸颗粒脂肪及湿性新鲜原代血管基质细胞和脂肪干细胞辅助自体颗粒脂肪移植注射填充移植技术效果明显持久,遵循其正确的临床操作原则和技术指南及标准操作流程,能明显提高移植脂肪成活率和良好远期效果,是一种切实、可行、有效的临床方法。  相似文献   

3.
提高自体脂肪移植成活率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德梅 《中国美容医学》2011,20(12):1985-1989
自体脂肪来源于自身组织,生物相容性好,无过敏反应,能去除多余的脂肪来填充凹陷,使全身脂肪得到合理"调配",显示了它作为软组织充填材料的强大优势。早在1889年,Vander Meulen便报道了首例游离脂肪移植的临床应用。随着20世纪80年代脂肪抽吸技术的出现,大量自体脂肪颗粒的获得变的十分方便和快捷,促成了脂肪移植与吸脂术的有机结合,形成了后来的Coleman技术,  相似文献   

4.
自体脂肪移植临床原则与问题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经过20余年的广泛实践和研究,基于现有的大量报道,特别是较高的临床满意率,可将自体脂肪移植的现状归纳为:虽仍有一些基本问题尚未清楚,但自体脂肪移植技术能够治疗和解决多种临床问题,已成为整形外科医师的常规治疗手段和必备技术.同时,学者们也需继续加强相关研究,以使自体脂肪移植技术能从"经验和手艺变为科学".因为从循证医学角度看,目前自体脂肪移植仍只能确定一些原则,而具体方法的统一,疗效的把握,尚需更多研究和数据的支持.也就是说,从现象到本质,仍有距离需跨越.  相似文献   

5.
自体脂肪移植是指对自体脂肪组织进行抽吸、分离等技术处理后注射到自体需要部位的整形技术.自体脂肪移植技术在脂肪获取、处理及移植方法等领域不断发展,其在乳房整形领域的应用也随之拓展.目前,自体脂肪移植已经从早期小乳症矫正发展至假体隆乳形态不良修复、乳腺癌术后乳房重建或形态不良整复、Poland综合征矫正、乳头内陷治疗、乳腺...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自体脂肪来源干细胞(ADSCs)辅助脂肪移植的方法 和疗效.方法 应用干细胞分离技术获取ADSCs,再从自体血液提取富血小板血浆(PRP),将ADSCs和PRP混入脂肪颗粒中进行脂肪移植.自2010年1月至2011年10月,共对77例求美者行凹陷部位的填充及面部年轻化、隆乳、隆臀治疗.结果 本组求美者77例,术后随访观察6~12个月,凹陷部位得到有效填充,皮肤老化问题得到明显改善,效果满意.结论 ADSCs辅助脂肪移植疗效可靠,移植脂肪成活率高.  相似文献   

7.
自体脂肪移植是将大腿、腹部、臀部等处的脂肪植入到有缺陷的部位, 改善受区形态的一种手术方法。脂肪组织内含脂肪细胞、脂肪干细胞、内皮细胞、壁细胞、成纤维细胞、白细胞等。其中, 脂肪干细胞能够分泌大量生长因子, 可促进组织再生、减少炎症反应、促进血管生成。脂肪血管基质成分是脂肪组织分离得到脂肪干细胞过程中的产物, 是包含2%~10%脂肪干细胞的混合细胞群。脂肪干细胞或血管基质成分辅助自体脂肪移植又称细胞辅助脂肪移植可增加脂肪存活率。细胞辅助脂肪移植在皮肤年轻化、瘢痕修复、硬皮病治疗、伤口愈合、毛发生长等方面应用广泛。  相似文献   

