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利培酮合并氟西汀治疗强迫症疗效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利培酮合并氟西汀治疗强迫症的疗效.方法:将符合条件的39例强迫症患者随机分为利培酮合并氟西汀组和氟西汀组,治疗8周.采用强迫症量表(Y-BOCS)、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疗效.结果:治疗结束时两组Y-BOCS、HAMD、HAMA的评分均显著降低,更以合用组明显.结论:利培酮合并氟西汀治疗强迫症可以增加疗效.  相似文献   

2.
米氮平与氟西汀治疗老年抑郁症对照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比较米氮平和氟西汀对老年抑郁症的疗效和不良反应. 方法:将60例老年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米氮平组和氟西汀组,分别给予米氮平和氟西汀治疗,疗程6周.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及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疗效和不良反应. 结果:米氮平组和氟西汀组显效率分别为83.3%和76.7%,二者疗效相仿.HAMD评分米氮平组治疗1周即显著下降,氟西汀组治疗4周时显著下降.米氮平组嗜睡较多,而氟西汀组口干、失眠、兴奋或激越等发生率较高. 结论:米氮平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抗抑郁药物,能用于老年抑郁症患者.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氟西汀合并利培酮对强迫症的治疗效果。方法将符合CCMD-3诊断标准的60例强迫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氟西汀合并利培酮治疗,对照组只给予氟西汀治疗,应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及耶鲁布朗强迫量表(Y-BOCS)定期评定疗效。应用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疗程8周。结果在治疗第2、4、6、8周末,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尤其是对强迫思维疗效更好,具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氟西汀合并利培酮治疗强迫症效果优于单用氟西汀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帕罗西汀合并喹硫平治疗强迫症的疗效。方法50例强迫症患者随机分为帕罗西汀组和帕罗西汀合并喹硫平组,疗程8周。采用强迫症量表(Y-BOCS),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疗效。结果治疗结束时两组Y-BOCS,HAMA,HAMD的评分均显著下降,而合并喹硫平组更明显。结论帕罗西汀合并喹硫平治疗强迫症可以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5.
利培酮合并帕罗西汀治疗强迫症疗效分析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目的:探讨利培酮合并帕罗西汀治疗强迫症的疗效。方法:40例强迫症患者随机分为利培酮合并帕罗西汀组和帕罗西汀组,治疗8周。采用强迫症量表(Y-BOCS)、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疗效。结果:治疗结束时两组Y-BOCs、HAMA、HAMD的评分均显著降低,更以合用利培酮组明显。结论:利培酮合并帕罗西汀治疗强迫症可以增加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氟西汀联合齐拉西酮治疗难治性抑郁症的疗效和安全性. 方法:76例难治性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合用组(氟西汀联合齐拉西酮)39例,单用组(单用氟西汀)37例.疗程8周.于治疗前及治疗2、4、8周分别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及治疗中出现的症状量表(TESS)评定疗效及不良反应. 结果:两组HAMD、HAMA评分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P<0.05或P<0.01),以合用组在治疗各周降分更为明显(P<0.05或P<0.01).两组药物不良反应相仿. 结论:氟西汀联合齐拉西酮治疗难治性抑郁症的疗效明显优于单用氟西汀,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7.
氟西汀与舍曲林治疗强迫症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比较氟西汀与舍曲林对强迫症的临床疗效及副反应。方法 将 5 8例强迫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分别应用氟西汀和舍曲林治疗 ,疗程均为 10周 ,采用Yale Brown强迫量表 (Y BOCS)、汉密尔顿抑郁量表 (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 (HAMA)、副反应量表 (TESS)和临床疗效评定标准 ,分别评定临床疗效和副反应。结果 氟西汀组与舍曲林组疗效近似 ,氟西汀组显效率为 6 0 .71% ,有效率为 89.2 9% ,两组的显效率和有效率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且起效时间相近 ;各组治疗前、后Y BOCS、HAMD、HAMA总分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 (P <0 .0 1)。氟西汀组与舍曲林组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氟西汀与舍曲林对强迫症均有较好的疗效 ,起效较快 ,副反应少 ,耐受性好  相似文献   

