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探讨靶向超声造影剂Sonazoid在转移性肝癌(MLC)化学药物治疗疗效评估中的应有价值。方法:经临床确诊并拟行化学药物治疗的MLC患者30例。所有患者化疗前、化疗2个疗程后均行增强CT/增强MRI(CECT/CEMRI)及超声造影(CEUS)检查。多发病灶则选取最大的病灶进行CEUS观察。对化疗前病灶、正常肝组织CEUS时间强度曲线(TIC)各定量参数进行对比分析,分析的参数包括:始增时间(AT)、造影剂未到达时的基本强度(BI)、造影剂上升斜率(AS)、达峰时间(TTP)、峰值强度(PI)及3分钟曲线下面积(AUC)。化疗两个疗程后,CECT/CEMRI根据mRECIST标准进行疗效评估,将30例患者分为有效组与无效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化疗前后各病灶TIC曲线定量参数。结果:(1)CECT/CEMRI疗效评估结果为有效组10例,无效组20例。CEUS与CECT/CEMRI评估MLC病灶增强范围最大径变化情况同步性高,达96.7%。(2)化疗前,30例MLC患者30个转移灶的TTP、PI、AUC的值低于正常肝组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I、AT、AS与周围肝组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2例病灶中出现坏死,坏死区的TIC曲线呈一条平直直线。(3)无效组与有效组化疗前各参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无效组化疗前后各参数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效组化疗后BI、PI、AUC值较化疗前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AT、TTP、AS化疗前后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有效组与无效组BI化疗前后差值(△BI)、PI化疗前后差值(△PI)及AUC化疗前后差值(△AUC)存在差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I、△PI及△AUC值评估化学疗效的ROC曲线的曲线下面积分别是0.795、0.785、0.920,最佳截断值分别是0.075dB、2.24dB、432.18dB×s,相对应的约登指数分别是0.550、0.600、0.800,灵敏度分别是90%、100%、100%,特异度分别是65%、60%、80%。结论:靶向CEUS可有效鉴别转移灶、正常肝组织及坏死区。CEUS可定量评估化疗过程中血管分布变化情况,定量参数BI、PI、AUC在MLC患者化学药物治疗疗效评估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肝脏是转移癌最重要的靶器官之一。随着超声造影成像技术的不断发展,其对肝内转移病灶的早期检出、诊断以及疗效评价均有重要作用。本文就实时超声造影成像技术在转移性肝癌中的应用价值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3.
Levovist超声造影对提高肝癌诊断的价值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Levovist超声造影在肝癌中的作用。方法:经手术或穿刺病理证实的12例肝内实质占位病例,患者均经肘静脉一次注射浓度为400mg/ml,总量为6-7ml的Levovist,平均注射时间为120s,超声仪选用美国Acuson128XP/10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3.5MHz,造影前后各种参数均保持一致,结果:12例患者证实为原发性肝癌7例,肝血管瘤2例,肝脏炎性假瘤2例,肝血管瘤合并炎性假瘤1例,共有病灶13个。所有病例造影前彩色多普勒均未能显示彩色血流信号,造影后11个病灶均见彩色血流信号(Ⅰ-Ⅳ级),其中肝癌级血液增强程度(Ⅱ-Ⅳ级)明显强于肝良性病变组(0-Ⅰ级);多普勒均测及动脉血液信号,肝癌组的阻力指数(平均0.83)明显高于肝良性病变组(平均0.55)。同时,超声造影使本组的诊断符合率从造影前的23%(3/13)提高到100%(13/13)。结论:Levovist超声造影对肝癌诊断有很大的帮助。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Sonazoid和Sono Vue超声造影在肝血管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22年12月于无锡市人民医院就诊的肝血管瘤患者30例的超声及临床资料,分析肝血管瘤在两种超声造影剂下的灌注模式,在动脉期、门脉期、延迟期和血管后期(Kupffer期)的超声造影表现。以手术、穿刺病理或多种临床资料诊断结果为肝血管瘤为“金标准”,分别计算Sonazoid和Sono Vue超声造影检查在肝血管瘤诊断中的准确率。结果:以手术、穿刺病理或多种临床资料诊断结果为肝血管瘤作为诊断“金标准”,Sonazoid和SonoVue超声造影诊断肝血管瘤的准确率分别为85.37%、80.49%。结论:Sonazoid和SonoVue超声造影对于肝血管瘤的诊断准确性无明显统计学差异,应用Sonazoid可以利用Kupffer相的增强特点来对病灶的良恶性进行进一步的鉴别诊断,但对于肝血管瘤的超声造影诊断,血管相仍然是诊断的重点。  相似文献   

5.
