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探讨腹腔镜脾切除术的安全性及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腹腔镜脾切除术患者(16例肝炎后肝硬化及3例脾梗死,1例脾包虫病,1例血吸虫性肝硬化)的临床资料。结果:21例中2例中转开腹,19例成功完成腹腔镜脾切除术,其中1例行腹腔镜下脾大部切除术。平均手术时间为150min,平均术中失血485ml,术后24~48h胃肠蠕动恢复,术后平均住院时间为12d。结论:经过选择的患者行腹腔镜脾切除术安全可行,除血液系统疾病外还适用于肝硬化患者中需行脾切除者及脾脏本身病变者。  相似文献   

2.
腹腔镜脾切除术5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腹腔镜脾切除术在各类脾脏疾病中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2007年5月至2009年12月完成的55例腹腔镜脾切除术资料.其中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11例,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6例,球形红细胞增生症1例,脾淋巴瘤1例,脾囊肿10例,脾血管瘤5例,脾脉管瘤2例,肝硬化门脉高压脾功能亢进(脾亢)患者9例,肝硬化脾亢患者9例,不明原因脾肿大脾亢1例.结果 55例患者均顺利完成腹腔镜脾切除术,无中转手助或中转开腹,平均手术时间(119.7±33.0)min.术中出血量平均(83.8±65.2)ml.术后平均住院时间(5.7±1.1)d.术后腹水1例,腹腔引流液淀粉酶升高7例,无手术死亡.结论 腹腔镜脾切除术能安全有效地适用于多种脾脏疾病的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3.
腹腔镜巨脾切除术1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目的:探讨腹腔镜巨脾切除术的安全性及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12例腹腔镜巨脾切除术的临床资料。结果:12例中1例中转开腹,11例成功完成腹腔镜巨脾切除术,手术时间150~200m in(平均160m in),术中失血20~200m l(平均120m l),术后胃肠蠕动恢复时间12~24h,术后平均住院5.5d,无手术死亡病例,发生并发症3例,1例术后皮下气肿,1例术中降结肠损伤,1例术后门静脉血栓形成。结论:腹腔镜巨脾切除术安全可行,但必须具有良好的腹腔镜技术和开腹脾切除经验。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腹腔镜脾切除术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8年5月至2012年10月期间笔者所在医院完成的63例腹腔镜脾切除术患者的资料。其中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8例,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1例,脾囊实性占位性病变6例,肝硬变伴门静脉高压、脾功能亢进48例。结果63例患者均顺利完成腹腔镜脾切除术,无中转开腹,手术时间80~250min,平均136.5min;术中出血100-2100mL,平均220mL;住院时间6-14d,平均7.4d。术后无手术死亡。结论腹腔镜脾切除术安全、有效、可行,手术成功的关键是防止术中大出血。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完全腹腔镜下脾切除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回顾分析由我院同一治疗小组在2006年3月至2013年3月期间完成的39例腹腔镜脾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病种包括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21例,脾血管瘤5例,脾囊肿4例,乙肝肝硬化脾功能亢进(脾亢)4例,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2例,酒精性肝硬化脾亢、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脾淋巴瘤各1例。结果 39例患者均顺利完成腹腔镜脾切除术,无中转手助腹腔镜或开腹手术。脾长径(14.2±5.0)cm,手术时间(100.3±50.3)min,术中出血量5~1 500 mL(平均118.8 mL)。均留置脾窝引流管,术后24 h引流量10~1 000 mL(平均164.7 mL),拔管时间(3.64±2.12)d,术后住院时间(6.26±2.17)d。1例术后出现腹腔内出血,急诊行腹腔镜探查止血,术后康复。无脾切除术后凶险性感染、膈下感染、切口感染、肺部感染、血栓/栓塞等并发症,无手术死亡。结论 腹腔镜脾切除术能安全有效地用于治疗多种需行脾脏切除的疾病,而且腹腔镜手术与传统开腹手术相比,具有一次手术行多部位病变切除而不需增加手术切口长度的显著优势,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腹腔镜脾切除术的方法和疗效。方法:回顾分析37例患者行腹腔镜脾切除术的临床资料。结果:35例手术获得成功,平均手术时间177min,术中平均出血125ml,切除脾重量平均为667g,平均住院7.5d。术后无并发症发生。术后血小板从平均38×109/L[(26~67)×109/L]上升至201×109/L[(102~662)×109/L]。结论:腹腔镜脾切除术是一种安全、有效、微创的手术。