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目的 研究血清中生长激素 (GH)、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Ⅰ(IGF Ⅰ)及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 3(IGFBP 3)与老年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关系。方法 用放射免疫方法 (RIA)测定 10 6例健康老人 ,5 9例老年糖尿病 (DM )患者(其中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NDR) 30例 ,单纯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 (BDR) 18例 ,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PDR)11例 )及 4 5例健康成人血清中GH、IGF Ⅰ及IGFBP 3浓度。结果 健康老年人血清GH、IGF Ⅰ、IGFBP 3含量较健康成人显著降低 (p均 <0 .0 5 ) ;血清中GH、IGF Ⅰ、IGFBP 3含量随年龄增大而明显降低 ,且年龄与GH、IGF Ⅰ、IGFBP 3呈显著负相关 (r1=- 0 .4 32 0 ,r2 =- 0 .394 6 5 ,r3 =- 0 .4 12 74。P均 <0 .0 5 )。与健康老人比较 ,老年DM患者BDR、PDR组中血清中GH、IGF Ⅰ、IGFBP 3均显著升高 (P <0 .0 1) ,其升高程度与DR的严重程度显著相关。结论 检测GH、IGF Ⅰ、IGFBP 3在血清中的浓度可早期发现老年DR ,并对其病情的严重程度及判断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重型肝炎患者红细胞补体Ⅰ型受体(CR1)密度基因多态性的分布及血清可溶性补体Ⅰ型受体(sCR1)含量的变化.方法 选择2011年3~8月在解放军第302医院住院治疗的34例重型乙型肝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选择50例慢性肝炎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PCR和HindⅢ酶切技术检测红细胞CR1密度基因多态性,采用ELISA定量试剂盒检测血清sCR1含量.结果 重型肝炎患者红细胞CR1基因HH型的患者显著高于慢性肝炎组,二者比较差异高度显著(P<0.01);重型肝炎患者血清sCR1含量显著高于慢性肝炎(P<0.001),并与PTA变化显著负相关(r=-0.81).结论 重型肝炎患者的红细胞CR1基因型以HH为主,与慢性肝炎患者的分布存在质的差别,其发生机制可能与个体过敏体质关系密切,血清sCR1含量变化与重型肝炎患者肝脏功能损伤程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重型肝炎是病毒性肝炎中最严重的一种 ,病情变化快 ,死亡率高 ,需积极准确地予以救治。 1998~2 0 0 1年我科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重型病毒性肝炎30例 ,结果较为满意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1998年 1月至 2 0 0 1年 12月本院住院重型肝炎患者 30例。诊断符合 2 0 0 0年 (西安 )全国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术会议修订的诊断标准[1] 。其中急性重型肝炎 3例 ,亚急性重型肝炎 16例 ,慢性重型肝炎 11例。男 2 3例 (76 6 7% ) ,女 7例 (2 3 33% ) ;年龄 12~ 6 8岁 ,平均 2 8 6 0岁。出现肝昏迷者 2 0例 ,Ⅰ度昏迷者 4例 ,Ⅱ度昏迷…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肝炎后肝硬化患者外周血清白细胞介素 - 8(IL - 8)和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 - 1(sICAM- 1,CD5 4 )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酶连接免疫吸附方法 (ELISA)和流式细胞仪技术检测 10例正常人和 35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外周血清sICAM - 1和IL - 8水平。结果 :(1)与正常对照组 (6 8 5 3± 8 78)相比 ,肝炎后肝硬化患者血清细胞因子IL - 8水平显著增加 (14 2 36± 19 86 ,P <0 0 5 )。 (2 )与正常对照组 (118 32±13 4 1)相比 ,肝炎后肝硬化患者外周血清细胞粘附分子sICAM - 1水平显著增加 (179 35± 2 9 76 ,P <0 0 5 )。结论 :肝炎后肝硬化患者外周血清IL - 8和sICAM - 1水平增加。提示血清IL - 8和sICAM - 1水平 ,可作为反映肝炎后肝硬化患者肝损害程度的指标之一 ,同时可能在肝硬化的发病机制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慢性重型肝炎患者CHDF(持续缓慢血液透析滤过 ) +PE(血浆置换 )治疗时对血清电解质的影响情况。方法 随机选取 5 5例慢性重型肝炎患者 ,其中并发低钾血症 2 1例 ,低钠血症 2 0例 ,低氯血症 2 7例 ,在内科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日产KM - 880 0血浆交换仪并联用JUN - 5 0 0血液透析滤过仪进行人工肝治疗 ,观察治疗前后的血清K+ 、Na+ 、Cl-、HCO3 -、Ca+ + 的变化情况。结果 人工肝治疗前后血清K+ 、Na+ 、Cl-水平有明显差异 (P <0 .0 5 ) ,HCO3 -、Ca+ + 水平无明显变化 (P >0 .0 5 )。结论 CHDF +PE治疗慢性重型肝炎可有效纠正电解质紊乱 ,保持内环境平衡。  相似文献   

