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承美  潘丽玉  郑佳英 《全科护理》2022,(36):5158-5160
目的:分析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病人恐动症现状及其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20年7月—2021年12月于医院行改良根治术治疗的73例乳腺癌病人为研究对象,于病人术后次日进行恐动症[恐动症Tampa评分表(TSK)]评估,将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发生恐动症病人纳入发生组,将未发生恐动症病人纳入未发生组;采用医院自制基线资料调查问卷记录病人一般资料并比较,找出可能影响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病人恐动症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73例乳腺癌病人改良根治术后出现恐动症23例,发生率为(31.51%);两组文化程度、术后疼痛程度、社会支持评分及焦虑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多项Logistics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文化程度低、术后疼痛、焦虑是影响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病人恐动症发生的危险因素(OR>1,P<0.05),社会支持是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病人恐动症发生的保护因素(OR<1,P<0.05)。结论: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病人恐动症发生率较高,可能受到文化程度低、术后疼痛、焦虑及社会支持等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2.
林海燕  陈赛云 《全科护理》2022,20(1):108-111
目的:了解肺癌术后病人恐动症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9年9月—2020年11月福建省肿瘤医院168例肺癌术后病人作为调查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恐动症Tampa评分表、视觉模拟评分法、健康信念量表和医院焦虑抑郁量表对其进行问卷调查。采用单因素分析、相关性分析、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研究肺癌术后病人恐动症的影响因素。结果:168例肺癌术后病人恐动症得分为(39.03±5.89)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疼痛、健康信念和医院焦虑水平是肺癌术后病人恐动症的影响因素(P<0.05),其中健康信念是其保护性因素。结论:肺癌术后病人恐动症程度较重;年龄、疼痛、健康信念和医院焦虑水平是肺癌术后病人恐动症的影响因素,临床护理人员应充分评估并重点关注肺癌术后病人恐动症发生情况,并结合其影响因素采取多种有效措施针对性地帮助病人缓解恐动症,提高肺癌术后病人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调查行骨科手术患者的术后恐动情况,并就其影响因素开展分析。方法选取2020年12月至2021年12月在武进人民医院南院行骨科手术的16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术后发生恐动者设为观察组,未发生恐动者设为对照组。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采用单因素和Logistic回归分析患者发生术后恐动的影响因素。结果162例患者中,发生术后恐动的有63例,发生率为38.89%。文化程度、疼痛数字评价量表评分、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评分、抑郁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评分均为患者术后发生恐动的影响因素(P均<0.05)。结论文化程度、疼痛程度、自我效能感、抑郁和社会支持度均是行骨科手术患者发生术后恐动的影响因素,临床应结合上述影响因素对患者实施有效的干预,以预防恐动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邹文君 《全科护理》2022,(28):3985-3987
目的:探究膝骨关节炎(KOA)病人术后早期恐动症现状及其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取就诊于医院的82例KOA病人,统计病人术后早期的恐动症发生率,并收集相关资料,将可能的影响因素纳入,分析KOA病人发生恐动症的危险因素。结果:82例KOA病人术后早期有61例发生恐动症,发生率为74.39%。有恐动症的KOA病人自我效能、疾病认知、既往最痛水平、焦虑抑郁评分与无恐动症的KOA病人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恐动症的KOA病人的性别、年龄、婚姻状况、是否独居、文化程度与无恐动症的KOA病人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自我效能较低、疾病认知较低、既往最痛水平较高、焦虑抑郁评分较高是KOA病人术后早期发生恐动症的危险因素(OR>1,P<0.05)。结论:KOA病人术后早期恐动症发生率较高,可能与自我效能较低、疾病认知较低、既往最痛水平较高、焦虑抑郁评分较高有关,临床可据此采取措施来降低恐动症的发生率,以促进病人康复。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脑卒中康复期患者发生恐动症的现状及影响因素,构建恐动症风险列线图模型。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就诊于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内科的240例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并分析发生恐动症的情况,利用Logistic回归构建恐动症风险预测模型。结果 恐动症发生率24.17%。年龄、性别、文化程度、日常生活活动(ADL评分)、运动依从性及焦虑抑郁是脑卒中患者发生恐动症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性别与功能锻炼依从性量表(EAQ)评分、性别与医院抑郁焦虑量表(HADS)评分、居住地与文化程度、居住地与HADS评分、文化程度与保险类型之间在5%的水平上显著,其余各影响因素间无交叉关系,相对彼此独立。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大、女性、文化程度低、ADL评分低、运动依从性差、焦虑抑郁的脑卒中康复期患者更易发生恐动症。结论 该研究构建的脑卒中患者恐动症风险预测模型简单易行,可为识别高危患者与及时干预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6.
