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通过对老年糖尿病(DM)患者体力活动现状调查与分析,为老年DM人群医学护理与生活质量改善等提供科学指导。方法问卷内容设计包括工作、交通行程、家务和娱乐休闲体力活动,调查323例60~79岁DM患者过去7 d的体力活动情况。体力活动量(METminutes/w)=体力活动强度MET值×体力活动时间(min)/d×活动天数,并对总体力活动量进行分级统计分析。结果 (1)老年DM患者的体力活动以交通行程有关体力活动量最为突出,男性平均为959.05 MET-minutes/w,女性平均为1 988.19 MET-minutes/w;其次为娱乐休闲有关体力活动量,男性平均为445.05 MET-minutes/w,女性平均为875.18 MET-minutes/w;第3为家务有关体力活动总量,男性平均为277.90 MET-minutes/w,女性平均为420.31 MET-minutes/w;与工作有关体力活动量最小,男性平均为134.26 MET-minutes/w,女性平均为67.94 MET-minutes/w。总体力活动量男性平均为1 816.26 MET-minutes/w,女性平均为2 789.42 MET-minutes/w。(2)老年男性DM患者日常总体力活动量处于中等水平的为115例,占96.64%;而女性DM患者日常总体力活动量处于中等水平的为92例,占45.10%;高水平的为111例,占54.41%。结论 (1)老年DM患者的体力活动以交通行程有关体力活动量最为突出,其次为娱乐休闲、家务和工作有关体力活动量;除工作有关体力活动量男性大于女性外,交通行程、家务、娱乐休闲和总体力活动量男性均小于女性。(2)体力活动作为DM患者的运动护理措施,老年男性DM患者体力活动处于中等水平,对DM风险的降低非常有益;而老年女性DM患者体力活动半数多处于高水平,应适当进行调整,以达到合理降低DM风险的运动护理效果。  相似文献   

2.
体力活动对糖尿病流行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体力活动对糖尿病流行的影响姜新建,林玉平,林淑琼糖尿病(DM)危险因子在DM发病机制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对DM危险因子研究有助于人们从生物、生活行为、心理和社会文化及自然历程诸方面全面了解DM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同时为DM的综合防治提供科学依据。体力...  相似文献   

