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一、病、证、症的不同什么叫作病,什么叫作证,什么叫作症?徐大椿《医学源流论·病症不同论》说“凡病之总者,谓之病,而一病必有数症……如疟,病也:往来寒热、呕吐、畏风、口苦,是症也,合之而成为疟”:又《医学源流论·知病必先知症论》说“凡一病必有数症,有病同症异者,有症同病异者,有症与病相因者,有症与病不相因者,盖合之则曰病,分之则曰症,同此一症,因不同,用药亦异,变化无穷,当每症究其缘由,详其情况,辨其异同,审其真伪,然后详求其治法”。这里所说的“症”,即是症状,而不是证候,所谓“辨其异同,审其真  相似文献   

2.
小中风的辨证论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小中风,亦称中风先兆,即现代医学所称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其临床发病特点是脑部某一区域突然发生循环障碍而引起短暂语言、运动或感觉障碍,历时几秒至数小时,一般在24小时内症状消失,无后遗症。小中风的记载首见于《杂病源流犀烛·中风》:“又有小中。小中者何?其风之中人,不至如脏府、血脉之甚,止及手足者是也”。《医学衷中  相似文献   

3.
《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第五》“夫风之为病,当半身不遂,或但臂不遂者,此为痹,脉微而数,中风使然。”历代医家并古今《金匮》注家对此一节,多认为是风与痹之鉴别。亦有认为是痹、风两者轻重之辨。如《金鉴》谓:“风病《内经》论之详矣,但往往与痹合论,后人惑之。故仲景复言之曰,风之为病,当半身不遂,  相似文献   

4.
风、痨、臌、膈古人称之谓四大难证 ,《金匮》对此有专篇或散在论述 ,其医理深远 ,创见颇多 ,影响深刻。本文试就该书对风、痨、臌、膈的理论与临床辨治作初步探讨。1 中风中风之病 ,《内经》有“薄厥”、“偏枯”之名 ,而迨至仲景 ,其证始得明了。《金匮·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篇》曰 :“夫风之为病 ,当半身不遂 ,或但臂不遂者 ,此为痹 ,脉微而数 ,中风使然”。举脉象说明中风病因气血不足 ,外邪诱发所致。若病变较轻 ,邪中于络 ,营气不行 ,不能运于肌表 ,则肌肤麻木不仁 ;若病变较重 ,邪中于经 ,血气不能运行于肢体 ,则肢体沉重 ;若病邪深…  相似文献   

5.
小儿麻痹症,我国古代无此病名,但根据症状,中医古籍有类似的记载,如曾世荣的《活幼心书》说:“临病发时,按其手足,则筋不舒伸,逐至经络受风所闭,终为废人”。认为系热引肝风所致。巢氏《病源·小儿杂病论》云:“夫风邪中于肢节,经于筋脉,若风挟寒气者,即拘急挛痛,若挟于热,即绥纵不随。”清代王清任认为“多半由伤寒、温疫等症,病后之气渐亏,面色青白,渐渐手足不动,甚至手足挛,周身如泥塑,皆是气不达于四肢,古人以风治”。  相似文献   

6.
<正>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是指伴有局部症状的颈内动脉系统或椎一基底动脉系统短暂的脑血液循环障碍(王新德:《中华内科杂志》20:(3):182,1981),以反复发作的短暂性言语、运动或感觉障碍为其特点。国内自1962年(《王新德:《中华内科杂志》10(2):90,1962)报告已来,始为人们所重视。中医虽无此名,但远在金元明清时期祖国医学有关小中风的记载和论述就与TIA相酷似。《杂病源流犀烛·中风源流》指出:“又有小中,小中者何,其风之中人,不至如脏腑、血脉之甚,止及手足者是  相似文献   

7.
<正> 《伤寒论》第2条日:“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 缓者,名为中风”。《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第五》日:“中风为之病,当半身不遂,或但臂不遂者,此为痹,脉微而数,中风使然也”。上述两条病名虽都为中风,但两者截然不同,前者为证候名,后者则为病名,故虽名同而义异。现区别如下: 1 病因病机的区别:《伤寒论》所谓之中风,即太阳中风,其病机如《伤寒论》第12和97条所述:“太阳中风,阳浮阴弱…”、“太阳病发热汗出,此为荣弱卫强  相似文献   

