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观察喜歌乐隔姜灸疗贴温度-时间曲线特性,研究其临床意义。方法:测量喜歌乐隔姜灸疗贴、传统隔生姜灸在施灸过程中的温度变化曲线,并以临床基本不用的隔黄芩饼灸为对照。结果:隔黄芩饼灸温度最大值明显大于喜歌乐隔姜灸疗贴和传统隔生姜灸,其温度、时间曲线也有较大差异,喜歌乐隔姜灸疗贴、传统隔生姜灸温度最大值基本相同,但传统隔生姜灸温度上升要比喜歌乐隔姜灸疗贴陡峭。结论:虽然喜歌乐隔姜灸疗贴、传统隔生姜灸温度最大值基本相同,但传统隔生姜灸时患者易觉得疼痛,从温度-时间曲线的特性看,喜歌乐隔姜灸疗贴更易于临床。  相似文献   

2.
灸法:分直接灸与间接灸,直接灸有瘢痕灸与无瘢痕灸,间接灸有温针灸和艾卷灸,隔姜灸等。根据笔者初步了解,目前临床针灸医生所施用的灸法,苏南一带以温针灸为多(即针柄上放艾绒来灸),其他各地有的使用艾炷灸、隔姜灸、艾卷灸等,而尤以艾卷灸较为普遍,因操作便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直接灸和隔姜灸大鼠“肝俞”穴对原发性肝癌模型大鼠癌前病变期肝功能及肝脏组织形态的影响。方法:将55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10只)、模型组(15只)、直接灸组(15只)、隔姜灸组(15只)。采用腹腔注射二乙基亚硝胺(DEN)法制备HCC模型;直接灸组、隔姜灸组在造模的同时分别用小艾炷灸、小艾炷隔姜灸“肝俞”穴,3壮/穴,隔日1次,为期10周。在造模结束后,用Elisa法对各组大鼠血清中谷氨酰转肽酶(GG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碱性磷酸酶(ALP)、甲胎蛋白(AFP)进行检测,用HE染色观察大鼠肝脏组织形态学变化。结果:造模结束后,与模型组相比,直接灸组GGT、AFP含量显著降低(P0.05),隔姜灸组GGT、AST、ALP、AFP含量均显著降低(均P0.05)。肝脏组织切片HE染色光镜下观察,模型组出现肿瘤灶,小叶结构完全破坏,异型性增加;直接灸组,癌细胞数量较少,细胞核异型性低,有少量结节形成;隔姜灸组,细胞核深染、未发现结节。结论:直接灸和隔姜灸都能够降低HCC模型大鼠血清中GGT、AST、ALP、AFP的含量,改善肝功能,减轻肝细胞的损伤,且隔姜灸的效果要优于直接灸组。  相似文献   

4.
何婧  李璟  顾沐恩  李琪  王毅  陆佳婧 《陕西中医》2022,43(6):797-800
目的:探讨传统艾条隔姜灸和无烟艾条隔姜灸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CAG)临床疗效及对血清学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80例CAG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试验组采用传统艾条隔姜灸,观察组采用无烟灸条隔姜灸。比较两组皮肤温度-时间曲线、中医证候评分、血清学指标。结果:试验组穴位皮肤最高温度低于观察组(P<0.05),试验组最高温度出现时间晚于观察组(P<0.05)。试验组总有效率为75.0%,观察组总有效率为45.0%,试验组总有效率高于观察组(P<0.05)。治疗后,试验组中医证候评分低于观察组(P<0.05)。治疗后,两组GAS水平升高,试验组PGⅠ水平升高(P<0.05)。结论:传统艾条隔姜灸和无烟艾条隔姜灸均可改善CAG患者临床症状及血清学指标,但传统艾条隔姜灸适宜温度刺激时间长于无烟灸条隔姜灸,疗效更好,其机制可能与上调血清胃蛋白酶原及胃泌素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隔物灸治疗寒湿凝滞型原发性痛经的作用机制。方法:以神阙穴艾炷隔盐姜灸、关元穴艾炷隔姜灸治疗寒湿凝滞型原发性痛经患者105例,并设中药月月舒冲剂对照组(104例)。观察两组疗效,同时随机对部分患者(两组各40例)治疗前后及正常人经期血浆内皮素(ET-1)含量(用放射免疫法)、血清一氧化氮(NO)含量(用硝酸还原酶法)进行检测。结果:艾灸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艾灸组和对照组治疗后血浆ET-1含量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P<0.05);治疗后艾灸组ET-1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两组血清NO含量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升高(P<0.01),并均恢复至正常组水平(P>0.05)。结论:隔物灸治疗原发性痛经具有较好疗效,其作用机制之一可能与调节ET-1与NO失衡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不同补泻操作下艾炷灸的温度变化与补泻效应的关系。方法:测试不同补泻操作下艾炷灸时燃烧温度及离体组织温度变化。结果:艾炷灸补泻效应的区分在于组织内外温度梯度(变化率),补法引起的组织内外温度变化率较泻法小,且刺激延续时间较泻法长。结论:艾炷灸不论补泻均引起外界和组织温度升高,两者的区别在于引起温度变化周期的长短及温度变化速率的大小。  相似文献   

7.