3.
背景 心脏康复是采用多学科方法实施心血管疾病综合二级预防的医学专业手段,分析心脏康复患者心肺运动试验(CPET)指标对了解心脏康复患者心肺功能和运动耐量、进行危险分层、评估心脏康复疗效及判断预后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及参考价值.目的 分析不同性别、年龄、体力活动心脏康复患者CPET指标.方法 选取2015年11月至2020年...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索体力活动与代谢综合征(MS)的关系。方法采用自制调查表调查体力活动状况并测量MS各组分情况,应用对应分析方法分析体力活动与MS各组分的关联情况。结果 MS的检出率为26.6%。在工作相关体力活动中,步行上下班者与MS有关,以久坐为主的工作方式与MS有关;在锻炼相关体力活动中,每周运动≤1次者与MS有关,低强度的运动方式与MS有关,每次运动时间0.5 h与MS有关。结论体力活动与MS的发生密切相关,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提倡健康的上下班方式,改变久坐的工作方式,坚持运动锻炼,从而降低MS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体力活动对老年人生存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综述近年来有关体力活动对老年人死亡率,生存质量某些方面的影响研究,阐明体力活动与虚弱的关系以及老年人参与体力活动的现状,提出倘能坚持中等量的体力活动便能提高老年人的生存质量,降低死亡率,并提出全科医生对老年人进行保健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6.
《高血压杂志》2006,14(6):445-445
体育活动可减少心血管事件危险,但能一过性增加室性心律失常,短期及长期体育活动与骤死的关系还不清楚(JAMA,2006,295:1399-1403)。该文目的在于研究妇女中一强度运动时与轻一无运动时骤死的危险的比较。在1980—2004年内,护士健康研究项目中69693名无心血管病的参加者中发生骤死288例,在36.5百万小时的体育运动中只有1例骤死,中一强度运动与小量无运动比较,骤死危险虽有一过性增加(RR为2.38,95%CI为1.23~4.60,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湖北地区居民日常运动情况及其与心血管疾病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分层多阶段随机抽样对湖北黄石铁山区1925名及武汉洪山区718名及湖北黄冈麻城2037名及随州广水1971名15岁以上居民进行问卷调查和体格检查,获取基本资料与心血管疾病相关资料,对相关数据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不同运动等级下高血压、脑卒中患病病率存在差异,不同运动等级下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包括肥胖的患病率、BMI、腰围、基础代谢、身体脂肪率、内脏脂肪指数和静息60s脉搏均存在统计学差异。高血压患者非工作日静态行为时间多于非高血压者,而工作日和非工作日睡眠时间均低于非高血压患者,脑卒中患者工作日和非工作日的静态行为时间均高于非脑卒中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体力活动的不同会影响心血管疾病如高血压、脑卒中等的患病率,应该重视运动锻炼在心血管疾病预防工作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人类正处在为了保持健康而寻求每日最佳活动模式的十字路口上。科学家们发现,在人类进化史上,脑容量越来越大,而脑容量越大,对饮食的质量要求越高,这导致了总的能量消耗比增加。此外,随着人类迁徙和农业的进步,人们的食物来源和质量也不断发展。研究发现古代人类维持基本生活的总的能量效率/静息能量消耗或体力活动水平(PAL)之比接近3.2,而在现代社会人类的PAL约为1.67。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三轴加速度计对老年人7 d的体力活动监测,分析老年人日常体力活动与能量消耗的状况,为老年人群的体力活动开展、各种老年疾病的运动护理及运动促进健康的科学指导等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5年1~6月在沈阳市第四人民医院进行健康体检的老年人50例。其中男20例、女30例,男、女之间体质量指数(BMI)无显著性差异。征得研究对象同意后,在身体右侧髂前上棘部位佩戴加速度计监测日常体力活动7 d,每天佩戴10 h以上,并确保周一至周五有2 d和周六至周日有1 d的有效数据。加速度计型号为Actigraph GT3X(美国),采样间隔10 s,采集参数为每天平均的佩戴时间、轻体力活动时间、中等强度活动时间、高强度活动时间、总计数值、平均每分钟计数值、步数和平均代谢当量等,数据统计处理由SPSS软件完成。结果老年人的体力活动主要以轻体力活动为主,轻体力活动时间为佩戴时间的86.96%~88.90%,平均代谢当量(METs)介于1.21~1.29之间,均属于轻度体力活动范围。结论老年人日常体力活动存在着明显不足现象,这也是老年人心血管病和其他慢性疾病发生的潜在风险因素,有必要提高老年人的运动防护意识,促进老年人体力活动的开展,适当增加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并给予运动促进健康的科学指导,以降低各种老年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心房颤动(房颤)的发病率在全球范围内仍在不断上升,并对心血管疾病发病率和病死率产生显著的不利影响。体育锻炼对降低心血管疾病患病率、发病率和病死率的获益是不可否认的。然而,体力活动与房颤的发病之间存在复杂的相关性。房颤患者体力活动、心肺适能和心血管结局研究(HUNT研究)为较高体力活动和心肺适能对房颤患者预后的潜在获益提供了新的证据。未来有必要开展进一步的随机对照研究,评估不同强度体力活动对不同类型房颤患者长期预后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正>研究表明,体力活动与老年人慢性疾病、身体残疾预防呈现正相关,老年人定期进行体力活动会产生大量的健康收益,体力活动能够降低老年人认知衰老速度和患抑郁症的危险,同时,还能提高老年人独立生活的能力〔1〕。近年来,城市建成环境与老年人休闲性体力活动关系的研究逐渐成为国际公共健康领域研究的新热点。  相似文献   