自1986年造影剂首次被Matsuda应用于肝脏超声检查以来,转移性肝癌的检出率得到了明显的提高,避免了不必要的手术治疗,在国外已常规应用于恶性肿瘤病人的检测,国内目前也做了大量这方面的工作,现就超声造影在转移性肝癌的研究应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Sonazoid超声造影和普美显增强磁共振在肝细胞肝癌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6月至2023年12月因肝脏占位性病变于我院就诊并进行Sonazoid超声造影检查和普美显增强磁共振检查的患者资料,分析肝脏占位性病变在两种影像学检查中各个时相的增强特征。以患者手术或穿刺病理结果,或大于6个月的临床随访结果为“金标准”,分别计算Sonazoid超声造影检查和普美显增强磁共振检查在HCC诊断中的准确率、敏感度、特异度。并采用Kappa检验对其一致性进行检验。结果 以手术或穿刺病理结果,或大于6个月的临床随访结果为“金标准”,Sonazoid超声造影和普美显增强磁共振诊断肝脏占位性病变为HCC的准确性、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87.27%、90.24%、78.57%;90.91%、92.68%、85.71%。两者之间相比P值大于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Sonazoid超声造影和普美显增强磁共振的一致性检验Kappa值=0.908,一致性较好。结论 Sonazoid超声造影和普美显增强磁共振诊断肝脏占位性病变为肝细胞肝癌的诊断效能相比P值大于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者的一致性检验Kappa值=0.908,一致性较好。作为新型肝脏特异性超声诊断对比剂,Sonazoid对肝脏占位性病变的诊断与普美显增强磁共振具有可类比的临床价值,可以作为另一种较为可靠的诊断肝脏局灶性病变的影像学检查而广泛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转移性肝癌超声造影特征性表现并确立临床价值.方法 127例转移性肝癌中194个占位性病灶进行超声造影检查,并与增强CT、病理对比分析.结果 (1) 194个占位性病灶经病理证实转移癌灶173个,良性病灶21个.超声造影前检出癌灶124个,造影后检出癌灶171个,增强CT检出癌灶168个(假阳性1个).超声造影后癌灶检出率明显高于造影前,优于增强CT.(2)超声造影新检出癌灶主要为长径<1.0 cm微小病灶95.7% (45/47).(3)转移癌灶超声造影特征性表现:动脉期89.6% (155/173)周边环状凸起样或稀疏状快速填充,9.2% (16/173)整体快速填充;95.9% (166/173)动脉期迅速廓清,2.9% (5/173)门脉中晚期或实质期缓慢廓清;1.2% (2/173)未见明确填充与廓清.(4)超声造影、增强CT与病理比较其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98.8% (171/173)、100% (21/21)、98.9% (192/194)和96.5% (167/173)、95.2% (20/21)、96.4% (187/194);两者诊断的准确度均较好(Az>0.9),95%可信区间(CI)为0.994~0.959.结论 超声造影对转移性肝癌的诊断与鉴别对临床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8.
