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背景: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可以通过上调死亡受体5蛋白的表达诱导大鼠肝星状细胞凋亡。 目的:观察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肝星状细胞死亡受体5和Caspase-3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诱导肝星状细胞凋亡及其机制。 方法:贴壁筛选法培养、纯化SD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传至第3代使用;大鼠原代肝星状细胞和肝纤维原细胞系冻融后传代使用。应用6孔培养板,建立上下双层细胞共培养体系,常规培养。将细胞分为4组:①空白对照组:肝星状细胞和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别单独培养。②阴性对照组:肝纤维原细胞与肝星状细胞共培养(模拟星状细胞体内生长环境)。③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与肝星状细胞共培养组。④实验组:1.5 mg/L TRAIL多克隆抗体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作用6 h后,不换液,再与肝星状细胞共培养。 结果与结论:在共培养组中肝星状细胞的增殖降低,凋亡增加,且肝星状细胞死亡受体5、Caspase-3蛋白的表达均显著升高,并呈时间依赖性,且与其他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 0.01)。实验组Caspase-3和死亡受体5蛋白的表达在共培养的各个时间段均低于共培养组,与共培养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 0.01)。提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与肝星状细胞共培养能抑制肝星状细胞的增殖,促进肝星状细胞的凋亡,其机制可能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旁分泌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通过上调Caspase-3和死亡受体5蛋白的表达实现的。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体外诱导大鼠肝星状细胞(HSCs)凋亡及其机制。方法 分离培养MSCs, HSC-T6系及纤维原细胞系冻融后传代使用。用6孔塑料培养板,建立上下双层细胞共培养体系。分3组:⑴空白对照组⑵阴性对照组⑶实验组。以上体系培养观察24、48和72h,于倒置相差显微镜下动态观察HSCs细胞形态;免疫组化法检测HSCs a-SMA表达;WST-8法检测HSCs增殖抑制率;流式细胞仪Annexin-V-FITC/PI双染法和DNA凝胶电泳(DNA Ladder )检测HSCs细胞凋亡;RT-PCR 、Western blot检测HSCs Caspase-3、Bax基因mRNA和蛋白表达。结果 实验组出现明显的DNA Ladder,24h后HSCs 增殖抑制率、凋亡率和Caspase-3, Bax mRNA和蛋白表达呈时间依赖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MSCs可在体外抑制HSCs增殖,可能通过旁分泌途径诱导HSCs凋亡,其凋亡发生是通过上调Caspase-3、Bax表达发挥作用,本研究支持MSCs通过抑制HSCs产生抗肝纤维化机制。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常规分离培养大鼠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及淋巴细胞,灭活后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和淋巴细胞混合培养48h后,MTT法检测淋巴细胞的相对细胞数,Hoechst 33258染色观察细胞核变化。结果:MTT结果显示,加入MSCs组OD值明显低于未加MSCs的对照组(p〈0.05)。Hoechst 33258染色显示MSCs组淋巴细胞有核回缩及凋亡小体出现。结论:MSCs对淋巴细胞的增殖有抑制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对大鼠脑胶质瘤C6细胞增殖的影响,并且探讨其相关机制。方法提取SD大鼠BMSC,进行体外培养、扩增。应用MTt比色法检测不同浓度BMSC上清液对C6细胞系增殖的抑制作用。用Transwell小室将BMSC与C6细胞进行双层培养,以HE染色法检测C6细胞形态变化。用划痕实验检测细胞迁移情况。结果MTF结果显示BMSC上清液对C6细胞有抑制作用,120h后1:8、1:4、1:2的BMSC上清稀释液、BMSC上清原液培养组的生长抑率分别为17.1%、26.0%、39.9%、43.1%;与BMSC进行双层培养后的C6细胞其形态发生了明显改变,由圆形或多角形变为长梭形,细胞包体伸出长突起;划痕实验显示在36h时对照组迁移率为100%,划痕完全愈合,而BMSC上清组划痕未见全愈合,迁移率为82%。结论①BMSC上清液能抑制胶质瘤C6细胞的恶性增殖,而且抑制效应呈剂量依赖性;②BMSC对C6的运动和迁移产生了抑制作用,从而降低了其恶性侵袭程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对大鼠脑胶质瘤C6细胞增殖的影响,并且探讨其相关机制.方法 提取SD大鼠BMSC,进行体外培养、扩增.应用MTF比色法检测不同浓度BMSC上清液对C6细胞系增殖的抑制作用.用Transwell小室将BMSC与C6细胞进行双层培养,以HE染色法检测C6细胞形态变化.用划痕实验检测细胞迁移情况.结果 MTF结果显示BMSC上清液对C6细胞有抑制作用,120 h后1∶8、1∶4、1∶2的BMSC上清稀释液、BMSC上清原液培养组的生长抑率分别为17.1%、26.0%、39.9%、43.1%;与BMSC进行双层培养后的C6细胞其形态发生了明显改变,由圆形或多角形变为长梭形,细胞包体伸出长突起;划痕实验显示在36 h时对照组迁移率为100%,划痕完全愈合,而BMSC上清组划痕未见全愈合,迁移率为82%.结论 ①BMSC上清液能抑制胶质瘤C6细胞的恶性增殖,而且抑制效应呈剂量依赖性;②BMSC对C6的运动和迁移产生了抑制作用,从而降低了其恶性侵袭程度.  相似文献   

6.
