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通过对糖尿病患者饮食治疗情况调查,分析不同依从性患者临床特点及疾病与代谢控制情况,为进一步搞好糖尿病饮食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1994-06/2003-07在解放军第三。六医院糖尿病中心首次进行糖尿病并发症筛查的4265例糖尿病患者进行饮食治疗情况调查。按照尚未控制饮食(未控制组)、饮食控制好(优组)、饮食有时控制不好(良组)、饮食经常控制不好(中组)、不控制饮食(差组)进行分组。比较各组间临床特点(年龄、病程、吸烟及饮酒情况、受教育与职业状况、体质量指数、腰围、)、代谢控制(糖代谢、脂代谢、胰岛功能等)情况、糖尿病并发症患病等疾病状况之间的差异。对饮食控制情况与临床特点、代谢控制指标及并发症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未控制组717例(16.8%),优组1006例(23.6%),良组1402例(32.9%),中组801例(18.8%),差组339例(8.0%)。除未控制组外,其余各组间病程、空腹胰岛素及餐后胰岛素间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gt;0.05)。饮食控制顺从性差的患者腰围、体质量指数、空腹及餐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胆固醇、三酰甘油、尿微量白蛋白、眼底病变及酮症酸中毒均显著高于饮食控制好的患者(t=1.961~&;gt;3.291,P&;lt;0.05~0.01),而年龄及受教育程度高的患者饮食控制相对较好。结论:饮食控制好的患者血糖、血脂、腰围、体质量指数均得到明显改善,糖尿病的并发症与合并症减少;年轻的及受教育程度低的患者在饮食控制较差问题相对严重。  相似文献   

2.
目的 调查2型糖尿病患者饮食治疗依从性与体重、血糖、血压、血脂控制的关系.方法 对306医院糖尿病中心完成多学科协作糖尿病并发症筛查的6330例糖尿病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饮食控制依从性好、一般、差,将患者分为三组.结果 患者中男3085例,女3245例,1组、2组、3组分别有患者1490例(23.5%)、2865例(45.3%)和1975例(31.2%).三组总体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PBG)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达标率分别为16.9%、13.2%和25.7%,体重指数达标率为30.7%,总胆固醇(TC)和三酰甘油(TG)的达标率分别为31.2%和47.9%.饮食治疗依从性好的患者FBG、PBG、HbA1c、舒张压、TG和高密度脂蛋白(HDL-C)控制情况较理想.结论 糖尿病患者饮食治疗依从性较低,代谢控制整体达标率较低,依从性与代谢控制达标关系密切.应发挥专科护士在糖尿病教育和管理中的作用,提高糖尿病患者饮食治疗依从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不同血糖控制水平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人体测量及血脂生化指标进行比较分析。方法选择2型糖尿病患者179例,取空腹血测定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糖化血清蛋白、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LDL-C)等指标,并进行身高、体质量、腰围、臀围、瘦体质量、体脂肪含量等人体测量,计算体质量指数(BMI)、腰臀比、腰围身高比、体脂肪百分比,按HbA1c<6.5%和HbA1c≥6.5%将研究对象分为HbA1c控制组和HbA1c控制不良组,比较两组人群上述人体测量及血脂生化指标的差异。结果HbA1c控制不良组人群的BMI、臀围、腰围身高比、体脂肪含量及百分比显著大于HbA1c控制组(P<0.05),TC、LDL-C亦显著高于HbA1c控制组(P<0.05)。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水平与BMI、体脂及血脂密切相关,在代谢控制中应兼顾。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西格列汀对肥胖合并糖调节受损患者的胰岛功能、血糖、体重指数、腰围等指标影响,探讨西格列汀在糖尿病预防及早期治疗方面的作用。方法:选取2011年6月2013年11月首次门诊就诊于泉州市第一医院内分泌科的70例糖调节受损(IGR)患者,年龄(48.61±5.07)岁,未经过任何调脂、降糖及其他治疗。随机分为两组,即A组(35例):进行糖尿病、低脂饮食,运动锻炼;B组(35例):同样进行饮食控制、体育锻炼(同A组),同时加用西格列汀100 mg,qd;6个月后,观察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 h PG)、空腹血清胰岛素、餐后2 h血清胰岛素、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腰围、体重指数(BMI)等指标的变化。结果:A组入组后6个月,空腹及餐后2 h血清胰岛素水平、HOMA-IR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空腹及餐后2 h血糖、BMI、腰围水平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治疗后,空腹及餐后2 h血糖、空腹及餐后2 h血清胰岛素水平、HOMA-IR、BMI、腰围水平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西格列汀具有明显的降低高胰岛素血症及改善胰岛素抵抗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的治疗与围产儿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1998年1月~2008年1月确诊为妊娠期糖尿病50例,其中15例予饮食控制(饮食控制组),27例予饮食控制加胰岛素治疗(治疗组),8例未治疗(未治疗组)。对三组患者的妊娠结局及围产儿进行了比较。结果:未治疗组新生儿体重明显高于饮食控制组和治疗组(P<0.05)。新生儿体重与餐后2h血糖呈正相关关系。未治疗组围产儿合并症发生率显著高于饮食控制组及治疗组(P<0.05)。结论:新生儿体重与餐后2h血糖呈正相关关系,妊娠期糖尿病的孕妇须经过合理治疗,才能降低围产儿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握力水平及其相关因素。