6.
血清对氧磷酯酶1活性在各类肝损害病程中的变化及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各类肝损害患者血清对氧磷酯酶1(PON 1)活性在病程中的变化规律及其临床意义。方法:以对氧磷为底物,用速率法测定134例肝炎患者血清PON 1活性,同时测定ALT、GGT、ALP、TP和ALB水平,分析ALT、GGT、ALP、TP和ALB水平与PON 1活性的关系,并观察治疗前和治疗后血清PON 1活性的变化。结果:134例肝炎患者的PON 1活性比92例正常对照显著降低[(125.2±31.9 U/ml)vs(173.5±25.3 U/ml)],入院时PON 1活性分别为:重型肝炎(100.1±35.2)U/ml、急性肝炎(98.2±42.5)U/ml、肝炎后肝硬化(111.3±36.8)U/ml、慢性肝炎(125.3±31.2)U/ml。血清PON 1活性与ALT、GGT、ALB、ALP和TP水平有良好的相关性(r值分别为-0.663、-0.546、0.587、-0.412和- 0.393),且血清PON 1活性检测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均优于其他指标。治疗后2周,急性肝炎组PON 1活性逐渐上升,治疗后4周和6周,急性肝炎和慢性肝炎组基本恢复正常,其他组经过治疗后,随着病情的好转,虽有上升的趋势,但变化不明显。结论:动态监测血清PON 1活性的变化有助于对肝实质细胞损伤坏死程度进行评估,有利于急性肝炎、慢性肝炎、肝炎后肝硬化和重型肝炎的预后判断,对各类肝损害疾病的诊断、疗效观察及对预后的判断均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临床各型病毒性肝炎血清肿瘤坏死因子检测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血清肿瘤坏死因子 (TNF α)在不同临床分型的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中的含量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 175例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TNF α水平。结果 :175例肝炎病人中 ,急性重型肝炎 15例 ,TNF α平均含量 8.0 9± 1.85ng/ml;慢性肝炎 76例 ,其临床分型及TNF α平均含量分别是 :2 2例重度慢性肝炎 5 .94± 1.87ng/ml,2 4例中度慢性肝炎 5 .5 2± 1.6 7ng/ml,30例轻度慢性肝炎 3.0 3± 1.0 2ng/ml;肝炎肝硬化 14例 4.71± 1.2 7ng/ml;急性肝炎40例 1.0 2± 0 .35ng/ml;无症状乙肝病毒携带者 30例 0 .90± 0 .2 1ng/ml。结论 :除乙肝病毒携带者及急性肝炎的检测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较无差异外 ,其余临床各型病毒性肝炎 (慢性肝炎、肝硬化、急性重型肝炎 )均有显著差异 ,在与其它检测指标配合下 ,血清TNF α活性检测对监测各型肝炎的进行性损害程度及预后可提供一个辅助性指标  相似文献   