12.
急性心肌梗死及由此引起的死亡、缺血性冠状动脉病变、心力衰竭等,在我国心血管疾病的发生中占有很高的比例,造成急性心肌梗死发生的因素有很多,继吸烟、大量饮酒、血脂异常等因素之后,人们对体力活动水平的认识也在逐渐提高,很多研究表明有氧性质的体力活动对心血管疾病乃至急性心肌梗死的预防有积极效应,但是对于最佳活动的时间、频率及强度,目前尚缺乏充分的认识。  相似文献   

13.
城市老年人体力活动测量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老年期体力活动容量是反映老年人生活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应用7天体力活动回忆量表,对武汉市1033名55岁以上老年人体力活动容量进行了测量与评价。结果表明,平均能量消耗量男性为3298kCal/日,女性为3438kCal/日。能量消耗量随增龄下降,尤其是65岁及以上年龄组。本文还对中度活动及总活动能量消耗量与教育、职业、婚姻状况、慢性疾病、体重指数、认知功能、健康行为等生理、心理、社会因素间相互关系进行了逐步回归分忻。  相似文献   

14.
我们于1987年从安贞地区随机抽取35—64岁年龄组271人进行体力活动询问调查,同时测定血压、血清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身高、体重等项指标。无论男性或女性,业余体力活动消耗的能量均随年龄而增加。50—70%的人参加散步、体操等较轻的业余体力活动。年龄、受教育年数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与业余体力活动能量消耗呈独立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不同体力活动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运动血压的影响,为防治高血压提供依据。方法选择老年1级、2级高血压且无并发症患者256例和普通健康老年人256例为研究对象,根据人选患者血压和体力活动水平差异分为高血压低体力活动组(HL组)、高血压中体力活动组(HM组)、健康低体力活动组(NL组)和健康中体力活动组(NM组),比较各组在安静时、运动中和运动后血压的变化。结果HL组和HM组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在安静时、最高峰值和运动后5min均明显高于NL组和NM组相应测量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收缩压:F=11.846、18.337、10.976,均P〈0.001;舒张压:F=13.182、11.694、11.453,均P〈0.05);HL组在安静时和运动后5min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明显高于HM组[HL组收缩压:(133.5±15.2)mmHg、(129.4±14.3)mmHg,HL组舒张压:(95.2±11.0)mmHg、(90.2±12.2)mmHg;HM组收缩压:(129.7±17.6)mmHg、(122.1±17.9)mmHg,HM组舒张压:(90.4±10.2)mmHg、(82.7±10.8)mmHg]、收缩压和舒张压的变化幅度[(5.1±3.9)%和(5.1±4.2)%]明显低于HM组[(6.6±5.3)%和(8.2±7.7)%],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适宜和适量的运动有利于改善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提高其在运动后血压的恢复能力。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中老年维持性血透患者体力活动(AP)能力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21年9月至2022年2月西安市4所三级甲等医院血液净化中心进行血液透析治疗的中老年终末期肾病患者,将符合纳入标准、排除标准的315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使用自行设计的一般资料调查表和人类活动概况量表进行调查。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单因素分析以及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患者的PA水平以及影响因素。采用SPSS 26.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根据数据类型,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及χ2检验。结果 本研究共发放问卷315份,其中有效问卷305份(96.82%)。在最大活动得分分组中,低PA水平组2例(0.65%),中PA水平组210例(65.85%),活跃PA水平组93例(30.50%)。不同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在职状况的患者,最大活动得分等级间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在校正活动得分分组中,低PA水平组89例(29.18%),中PA水平组180例(59.02%),活跃PA水平组36例(11.80%)。不同年龄、文化程度、在职状况、并发症个数、患糖尿病的患者,不同PA水平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最大活动得分分级为因变量的回归模型中,年龄(OR=0.940,95%CI 0.910~0.969)、性别(OR=1.828,95%CI 1.042~3.206)、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OR=0.485,95%CI 0.254~0.927)是PA影响因素(P<0.05);在以校正活动得分分级为因变量的回归模型中,年龄增长(OR=0.959,95%CI 0.924~0.995)、性别(OR=1.782,95%CI 1.050~3.028)、退休/病退(OR=0.379,95%CI 0.158~0.909)、患糖尿病(OR=0.573,95%CI -1.062~-0.050)、并发症个数为2个(OR=0.320,95%CI 0.128~0.800)是PA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中老年血液透析患者的PA整体处于中等水平;性别、年龄、在职状况、并发症个数、是否患糖尿病是影响患者PA的因素。  相似文献   