方法选取166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糖尿病组;选取同时期住院的510例非2型糖尿病,但有肥胖、血脂异常、高血压等代谢综合征危险指征的疾病患者作为非糖尿病组对照。入院后48 h内收集身高、体质量、体质指数、腰围、臀围、总蛋白、清蛋白、肌酐、尿素氮、血压、血糖、胰岛素、握力等指标,并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营养风险指数等。结果无论男性还是女性,在糖尿病组与非糖尿病组的年龄、体质指数、腰围、臀围、有无吸烟或饮酒、是否合并肥胖、血脂异常、高血压等疾病等方面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的情况下,糖尿病组患者的握力低于非糖尿病组,胰岛素抵抗的比例高于非糖尿病组(P 0.05)。相关分析结果显示无论男性还是女性,糖尿病患者的握力与其体质指数、腰围、清蛋白、总蛋白、肌酐、营养风险指数呈正相关(P 0.05),与年龄、糖尿病病程、糖尿病并发症数量、其他代谢性疾病数量、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胰岛素抵抗指数呈负相关(P 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性别、体质指数、糖尿病病程长短、糖尿病并发症数量、合并其他代谢性疾病数量、清蛋白、总蛋白、肌酐可能影响糖尿病患者的握力(P 0.05)。结论糖尿病患者的握力下降,其与糖尿病病程、并发症、相关代谢性疾病及机体蛋白质储备情况有关。  相似文献   

7.
妊娠期糖尿病的处理与围产儿预后的关系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的处理与围产儿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1994年1月~2000年12月确诊为妊娠期糖尿病90例,其中45例予饮食控制(饮食控制组),25例予胰岛素治疗(治疗组),20例未治疗(未治疗组)。对三组患者的妊娠结局及围产儿进行了比较。结果未治疗组新生儿体重明显高于饮食控制组和治疗组(P<0.05,P<0.025)。新生儿体重与餐后2h血糖呈正相关关系。未治疗组围产儿合并症发生率显著高于饮食控制组及治疗组(P<0.05,P<0.025)。结论新生儿体重与餐后2h血糖呈正相关关系,妊娠期糖尿病的孕妇须经过合理治疗,才能降低围产儿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综合管理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及减少并发症的效果。方法选取重庆市黄桷坪地区2型糖尿病患者1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管理,观察组实施综合管理,比较两组管理前后血糖变化情况、患者行为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管理前体质量指数、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管理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管理后体质量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管理前饮食行为、运动行为、血糖监测及用药行为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管理后饮食行为、运动行为、血糖监测及用药行为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管理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过程中实施综合管理效果理想,能有效控制患者血糖,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老年男性糖尿病患者的血压控制水平与并发症发生的相关性,并制定临床护理措施.方法将184例老年男性糖尿病患者依据血压状况分为5组.正常血压组、血压理想控制组、良好控制组和不良控制组及未控制组.观测不同血压组与糖尿病并发症之间的关系.结果184例患者平均年龄(77.3±8.73)岁,平均糖尿病病程(13.9±11.5)年,有高血压139例(75.5%)、冠心病127例(69.0%)、心肌梗死17例(9.20%)、下肢血管病变73例(39.7%)、糖尿病肾病43例(23.4%).高血压的血压控制:理想者44例(31.7%)、良好者28例(20.1%)、差者67例(48.2%).随年龄的增长和高血压病程的延长,血压控制水平降低,各种并发症发生增多.结论对伴有高血压的老年男性糖尿病患者,应尽早干预、综合治疗、加强护理,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饮食处方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0年1月-2011年7月收治的60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分为饮食处方组(n=31)和对照组(n=29),对照组采用常规饮食健康宣教;饮食处方组根据患者身高、体质量、活动情况,饮食习惯由具有营养师资格的糖尿病专科护士给予饮食处方,教会患者使用食物交换份和食物血糖生成指数(glycaemic index,GI),并随时根据血糖情况及时调整饮食餐次、量及品种.结果 饮食处方组与对照组经过干预后,空腹血糖(fasting plasma glucose,FPG)、餐后2h 血糖(2 hour plasma glucose,2hPG)在治疗后第1、第2、第4 周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P<0.01),糖化血红蛋白在治疗后第4周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P<0.01),且饮食处方组的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进行合理的饮食处方,教会患者使用食物交换份、食物血糖生成指数,更有利于控制理想的血糖.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终末期肾脏疾病(ESRD)血液透析患者抑郁的发生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贝克抑郁量表(BDI)对124例ESRD血液透析患者进行抑郁状态评估,并比较抑郁组和非抑郁组的一般情况及实验室指标。结果 BDI评分显示纳入研究的患者抑郁的患病率为56.5%。抑郁组和非抑郁组比较,性别构成和就业情况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和非在职患者抑郁情绪出现的概率较高;两组患者在年龄、透析时间、文化程度、婚姻状况、经济情况方面进行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实验室检查方面,抑郁组白细胞以及血尿酸水平均高于非抑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SRD血液透析患者抑郁的发生率较且好发于女性和非在职患者,同时伴随较高的白细胞和尿酸水平。  相似文献   