背景:前期研究证实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可在体外促进肝星状细胞凋亡、抑制其活性,但其作用机制尚未明确。目的:通过基因芯片技术,筛选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调控肝星状细胞凋亡过程中可能参与的凋亡相关基因。方法:将分离提纯的人骨髓间质干细胞与肝星状细胞在6孔Transwell板上建立上下共培养体系,单独培养人骨髓间质干细胞作为对照组,培养72 h。基因芯片分析单独培养组与共培养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凋亡相关基因的改变情况,找出与调控肝星状细胞密切相关的凋亡基因。结果与结论:采用SABiosciences第2代功能分类基因芯片产品进行凋亡基因筛查发现,共培养后骨髓间质干细胞中显著上调的凋亡基因有:AKT1,PIK3R2,DAPK1,DHCR24,NOTCH2,BDNF等。结合前期研究结果,推测NOTCH有可能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调控肝星状细胞过程中起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7.
徐远  俞兴  徐林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1,15(27):4964-4968
背景:细胞移植治疗椎间盘退行性变目前尚处在实验室研究阶段。 目的:通过SD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与退行性改变的髓核细胞体外共培养,探索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能否通过直接接触促进髓核细胞外基质的表达以及髓核细胞能否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类髓核细胞分化。 方法:取已自然退变的第6代髓核细胞与生长良好的第4代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按不同比例(75∶25,50∶50和25∶75)体外共培养7 d,单独髓核细胞(100∶0)与单独骨髓间充质干细胞(0∶100)分别作为阳性对照和阴性对照。 结果与结论:RT-PCR检测显示共培养组(75∶25和50∶50)蛋白多糖和Ⅱ型胶原蛋白条带均明显亮于单独髓核细胞培养组(100∶0),吸光度值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显示Ⅱ型胶原蛋白在共培养组(75∶25和50∶50)胞浆内的表达明显高于单独髓核细胞培养组(100∶0)。共培养组中可见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由长梭形向多角形、类圆形转变,胞浆内异染颗粒增多。提示通过体外直接接触共培养,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能逆转髓核细胞退变,而且髓核细胞能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类髓核细胞转换。  相似文献   

8.
研究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BMMSC)对骨髓CD34+细胞增殖的影响,为骨髓CD34+细胞体外扩增的深入研究提供依据。用MACS进行骨髓CD34+细胞的分选;用流式细胞术进行CD34+细胞纯度鉴定;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引产胎儿骨髓单个核细胞,结合贴壁法进行BMMSC的体外扩增培养;用流式细胞术进行BMMSC表面标志鉴定;用Transwell培养板培养CD34+细胞与BMMSC;用自动细胞计数仪计数有活性的CD34+细胞数量;用MTT比色法检测骨髓CD34+细胞增殖活性。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显示分选所得的CD34+细胞纯度达到90%以上;流式细胞术检测显示传至第3代继续培养72h后的BMMSC高表达CD44、CD29,而HLA-DR、CD45、CD34表达阴性,说明所培养的BMMSC纯度很高;Transwell培养板培养CD34+细胞与BMMSC,在倒置显微镜下观察以及自动细胞计数仪计数发现,实验组有活性的CD34+细胞数量高于对照组(P<0.05);采用MTT比色法检测骨髓CD34+细胞的增殖活性,实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以上结果说明BMMSC有促进骨髓CD34+细胞增殖的作用,这种作用可能与其分泌的细胞因子有关。  相似文献   

9.
