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1 减肥饮食的种类 当前美国人的膳食特点是:高热量、高饱和脂肪、高胆固醇.鉴于摄入饱和脂肪在高胆固醇血症乃至冠脉疾病死亡率提高中所起的关键作用,几十年来政府组织一直建议限制饱和脂肪摄入.国家胆固醇教育计划和美国心脏协会(AHA)推荐摄入能量中饱和脂肪应<7%,脂肪应<30%.由于认识到高不饱和脂肪、低碳水化合物饮食对部分人群有好处,2001年的ATPⅢ报告将脂肪占摄入能量的比例放宽为25%~35%.Willet和Leibel对持续超过1年的随机膳食试验进行分析后得出结论,脂肪摄入对机体肥胖即便有影响,也是很轻微的.他们还提到:大量减少膳食中总脂肪摄入,可能增加而非减少肥胖发病率.  相似文献   

2.
1减肥饮食的种类当前美国人的膳食特点是:高热量、高饱和脂肪、高胆固醇。鉴于摄入饱和脂肪在高胆固醇血症乃至冠脉疾病死亡率提高中所起的关键作用,几十年来政府组织一直建议限制饱和脂肪摄入。国家胆固醇教育计划和美国心脏协会(AHA)推荐摄入能量中饱和脂肪应<7%,脂肪应<30%。由于认识到高不饱和脂肪、低碳水化合物饮食对部分人群有好处,2001年的ATPⅢ报告将脂肪占摄入能量的比例放宽为25%~35%。Willet和Leibel对持续超过1年的随机膳食试验进行分析后得出结论,脂肪摄入对机体肥胖即便有影响,也是很轻微的。他们还提到:大量减少膳食中…  相似文献   

3.
饱和脂肪酸可增加患心脏病的危险性,用什么食物代替饱和脂肪酸高的食物,以维持身体能量需求呢?专家们有许多不同的意见。现有研究的资料,比较高碳水化合物食物、高蛋白食物、高不饱和脂肪食物等三种食物,分别进入人体后对其健康的影响。该项研究的入选者为高血压前期或一级高血压的  相似文献   

4.
作者使用富于粘性豆类纤维的高碳水化合物饮食,力图全面改善糖尿病控制,特别是降低餐后血糖水平。18例非胰岛素依赖型(NIDDM)和9例胰岛素依赖型(IDDM)糖尿病患者,前6周进含有豆类纤维的高碳水化合物饮食,后6周进标准的低碳水化合物饮食。前者富含豆类及谷类纤维,碳水化合物约占总热量的60%,脂肪占18%,多种不饱和脂肪与饱和脂肪的比例至少为1:1,64%的纤维来自豆类,其余大部分为谷类纤维,制成粗面粉面包。后者为传统的低碳水化合物(占40%)糖尿病人饮食。  相似文献   

5.
自1952年Kinsell氏等首次报告植物油可以降低血中胆固醇以来,大量实验研究和临床实践证明,凡属多价不饱和脂肪的植物油均有降低血中胆固醇的作用。用多价不饱和脂肪代替饱和脂肪以降低血脂,降低冠心  相似文献   

6.
水果是含有丰富营养成分的食物。食物的营养成分有以下七大类,它们是水、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粗纤维、矿物质、维生素。其中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可以提供热量。水果主要含有水分、糖、纤维素和粗纤维.其次是维生素和矿物质。  相似文献   

7.
正对很多人来说,大餐和传统的招待客人之道是假日的主要特点。但你不要贪恋这些高热量、富含脂肪和盐为特点的假日餐饮。特别是在节假日期间,当你面前满是今年其他时候你没有吃到的食物时,重要的是要想一下你要不要吃这些东西。不要吃什么假日的餐桌上高脂肪的食物是很常见的。但这些食物通常富含高饱和脂肪,这种物质会导致你的高胆固醇、心脏病、中风和糖尿病的风险,而且这种食物含高热量。脂肪为我们提供最主要的热量来源,每克脂肪可  相似文献   