8.
自体脂肪组织作为一种理想的软组织填充材料,广泛应用于各种先天疾病及后天创伤所致的颜面畸形矫治、乳房整形以及面部年轻化等手术中,而自体脂肪移植后存在不同程度的脂肪吸收,导致脂肪移植效果不稳定及不可预测,根据移植脂肪细胞的成活机制,早期及时建立有效的血液供应是改善体积保留率的关键。近来在移植前后添加辅助成分促血管新生,进而改善脂肪移植效果成为研究热点,现对辅助脂肪移植技术在促进移植脂肪血管化中的应用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A型肉毒毒素辅助Coleman高密度脂肪移植治疗雷诺综合征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7月至2021年12月于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12例雷诺综合征患者,评估A型肉毒毒素辅助自体脂肪移植注射治疗6个月后的疼痛冰冷时间、冰冷、麻木等症状改善程度。结果 患者术后6个月患肢疼痛程度、持续时间、24 h疼痛发作次数明显降低(P<0.05),患肢手指冰冷时间、24 h冰冷次数、麻木持续时间明显降低(P<0.05)。患肢冷水试验及握拳试验刺激发作较术前降低,冷水试验阳性转阴性率25%,握拳试验转阴性率45.5%。结论 A型肉毒毒素辅助Coleman高密度脂肪移植治疗雷诺综合征效果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仝朋飞 《中国美容医学》2010,19(7):1097-1099
长期以来,对于各种原发的和继发的软组织缺损的治疗一直是困扰整形外科医生的难题之一。自体脂肪作为一种软组织填充物,由于其诸多的并发症曾一度被人们放弃,但随着组织工程技术及细胞生物学的不断发展,自体脂肪移植又逐渐被人们认可。现将脂肪干细胞在脂肪移植中的作用及其临床应用现状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1.
刘乃军  王艳 《中国美容医学》2012,21(15):1906-1909
目的:探讨湿性脂肪干细胞辅助自体颗粒脂肪注射移植术的有效性,旨在探索一种更方便、更安全、更高效干细胞辅助颗粒脂肪注射填充移植方法。方法:20ml一次性螺口注射器吸脂,自然静置悬浮后只排除注射器下层水分(若水份很少,亦可不排除),不漂洗和不排除静置后注射器内颗粒脂肪上层脂质(油脂)部分及颗粒脂肪微粒间液体部分,不离心分离浓缩纯化颗粒脂肪,直接注射移植;注射前受区先局部肿胀浸润麻醉使各层次组织蔬松分离,分层次注射移植,呈单点微量(0.5~1 ml)、多点、多平面、多隧道、无创钝针线状在形成隧道同时边退针边注射,将颗粒脂肪和干细胞"微粒"定位于受植床内,局部肌肉内可分多层注射以保证良好血运,尽量减少损伤和缩短操作时间。结果:术后随访1~3年,与笔者二年前在同等条件下所完成传统单纯颗粒脂肪湿性注射隆乳术和隆臀术及隆乳假体取出后即刻注射隆乳术等多量自体颗粒脂肪注射移植术后相比,临床效果均获明显提高。结论:湿性脂肪干细胞辅助自体颗粒脂肪注射移植技术,可一次手术完成,操作简易、快速、安全、经济、并发症少,宜临床推广普及应用,可做为现今多量自体颗粒脂肪注射填充移植美容和治疗方面首选技术。  相似文献   

12.
自体脂肪移植的临床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脂肪移植应用于整形外科的历史由来已久。van de Meulen在1889年报道了首例游离脂肪移植的临床应用,其移植后吸收率和感染率高,中心部位常发生无菌性坏死,因此,学者们开始了对自体脂肪移植的研究。1965年,液态硅胶注射技术的问世,自体游离脂肪移植的应用随之降温。20世纪80年代初,脂肪抽吸技术的发展使脂肪组织的获得简便易行,而又开始升温。[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与Coleman方法比较,探讨轴状脂肪移植方法的可行性。方法采用Coleman方法及轴状脂肪移植方法,分别于11例拟行头面部脂肪移植患者的下腹部抽取脂肪。取3~4周龄免疫缺陷裸鼠48只,雌雄不限,体重8.6~12.2 g;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4只。以背部皮下间隙为移植受区,实验组移植0.5 mL轴状脂肪移植方法获得的人体脂肪组织,对照组移植0.5 mL Coleman方法获得的人体脂肪组织。术后大体观察实验动物背部外观,于1、2、4、8周两组随机处死6只裸鼠,取出背部皮下移植脂肪进行大体、组织学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并于取出脂肪前后对裸鼠称重,计算移植脂肪重量。脂肪抽取术后即刻取脂肪组织进行葡萄糖转移实验和脂肪细胞活性测定。2010年5月-2011年10月,临床应用面部轴状脂肪移植治疗11例局部凹陷性畸形。结果术后实验组裸鼠背部隆起样外观基本维持,对照组2周时已趋于平坦。两组植入脂肪重量相似(P>0.05);除术后2周外,其余各时间点实验组残余脂肪重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组织学观察示实验组细胞形态保持良好,血管分布均匀;对照组细胞破坏再吸收显著,血管集中分布于移植组织边缘。术后实验组完整脂肪细胞计数均明显多于对照组,除术后2周外其余各时间点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毛细血管计数均少于对照组,术后1、2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4、8周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轴状脂肪移植方法抽取的脂肪组织葡萄糖转移量为(1.462±0.080)mmol/L,显著高于Coleman方法抽取的脂肪组织(1.153±0.199)mmol/L(t=3.317,Ρ=0.021);且轴状脂肪移植方法抽取的脂肪组织细胞活性更佳。临床应用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2~9个月;随访期间受区未见明显萎缩及塌陷。结论与Coleman方法比较,轴状脂肪移植方法获得的脂肪组织可保持原结构和良好活性,移植术后能更早与受区建立血液循环,术后组织再吸收率低,形态维持时间长。  相似文献   

