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乳果糖治疗亚临床肝性脑病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1999-01~2003-01应用乳果糖治疗亚临床肝性脑病(SHE)31例,效果较好,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
乳果糖治疗亚临床肝性脑病不同疗程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谭友文  吴建成  於学军 《临床荟萃》2004,19(12):679-681
目的 观察乳果糖对亚临床肝性脑病 (SHE)不同疗程的疗效。方法 经数字连接试验 (NCT)和脑干听觉诱发电位 (BAEPs)诊断的SHE患者 86例 ,随机分为对照A组 2 2例 ,治疗B组 2 1例、C组 2 2例、D组 2 1例 ;对照组予常规护肝治疗 ,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予以乳果糖口服治疗 ,疗程分别为 4周、8周、12周 ,治疗前后每 2周予血氨、NCT和BAEPs检测。结果 疗程结束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 ,血氨水平改善明显 (P <0 .0 1) ,BAEPs异常率降低 (P <0 .0 1) ,各组转为肝性脑病 (HE)的例数分别为A组 5例、B组 4例、C组 3例和D组 1例 ,C、D组转为HE的病例数明显少于A组 (P <0 .0 1) ;B组、C组停用乳果糖后出现了血氨上升 ,BAEPs异常率增加 ,转为HE的病例数明显多于D组。结论 乳果糖是治疗SHE的有效药物 ,长期治疗能够降低血氨 ,改善NCT ,降低HE的患病率  相似文献   

3.
乳果糖治疗肝性脑病的临床观察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乳果糖治疗肝性脑病的护理方法.方法:将80例肝性脑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乳果糖,进行疗效观察;对照组采用消除诱因,改善以氨基酸为核心的代谢紊乱,消除脑毒性物质,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及对症处理等常规治疗.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92.5%,对照组有效率为62.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血氨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乳果糖是治疗肝性脑病的有效药物,可改善临床症状,对治疗肝性脑病有重要意义.各项护理措施的落实,确保乳果糖准确应用,密切观察病情变化等,是确保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乳果糖治疗肝性脑病的临床观察及护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相似文献   

5.
发生于肝硬化(LC)的肝性脑病,治疗比较棘手,常反复发作,危及患者生命。我们用乳果糖口服液预防肝性脑病,取得较好效果,现将治疗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乳果糖治疗肝性脑病的临床观察及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 1996年Bircher等首先报告乳果糖治疗肝性脑病的经验后 ,相继有许多报告证实了其疗效 ,但从多方面评价乳果糖治疗肝性脑病的意义及乳果糖治疗肝性脑病护理方面的意义报告甚少。我们采用乳果糖治疗及护理肝性脑病 34例 ,并从多方面观察发现其疗效显著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病例选择本组病例均系我院住院患者 ,临床诊断按 2 0 0 0年 (西安 )全国病毒性肝炎学术会议修订方案。治疗组 34例 ,亚急性重症肝炎 4例 ,慢性重症肝炎 9例 ,肝炎后肝硬变 2 1例 ;男 2 7例 ,女 7例 ;年龄 6~ 5 8岁 ,平均 (4 0± 14 )岁。对照组 34例 ,…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乳果糖联合乙酰谷氨酰胺治疗肝性脑病(HE)的疗效。方法: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于入院时进行血氨水平、谷丙转氨酶(ALT)、总胆红素(TBIL)测定及根据Child—Push分级标准和肝性脑病分级标准进行分级,两组患者分别接受乳果糖联合乙酰谷氨酰胺和醋酸灌肠联合乙酰谷氨酰胺治疗10d,观察上述检测值变化及根据Child—Push分级标准进行疗效观察。结果:两组均能降低血氨水平。乳果糖联合乙酰谷氨酰胺治疗组降低血氨水平明显优于醋酸灌肠联合乙酰谷氨酰胺对照组,P〈0.05;治疗10d后两组ALT、TBIL之间变化无差异,P〉0.05;根Child—Push分级标准。乳果糖联合乙酰谷氨酰胺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醋酸灌肠联合乙酰谷氨酰胺组,P〈0.01。结论:肝性脑病患者接受乳果糖联合乙酰谷氨酰胺治疗疗效优于醋酸灌肠联合乙酰谷酰胺。在临床实际工作中。两种方法可相互结合。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乳果糖保留灌肠治疗肝性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66例肝性脑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n=33)采用常规对症支持方法治疗,观察组(n=33)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乳果糖保留灌肠治疗。观察和比较两组治疗总有效率和临床指标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84.8%)明显高于对照组(66.7%)(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氨、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及总胆红素(TBIL)等指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且观察组较对照组下降更为明显(P<0.05)。