8.
美国研究人员在老鼠实验中发现,加工食品和甜食中常见的全乳脂可能会增加肠胃病风险,或许有助解释近年患肠胃病人数明显增加。关乎饮食美国芝加哥大学研究人员先用基因技术让实验鼠变成容易患炎症类肠炎的体质,然后把它们分成三组,给一组喂低脂食品,一组喂含不饱和脂肪的食物,另一组喂富含全乳脂的食品。  相似文献   

9.
高脂饮食的危害已经人所共知,高糖饮食呢?最近荷兰的学者发现,多吃经过加工的精细碳水化合物食物,例如白面包、烘烤饼干、软饮料等,也会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营养专家称这一类加工精细的碳水  相似文献   

10.
正秋季到了,有益的传统郊游野餐加上很多社交活动,真的非常美妙。但是,我们从小就随心所欲吃着的热狗和汉堡在很多方面都很不健康。一些医学专家认为:"建议大家不要再继续吃这些了,现在已经有很多其它健康食物可供选择。"营养灾难汉堡包中含有饱和脂肪及过多的卡路里,这会增加有害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会导致心脏病及中风。很多研究甚至认为,饱和脂肪含量高的膳食与阿尔茨海默氏痴呆疾病的发生也有关联。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高饱和脂肪饮食对老年大鼠学习记忆和脑β-淀粉样蛋白(Aβ)生成的影响及机制。方法 26只雄性老年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高饱和脂肪组各13只,对照组大鼠给予正常饲料,高饱和脂肪组大鼠给予含15%牛油饲料,喂养3个月。用Morris水迷宫测定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海马Aβ含量,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脑内β-淀粉样前体蛋白(APP)表达,用黄嘌呤氧化酶法测定血清及脑组织总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结果与对照组相比,高饱和脂肪组大鼠平均逃避潜伏期明显延长(P<0.05),穿越原平台所在位置次数显著减少(P<0.01),脑皮质和海马区APP蛋白表达明显增多(P<0.01,P<0.05),海马Aβ含量显著升高(P<0.01),血清及脑组织总SOD水平均显著降低(P<0.01,P<0.05)。结论高饱和脂肪饮食降低学习记忆能力、增加APP和Aβ水平,其机制可能与降低脑抗氧化能力有关。  相似文献   

12.
我国目前心血管疾病患者数量庞大,也是成年男性及女性过早罹病与死亡的重要原因,为了提高对心血管疾病的防治水准,也为了使我国的中医发扬光大,在治疗心血管疾病中,我们坚持走中西医相结合防治心血管疾病的道路。要减少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首先在生活中应该:避免吸烟、注意体重与腰围、规律运动、食用有益心血管健康的食物(适量摄取健康脂肪、少吃盐、多吃蔬菜水果、选择全谷类)、定期检查追踪、自我压力管理、保持充足睡眠等。这不仅可以防御疾病的发生,同时也为药物治疗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3.
情绪与冠心病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冠心病是当代威胁人类生命的主要疾病之一。本病多发生在40岁以后,男性多于女性,脑力劳动者较多。近年来国内外对冠心病的发病与情绪的关系综述如下。 1冠心病的成因与情绪冠心病的病因和发病机理至今尚未完全阐明。近20年来,很多营养学家一直认为人们食物中胆固醇的含量高是冠心病发病率高的主要原因。有人提出,高胆固醇食物并不是冠心病发展、形成的主要因素。哈佛大学营养学院曾对579名由爱尔兰移居波士顿的健康男子作了详细的调查,发现移居到美国的爱尔兰人比在他们本士的兄弟患冠心病要多。芬兰的农民习惯吃高饱和脂肪食物,但患冠心病的人很少。非洲的马塞部落人吃更高的饱和脂肪食物,而患冠心病者更少见。现在的大量研究证明,由于各种心  相似文献   