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总结全腹腔镜脾切除术(laparoscopic splenectomy,LS)的手术技巧与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006年9月至2012年6月为107例患者行LS,其中外伤性脾破裂出血6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diopath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ITP)7例,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1例,脾囊肿4例,脾血管瘤4例,脾淋巴管瘤3例,脾错构瘤2例,脾结节样增生1例,脾脉管瘤1例,淋巴瘤2例,肝硬化门脉高压脾功能亢进76例。结果:105例成功完成全腹腔镜手术,2例中转开腹。术后2例出血,再次手术探查止血,其中1例经腹腔镜探查止血,1例开腹探查止血。28例联合行胆囊切除术、1例联合行阑尾切除术、3例联合行肝切除术;53例行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手术时间50~245 min,平均(122.5±55.6)min;术中出血量30~1 000 ml,平均(206.8±212.7)ml;术后住院5~15 d,平均(6.3±2.8)d。结论:LS安全、微创,术中应细致解剖,仔细操作,防止出血并安全有效地处理脾蒂是LS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段瑞华 《腹部外科》2013,(6):432-434
目的 探讨完全腹腔镜脾切除(laparoseopic splencetomy,LS)的手术技巧和临床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11月至2013年01月125例脾切除患者,其中脾功能亢进89例,脾占位性病变15例,血液病脾18例,脾囊肿3例.结果 125例手术,2例中转开腹手术,平均出血量(150±70.6)ml,手术时间110~255 min,平均 (190.0±65.7)min,术后住院时间平均(10.0±4.5)d,1例出现术后脾窝创面出血,行开腹缝合止血.结论 对于大多数脾切除患者,腹腔镜脾切除术安全可行,关键在于脾韧带的解剖及离断,以及脾蒂的正确处理;贲门周围血管离断的程度及围手术期的管理和处理.  相似文献   

9.
腹腔镜脾切除术100例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 总结8年多来行腹腔镜脾切除术(LS)的临床经验,探讨LS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从1996年4月至2004年11月连续进行了100例15,94例为原发性和继发性脾功能亢进,6例为其它脾疾病,其中34例为巨脾。结果 100例15全部完成,1例术后5h需作小切口开腹止血,2例术后需再次腹腔镜探查和清除脾窝积血。平均手术时间2.3h,平均失血160ml。平均术后住院6d。结论 15安全、有效、切实可行,适用于有脾切除指征的原发性和继发性脾功能亢进或其它脾疾病。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手助腹腔镜脾切除术(hand-assisted laparoscopic splenectomy,HLS)的方法和疗效。方法:回顾分析56例HLS的方法和疗效。结果:56例手术时间65~227min,平均129min,术中出血89~870ml,平均351ml,3例中转开腹。住院时间4~17d,平均6.5d。术后腹腔内出血4例,切口感染6例。无死亡病例。结论:HLS可行、有效,适用于脾体积正常至中度肿大的脾亢、血液病及脾疾病患者。  相似文献   

11.
��ǻ����������Ƣ����7������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介绍应用腹腔镜手术治疗脾囊肿的方法及其临床效果。方法自1994年1月至2003年6月,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7例脾囊肿。囊肿位于脾下极3例,脾体中间部2例,脾上极2例。行囊肿去顶引流3例,脾切除4例。结果手术均成功,3例囊肿开窗引流术手术时间分别为25min、30min及55min;4例行脾切除者手术时间分别为45min、55min、55min及80min。囊肿开窗引流术术中几乎无出血;脾切除术术中出血量均不超过50mL。所有病人术后第1天均可恢复饮食并下床活动。行开窗引流者术后2~3d出院,脾切除者术后住院4~5d。3例开窗引流者分别随访8年、7年、1年,未见囊肿复发。结论采用腹腔镜技术治疗脾囊肿,具有术后痛苦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的优点,有望成为脾囊肿外科治疗的首选措施。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应用脾动脉结扎法行腹腔镜巨脾切除术的安全性、可行性及手术技巧。方法:将40例肝硬化门脉高压巨脾患者随机分为腹腔镜组与开腹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两组患者术前临床特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腹腔镜组手术时间较开腹组稍长,术中出血量,术后进食时间、排气时间、引流管拔除时间、出院时间均优于开腹组。结论:应用脾动脉结扎法行腹腔镜巨脾切除术安全、有效、可行。