14.
自体脂肪组织移植的脂肪成活率仅为30%~50%[1].1988年,美国整形外科医师SR Coleman 发明了脂肪结构移植技术(structural fat grafting, SFC)[2].自2008年3月至2010年5月,笔者采用脂肪结构移植隆乳术34例,效果满意. 1 临床资料 本组患者共34例,均为女性;年龄24~48岁.其中已婚28例,未婚6例.体质量45~65kg,6个月内未使用减肥药物.5例患者行2次注射,每侧乳房注入180~220ml.  相似文献   

15.
目的总结自体颗粒脂肪移植技术在面部的研究与实践,探讨该技术在实际操作中的不同观点。方法查阅近年来国内外有关面部自体颗粒脂肪移植的文献,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自体颗粒脂肪移植技术已日趋成熟,应用在面部不仅能调整面部轮廓比例、恢复组织容量,还能改善局部皮肤质地,用于面部填充、面部年轻化等治疗,可获得良好临床效果。目前在供区选择、颗粒脂肪采集方法、纯化处理技术等具体操作方面尚存在争议,但所采取的自体颗粒脂肪移植技术的基本原则一致。结论从循证医学角度来看,自体颗粒脂肪移植技术在面部应用的临床经验很多,但是客观证据不足,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6.
吕玲玲 《中国美容医学》2012,21(11):1668-1670
近年来,自体脂肪移植技术不断发展,因其操作简单、创伤小、组织相容性佳而广泛应用于修复软组织缺损及增加形体美学效果,尤其在隆乳方面的应用越来越得到整形外科医师及患者的认可。现将近年来国内外自体脂肪移植隆乳的具体方法、过程以及可能影响脂肪成活率的因素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自体脂肪移植技术不断发展,因其操作简单、创伤小、组织相容性佳而广泛应用于修复软组织缺损及增加形体美学效果,尤其在隆乳方面的应用越来越得到整形外科医师及患者的认可。现将近年来国内外自体脂肪移植隆乳的具体方法、过程以及可能影响脂肪成活率的因素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脂肪干细胞辅助的自体脂肪移植隆乳术治疗小乳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20年 7月-2023年7月收治的68例小乳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 对照组予以单纯自体脂肪移植隆乳术,观察组予以脂肪干细胞辅助的自体脂肪移植隆乳术,比较两组乳 房体积改善效果、三维增加值、隆起值及术后隆起增加维持率。结果 观察组乳房体积改善总有效率为 97.06%,高于对照组的76.47%(P <0.05);观察组术后3个月CC、SN-N、C-N、N-MF增加值均高于对 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1、3个月隆起值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1、3个月隆起增加维持 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脂肪干细胞辅助的自体脂肪移植隆乳术在小乳症中应用价值较高,能更 好地改善乳房形体,且术后维持效果较好,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9.
自体脂肪源性干细胞辅助脂肪移植治疗面部凹陷畸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自体脂肪源性干细胞辅助脂肪移植治疗面部凹陷畸形的可行性和临床效果.方法 预估面部凹陷畸形软组织缺损量,吸脂或切脂获取脂肪组织,采用标准分离、纯化程序获取人自体脂肪来源干细胞,将干细胞与颗粒脂肪混合体,用螺旋推进注射器施行皮下软组织缺损区移植.采用面型观察、B超、MRI检查确定临床疗效.定期判定随访患者对治疗效果的满意度.结果 本组共23例患者,术后随访1~24个月,未发现感染、硬结、皮下包块、囊肿或其他并发症.治疗后,畸形明显改善者14例,有效者9例.结论 自体脂肪源性干细胞辅助脂肪移植治疗面部凹陷畸形,其操作方法安全、有效,临床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末,人类研究发现了脂肪组织是人体的最大内分泌器官。21世纪初,日本东京大学吉村浩太郎首次开展脂肪移植的辅助细胞脂肪移植(cell assisted lipotransfer,CAL)技术,并取得了新的进展[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