8.
中风新论     
韩支亚  任红伟 《陕西中医》2000,21(4):192-192
<正> 我国古代中风的论述,一方内容丰富,百家争鸣,另一方面存在着概念荚杂,称谓混乱。如真中风,类中风,非风,外风,内风等,给学习和应用带来不便,很有澄清的必要。 1 唐宋以前中风不应完全否定 中医普遍认为中风有一个明显的分水岭,唐宋以前和金元以后。对唐宋以前中风特完全否定的态度。如张山雷说:“古之中风皆是外因,治必温散解表者,所以祛外来之邪风也。今之中风多是内因,治必潜降镇摄者,所以靖内动之风阳也”。(《中风铨》)其实这与史实不符。 《素问·通评虚实论》说:“凡治消痹仆击,偏枯痿厥,气满发逆,肥贵人则膏梁之疾也”。《内经·调经论》:“血之  相似文献   

9.
缺血性中风与气虚血瘀病机的相关性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缺血性中风的病机较复杂,有风、火、痰、瘀、虚之分。笔者立足临床,通过对缺血性中风古今文献的整理,认为气虚血瘀与缺血性中风的相关因素、先兆症、临床表现、现代病理机制密切相关,是缺血性中风的重要病机。 1 缺血性中风相关因素与气虚血瘀的关系 1.1 年龄大小 缺血性中风多发生在40岁以上,尤以50~70岁为多[1]。《风劳臌膈四大证治》说:“每见中风之人,必中年以后。”为什么步入中年以后缺血性中风发病率增高呢?因为中年以后随着年龄的增长,气血由强到弱不断衰减,影响气血运行。如《杂病源流犀烛》云:“人至五六十岁,气血就衰,乃…  相似文献   

10.
就《伤寒论》第39条所曰“伤寒脉浮缓,身不疼,但重,乍有轻时,无少阴证者,大青龙汤发之”,历代医家见仁见智,颇不一致。《医宗金鉴》认为:“伤寒脉当浮紧,今脉浮缓,是伤寒之病,而兼中风之脉也;伤寒当身疼,今身不疼,是伤寒之病而兼中风之证也。”柯韵伯说:“脉浮缓下当有发热恶寒无汗烦躁之证……无少阴证,仲景正为不汗出而烦躁之证,因少阴亦  相似文献   

11.
简论《金匮要略》中风之"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风”一词 ,始见于《素问通评虚实论》和《灵枢·邪气脏腑病形》篇。《金匮要略》所言之中风 ,乃素问风论所言之“偏枯”、“内风”是也。与《伤寒论》太阳篇所述之表卫不固、风寒外袭的桂枝汤中风之证 ,实有区别。二者病因病机有别 ,症状不同 ,治法各异 ,方药异殊 ,故仲景分而论之。《伤寒论》中风乃外感时病之伤风证 ,《金匮要略》所论之中风 ,乃内伤杂病之中风证 ,名同而实异 ,学者当审慎之。风为百病之长 ,其性善行而数变 ,人若避之不慎 ,“虚邪贼风”即可骤然中人 ,发为“偏枯”。“风之中人”,有深有浅 ,有轻有重。《金匮要略》的…  相似文献   

12.
手足汗出是指手足出汗,相对应身体其他部位不出汗或汗出不明显而言。具体汗出的部位是在两腕关节至五指端、两踝关节至五趾端。在《伤寒论》中论及手足汗出的条文有3条:第208条“阳明病,脉迟,虽汗出不恶寒者,其身必重,短气,腹满而喘,有潮热者,此外欲解,可攻里也。手足溅然汗出者,此大便已硬也,大承气汤主之”;第220条“二阳并病,太阳证罢,但发潮热,手足染染汗出,大便难而谵语者,下之则愈,宜大承气汤”;第191条“阳明病,若中寒者,不能食,小便不利,手足溅然汗出,此欲作固瘕,必大便初硬后溏,所以然者,以胃中冷,水谷不别故也”。  相似文献   

13.
张山雷治疗中风的脉因证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辉 《辽宁中医杂志》2003,30(10):786-786
张寿颐 ,字山雷 (1873— 1934) ,江苏嘉定县人 ,近代著名中医药学家 ,教育家。著书 15种 ,各具特色 ,继承中有发扬 ,整理中见提高 ,临证擅长中风诊治 ,著有《重订中风诠》一书 ,对现代医学中所说“急性脑血管病”的诊治 ,在理论上和实践上均有重大建树 ,对后世治疗中风有重要影响。1 对风病病因的认识先生考证风病源流 ,认为风病病因以外因内因为两大纲。但中风一名含义甚广 ,导致一些医者茫昧其间。将内因之风与外因之风混为一谈 ,遣方之际 ,药不对证 ,虚虚实实 ,贻误病情 ,汉唐时期关于中风的文献记载有《甲乙经》《难经》《伤寒论》《巢…  相似文献   