结论乳果糖保留灌肠治疗肝性脑病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乳果糖保留灌肠治疗肝性脑病患者的护理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将76例肝性脑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6例和观察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对症支持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乳果糖保留灌肠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疗效及治疗前后临床指标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疗效和治疗前后临床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果糖保留灌肠可提高肝性脑病患者的疗效,改善临床指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乳果糖保留灌肠治疗肝性脑病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凤霞 《现代护理》2002,8(10):773-774
目的 探讨乳果糖保留灌肠治疗肝性脑病的效果。方法 两组患者(85例)均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43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乳果糖80ml保留灌肠。每日1次,疗程为3-5天,85例肝性脑病患者治疗前后均做了血氨检查,脑电图检查,结果 观察组显效率为39.53%。总有效率83.72%;对照组显效率为23.81%,总有效率64.28%。两组差异显著。结论 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保留灌肠治疗的体位,灌肠液的温度,量,插管深度,操作方法等的正确选用是保证治疗效果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血氨对亚临床肝性脑病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不同的亚临床肝性脑病(SHE)诊断标准下慢性肝病患者的血氨水平,探讨血氨与SHE的关系。方法:对126例慢性肝病患者进行血氨、数字连接试验(NCT)、数字符号试验(Nsy)检测,其中32例做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检查,观察比较SHE组与非SHE组血氨水平的差异。结果:肝硬化组血氨水平高于非肝硬化组(P=0.0002);同时肝硬化组的SHE发生率(22/49;44.90%)高于非肝硬化组(20/77;25.9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8)。肝硬化病人以NCT异常为诊断标准的SHE组血氨水平高于非SHE组(P<0.05),但非肝硬化组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以Nsy、NCT和(或)BAEP异常为诊断标准的SHE组与非SHE组的血氨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以BAEP异常为诊断标准的SHE组血氨值却低于非SHE组(P<0.05)。结论:血氨不能作为SHE的诊断标准,但血氨对肝硬化病人以NU异常为诊断标准的SHE的产生及进展可能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乳果糖治疗肝性脑病两种给药方法的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肝性脑病(He)是严重肝病引起的、以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综合病症.目前He的发病机制未完全明确,氨中毒学说仍占有中心地位[1].临床上常用乳果糖灌肠来促进氨的排泄.我科2007年2~12月采用乳果糖口服并与乳果糖灌肠进行对比观察,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屠恒来  施亮秋 《临床》1997,4(2):120-122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乳果糖保留灌肠治疗肝性脑病的效果.方法两组患者(85例)均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43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乳果糖80ml保留灌肠,每日1次,疗程为3~5天.85例肝性脑病患者治疗前后均做了血氨检查、脑电图检查.结果观察组显效率为39.53%,总有效率83.72%;对照组显效率为23.81%,总有效率64.28%.两组差异显著.结论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保留灌肠治疗的体位、灌肠液的温度、量、插管深度、操作方法等的正确选用是保证治疗效果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乳果糖不同保留灌肠方法对治疗肝性脑病的疗效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乳果糖保留灌肠方法对肝性脑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8例肝硬化肝性脑病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A组采用普通保留灌肠法,B组采用输注保留灌肠法,接受乳果糖保留灌肠后,均先左侧卧位,再抬高臀部右侧卧位,连续5 d,治疗1 w,观察临床疗效.结果 输注法保留灌肠药液在肠道内保留时间较普通法长,且患者意识好转及血氨水平下降程度均优于普通保留灌肠法.结论 采用乳果糖输注保留灌肠治疗肝性脑病疗效好.  相似文献   

16.
王兆福 《临床医学》2009,29(3):91-92
目的通过对肝硬化患者进行视觉诱发电位(VEP)检查及数字连接试验,探讨VEP对亚临床肝性脑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对30例正常人及62例住院的肝硬化患者采用图形VEP(PVEP)检查,记录PVEP P100潜时和振幅,潜时〉105ms为异常,振幅〈6μV为异常;数字连接试验超过60s为异常,同时进行脑电图检查及学氨检测。结果PVEP异常34例(54.84%),数字连接试验异常24例(38.71%),两者均异常21例(33.87%),三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03,P〈0.01)。结论视觉诱发电位联合数字连接试验对亚临床肝性脑病的诊断有较高的敏感度和特异度,是诊断亚临床肝性脑病的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7.