摘要 目的:调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恐动症的发生情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术后恐动症的干预提供理论基础。 方法:对2021年3月—6月期间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骨科行全膝关节置换的患者进行问卷调查,收集社会人口学资料和相关问卷评估信息。按恐动症评分(TSK)分组,采用SPSS 26.0软件进行恐动症发生的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结果:①恐动症的单因素分析:恐动组年龄(67.17±5.57岁)与非恐动组年龄(64.59±5.85岁)差异存在显著性意义(P=0.016)。②恐动症的多因素分析:年龄(OR=1.128, 95%CI: 1.035—1.229, P=0.006)、焦虑抑郁情绪(OR=1.278, 95%CI: 1.128—1.448, P<0.001)是恐动症发生的危险因素;一般自我效能感(OR=0.873, 95%CI: 0.789—0.967, P=0.009)是恐动症发生的保护因素。 结论: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恐动症发生率较高,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年龄是术后恐动症发生的危险因素,自我效能是术后恐动症发生的保护因素。医疗人员应关注老年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采取措施缓解术后焦虑抑郁情绪,增强患者自我效能,以使患者早期开展功能锻炼,促进机体康复。  相似文献   

7.
目的调查PCI术后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恐动症现况, 分析其潜在剖面并探讨不同类别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方法选取于2021年1月至2022年6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急诊科收治的接受PCI术AMI患者335例作为调查对象。采用前瞻性方法应用基本情况问卷、心脏恐动症量表(TSK-SV Heart)、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Connor-Davidson心理弹性量表(CD-RISC)和创伤后应激障碍测评表(PCL)对其进行调查, 选择线性增长模型对AMI患者术后恐动症进行潜在剖面分析。结果本次调查的335例AMI患者PCI术后恐动症得分为(44.47 ± 7.25)分, 潜在剖面分析可得, AMI患者PCI术后恐动症分为心理性恐动症型(156例占46.57%), 生理性恐动症型(164例占48.96%)和严重恐动症型(15例占4.47%)。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可得, 年龄、心理弹性、创伤后应激平和无及轻度焦虑是心理性恐动症型AMI患者PCI术后恐动症显著影响因素(P<0.05), 年龄、心理弹性是生理性恐动症型A...  相似文献   

8.
目的:调查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患者术后恐动症现状及影响因素,为后期开展康复锻炼提供依据。方法:应用一般资料调查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恐动症评估量表(TSK)、自我效能量表(GSES)、家庭关怀指数量表(APGAR)对131例LDH手术患者进行横断面调查。结果:78.62%的LDH患者术后存在恐动症;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术后疼痛程度及患者的自我效能是其主要影响因素。结论:LDH患者术后恐动症发生率较高,有效缓解术后疼痛及提升患者自我效能可降低恐动症的发生率,促进患者康复锻炼及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究髋部骨折患者恐动症发生现状,并对其恐动症发生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2019年6月至2021年6月于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就诊的96例髋部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自制问卷、恐动症Tampa(TSK)量表、简易慢性疼痛接受问卷(CPAQ-8)、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对患者进行调查。根据TSK得分,将≥38分者纳入恐动症组(34例),<38分者纳入非恐动症组(62例)。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髋部骨折患者恐动症发生的相关因素。结果 96例患者的TSK平均得分为(46.08±10.32)分,恐动症发生率为35.42%(34/96)。单因素分析显示,患者发生恐动症与家庭人均月收入、CPAQ-8评分、SAS评分、婚姻状况、SDS评分均有关(P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家庭人均月收入、CPAQ-8评分、SAS评分、SDS评分均为髋部骨折患者恐动症的独立影响因素(P均<0.05)。结论 髋部骨折患者恐动症的发生率较高,家庭月收入水平、疼痛接受程度、焦虑和抑郁程度是影响患者恐动程度的重要因素,建议临床医护人员在治疗过程中密切关注患者的恐动程度,必要时为髋部骨折患者提供针对性的干预措施以降低其恐动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计划行为理论干预结合疼痛分级护理对下肢创伤性骨折患者术后恐动症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4月至2022年4月收治的下肢创伤性骨折患者293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就诊顺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146例)和观察组(147例)。对照组实施术后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计划行为理论干预和疼痛分级护理模式。分析对比两组术后恐动症发生率,焦虑、抑郁评分情况,疼痛情况和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恐动症发生率、恐动症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焦虑、抑郁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疼痛得分、中重度疼痛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下肢创伤性的患者术后采用疼痛分级护理与计划行为理论相结合的护理干预能够帮助患者降低术后疼痛,减少或避免术后恐动症的发生,缓解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计划行为理论干预结合疼痛分级护理对下肢创伤性骨折患者术后恐动症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4月~2022年4月期间我院收治的下肢创伤性骨折患者293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就诊顺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146例)和观察组(147例)。