8.
西酞普兰合用利培酮治疗强迫症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西酞普兰合用利培酮治疗强迫症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将37例强迫症患者随机分为西酞普兰合用利培酮组和西酞普兰单用组,治疗8周.采用强迫症量表(Y-BOCS)、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结束时,两组Y-BOCS、HAMD的评分均显著降低,合用组更明显.两组间TESS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结论:西酞普兰合用利培酮治疗强迫症可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9.
是否合用奎硫平对抑郁症的疗效比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奎硫平联合氟西汀治疗抑郁症的效果.方法:随机将33例抑郁症患者分成两组,分别给予氟西汀或氟西汀合并奎硫平,治疗6周.以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及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观察疗效,副反应量表(TESS)观察不良反应.结果:两组间HAMD和HAMA于第1、2、6周末减分率比较均以合用组显著较大.TESS各周评分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奎硫平合并氟西汀治疗抑郁症的疗效优于单纯使用氟西汀,且耐受性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米氮平治疗强迫症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将58例强迫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以米氮平和氯丙咪嗪治疗8周.用Yale-Brown强迫症量表(Y-BOCS)、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米氮平与氯丙咪嗪治疗强迫症疗效相似,但前者起效更快,不良反应少.结论 米氯平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抗强迫症药.  相似文献   

11.
西酞普兰与氯米帕明治疗强迫症对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比较西酞普兰与氯米帕明治疗强迫症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以西酞普兰和氯米帕明治疗强迫症各30例,疗程8周。应用Yale—Brown强迫症量表(Y—BOCS)、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UD)及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定疗效。结果:西酞普兰组与氯米帕明组治疗后Y-BOCS、HAMD、HAMA分值均显著下降,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西酞普兰组不良反应明显少于氯米帕明组。结论:西酞普兰治疗强迫症疗效与氯米帕明相仿,不良反应较轻,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2.
脑波治疗仪治疗强迫症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脑波治疗仪治疗强迫症的疗效。方法:将96例强迫症患者随机分为氯米帕明合并脑波治疗组49例和单用氯米帕明组47例。疗程6周。用强迫症量表(Y-BOCS)、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定疗效。结果:治疗结束时两组Y-BOCS、HAMD、HAMA评分均显著降低,以合并治疗组明显。结论:脑波治疗仪可提高氯米帕明对强迫症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氟伏沙明合并氯氮平治疗强迫症的疗效。方法45例强迫症患者随机分为氟伏沙明合并氯氮平治疗组和单独氟伏沙明治疗组。疗程8周。采用强迫症量表(Y—BOCS)、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疗效。结果治疗结束时两组Y—BOCS、HAMA、HAMD的评分均显著降低,更以合并氯氮平组明显。结论氟伏沙明合并氯氮平治疗强迫症可以增加疗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米氮平与氟西汀对脑卒中后抑郁焦虑障碍的疗效和副反应。方法53例脑卒中后抑郁焦虑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以米氮平及氟西汀治疗。疗程6周。于治疗前、治疗后1、2、4、6周末采用汉米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米尔顿焦虑量表(HAMA)、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疗效和副反应。结果米氮平组显效率为74.199/6,氟西汀组为50%,差异有显著性(χ^2=3.91,P〈0.05)。米氮平组起效快。两组HAMA总分和HAMD在焦虑/躯体化、睡眠障碍因子分方面差异有显著性(P〈0.05)。米氮平组的不良反应较氟西汀组少而轻。结论米氮平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焦虑障碍起效快、安全、疗效肯定,是临床治疗中可选用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氟伏沙明与氟西汀治疗伴有焦虑的抑郁症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71例伴有焦虑的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氟伏沙明组36例和氟西汀组35例,分别给予氟伏沙明和氟西汀治疗。疗程8周。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治疗中出现的症状量表(TESS)评定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两组HAMD和HAMA评分治疗后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均〈0.01);以氟伏沙明组在治疗1周起即显著下降(P〈0.01),而氟西汀组在治疗2周起显著下降(P〈0.01);两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P〈0.01)。两组不良反应相仿。结论:氟伏沙明与氟西汀治疗伴有焦虑的抑郁症均安全有效,但氟伏沙明起效更快。  相似文献   

16.
丁螺环酮与氟西汀联合治疗抑郁症临床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丁螺环酮与氟西汀联合治疗抑郁症的疗效。方法:抑郁症患者65例,随机分成两组,分别用丁螺环酮联合氟西汀治疗(联用组)和单用氟西汀治疗(单用组),疗程6周。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评定疗效,用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治疗6周后联用组HAMD和HAMA评分显著低于单用组;在第2、第6周末联用组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单用组。两组不良反应相仿。结论:丁螺环酮联合氟西汀治疗抑郁症有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