肝性脑病是继发于严重肝病,以代谢紊乱为基础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调综合征,其主要临床表现是意识障碍、行为失常和昏迷。慢性肝功能衰竭和门体侧支循环形成或分流术后,来自肠道的有害物质,如氨、硫醇、胺、芳香族氨基酸等直接进入体循环至脑部而发病?【?1?】?,因此,保留灌肠改善肠道内环境对病情转归起着重要作用。我院消化科用乳果糖保留灌肠治疗肝性脑病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乳果糖和益生菌治疗轻微型肝性脑病(minimal hepatic encephalopathy,MHE)的疗效。方法患有MHE的肝硬化患者12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未治疗组(A组,仅接受肝硬化标准治疗)、乳果糖组(B组,每天2次30~60ml乳果糖)和益生菌组(C组,每天2次益生菌110亿菌落单位),共治疗1月,比较三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及血氨水平。结果 MHE改善情况:A组4例(10%)、B组13例(35%)、C组12例(30%),与A组比较,B、C组患者MHE显著改善(χ2=6.639,P=0.036),而B、C组间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58,P=0.809)。A、B和C组分别有7、1、2例患者因显性肝性脑病住院,B、C组显性肝性脑病发生率显著低于A组(χ2=6.707,P=0.035)。A组的动脉血氨水平与B、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8.47,P=0.000),而B、C组间血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q=-1.627,P=0.111)。结论乳果糖、益生菌均能够显著改善肝硬化患者MHE的病情,并能预防显性肝性脑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乳果糖和白醋联合灌肠治疗各种严重肝病引起的肝性脑病(HE)的临床效果。方法将77例HE患者按入院顺序单双号随机分为治疗组39例与对照组38例。2组患者HE发作时,均采用支持治疗;治疗组同时使用乳果糖50 mL+白醋50 mL+生理盐水100 mL灌肠;对照组使用白醋50 mL+生理盐水100 mL灌肠。比较2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显效22例(56.4%),有效13例(33.3%),无效4例(10.3%),总有效率为89.7%;对照组显效12例(31.6%),有效14例(36.8%),无效12例(31.6%),总有效率为68.4%。2组总有效率及显效率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乳果糖和白醋联合灌肠是治疗和预防各种肝病患者出现HE的有效方法,可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20.
背景:目前肝性脑病发病机制未完全清楚,可能以氨中毒学说最确实有据,乳果糖的降氨作用机制比较清楚,国内外关于乳果糖治疗肝性脑病的研究很多,但尚缺乏关于乳果糖长短程治疗与安慰剂对照治疗的比较研究.目的:采用乳果糖对轻微型肝性脑病患者进行长/短程治疗,并比较其对轻微型肝性脑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设计:病例-对照观察.单位: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老年病科.对象:于1998-06/2002-03在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老年病科就诊的连续的肝硬化患者中随机选择经数字连接试验,数字符号试验和/或诱发电位检查异常并配合治疗的轻微型肝性脑病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乳果糖短程组及长程组,每组20例.方法:对照组仅给予复合维生素B,2片/次,3次/d,治疗24周实验结束;乳果糖短程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再给予口服乳果糖15~90 mL/d,治疗8周,长程组则给予口服乳果糖至24周.分别在第0,8,16,24周末进行生活质量(中国版)调查,并观察肝性脑病发生率.同时进行血氨浓度的实验室检测.主要观察指标:治疗过程中患者生活质量和血氨浓度的变化.结果:在治疗过程中,对照组1例失去联系,短程组1例交通意外死亡,长程组2例不能耐受腹泻的副作用退出.共56例完成治疗进入结果分析.①对照组、短程治疗组、长程治疗组6个月累积肝性脑病发生率分别为40%(8/20),30%(6/20),5%(1/20).长程治疗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及短程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但短程组与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②治疗后8,12,24周对照组、乳果糖短程组及长程组组间生活质量的环境领域评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但在生活质量的生理、心理、社会关系领域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其中第8周时乳果糖长程组、短程组均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善,长短程组之间差异不显著;第16周时乳果糖长程组均较短程组和对照组有明显改善,短程组和对照组之间差异不显著;第24周时乳果糖长程组均明显好于对照组和短程组.③治疗后16,24周乳果糖长程组血氨与对照组、乳果糖短程组比较显著降低,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乳果糖长程维持治疗能提高轻微型肝性脑病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肝性脑病的发生率,降低血氨浓度;短程治疗改善生活质量的效果不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