12.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失眠情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通过对广州南方医院血液透析中心患者失眠状况及相关因素进行调查,以探讨规律血液透析的失眠患病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以67例透析龄>3月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阿森斯失眠量表(AIS)、Epworth嗜睡量表(ESS)、不宁腿诊断标准量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进行评估。同时,记录患者的一般状况(性别、高血压、糖尿病、肾移植术后排斥、吸烟、喝茶、不宁腿综合征、嗜睡),透析参数(年龄、透析龄、干体重、体重指数、每周透析时间)和生化指标(血肌酐、尿素氮、Kt/V、血红蛋白、血细胞比积、铁蛋白、转铁蛋白饱和度、钾、校正总钙、磷、全段甲状旁腺激素、白蛋白、C-反应蛋白)。以AIS评分≥6分定为失眠,对失眠与非失眠2组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①失眠患者占总人数的38.81%;②失眠组患者在PSQI的7项评分均显著高于非失眠组(P<0.05);③2组比较中,除不宁腿综合征、年龄、铁蛋白差异有显著性(P<0.05)外,其余指标的差异均无显著性;④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示不宁腿综合征和年龄是对失眠有显著影响的变量,其优势比分别为24.451、1.078。结论我中心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失眠率为38.81%,所有失眠患者同时合并睡眠障碍,特别表现在主观睡眠质量、睡眠时间、习惯睡眠效应和日间功能方面。不宁腿综合征和年龄是失眠的危险因素,铁的缺乏和(或)未被清除的部分中分子物质可能会影响睡眠。  相似文献   

13.
Maintenance and promotion of patient dignity is an ethical responsibility of healthcare workers.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patient dignity and related factors in patients with heart failure. In this qualitative study, 22 patients with heart failure were chosen by purposive sampling and semi-structured interviews were conducted until data saturation. Factors related to patient dignity were divided into two main categories: patient/care index and resources. Intrapersonal features (inherent characteristics and individual beliefs) and interpersonal interactions (communication, respect, enough information, privacy, and authority) were classified as components of the patient/care index category. Human resources (management and staff) and environmental resources (facilities and physical space) were classified as components of the resources category. The results will increase healthcare staff's understanding of patient dignity and its related factors, and provide information regarding the development of systems and processes that support patients in ways that are consistent with these values.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尿毒症患者抑郁的发生率及其相关影响因素,为心理支持和针对性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采用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对98例尿毒症患者进行心理状态调查,分别评分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尿毒症患者有70%(69/98)存在不同程度的抑郁状态;在分析比较中,初期透析患者抑郁发生较多;存在并发症者抑郁发生情况与无并发症者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χ2=21.05,P<0.01);抑郁患者发生头昏头痛、睡眠障碍、疲劳及皮肤瘙痒的情况与无抑郁患者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χ2=29.60,28.77,22.16,P<0.01);社交隔离和医疗费用高、经济窘迫、家庭支持差等因素在抑郁患者中发生情况显著高于无抑郁患者(χ2=29.60,28.77,22.16,P<0.01);有无抑郁患者的性别、年龄、文化程度之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χ2=0.5835,0.7098,2.17,P>0.05)。结论:尿毒症患者存在着较高的抑郁发生率并受多种因素影响。在治疗躯体疾病的同时应重视预防和缓解患者的抑郁状态,以促进精神生理的康复,延缓尿毒症进展。  相似文献   

15.