17.
<正>背景:闲时的体力活动的裨益已广泛知晓,但建议的每周<150 min的活动量是否有益于寿命?尚不清楚。作者评估台湾居民不同体力活动量对健康的裨益。方法:这是前瞻性队列研究,416 175人(男199 265人)参加台湾的1996~2008年的一次标化医学筛查,平均随访8.05年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农村体力活动与其他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的关系。方法利用甘肃榆中农村心血管病及危险因素的流行病学调查资料进行统计分析。体力活动量采用梅脱-小时(MET-hr)为定量单位。结果本次研究有效问卷1087份。男女间文化程度和年收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肥胖率和吸烟率有显著差异(P〈0.01)。劳作、家务、运动和交通体力活动中,农民的劳作日均活动量最高。高血压人群及中心性肥胖人群的劳作和日均活动总量分别低于非患病人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交通和休闲运动量与各类心血管病危险因素之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1)。调整人口学特征后,劳作活动量和日均体力活动总量的增加对中心性肥胖有保护作用,运动量越大保护作用越强(P〈0.05);同时高强度的劳作或增加日均活动总量对超重/肥胖有保护作用(P〈0.05)。结论我国不同社会人口学特征的居民运动情况不同,国内应针对不同人群的体力活动特点制定指南,引导我国居民积极参加体力活动。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城市建成环境与中老年居民体力活动等级的关系进行分析。方法选取参加2015年南京市中老年国民体质测试的40~79岁成年人(共计1 730人,男887人,女843人),采用有序多项Logistic回归模型分别对南京市男性和女性居民的体力活动等级与建成环境变量关系进行分析。结果相比工作场所为其他形式的中老年男性居民,工作场所为办公室的男性体力活动等级降低1级的预估系数为1.183(P=0.001)。相比工作场所为其他形式的中老年女性居民,工作场所为办公室的女性体力活动等级降低1级的预估系数为0.872(P=0.002);相比工作场所为其他形式的中老年女性居民,工作场所为厂矿车间的女性体力活动等级提高1级的预估系数为1.602(P=0.000);相比工作场所为其他形式的中老年女性居民,工作场所为田间的中老年女性体力活动等级提高1级的预估系数为3.170(P=0.003);相比工作场所为其他形式的中老年女性居民,工作场所为柜台摊位餐厅的女性体力活动等级提高1级的预估系数为1.676(P=0.000)。结论以办公室为工作场所的静态工作方式将降低男性和女性中老年人群的体力活动等级。  相似文献   

20.
作者观察了家庭结构、社区因素和心理社会因素对糖尿病患儿代谢控制的影响。方法 对 1 55例 1 8岁以下 ,确诊糖尿病时间在 1年以上的糖尿病患儿和他们的母亲或女性监护人进行了访问和问卷调查。参加试验的孩子和其女性监护人多来自双亲家庭( 66 5% ) ,高加索裔占 66 5%。 49 7%的患儿是女性 ,平均年龄 ( 1 2 5± 3 5)岁。 65 2 %的母亲是大学预科以上学历 ,她们的平均年龄为( 3 9 4±7 3 )岁。 ( 3 7 2± 1 4 1 ) %的家庭属中产阶级。研究人员就生活事件、家庭资源管理、环境因素和社会待遇等设计了个人问卷。采集患儿的血样 ,用DCA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