8.
我院 1 991~ 1 998年共收治重型肝炎 1 57例。现就其临床特点及预后探讨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1 57例均符合 1 995年全国传染病及寄生虫病学术会议修订标准。男 1 2 1例 ,女 36例 ,年龄 1 9~ 75岁。急性重型肝炎 8例 ,无 1例存活 ;亚急性重型肝炎 1 4例 ,存活 5例 ,存活率35 6% ;慢性重型肝炎 1 35例 ,存活 77例 ,存活率57 0 %。3者之间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0 0 1 ) ,总病死率 47 8% ( 75/1 57)。病原学检测 :单纯HBV感染 91例 ( 58 0 % ) ,存活 52例 ,存活率 57 1 % ;单纯HEV感染 8例( 5 1 % ) ,存活 2例 ,存活率 2…  相似文献   

9.
肝硬化患者生长激素水平与肝功能及营养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焦秀娟  彭勋  毕颖  郭秋君  秦玉彩  姜慧卿 《临床荟萃》2003,18(20):1154-1155
目的 探讨肝硬化患者生长激素 (GH)与肝功能和营养状况的关系。方法 测定 4 2例肝硬化患者和 2 1例健康受试者的血清生长激素水平 ,并对肝硬化患者进行主观综合营养评估 (SGA)及Child Pugh分级。结果 肝硬化患者血清GH测定值 (7.2 3± 7.0 6 ) μg/L较正常对照组 (1.4 0± 2 .2 7) μg/L显著性升高 (P <0 .0 1) ,并随着Child Pugh分级积分的增加而升高 (P <0 .0 1)。依据SGA分组后 ,SGA1、SGA2 及SGA3 3组肝硬化患者的GH水平与正常对照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 ,SGA1与SGA3 (P <0 .0 5 )及SGA2 与SGA3 (P <0 .0 1)之间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肝硬化患者存在高生长激素血症 ,增高的GH与其肝功能的损伤程度及营养状况有关  相似文献   

10.
重型肝炎患者血浆置换治疗前后肝功能的变化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对 2 3例重型肝炎患者血浆置换治疗前后的肝功能指标进行了比较 ,报告如下。1 病例与方法1.1 病例选择 :2 0 0 1年 2— 11月住院重型肝炎患者 2 3例诊断及分型按照1995年全国病毒性肝炎学术会议标准。男 16例 ,女 7例 ;年龄 2 3~ 6 2岁 ,平均(45 .6 3± 10 .96 )岁 ;慢性重型肝炎乙型2 0例 ,慢性重型肝炎乙丙型 1例 ,亚急性重型肝炎乙型 2例。1.2 血浆置换治疗 :患者在心电监护下行肘静脉和桡动脉或足背动脉穿刺 ,建立静脉通道 ,使用日本 Asahi公司生产的 Plasauto 10 0 0型全自动血浆置换仪 ,血液流速 12 0 m l/ m in,血浆流速为35 ml…  相似文献   

11.
为探讨肝穿刺活检对重型病毒性肝炎诊断的作用 ,我们对1975年至 1998年收治资料的 15 4例重型乙型病毒性肝炎 ,肝穿刺活检资料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15 4例均为住院患者 ,其中慢性重型肝炎 (简称慢重肝 ,CSH) 10 8例 ,亚急性重型肝炎 (简称亚重肝 ,SSH) 3 7例 ,急性重型肝炎 (简称急重肝 ,ASH ) 9例。男 12 2例 ,女 3 2例 ,平均年龄 ( 3 0± 10 .45 )岁。均经血清特异性免疫学标志物检测 ,确诊为乙型肝炎。肝穿刺采用 1秒钟快速穿刺活检术。1.2 临床诊断标准 临床诊断标准依据 1990年全国第六届病毒性肝炎学术会…  相似文献   