16.
17.
目的探讨腹膜透析患者神经-肌肉反应时间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取横断面研究,选取2010年8月至11月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透析中心复诊的103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测定患者的神经-肌肉反应时间和握力,并收集一般资料、临床生化指标和透析充分性指标等。组间比较使用方差分析,通过简单相关及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探讨透析患者反应时间(reaction timeRT)及其影响因素。结果快反应组28例:RT≤0.63s;中反应组50例:0.63s0.87s。多元回归分析显示,患者的年龄、受教育程度、握力和心脑血管疾病是影响腹膜透析患者神经-肌肉反应时间的独立因素(adjR2=0.326,P<0.05)。结论腹膜透析患者反应时间较慢。除年龄和受教育程度外,患者的营养状态及心脑血管合并症是影响腹膜透析患者神经肌肉反应时间的独立因素。  相似文献   

18.
19.
背景:脑梗死不仅可直接导致患者产生抑郁症状,还可以间接影响患者心理状态,从而对脑梗死患者的治疗过程产生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目的:分析脑梗死患者住院期间的心理状态及其相关因素。设计:横断面观察。单位:梅州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对象:选取梅州人民医院2000~2002年住院的脑梗死患者91例,经CT明确诊断,神志清楚、病情相对稳定,能独立完成问卷填写。方法:①采用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对91例脑梗死患者进行独立问卷调查,测试前由统一医务人员进行讲解指导。焦虑自评量表与抑郁自评量表均包含7个问题,两表累积评分均为0~21分,>9分者为焦虑或抑郁。②从躯体因素、社会因素两方面来评定脑梗死患者产生抑郁及焦虑的情况。躯体因素包括头晕、头痛、失眠、肢体活动障碍(指肌力在4级以下,无法自主行走者)、不良反应(指肺部感染、泌尿系感染、压疮和消化道出血、发热等);社会因素包括年龄、性别、婚姻、教育、家人关心程度、经济状况(状况好指能支付所有住院费用,状况差指不能支付)以及住院时间延长(>1个月)。调查结果采用Binary分析,相对危险度估计值表达为Exp穴B雪,B为偏回归系数。主要观察指标:抑郁、焦虑与脑梗死患者躯体因素及社会因素的相关性。结果:实验选取脑梗死患者91例,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抑郁与脑梗死患者躯体因素及社会因素的相关性:91例患者中,抑郁患者38例(41.8%),抑郁与脑梗死患者的躯体因素及社会因素均密切相关。躯体因素方面,存在头痛、头晕、肢体活动障碍及不良反应者的抑郁发生率明显高于无这些症状者(P<0.01);社会因素方面,住院期间家人不够关心、住院时间延长的抑郁发生率明显增高(P<0.01)。抑郁发生与患者的年龄、性别、婚否、受教育程度、经济状况及睡眠状况无关(P>0.05)。②焦虑与脑梗死患者躯体因素及社会因素的相关性:焦虑患者28例(30.8%),焦虑与住院期间患者的躯体因素及社会因素均密切相关。在躯体因素方面,存在不良反应、瘫痪肢体功能恢复慢者的焦虑发生率明显高于无不良反应、肢体功能恢复良好者(P<0.05);社会因素方面,女性、受教育程度高、家人关心不够、经济状况差者的焦虑发生率较高(P<0.05)。焦虑发生与患者的年龄、婚否、住院时间、头痛、头晕以及失眠症状无关(P>0.05)。结论:焦虑与抑郁是脑梗死患者住院期间常见的心理障碍,与躯体因素及社会因素均密切相关,提示对脑梗死住院患者应加强心理治疗及护理。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了解ICU转出患者认知障碍的发生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早期识别认知障碍和构建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提供参考。 方法 2021年1月—8月,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福建省某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的245例ICU转出患者作为调查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蒙特利尔认知量表、理查兹-坎贝尔睡眠量表等进行调查,将单因素分析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纳入Logistic回归方程,分析ICU转出患者认知障碍的影响因素。 结果 共220例ICU转出患者完成调查且资料完整,其认知障碍的发生率为38.18%。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年龄、受教育程度、谵妄发生次数、理查兹-坎贝尔睡眠量表评分是ICU转出患者发生认知障碍的影响因素(P<0.05)。 结论 ICU转出患者认知障碍发生率较高,年龄大、受教育程度低、谵妄发生次数多、睡眠质量差的ICU转出患者发生认知障碍的风险较高。护理人员应密切关注高风险患者,积极探索有效的预防措施,以降低认知障碍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