[摘要] 目的:对比研究肾透明细胞癌示卓安(Sonazoid)及声诺维(SonoVue)CEUS(Contrast-enhanced ultrasound,CEUS)增强特征,并与CECT(Contrast-enhanced computed tomography,CECT)比较,探讨不同超声造影剂及检查方法在肾透明细胞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6月至 2023年2月于我院就诊并经病理学确诊的47例肾透明细胞癌患者(共47个病灶)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均行CEUS和CECT检查,依据选用超声造影剂类型不同,将患者分为SonoVue组21例,Sonazoid组26例。观察2组患者病灶增强特征,并与CECT对比。结果:1. Sonazoid-CEUS与SonoVue-CEUS相比,两组在肾透明细胞癌病灶增强方式、峰值增强程度及达峰时增强均匀性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 CEUS和CECT增强特征比较:47例肾透明细胞癌病灶CEUS和CECT峰值强度多以富血供表现为主,分别为(42/47,89.36%)和(40/47,85.1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EUS中病灶达峰时呈均匀弥漫性增强的比例显著高于CECT,分别为(12/47,25.53%)和(4/47,8.51%),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EUS显示病灶增强方式主要表现为快进35例(35/47)、快退42例(42/47),与CECT结果比较,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onazoid同样适用于肾脏超声造影,与SonoVue-CEUS及CECT均可用较好的显示肾透明细胞癌的血流灌注特征,不同检查方法相互补充,可为肾透明细胞癌诊断的提供更多有价值信息。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Sonazoid在子宫输卵管超声造影(HyCoSy)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不孕症患者235例,均采用Sonazoid行HyCoSy检查评估其输卵管通畅性;分析HyCoSy与腹腔镜通液术检查结果的一致性。观察患者不良反应、造影剂过敏及术后感染情况,并随访3个月记录其妊娠情况。结果 HyCoSy检查发现输卵管双侧通畅患者122例,双侧阻塞患者28例,其中近端阻塞10例,远端阻塞18例;单侧阻塞患者85例,其中近端阻塞26例,远端阻塞59例。HyCoSy与腹腔镜通液术检查结果的一致性很好(Kappa=0.891)。235例患者中,不良反应表现0级者123例,Ⅰ级和Ⅱ级者分别为73例和39例,均于检查后30 min内自行好转;无Ⅲ级和Ⅳ级不良反应发生;未见造影剂过敏及术后感染病例。随访显示,术后3个月内妊娠者25例。结论 Sonazoid用于HyCoSy有效性好、安全性高,具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超声造影在转移性肝癌中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对转移性肝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分析62例转移性肝癌的常规超声及超声造影特点。结果超声造影较常规超声新发现病灶68个,其中位于膈下、肝圆韧带旁的新病灶24个,占35%;直径小于10mm的新病灶38个,占56%。门脉相团块周边环状增强为转移性肝癌的特征性表现。结论超声造影较常规超声大大提高肝内转移病灶的检出率,尤其是位于超声扫查盲区的病灶及直径小于10mm的病灶,可为临床诊疗提供更多信息。  相似文献   

11.
转移性肝癌多弹头射频治疗的疗效观察及价值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经皮肝穿治疗转移性肝癌的疗效及价值。方法:对18例转移性肝癌22次射频治疗,观察治疗前后肿瘤大小。结果:18例于治疗后10天,16例60天、13例6个月、5例12个月进行B超及CT复查,结果:10天后80%病人瘤体缩小30%以上,6个月后瘤体缩小40%,5例已存活1年,90%的病人自觉症状改善,无手术死亡,结论:超声引导经皮穿刺射频治疗转移性肝癌杀伤肿瘤彻底,对机体损害小,疗效确切而满意,对临床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随着新型超声微泡造影剂的研究和应用,超声造影不仅可有效提高肝癌早期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而且使肝癌的早期治疗成为可能。本文就相关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评价经皮微波凝固治疗肝癌近期疗效价值。方法 27例原发性肝癌患者,共31个病灶,对其经皮微波凝固治疗后行常规超声和超声造影检查,评价肿瘤灭活、残存或复发情况。结果 31个病灶中,26个病灶在造影各时相均未见增强,提示肿瘤完全灭活,但其中1个随访2个月增大;5个病灶动脉相治疗区残存增强病灶,门脉相及延迟相造影清退,提示有残存肿瘤,但其中1个随访12个月未见复发;超声造影诊断准确性为93.5%,敏感性为80.0%,特异性为96.1%。结论超声造影可以动态显示局部治疗区域的微循环特点及残存病灶形态,为再次补充治疗提供导向作用。  相似文献   

14.