对照组实施术后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计划行为理论干预和疼痛分级护理模式。分析对比两组的术后恐动症发生率,焦虑、抑郁评分情况,疼痛情况和术后并发症。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躁动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焦虑、抑郁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中重度疼痛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下肢创伤性的患者术后采用疼痛分级护理与计划行为理论相结合的护理干预能够帮助患者降低术后患者的疼痛,减少或避免患者术后恐动症的发生,缓解患者心理的焦虑、抑郁情绪,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调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恐动症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1年6月至2022年2月首次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175例患者为研究对象,使用一般资料调查表、恐动症评分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康复锻炼自我效能量表、疼痛数字评分表进行调查。采用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恐动症的影响因素。结果 175例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恐动症发生率42.3%,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女性(OR=0.272,95%CI=0.100~0.741)、文化程度(OR=0.168,95%CI=0.055~0.514)、疼痛(OR=2.376,95%CI=1.496~3.774)、客观支持(OR=0.220,95%CI=0.094~0.510)、应对自我效能(OR=0.814,95%CI=0.698~0.950)是恐动症发生的独立预测因素。结论 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恐动症发生率处于较高水平,女性、文化程度低、疼痛、客观支持及应对自我效能低更易发生恐动症,医护人员可根据影响因素制定干预方案,以改善患者康复结局。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调查住院患者PICC置管后恐动症的发生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使用一般资料调查表、恐动症评分量表、医学应对方式问卷、疼痛数字评分法、焦虑自评量表调查300例住院患者PICC置管后发生恐动现状并分析其发生恐动症的影响因素。结果 住院患者PICC置管后恐动症得分为36.00(34.00,39.00)分,其中108例(36.0%)患者存在恐动症。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年龄、文化水平、月收入水平、置管史、进针次数、面对、疼痛程度、焦虑情绪是住院患者PICC置管后发生恐动症的影响因素(P<0.05),共解释总变异的70.1%。结论 住院患者PICC置管后恐动症发生率较高,年龄水平、文化水平、月收入水平、侵入操作次数、应对方式、疼痛体验及焦虑情绪是住院患者PICC置管后发生恐动症的主要影响因素。医护人员需加强对恐动症患者的关注度,采取多学科合作进行有效的疼痛管理及认知行为干预以降低恐动症的发生,提高患者康复锻炼积极性,有利于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4.
戴晶晶  林嘉玉  罗艳梅  李琳 《循证护理》2023,(15):2843-2845
目的:探讨烧伤病人恐动症发生情况及其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19年9月—2021年9月我院收治的烧伤病人85例,根据病人恐动症发生情况分组,并收集两组资料,经Logistic回归分析检验烧伤病人恐动症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85例烧伤病人中,有46例发生恐动症,占54.12%;有39例未发生恐动症,占45.88%;发生组烧伤总面积大于未发生组,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高于未发生组,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50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53分、消极应对占比高于未发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烧伤总面积大、VAS评分高、焦虑、抑郁、消极应对是导致烧伤病人发生恐动症的影响因素(OR>1,P<0.001)。结论:烧伤病人恐动症发生率较高,可能与烧伤总面积、疼痛程度、心理状况、应对方式等因素有关,建议临床根据影响因素进行针对性干预。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认知行为疗法联合普拉提运动对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术后恐动症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1年12月在宣城市某三级综合医院骨科进行手术治疗的LDH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61例)和研究组(61例),对照组患者术后采用常规护理进行干预,研究组在此基础上采用认知行为疗法联合普拉提运动进行干预,分别采用恐动症评估简表中文版(TSK-11)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问卷表评价两组患者术后1周、术后6周的恐动症情况及腰椎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研究组患者术后1周、术后6周的TSK-11评分及OD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给予LDH术后恐动症患者认知行为疗法联合普拉提运动干预,能够改善患者的恐动情况,促进患者腰椎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恐动症现状, 并分析其影响因素, 为开展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恐动症的干预研究提供参考。