14.
昏迷的证治     
昏迷是指神识障碍的症状。心主神志,昏迷总属心的病变。但病因当分虚实,实证不外乎“热”与“痰”二端。《温病条辨》:“神识不清,热闭内窍者……”。(中焦篇·41条)《杂病源流犀烛》:“盖由痰气逆冲,心主被障,故昏不知人”。(六淫门·风·中风源流)虚证常由于阳脱阴竭。《临证指南医案》:“脉大不敛,神迷呓语,阴阳不相交合,为欲脱之象”。(脱·凌案)临床上昏迷和厥逆当有区别,厥逆的神昏必兼四肢厥冷,而昏迷主要为神识障碍,包括昏愦迷蒙,谵语烦躁,或伴有手足抽搐。其证治如下。  相似文献   

15.
“此为痹”自古多歧义。作为中风历节病篇首条经文,若能深究其实质,明乎其真谛,对深入研究仲景中风的学术观点,则能起到事半功倍之效。笔者不揣冒昧,试析如下。一、古今医家释“此为痹”《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第五》云:“夫风之为病,当半身不遂,或但臂不遂者,此为痹。脉微而数,中风使然。”历代注家对“或但臂不遂者,此为痹”这段经文认识颇多不一。其中有释本段经文是论述中风与痹证之鉴别者,如黄元御曰:“或但臂不遂者,此为痹,非风也。痹者,风寒湿合而痹其血脉  相似文献   

16.
明清时期,随着西方医学的传入,医家对中风先兆证的认识有了进一步发展,对中风先兆证的病名、症状表现、病因病机、诱发因素以及防治等方面的认识有独到见解,本文通过对《内科摘要》、《医林改错》、《医学衷中参西录》等代表性著作的梳理,从以下几方面探讨,对今后中风先兆证研究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1中风先兆证的概念 明代朱棣对"手足麻痹"等症状称为"小中风",清代沈金鳌对"风之中人……止及手足者"称为"小中",清末张锡纯对中风先兆症状进行了归纳,提出了脑贫血先兆证与脑充血先兆证的概念.  相似文献   

17.
证之主脉《伤寒论》以经分证,每一经证,有一些代表症状,也有一代表脉——即主脉。“伤寒三日,阳明脉大”(191),“少阴之为病,脉微细”,(281),等。同时,每一经之属证,还因感邪之性质,个体正气之强弱,以及邪之在脏在腑等不同,主脉也不同。如“中风”与“伤寒”同为太阳病,但所中多于风邪者,是为太阳中风证,其脉除浮外,还兼有缓象;而多于寒邪者,是为太阳伤寒证,其脉又为浮紧。每一经病,若因失治或误治,证候发生变化时,主症、主脉与  相似文献   

18.
麻木一证,甚为常见。以其为主症者,多与现代医学中神经系统疾病相关,以其为兼症者,则泛见于内、外科诸病。《杂病源流犀烛》指出:“麻木,风虚病亦兼寒湿痰血病也。麻非痒非痛,肌肉之内,如千万小虫乱行,或遍身淫淫如虫行有声之状,按之不止,搔之愈甚,有如麻之状。木不痒不痛,自己肌肉如人肌肉,按之不知,掐之不觉,有如木之厚。”麻与木虽有症状轻重之异,然总属经络气血失和为病。概而言之,其病因病机多由气血亏虚,筋脉失养,及风、寒、湿、热、痰、瘀诸邪,阻滞经络所致。其临床表现,多为全身或局部的皮肤、  相似文献   

19.
<正> 在中医传统理论中,黄疸为一病名,亦即中医所指的一证。历代医家对黄疸一证,皆有论述,其源流当追溯到《素问·气交变大论》说:“湿热相交,民多病瘅”(痒为疸的同意字),至汉·张仲景著《伤寒杂病论》,对黄疸分别在外感病与内伤杂病中做了较为详致的阐述。后世医家亦有对黄疸一证发微者,然诸说不一而始终未竟一统。病因病理在黄疸之所以发黄的病机认识上,据古人见解,认为黄疸之成因多与脾胃有关,盖脾为湿土,其性恶湿。若脾为湿困,更兼热蒸或寒结,皆可因之而发黄。至明·喻嘉言氏著《寓意草》论及“胆之热汁满而溢外,以渐渗于经  相似文献   

20.
<正> 《伤寒论》第六条:"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若发汗已,身灼热者,名风温.风温为病,脉阴阳俱浮,自汗出,身重,多眠睡,鼻息必鼾,语言难出.若被下者,小便不利,直视失溲;若被火者,微发黄色,剧则如惊癎,时瘈疭;若火熏之,一逆尚引日,再逆促命期."不少注家认为,这条原文是温病的主证和误治后的变证.对此,笔者有不同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