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阵地防御作战,腰腿痛和烂裆(阴囊及大腿内侧皮肤的炎性病变)的发生率较高,它不仅造成指战员精神上的痛苦,而且影响休息,干扰防御战斗任务的完成。为了尽可能查清其发生原因,找出预防办法,我们调查了6个连队的部分人员。结果表明,腰腿病发病率为22.94%;烂裆发病率为19.67%。现将其发病原因分析如下: 发病原因分析 1、居住条件差是发生腰腿痛的主要原因调查发现,所有调查连队居住洞内潮湿,  相似文献   

2.
冻伤与冻疮在连队炊事人员中的发病率较高,为探索其发病原因及防治办法,我们对连队炊事员的冻伤发生情况做了调查,并采取了防治措施,收到一定效果。现将情况报告如下。 (一)一般情况 1、发病率:被调查连队的炊事班,有炊事员283人,发生冻伤与冻疮39例,发病率为13.7%。 2、部位与程度:冻伤部位多在单手的手背和小指侧面,有18例,占46.1%;耳部冻伤8例,占20.5%;足部7例;手与足或耳同时冻伤6例。冻疮有14例,占总冻伤人数的35.9%。  相似文献   

3.
抗洪抢险部队伤病情况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为了给抗洪部队制定卫勤保障决策提供可借鉴的依据。提高部队卫勤保障的质量。方法;统一“抗洪部队伤病登记表”发给随队军医,以连队为基本填报单位。结果:共调查5168人,昼夜发病率最高为2.3%,发病率较高的几种疾病依次是,皮肤病,上呼吸道感染,急性胃肠炎和中暑,而血吸虫病,细菌性痢疾的发病率较低,结论:抗洪救灾部队的伤病特点与常规战争有着明显的不同,其卫生保障与医疗救治应针对发病特点进行。  相似文献   

4.
亚热带湿润地区施工部队发病情况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部队在亚热带湿润地区野外施工期间的多发病及其特点,分析致病因素,提出防治对策,以提高部队野外生存能力和战斗力。方法:深入施工现场调查、巡诊,了解施工部队卫生状况及生存环境,对现症病人实施现场诊治及个案调查。结果:通过施工一线调研巡诊,发现野外施工部队多发病有如下特点:皮肤病为高发病之一,发病率为15.54%,占发病总数的93.17%;其次为口腔溃疡,发病率为0.86%;头晕(先兆中暑)发病率为0.16%;膝关节痛发病率为0.12%。结论:针对亚热带地区野外施工特点,掌握部队发病规率,抓好防治重点,是做好施工部队卫生防病工作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5.
长江流域抗洪部队主要病种及发病情况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做好部队卫生防疫工作是完成抗洪任务的重要条件之一,本项研究旨在探讨部队在抗洪条件下的发病因素和规律。方法:结合自身随同部队参加长江流域抗洪实践,通过调查,探索规律和总结经验。结果:驻地两所部队医院,在抗洪期间的34d中共收治病人272人次,其中内科占54.40%,外科占27.21%,皮肤病占1.84%,传染病占5.15%,五官科占11.76%。在收治的传染病患者中,主要病种为细菌性痢疾,占50.00%。某部发生中暑60例,占总发病人数的3.60%。结论:抗洪部队对传染病预防十分重视,并取得显著效果;但部队中暑发病比例较高,提示在热区抗洪作业期间,要加强部队的防暑降温工作。  相似文献   

6.
东北地区某部急性感染性腹泻病的流行病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于1992年6月至1993年5月,在某部队设点进行了腹泻病监测。通过对40个连队2267名官兵一年的观察,共发现急性腹泻病人470例,发病率为20.73%。75%连队的发病率介于10.1 ̄30.0%,以散发为主,3个连队曾出现本病流行。6 ̄9月份发病数占全年总病例数的60%。122例腹泻病人粪便标本检出6种病原体,检出率为40.2%,以ETEC、志贺氏菌及轮状病毒(A)为多。71例腹泻病人与1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部队战士发病率及其分布特点,采取有效预防措施,提高防治水平和医疗保障能力,我们对该地驻军18个单位的战士发病情况进行回顾性调查,现报告如下。方法(一)调查内容(1)对象为某沿海地区甲、乙、丙三个部队18个单位的战士,随机抽样10657人,年龄17~23岁,均为男性。(2)1985~1989年入伍战士的发病情况,入伍1、2、3年发病率,各部队的工作性质发病率,20种常见病发病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预测不同年代参加接尘工作的大明矿矿工在若干年内尘肺发病人数。方法对铁法大明矿煤工尘肺和接尘矿工进行调查。以寿命表法计算不同年代参加接尘作业工人的尘肺累积发病率和年平均发病率;按期望寿命,根据工人的年龄构成进行煤工尘肺发病趋势的预测。结果该矿1959年前、1960-1964年、1965-1969年、1970-1979年4个不同年代参加接尘作业工人至2004年末的年平均发病率逐渐降低,4个年代的年平均发病率依次为0.40%、0.44%、0.06%、0.01%。其参加接尘作业工人预期发病人数分别为16.93、7.03、1.54、2.18,共27.69人,即28人。预测1964年前参加接尘作业的工人为主要发病人群,其发病人数占总发病人数的86.53%;发病人数主要集中在接尘后15年内,占总预期发病人数的79.05%。结论预测该矿未来尘肺发病人数逐渐减少,病例主要来自于1964年前参加接尘作业、年龄在60~74岁的工人;发病主要集中在今后15年内。  相似文献   