肝脏是恶性肿瘤最常见的转移器官之一,在恶性肿瘤的发展过程中,约有25%-50%的原发肿瘤转移至肝。常规超声及多普勒超声对转移性肝癌的表现多样且缺乏特异性,在定性诊断方面限制了其应用价值,而超声造影利用肿瘤回声增强的时相特点,提高了对肿瘤定性的诊断能力。现对2006年1月至2009年4月本院收治的肝转移性癌55例作低机械指数超声造影检查资料作一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评价射频消融治疗肝癌疗效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25例原发性肝癌患者(28个病灶)和4例转移性癌患者(8个病灶)经射频消融治疗后行常规超声和超声造影检查,评价治疗后肿瘤灭活、残存或复发情况。结果 36个病灶中,27个病灶在造影各时相均未见增强,提示肿瘤完全灭活;9个病灶在动脉相呈局部形态不一增强,门脉相及延迟相消退,提示有残存肿瘤。超声造影的诊断准确性为91.7%,敏感性为87.5%,特异性为92.9%。结论超声造影判断射频消融治疗肝癌疗效准确性较高,可作为肝癌局部治疗疗效评价的重要方法,可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对动脉栓塞化疗(TACE)与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联合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疗效评价。方法经TACE与HIFU联合治疗原发性肝癌(联合组)患者22例,经单纯TACE组54例,单纯HIFU治疗组41例。经TACE与HIFU联合治疗前及治疗后1周进行超声造影检查,观察肿瘤组织内部有无残留血供和遗漏病灶,并对经TACE治疗1~3次未完全灭活的病灶行HIFU补充治疗。结果 TACE组和HIFU组肿瘤灭活率均低于联合组,肿瘤残存率均高于联合组(P0.05);联合组6个月、1年、2年生存率分别为100%、90.9%、81.8%,高于TACE组和HIFU组(P0.05)。结论超声造影对TACE与HIFU联合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疗效能够做出准确判断,显示经TACE与HIFU联合治疗肝癌的疗效明显优于单纯TACE或HIFU治疗。  相似文献   

17.
随着近年来影像技术的飞速发展,使肝癌的发现越来越早,而常规超声技术对其定位和定性诊断仍然有限.实时超声造影技术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超声新技术,已开始广泛应用于临床,尤其是对不同占位性病变血流灌注显示具有优越性,故可根据肝肿瘤特有的超声造影特点来鉴别肝内原发性肝癌或转移性肝癌.  相似文献   

18.
超声造影在肝癌射频消融治疗中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超声造影(CEUS)在肝癌射频消融(RFA)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91 例肝癌患者在 RFA 治疗前后接受了 CEUS 检查,分别对 CEUS 在 RFA 治疗前、治疗过程中、治疗后的作用进行评价.以3个月以上的影像学检查及肿瘤标志物随访或穿刺活检的病理结果作为最终诊断.结果 RFA 前:91 例 114 枚肝癌病灶中 109(95.6%)枚 CEUS 可清晰显示边界;CEUS 测量病灶平均最大直径、面积与常规超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EUS 对荷瘤血管的检出率为 61.4%.RFA 过程中:1枚常规超声未能显示的病灶在 CEUS 引导下完成 RFA 治疗;4枚病灶 RFA 后即刻 CEUS 发现残留,CEUS 引导下完成补充治疗.RFA后:88例获得随访,其中 49 例接受了同期的 CECT,CEUS 和 CECT 评价 RFA 治疗后病灶残留复发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EUS 在肝癌 RFA 治疗前,治疗过程中和治疗后均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9.
超声造影评估宫颈癌化疗疗效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CEUS在宫颈癌化疗疗效评估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对42例接受化疗的宫颈癌患者于化疗前及化疗后2周行CEUS检查,应用时间-强度曲线分析病灶造影剂到达时间(AT)、达峰时间(TTP)和峰值强度(PI)。采用妇科检查结合MRI评价化疗疗效,比较不同疗效间CEUS检查结果的差异。 结果 29例治疗有效,病灶造影剂AT及TTP较化疗前延长(P均<0.05),PI较化疗前下降(P>0.05);13例治疗无效,病灶造影剂AT及TTP较治疗前缩短(P均>0.05),而PI较治疗前明显增高(P<0.05)。 结论 应用CEUS技术检测宫颈癌化疗前后肿瘤血流灌注的变化可反映化疗疗效,为疗效评估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20.
转移性肝癌的实时超声造影诊断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转移性肝癌的超声造影特征及其诊断价值.方法 对怀疑肝内实质占位病变并经手术、病理及或临床资料证实的74例转移性肝癌进行实时谐波超声造影,造影剂选用sonoVue.在实时超声造影状态下观察肝内病灶的增强情况,分别观察增强的方式、开始增强时间、达峰时间、峰值表现、低回声出现的时间等.结果 74例转移性肝癌造影后均表现为快速增强,其增强方式主要为环状增强和整体增强两种,分别为52.7%(39/74)和45.9%(34/74).峰值时的表现主要为环状高回声、高回声及低回声团块等,所有病灶均在门脉期呈低回声改变,其中86.5%(64/74)的病灶在动脉晚期或门脉早期即呈低回声.超声造影诊断符合率93.2%(69/74).结论 超声造影对提高转移性肝癌超声诊断的准确性及检出率有很大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