14.
对于心血管健康,食物的质比食物的量来得更重要。在以往的心血管健康饮食指导中,我们一直关注脂肪的摄入,而忽略了另一个重要的营养素--碳水化合物。而且我们对脂肪的见解似乎只是强调如何将脂肪摄入降到最低限度。最近的研究报道告诉我们,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的质比量更重要。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目的是观察高脂餐、高血压及二者联合对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的影响。1 资料与方法 :高血压病患者 35例分为 2组 :(1)高脂餐组 :14例 [男 4例 ,女 10例 ,平均年龄 (5 2 1± 10 5 )岁 ,体质指数 (2 5 0 3± 3 15 )kg/m2 ]给予高脂餐 (脂肪 5 0g、蛋白 15g、碳水化合物 78g,总热量 82 2千卡 ,食物由精制油煎蛋及粥组成 )。 (2 )低脂餐组 :2 1例 [男 6例 ,女 15例 ,平均年龄(5 8 1± 12 1)岁 ,体质指数 (2 4 19± 4 0 7)kg/m2 ]给予低脂餐(脂肪 0g、蛋白 15g、碳水化合物 16 5g ,总热量 82 2千卡 ,食物由煮蛋、馒头…  相似文献   

16.
正糖类、脂类、蛋白质被公认为人体必需的三大营养素,主要起着提供能量的关键作用。而低碳水化合物饮食(LCD)是指通过减少或限制碳水化合物的摄入,相应地提高蛋白质和(或)脂类的摄入量,以缓解、控制或预防疾病的一种饮食结构。一般来说,LCD要求碳水化合物占每日摄入总热量的45%以下[1]。人类的大脑对食物极其敏感。早在旧石器时代,人类原始的饮食结构就以蔬菜、水果及肉类为主,LCD最为符  相似文献   

17.
杂合子型的家族性血胆固醇过高患者的细胞膜上功能受体的数量是正常的一半。一般认为这是他们高胆固醇血症的原因。正常时,饮食中的胆固醇能增加低密度脂蛋白(LDL)的形成和降低LDL受体相对应的LDL清除率,导致LDL的胆固醇水平升高。为了分析高脂肪和高胆固醇饮食对LDL受体减少的影响,给4名有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的患者以包括一顿高胆固醇的三种饮食,观察饮食对脂蛋白;载脂蛋白B或载脂蛋白E的作用。基本饮食为15%蛋白质、30%脂肪、55%碳水化合物和  相似文献   

18.
我刊热心的读者看到近期我刊介绍了美国哈佛公共学院介绍的健康餐盘,注意到禽肉被列为健康蛋白质的来源,很自然地提出称他们并不奇怪餐盘推荐鱼、坚果或豆类,但为什么禽肉也算呢?餐盘将鸡肉和火鸡肉列入蛋白质的健康来源,主要原因是它们含有的饱和脂肪比起红肉相对较少(有营养的红肉包括牛肉、羊肉和猪肉)。请看以下附图。你可以发现,鸡肉以及火鸡肉含有的脂肪中,饱和脂肪是不饱和脂肪  相似文献   

19.
走出误区     
饭吃得越少对病情控制越有利不少患者只控制主食摄入,认为饭吃得越少越好,甚至把主食控制在每餐仅吃半两到1两,这样会造成两种后果:一是由于主食摄入不足,总热量无法满足机体代谢的需要而导致体内脂肪、蛋白质过量分解、身体消瘦、营养不良,甚至产生饥饿性酮症。另一种情况是认为自己已经控制了饮食量,从而对油脂、零食、肉蛋类食物不加控制,使每日总热量远远超过控制范围,而且脂肪摄入过多,如此易并发高脂血症和心血管疾病。其实,糖尿病饮食需要控制摄入食物所产生的总热量与含热量较多的脂肪。吃点零食无所谓有些糖尿病患者三餐热量控制比…  相似文献   

20.
一些研究已检验了通常用于治疗高血压的利尿剂及肾上腺素能抑制剂对胆固醇比例和对不同脂蛋白的作用。利尿药物:Grimm等最近表明双氢克尿塞和氯噻酮在轻症高血压病人中增加血甘油三酯及总胆固醇,此作用可通过降低饮食中饱和脂肪及提高不饱和脂肪而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