9.
病毒性肝炎的发病目前在部队传染病中仍居重要位置,其预防的方法及措施仍应加强调查研究,以找出威胁部队健康的主要因素,使防治工作有的放矢。我们对三年来我院收治的122名病毒性肝炎患者的感染来源与病原学诊断情况进行了调查。现报告如下: (一) 调查方法 查阅了1986~1988年以来诊断为肝炎住院治疗的122例部队病员病历,了解主要的发病原因,根据最后诊断分类统计出甲型、乙型及其它类型肝炎的发病情况。 (二) 调查结果 122名病毒性肝炎患者中甲肝38人,占31.1%;乙肝75人,占61.5%;  相似文献   

10.
目的:摸清南海亚热带地区部队皮肤花斑发病情况,为降低皮肤浅部真菌病发病率提供依据。方法:采取随机抽样调查法,对南海亚热带地区某部队进行皮肤花斑癣发病情况调查,将所获资料进行归类、分析。结果:皮肤花斑癣患病率7.3%,占皮肤浅部真菌病总患病率的22.2%。本地区和外地籍战士皮肤花斑癣患病率分别为15.78%和5.40%,发病与家族易感性、机体免疫功能、高温、多汗及对病原菌易感等因素有关。结论:应针对病因及发病特点,采取综合防治措施,积极做好基层部队卫生防病工作。  相似文献   

11.
西南部队2000~2002年肺结核发病特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调查部队肺结核流行状况并分析发病特点,为制定更加有效的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驻西南各医院2000~2002年的有效传染病报告卡,采用全军“军队疫情监测管理信息系统”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3年中,西南部队共报告肺结核519例,其中2000年占30.44%,2001年占35.65%,2002年占33.91%;肺结核是排第3位的传染病,其发病特点是:全年均有发病,1月和10~12月发病较少,2~9月发病较多,发病高峰出现在5、6月份;30岁以下病人占89.79%;40岁以上者仅占5.20%,但逐年上升的趋势明显;所有病例中,男性占97.11%,呈逐年下降趋势,女性占2.89%,呈逐年上升趋势;战士占77.84%,干部占17.53%,有逐年下降趋势。结论 肺结核仍是西南部队官兵中排第3位的传染病,应进一步采取措施控制疫情传播和降低发病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调查两不同梯队内陆救援人员进驻高原后1周内急性高原病(acute mountain sickness,AMS)发病情况,分析影响AMS发病率的相关因素。方法收集某内陆救援人员不同梯次(A梯队和B梯队)进驻高原驻训地(海拔4450 m)后1周内AMS的发病人数并对其进行统计分析,回顾性调查两个梯队的阶梯调整适应时间、作业强度、饮食保障及自然环境因素。结果 A梯队AMS发病人数为45人,发病率为16.61%;B梯队AMS发病人数为4人,发病率为4.71%。经Fisher精确概率检验,两梯队高原发病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4)。结论赴高原救援人员阶梯适应时间长短、早期作业强度大小、饮食保障好坏、天气状况优劣等直接影响救援人员AMS的发病情况。  相似文献   