12.
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重型肝炎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索人工肝支持系统 (ALSS)治疗重型肝炎的临床疗效和机制。方法 对 6 3例重型肝炎患者应用ALSS治疗 ,并检测治疗前、后肝肾功能 ,内毒素含量等 ,比较重型肝炎不同类型及时期应用ALSS的治疗效果。结果 ALSS治疗后 ,重型肝炎患者肝肾功能明显改善 ,血内毒素由治疗前 (6 0 .2 7± 10 .5 4)ng/L降至治疗后 (2 8.33± 6 .5 7)ng/L(P <0 .0 0 1) ,但 3d后又升至 (44 .18± 8.2 2 )ng/L。急性亚急性重型肝炎应用ALSS治疗治愈好转率分别为 10 0 %、6 2 .5 %,慢性重型肝炎早、中、晚期治疗治愈好转率分别为 90 .91%、72 .2 2 %、39.13%。结论 ALSS治疗重型肝炎疗效可靠 ,急性亚急性重型肝炎的治疗效果较好 ,慢性重型肝炎在早、中期治疗最为适宜。  相似文献   

13.
血清γ 谷氨酰转肽酶 (GGT)对肝脏系统的疾病诊断很有价值 ,为了探讨重型肝炎GGT水平及预后关系 ,作者对近年来我院 38例重型肝炎进行血清GGT的含量检测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38例均为我院 1998年 1月 1日~ 2 0 0 1年 1月 1日住院患者 ,男  相似文献   

14.
目的 通过研究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重型肝炎IL - 12、IL - 15及IL - 16的变化 ,探讨IL - 12、IL - 15及IL - 16在重型肝炎的发病中的作用 ,从分子水平为重型肝炎的治疗寻找理论根据。方法  6 0例重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综合治疗的基础上 ,另予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 ,并用ELISA法检测治疗前后IL - 12、IL - 15及IL -16的水平 ,同时监测肝、肾功能。结果 血浆置换组治疗前后肝功能中TB、DB、TP、CHE有显著改善 ( P <0 0 2 ) ,血液滤过组治疗前后肾功能有显著改善 (P <0 0 1) ,ALSS治疗后血清IL - 12有明显升高 (P <0 0 5 ) ,血液滤过组治疗后IL - 16有显著下降 (P <0 0 1) ,IL - 15治疗前后无变化 (P >0 0 5 )。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白细胞介素18(IL -18)、白细胞介素4(IL- 4)、γ干扰素(IFN- γ)在慢性乙型重型肝炎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固相双抗体夹心法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25 例正常人,35 例慢性乙型肝炎,45 例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患者血清IL- 18、IL- 4、IFN-γ的水平。结果 IL- 18、IL- 4 在3 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IFN -γ在慢性肝炎与慢性重型肝炎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IL -18、IL -4 生存组显著低于死亡组(P<0.05),IFN -γ在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重型肝炎重症期与康复期比较,IL -18、IL- 4、IFN -γ康复后均显著性下降(P<0.05);慢性重型肝炎组IL 4与IL- 18呈正相关( r=0.6,P<0.01);IL- 4 与IFN -γ呈正相关( r=0.54, P<0.01)。结论 IL- 18、IL- 4、IFN -γ参与了重型肝炎的发病及转归过程,在慢性重型肝炎的病理机制中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膦甲酸钠联合胸腺肽α1治疗慢性重型肝炎疗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慢性重型肝炎病情严重 ,并发症多、病死率高 ,尤其在病因治疗方面尚无明显突破。我们应用膦甲酸钠联合胸腺肽α1治疗慢性重型肝炎 ,取得了较好疗效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2 1例慢性重型肝炎均为 2 0 0 0年 10月以来我院的住院患者 ,均符合 2 0 0 0年 9月西安全国传染病和寄生虫病学术会议修订的诊断标准[1] 。其中男17例 ,女 4例 ,年龄 2 2~ 5 8岁 ,平均年龄 4 2岁。对照组为同期收治的慢性重型肝炎 18例 ,男 15例 ,女3例 ,平均年龄 4 1.2岁。治疗前全部患者均有重度黄疸 ,治疗组丙氨酸转氨酶 (ALT) 16 9.5 4± 79.82U…  相似文献   