<正>隔姜灸脐法,即在脐部(神阙穴)施行隔姜灸疗法。具体操作:用鲜姜切成直径大约2~3cm,厚约0.2~0.3cm的薄片,中间以针刺数孔,然后将姜片置于脐部,再将艾炷放在姜片上点燃施灸,或者将药物研末,填于脐部,在上放一姜片施灸,当艾炷燃尽,再易炷施灸。灸完所规定的壮数,以皮肤红润不起泡为度。该法临床应用广泛,可治疗多种疾病,现综述如下。1隔姜灸脐法的适应症隔姜灸脐法可用于治疗呼吸、泌尿、生殖、消化、运动等  相似文献   

8.
隔物灸温度-时间曲线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观察隔物灸温度-时间曲线特性,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测量临床常用的隔附子饼灸、隔生姜灸在施灸过程中温度变化曲线,并以临床基本不用的隔黄芩饼灸为对照。结果隔黄芩饼灸温度最大值明显大于隔附子饼灸和隔生姜灸,其温度-时间变化曲线也有较大差异;隔附子饼灸、隔生姜灸温度最大值基本相同,但隔生姜灸温度上升段比隔附子饼灸陡峭。结论虽然隔附子饼灸、隔生姜灸温度最大值基本相同,但隔生姜灸时患者更易觉得疼痛;从温度-时间曲线特性看,隔黄芩饼灸不宜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9.
目的:运用缓慢捻进针法结合艾炷灸治疗暴聋和常规针刺组比较临床疗效。方法:对于同种证型的暴聋两组取穴一致即局部穴位加远端取穴,治疗组采用缓慢捻进针法结合艾炷灸,而对照组则采用平补平泻针法,留针时间均30min。均3个疗程观察疗效及愈后随访。结果:治疗组愈显率83.3%,有效率90.0%,复发率5%;对照组治愈率62.7%,有效率79.7%,复发率20%。经统计学处理,两组治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两组有效率及复发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缓慢捻进针法结合艾炷灸优于常规针刺组。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神阙穴与相同神经节段非任脉穴位治疗原发性痛经的差异性,探讨药物在隔药灸脐治疗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将雌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隔药灸大横组、艾炷灸脐组和隔药灸脐组,每组8只。皮下注射苯甲酸雌二醇注射液(第1、10天0.5mg/只,第2~9天0.2mg/只)联合腹腔注射缩宫素(2U/只,末次给药24h后)制备痛经大鼠模型。隔药灸大横组采用隔药灸"大横"穴,艾炷灸脐组采用艾炷灸"神阙"穴,隔药灸脐组采用隔药灸"神阙"穴,均每日1次,每次7壮,连续10d。治疗结束后,观察30min内各组大鼠扭体次数,ELISA法测定各组大鼠血浆中β-内啡肽(β-EP)水平和子宫组织前列腺素E2(PGE2)、前列腺素F2α(PGF2α)含量,MTT法检测脾脏自然杀伤(NK)细胞活性。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30min内扭体次数明显增加(P0.01),提示造模成功;血浆β-EP及子宫组织中PGE2含量均明显降低(P0.01),子宫组织中PGF2α含量明显升高(P0.01),脾脏NK细胞活性明显降低(P0.01)。经治疗后,与模型组比较,3个治疗组大鼠扭体次数均明显降低(P0.01),血浆β-EP及子宫组织中PGE2含量明显升高(P0.05,P0.01),子宫组织中PGF2α含量明显降低(P0.05,P0.01),脾脏NK细胞活性明显升高(P0.01)。与隔药灸大横组及艾炷灸脐组比较,隔药灸脐组扭体次数减少更显著(P0.05,P0.01),血浆中β-EP、子宫组织中PGE2含量升高更显著(P0.01,P0.05),PGF2α含量降低更明显(P0.05,P0.01);与隔药灸大横组比较,隔药灸脐组脾脏NK细胞活性升高更显著(P0.05)。结论:隔药灸脐对胞宫的效应具有特异性,其特异性体现为循经性和相对性;在神经内分泌方面药物是影响神阙穴效应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改良隔药灸脐法治疗宫寒不孕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宫寒不孕患者100例,随机分成两组,改良隔药灸脐50例为A组,传统神阙隔姜灸50例为B组。A组采用涂抹姜汁、铺暖宫散、铺桑皮纸、铺姜绒成饼状、置艾炷并点燃、连续施灸9壮、收集暖宫散、置神阙封固、24 h后去除;B组采用姜片刺孔、覆脐、点燃艾条、啄灸。观察两组治疗前、治疗后第1、第2、第3个月经周期及随访期症状、体征情况,按评分标准对比研究,比较两种方法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结果:A组治疗后第1、第2、第3个月经周期及随访期症状、体征评分明显低于B组;A组作用自开始治疗就已显现,B组作用是从第3个月经周期开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隔药灸脐组治疗宫寒不孕,在整体疗效及起效时间上,明显优于传统神阙隔姜灸组。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悬起灸与隔姜灸之间温度产生的时间差异.方法 分别选取外关、中脘、足三里、肾俞等穴对43例健康受试者分别进行悬起灸与隔姜灸.结果 悬起灸与隔姜灸的初感温度、舒适温度、耐受温度在热感度产生时间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隔姜灸相比,悬起灸热感度产生更快.结论 悬起灸与隔姜灸在热感度产生时间上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3.