方法应用横断面调研法, 采用便利抽样方式, 选取2021年3月至2022年1月在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心胸血管外科行心脏瓣膜置换术治疗的109例患者为研究对象, 采用一般资料调查问卷、恐动症评估量表、视觉模拟评分法对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恐动症得分为(46.90 ± 9.30)分。视觉模拟评分量表得分为(5.83 ± 1.01)分。心脏瓣膜术后患者的恐动症量表得分与视觉模拟评分量表得分呈正相关(r=0.46, P<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心功能等级、左心室射血分数、疼痛是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恐动症的主要影响因素,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2.37~4.34, 均P<0.05)。结论医护人员应了解并准确评估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恐动症状况, 甄别恐动症的高危人群, 采取针对性护理措施, 有效缓解术后疼痛, 从而降低患者恐动症发生率, 有助于患者早期开展功能锻炼, 促进身体康复。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病人发生恐动症的影响因素,建立列线图预测模型并验证。方法:选取2021年1月—10月河南省某三级甲等医院行全膝关节置换术的335例病人为研究对象,调查病人的一般资料、恐动症发生情况、焦虑、抑郁和社会支持等,分析全膝关节置换术病人发生恐动症的影响因素,建立列线图模型并进行验证。结果: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疼痛程度、合并症、抑郁、消极应对是发生恐动症的危险因素;自我效能、社会支持是发生恐动症的保护因素。列线图模型预测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发生恐动症的一致性指数为0.849,列线图模型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741,灵敏度为78.94%,特异度为97.18%。结论: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病人的年龄、疼痛程度、合并症、抑郁、消极应对、自我效能、社会支持对恐动症的发生有影响,基于此构建的列线图预测模型具有良好的特异度和敏感度,对临床工作者判断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病人恐动症的发生具有一定的辅助作用。  相似文献   

18.
何玲  云洁  李宛霖  何思颖  周子淇 《全科护理》2023,(11):1472-1476
目的:探讨骨关节疼痛病人发生恐动症的影响因素。方法:计算机检索国内外多个数据库从建库至2022年8月发表的有关骨关节疼痛病人发生恐动症影响因素的研究,采用RevMan 5.4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横断面研究15篇,累计发生恐动症2 970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骨关节疼痛病人恐动症的影响因素包括性别[OR=2.79,95%CI(1.82,4.28)],年龄[OR=1.67,95%CI(1.41,1.97)],文化程度[OR=1.42,95%CI(1.24,1.62)],生活质量[OR=3.35,95%CI(2.55,4.40)],焦虑[OR=1.17,95%CI(1.03,1.33)],抑郁[OR=1.29,95%CI(1.09,1.52)],疼痛程度[OR=2.27,95%CI(1.89,2.73)],自我效能[OR=0.57,95%CI(0.48,0.67)],消极应对[OR=1.61,95%CI(1.22,2.12)]和社会支持[OR=0.86,95%CI(0.80,0.92)]。结论:现有证据表明,骨关节疼痛病人恐动症的影响因素包括社会人口学因素、社会心理学因素、自...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类风湿关节炎(RA)病人恐动症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2022年8月—2023年2月选取住院于锦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风湿免疫科病房的169例RA病人作为调查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疼痛数字评分表、恐动症评分量表(TSK)、关节炎自我效能感量表(ASES-8)、慢性病自我管理量表(CDSMS)进行问卷调查,将TSK评分>37分的病人纳入恐动症组,≤37分的病人纳入非恐动症组,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恐动症发生的影响因素。结果:169例RA病人中有76例存在恐动症状,发生率为44.97%;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关节变形、疼痛程度高是RA病人恐动症发生的危险因素(OR>1,P<0.05),文化程度高、关节炎自我效能感和自我管理水平高是RA病人恐动症发生的保护因素(OR<1,P<0.05)。结论:RA病人恐动症发生率较高,关节变形、疼痛程度高会增加RA病人恐动症发生的可能性,文化程度高、关节炎自我效能感和自我管理水平高可减少RA病人恐动症的发生,临床医护人员可针对以上影响因素进行相关的护理干预,降低恐动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分析手术患者术后发生恐动症的危险因素,为恐动症的早期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检索Web of Science、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Ovid Database、中国知网(CNKI)、维普(VIP)、万方数据库(WanFang Data)、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从建库至2022年7月31日前发表的手术患者恐动症影响因素的文献。采用Stata 15.0和Rev Man 5.3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共纳入11篇文献,3 358例手术患者。经分析显示:自我效能、疼痛程度、文化程度、积极应对、社会支持、客观支持、支持利用度、年龄、疾病病程为手术患者术后发生恐动症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手术患者发生恐动症的影响因素包括自我效能、疼痛程度、文化程度、积极应对、社会支持、客观支持、支持利用度、年龄和疾病病程,医护人员应重视围术期的相关知识宣教,提高患者的疾病防范意识,尽早识别恐动症发生的高危人群并提供针对性干预措施,从而预防手术患者恐动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