17.
慢性重型肝炎的预后预测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与慢性重型肝炎预后有关的指标。方法 :回顾总结 3 2 0例慢性重型肝炎病例 ,将其分为有效组和无效组 ,对两组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并发症等进行比较分析并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有效组和无效组在年龄、胆红素、凝血酶原时间、血清白蛋白、甲胎蛋白、肝脏大小及并发症等方面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回归方程为P =1/ (1 e-y) ,y =1 72 62 -0 0 948X1 2 9846X2 0 6992X3 1 60 19X4 2 0 3 98X5(注 :X1—PTA、X2 —消化道出血、X3 —肝性脑病、X4—肝肾综合征、X5—肺部感染 )。结论 :胆红素、凝血酶原时间、甲胎蛋白、血清白蛋白等指标可作为判断重型肝炎预后的指标。回归方程可更全面地评估预后 ,指导治疗  相似文献   

18.
凝血因子V在慢性重型肝炎诊断中的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前国内一直采用凝血酶原活动度 (PTA) <40 % ,总胆红素 (TBil) >171μmol/L作为重型肝炎 (肝衰竭 )的试验诊断标准。国外有学者提出凝血因子V是暴发性肝衰竭诊断和预后的重要因素[1],对于原位肝移植尤为重要。本研究对慢性重型肝炎中凝血因子V活性 (V∶C)进行检测和分析 ,现报告如下。一、对象和方法1 研究对象 :2 0 0 1年 4月~ 2 0 0 2年 5月本院收治的慢性重型肝炎患者 65例 ,其中男 48例 ,女 17例 ,年龄 2 1~ 64岁。同时对比检测本院 45名健康体检的工作人员 ,3 8例慢性肝炎和 62例肝硬化患者的V∶C。临床和病理诊断均符合2 0 0…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人工肝支持治疗(ALSS) -血浆置换(PE)、血浆置换联合血浆吸附(PA)治疗重型肝炎的疗效、时机、可行性。方法 对4 9例重型肝炎中6例采用HA灌流器进行血浆吸附;余4 3例随机分为血浆置换组2 2例和血浆置换联合血浆吸附组2 1例,均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相应的ALSS治疗,并及时观察治疗前后的症状体征、有关实验室检查。结果 3组重型肝炎患者经ALSS治疗后症状体征均明显好转,TBil、EhT、PTA、NH3 改善明显(P <0 .0 1)。治愈好转率:血浆置换组6 3.6 4 % ;血浆置换联合血浆吸附组76 .19% ,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 <0 .0 5 )。血浆吸附无不良反应,血浆置换不良反应发生率2 9.13%(37/ 12 7)。结论 ALSS治疗重型肝炎能明显改善症状体征,显著改善肝功能,明显提高治愈好转率,尤其早期患者疗效显著好于晚期患者,对于重型肝炎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20.
59例病毒性肝炎死亡原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国丽  苏慧勇  尹光芝 《临床荟萃》2002,17(23):1376-1376
我科自 1992~ 2 0 0 1年 4月共收治病毒性肝炎 2 35 6例 ,经抢救治疗无效死亡 5 9例 (除外病情加重自动出院 74例 )。为探讨病毒性肝炎的死亡原因 ,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情况  5 9例病毒性肝炎死亡病例中 ,男 4 5例 ,女14例。最小年龄 1岁 ,最大年龄 74岁 ,平均年龄 (37.8± 5 .8)岁。病程最短 5天 ,最长 4 0年。按 2 0 0 0年西安传染病学会修订的诊断标准 [1 ] ,重型肝炎 4 3例 (72 .9% ) ,其中急性重型肝炎 3例 (5 .1% ) ,亚急性重型肝炎 12例 (2 0 .3% ) ,慢性重型肝炎 2 8例 (47.5 % ) (包括肝硬化基础 7例 ) ,肝炎肝硬化 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