Lu M  Zhang LF  Yuan Y  Yu DD 《中国针灸》2011,31(3):232-235
目的:测定健康人不同腧穴对隔姜灸和悬灸初感温度、舒适温度和耐受温度的阈值区间,以便更好地指导灸法的临床应用.方法:43名健康学生随机分为隔姜灸组(22名)和悬灸组(21名),于肾俞、中脘、足三里、外关穴分别行隔姜灸和悬灸,用测温仪分别测量受试穴的初感温度、舒适温度和耐受温度值,测得数据用SPSS 18.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不同灸法、不同腧穴的初感温度、舒适温度和耐受温度依次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悬灸时的耐受温度为(40.69±1.85)℃,低于隔姜灸的(42.44±3.90)℃(P<0.05);隔姜灸肾俞的初感温度比其他腧穴低4~5℃;悬灸时外关穴的初感温度最低.结论:人体不同穴位对隔姜灸和悬灸各阶段的热感温度有一定的差异;隔姜灸的热感温度耐受阈高于悬灸;人体在舒适温度和耐受温度之间应存在一个稍高于正常温度的灸治最佳温度区域,临床上,医者应设法延长该温度区域的作用时间,以提高疗效;耐受温度作为受试者所能忍受的极限温度,可为临床安全施灸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不同灸法对实验性类风湿性关节炎(RA)家兔关节滑膜液中白介素-1(IL-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表达的影响,探讨不同灸法治疗实验性RA的作用机制。方法:日本大耳白兔4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直接灸组、隔姜灸组及温和灸组,每组8只。采用弗氏完全佐剂法复制实验性RA模型,于造模后第7天开始,分别用直接灸、隔姜灸、温和灸施灸"肾俞""足三里"穴各5壮,两侧交替进行,每日1次,6d为1个疗程,共3个疗程。在造模前、造模后第7天及治疗第7、14、21天分别测量各组后肢的左、右膝关节周长;用酶联免疫法检测滑膜液中IL-1、TNF-α的含量。结果:直接灸、隔姜灸、温和灸均能明显降低RA白兔左、右膝关节周长(P<0.01),其中以隔姜灸作用最为明显(P<0.05);直接灸、隔姜灸、温和灸均能明显降低RA模型动物关节滑膜液中IL-1、TNF-α含量(P<0.01,P<0.05),以隔姜灸作用最为明显(P<0.05)。结论:不同灸法治疗实验性RA均有明显的抗炎效应,且以隔姜灸作用最为显著;不同灸法抑制IL-1、TNF-α炎性反应因子表达可能是其发挥抗炎效应的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观察兔主动脉内皮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探讨艾炷灸对动脉粥样硬化(AS)兔血管内皮细胞的影响。[方法]将60只新西兰大耳白兔随机分为4组,每组15只,即空白组(空白对照组),模型组(AS模型组),艾炷灸组(AS模型+艾炷灸),西药组(AS模型+阿托伐他汀)。通过高脂饲养加免疫损伤的方法建立AS模型,并且艾炷灸组和西药组施以相应的干预措施。喂饲16周后检测血脂指标(TG、LDL-CH),透射电镜下观察主动脉内皮细胞超微结构的病理变化。[结果]与模型组比较,艾炷直接灸组和西药组TG、LDL-CH含量明显降低(P<0.05或P<0.01),且内皮细胞形态较正常,内弹力膜连续,中膜平滑肌细胞基本正常。[结论]艾炷直接灸有较好的调节血脂代谢、抗AS及改善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命门穴艾炷灸对肾阳虚模型豚鼠SOD、MDA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命门穴艾炷灸对肾阳虚模型豚鼠SOD、MDA的影响.方法:将健康成年豚鼠随机分为肾阳虚模型命门穴艾炷灸预防组、肾阳虚模型命门穴艾炷灸治疗组、肾阳虚模型对照组,以SOD、MDA为客观指标,观察命门穴艾炷灸对肾阳虚模型豚鼠自由基代谢的影响.