13.
为及时了解部队急性传染病发病情况,有的放矢地做好部队卫生防疫工作,1987年上半年对全区部队上报的急性传染病和体系医院收治的部队急性传染病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发现,漏报的现象比较严重,部队急性传染病漏报的单位占60%以上;几种需送体系医院收治的急性传染病漏报率均在60%以上。现将调查的主要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孙丙坤 《职业与健康》2007,23(6):410-411
目的了解煤矿作业工人尘肺发病规律。方法对某煤矿114例煤工尘肺(CWP)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该煤矿CWP发病率为3.18%,发病平均年龄(49.52±6.54)岁,发病工人接尘工龄平均(26.89±5.36)a,以掘进工种的发病率最高为5.76%,发病年代以1991—1995年最高,占总发病率的41.23%。结论CWP是煤矿作业工人的主要危害,应采取综合性防治措施,防止CWP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驻某地部队士兵第三磨牙阻生及冠周炎发病情况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调查分析下颌第三磨牙阻生及冠周炎在部队的发病情况,为制定相应卫生防病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全军“八五”期间口腔调查方案,对驻某地部队1084名士兵进行了下颌第三磨牙阻生情况调查,并用问卷方式调查阻生牙致冠周炎发病及治疗情况。结果:第三磨牙阻生率占18.1%,冠周炎发病率93.9%。结论:部队因青年人相对集中,是阻生牙和冠周炎的高发年龄段人群,应引起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16.
目的调查某部在2015年6-10月期间变应性鼻炎的发病情况。方法 2015年6-10月间,在不同月份采用部队整群抽样的方法,采取问卷调查形式对抽样的官兵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变应性鼻炎的诊断依据ARIA标准,数据采用SPSS 10.0完成统计分析。结果共完成问卷2500份,2388份问卷合格,总的患病率为24.71%,6、7、8、9、10月份患病率分别为8.08%、26.15%、30.48%、35.06%、14.08%,其中在驻地甘肃天水市(6、10月份)患病率为11.31%,赴宁夏青铜峡外训地(7、8、9月份)患病率为31.18%,经统计学处理,两地发病率差异明显(P0.01)。根据ARIA分类标准,间歇性变应性鼻炎占26.55%,持续性占73.45%;轻度占74.24%,中重度占25.76%。结论某部官兵赴宁夏青铜峡地区外训期间变应性鼻炎的发病率相较于在驻地甘肃天水市的发病率明显增高,其中以持续性(占73.45%)为主,严重影响部队官兵的身体健康,导致部队昼夜发病率居高不下,对部队的正常工作训练产生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17.
目的调查某应急作战部队高原演训期间高发伤病类型及特点规律,为高原训练部队伤病谱的研究积累资料,并为部队高原演训期间伤病预防工作提供参考借鉴。方法由该部队随队军医对伤病进行诊断和信息登记,由军区疾控中心进行资料统计分析。结果该部队高原演训期间,共接诊伤病号1989人次,伤病昼夜发病率为4.4‰;高发伤病类型依次为上呼吸道感染(872例,占43.8%)、消化系统疾病(485例,占24.4%)和急性高原反应(415例,占20.9%)。这些伤病的发生多集中在初上高原的前2周内,分别占同类疾病总发病人数的68.6%、85.6%和96.9%。发病曲线除急性高原反应呈陡升陡降趋势外,上呼吸道感染和消化系统疾病的发生呈现缓升缓降趋势。结论该部队执行高原演训任务期间,疾病的昼夜发生率并不高于其他高原驻训部队;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和急性高原反应是高原演训部队的主要伤病类型;医疗防疫人员要重视做好部队急进高原后前15天内伤病的预防控制工作,并做好高发伤病发生规律及预防措施的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8.
为探索部队传染病发生及流行规律,积累传染病监测的资料,以便科学地指导卫生防病工作和为评价《一九七九年至一九八五年全军除害灭病规划》(下称规划)执行情况提供依据,本文收集了1970~1985年部队传染病统计资料,结合疫情个案调查,从历年传染病发病率变化、季节高峰、传染病构成比和在部队中的分布,进行概括分析。发病概况 (一) 十六年来传染病发病率变化十六年来传染病发病率变化,大致分三个阶段:1970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抗震救灾期间驻北川前线部队官兵中皮肤病的发病特点及防治对策. 方法对驻北川前线部队就诊官兵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447例就诊官兵中,皮肤病的发病率位居首位,为34.2%(153/447);发病率居前三位的皮肤病依次为:虫咬皮炎、真菌性皮肤病和湿疹,分别占43.8%(67/153)、15.0%(23/153)和10.5%(16/153). 结论抗震救灾前线部队官兵中皮肤病的发病率较高,应重视皮肤病的诊治工作;虫咬皮炎是防治的重点;应根据救灾部队皮肤病的发病特点,合理配置治疗药品,及早采取有针对性的预防对策,确保部队的战斗力.  相似文献   

20.
某舟桥部队官兵腰腿痛发病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某舟桥部队官兵腰腿痛发病情况,探索腿痛病的发病原因,为做好舟桥部队官兵腰腿痛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取回顾性调查方法,以某舟桥部队全体官兵为样一年期间的诊断书,门诊登记为依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舟桥部队的官兵腰腿痛扫病率较高,在调查的1543人中,发病176人,发病率为11.4%;其中士兵发病率为13.3%,军官与志愿兵发病率为6.0%,具有士兵多于官官与志愿兵的发病特点。此外还与职业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