相对开腹手术,在术中出血量,术后进食时间、排气时间、拔管时间及出院时间等方面腹腔镜手术均具有明显优势,由于尚处于起步阶段,手术技巧尚待提高,手术时间稍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手助腹腔镜下巨脾切除的脾蒂处理方法和技术。方法:2003年2月~2006年3月共完成手助腹腔镜门脉高压症巨脾切除术33例。脾蒂的处理方法如下:直线切割缝合器23例,直视下结扎4例,血管闭合器(L igaSure)2例,钛夹2例,腔镜下结扎2例。结果:33例手术全部成功处理脾蒂,未发生脾蒂大出血。手术时间150~260m in,平均190m in。术中出血100~2 000m l,平均490m l。切除脾重500~2 000g,平均910g。术后32例恢复顺利,1例因肝功能衰竭死亡。结论:腔镜下巨脾切除术脾蒂处理十分关键,直视下结扎和应用直线切割缝合器处理脾蒂最为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腹腔镜脾切除术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3月至2011年2月16例完全腹腔镜脾切除术的临床资料。结果:16例均成功完成手术;术中未发生意外损伤周围脏器或难以控制的大出血从而被迫中转开腹,无手术死亡病例;手术时间60~210 min,平均140 min;术中出血量20~400 ml,平均163 ml。3例脾外伤患者回输自体血800~1500 ml,3例肝硬化脾功能亢进症患者因术前贫血与凝血异常分别输红细胞悬液600 ml、冰冻血浆400 ml;1例脾血管瘤患者术后并发脾窝包裹性积液,在B超引导下穿刺抽液治愈;1例脾功能亢进症患者术后并发门静脉系统血栓形成,予以融栓抗凝治疗恢复。均于术后第2天下床活动,24 h拔除胃管并进全流质饮食,术后住院5~14 d,平均7.3 d。结论:完全腹腔镜脾切除术安全可行,具有微创、美容、患者康复快等优点,值得在有条件的单位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腹腔镜脾切除术(laparoscopic splenectomy,LS)的临床应用。方法:我们2001年至2008年共实施LS63例,其中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diopath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ITP)42例,门脉高压继发性脾功能亢进11例,白血病5例。结果:全部病例均在腹腔镜下完成手术,无中转开腹。平均手术时间140min,术中平均失血120ml,术后出血1例,每天约20ml,保守治疗12d后痊愈;术后胃漏1例,手术缝合及引流后痊愈。术后平均住院6d。结论:LS具有创伤小,患者恢复快、痛苦轻和住院时间短等优点,适用于脾脏体积正常至中度增大的有切脾指征的各类患者。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腹腔镜脾切除术治疗血液系统疾病的可行性及效果。方法:应用腹腔镜脾切除术治疗经内科治疗无效或治疗后复发的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diopath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ITP)患者42例,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hereditary spherocytosis,HS)患者9例。结果:本组51例无手术死亡及严重并发症发生,脾切除术后血液检测指标均明显改善,术后第7天ITP患者的血小板计数均值由23×109/L升为618×109/L;HS患者的网织红细胞均值由18%降至2.1%,血红蛋白均值由6.1g/L升至9.8g/L。结论:腹腔镜脾切除对部分血液系统疾病的治疗具有微创、安全、有效、美容效果好、术后患者康复快等优点,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腹腔镜脾切除术治疗外伤性脾破裂的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腹腔镜脾切除术治疗外伤性脾破裂的技术要点。方法:用完全腹腔镜脾切除术治疗6例外伤性脾破裂患者,其中Ⅱ级损伤3例,Ⅲ级损伤3例,3例合并其他脏器损伤。结果:6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中转开腹。手术时间80~150min,平均110min。术中出血200~500ml,平均350ml。术后3例单纯性脾破裂者平均住院7d,3例伴合并伤者平均住院15.6d,术后患者顺利康复,无并发症发生。结论:腹腔镜脾切除术治疗外伤性脾破裂安全、可行,但有一定的技术难度。  相似文献   

18.
腹腔镜脾切除术44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腹腔镜脾切除术的经验体会。方法:2006年9月至2009年10月行腹腔镜脾切除术44例,其中外伤性脾破裂出血6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3例,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1例,脾囊肿4例,脾血管瘤2例,脾淋巴管瘤1例,脾错构瘤2例,肝硬化门脉高压脾功能亢进25例。均采用二级脾蒂离断法。结果:43例成功完成腹腔镜手术,1例行开腹手术。手术时间55~240min,平均(126.40±52.43)min,术中出血30~1 000ml,平均(221.7±214.43)ml,术后住院5~15d,平均6.5d,1例脾错构瘤由于术后短时间引流量多,引流液色红而再次行腹腔镜探查,发现为取脾时意外撕裂大网膜导致出血,腹腔镜下成功止血。术后无死亡病例。结论:腹腔镜二级脾蒂离断法脾切除术安全、可行、微创、经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