结果:在造模结束后,肾阳虚模型命门穴艾炷灸预防组未出现肾阳虚现象,SOD、MDA改变不明显;肾阳虚模型命门穴艾炷灸治疗组、肾阳虚模型对照组均出现明显肾阳虚症状,且SOD降低(P<0.01)、MDA升高(P<0.01或P<0.05);经治疗后,肾阳虚模型命门穴艾炷灸治疗组的肾阳虚症状改善明显,SOD升高(P<0.05),但与造模前相比仍有差异(P<0.05),MDA降低(P<0.05),与造模前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肾阳虚模型对照组的肾阳虚症状、SOD、MDA均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命门穴艾炷灸对肾阳虚模型豚鼠SOD、MDA有调整作用,对肾阳虚模型豚鼠具有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缓慢捻进针法配合艾炷灸治疗脾胃虚弱型神经性耳鸣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神经性耳鸣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治疗组采用缓慢捻进针法配合艾炷灸;对照组服用补中益气汤加减。治疗5个疗程后根据疗效评定标准进行疗效评价。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6.6%,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缓慢捻进针法配合艾炷灸治疗脾胃虚弱型神经性耳鸣总有效率优于中药补中益气汤。  相似文献   

18.
隔药饼灸对高脂血症兔主动脉内皮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隔药饼灸治疗高脂血症的作用机理.方法:将60只新西兰纯种兔随机分为4组,空白组:普食喂养;模型组:胆固醇高脂饮食喂养以建立兔高脂血症模型;直接灸组:即模型组加艾炷直接灸;隔药饼灸组:即模型组加艾炷隔药饼灸.应用透射电镜技术观察兔主动脉内皮细胞超微结构.结果:隔药饼灸组的内皮细胞较完整,大多形态正常,内弹力膜连续,厚薄较均匀,中膜平滑肌细胞较正常,与空白对照组的主动脉内皮细胞结构相似.但模型组的主动脉内皮细胞消失,胞浆可见大量脂质沉积,内弹力膜中断,厚薄不均,有灶性溶解,中膜平滑肌细胞有脂质沉淀,且有泡沫样改变.结论:隔药饼灸对高脂血症兔的主动脉内皮细胞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隔药饼灸对功能性消化不良(FD)肝郁脾虚型模型大鼠下丘脑组织中5-羟色胺(5-HT)、多巴胺(DA)、去甲肾上腺素(NE)的影响,探讨隔药饼灸治疗FD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SD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隔药饼灸组、艾炷灸组、逍遥散组和多潘立酮组,每组10只。除空白组外其余5组采用复合病因造模法(慢性束缚应激+过度疲劳+饮食失节+夹尾+摇晃)造模,连续21d。隔药饼灸组、艾炷灸组施灸穴位均分为Ⅰ组("肝俞""脾俞""胃俞")和Ⅱ组("章门""期门""中脘"),两组穴位隔日交替,每穴连续灸4~5壮(约30min);逍遥散组及多潘立酮组按1mL/100g分别灌服逍遥散水煎剂和多潘立酮水溶剂。分组治疗14d后,通过观察大鼠胃肠对营养性半固体糊的排空情况检测胃排空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法检测大鼠下丘脑组织中5-HT、DA、NE的含量。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大鼠胃排空率明显下降(P0.01),治疗结束后,各治疗组大鼠胃排空率较模型组上升(P0.01),但各治疗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下丘脑中的5-HT、DA、NE含量均显著下降(P0.01),与模型组比较,隔药饼灸组、逍遥散组大鼠下丘脑组织中5-HT、DA、NE含量显著上升(P0.01)。结论:隔药饼灸、逍遥散均能显著增加FD肝郁脾虚模型大鼠下丘脑组织中的5-HT、DA、NE含量,从而调节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提高大鼠胃排空率,达到改善胃肠动力的作用;艾炷灸、多潘立酮对FD肝郁脾虚模型大鼠下丘脑单胺类神经递质的作用不明显。  相似文献   

20.
网球肘又称肱骨外上髁炎,为临床常见病,病程长,易复发。笔者采用隔姜灸治疗网球肘效果满意。方法:生姜切成直径4cm、厚0.4cm的姜片,用三棱针均匀穿刺数孔后备用。将姜片贴于患侧肱骨外上髁,艾炷置于姜片上,点燃艾炷。待患者感觉皮肤有热感且不能忍受时将姜片略提起,稍后放下再灸。连续灸5壮,每日治疗1次,7次为1个疗程。一般治疗1~2个疗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