周丽娜  谢华 《解剖学研究》2009,31(6):420-423
目的应用全骨髓贴壁法和密度梯度离心法以不同培养条件,探讨体外获得高质量、高活性的成年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的方法。方法取成年雄性SD大鼠双侧股骨,应用全骨髓贴壁法,分为10%国产TBD胎牛血清+DMEM组、10%国产TBD胎牛血清+DMEM/F12组、12.5%国产TBD胎牛血清+DMEM/F12组、10%进口以色列胎牛血清+DMEM/F12组4组,3只/组;应用密度梯度离心培养法,以10%进口以色列胎牛血清+DMEM/F12作为培养基,取3只大鼠作为一组。比较不同培养方法及培养条件对BMSCs生长增殖的影响。结果全骨髓贴壁法中10%进口以色列胎牛血清+DMEM/F12组原代细胞即可7~9 d达融合,传代到第4代细胞活力仍很好。其余3组原代细胞达融合的时间均超过10 d,且传代后细胞活力差,容易出现老化。密度梯度离心培养法原代贴壁细胞太少,无法达融合。结论本实验采用的培养方法中,10%进口以色列胎牛血清+DMEM/F12培养基的全骨髓贴壁分离法,是体外获取成年大鼠BMSCs最佳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骨髓间质干细胞(MSCs)对活化态肝星状细胞(HSCs)增殖的影响。 方法: 分别从骨髓和肝脏分离纯化培养大鼠MSCs及HSCs,塑料板传代培养激活HSCs;在半透膜(transwell insert)上接种MSCs,在6孔塑料培养板上接种HSCs,建立上下双层细胞共培养体系;大鼠正常肝细胞系(BRLs)及HSCs培养分别作为对照。免疫细胞化学检测平滑肌激动蛋白(α-SMA)与结蛋白的表达,IBAS 2.5软件分析阳性染色表达量。 结果: HSCs与MSCs共培养24 h,HSCs表现轻度增殖抑制,随着培养时间延长,HSCs增殖活性受抑制更明显,在48 h和72 h的抑制率分别达15.7%与30.3%,与BRLs共培养体系比较有显著差异;与MSCs共培养72 h, HSCs表达α-SMA量明显低于两个对照组BRLs及HSCs培养体系(50.2% vs 90.2%、95.6%, P<0.01);而结蛋白表达的量在3组共培养体系中均无显著差异。 结论: MSCs具有分泌细胞因子抑制HSCs增殖活性的潜能,在治疗肝纤维化中可能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1.
肝纤维化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体外诱导为类肝细胞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观察正常、肝纤维化模型组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体外诱导分化为类肝细胞的差异。方法 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肝纤维化模型组。用皮下注射CCl4乳剂建立肝纤维化模型。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和贴壁法分离大鼠的MSCs,经培养传代获得纯化的MSCs。用肝细胞生长因子(HGF)和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4(FGF-4)诱导培养纯化的MSCs。留取15、21和27 d细胞培养液进行白蛋白(Alb)、甲胎蛋白(AFP)检测;于27 d收集细胞爬片,进行糖原染色和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检测MSCs中CK-18、CK-19。结果 于诱导15、21和27 d,2组经诱导培养的MSCs AFP水平均高于未诱导的MSCs(P<0.01),其中21 d AFP水平最高;而白蛋白水平21和27 d 2组经诱导培养的MSCs均高于未诱导的MSCs(P<0.01),15 d无差异,27 d最高。27 d 2组经诱导培养的MSCs糖原染色和CK-18、CK-19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均阳性,未诱导的MSCs糖原染色、CK-18、CK-19均阴性。从AFP、白蛋白水平综合比较,正常和肝纤维化模型组大鼠MSCs诱导效果无明显差别。结论 HGF、FGF-4可在体外诱导肝纤维化大鼠的MSCs分化为具有肝细胞样细胞表型和功能的类肝细胞。  相似文献   

12.
背景:控制肝星状细胞的激活和增殖是抗肝纤维化研究的重点,人类或鼠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可通过旁分泌的肝细胞生长因子诱导肝星状细胞凋亡。 目的: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肝星状细胞凋亡中的参与机制。 方法:构建共培养体系,于半透膜上下层在细胞培养板上对肝星状细胞和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进行接种和培养,单纯肝星状细胞组设为空白对照组,共培养的肝星状细胞和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组为共培养组,以3 mg/L c-Met阻滞剂干预的肝星状细胞和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为c-Met阻滞剂组,以3 mg/L RhoA阻滞剂干预的肝星状细胞和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为RhoA阻滞剂组。 结果与结论:c-Met阻滞剂质量浓度为3.0 mg/L,RhoA阻滞剂浓度为30 μmol/L时比其他浓度的细胞抑制率大。共培养组、c-Met阻滞剂组和RhoA阻滞剂组细胞中RhoA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低于空白对照组,且以RhoA阻滞剂组最为显著。各组肝细胞生长因子浓度均随着时间的延长出现逐渐下降的情况,肝细胞生长因子激活物浓度均随着时间的延长出现逐渐上升的情况,且c-Met阻滞剂组变化最为显著。随着时间的延长,各组肝星状细胞凋亡率均出现逐渐上升的情况,其中RhoA阻滞剂组凋亡率最高,c-Met阻滞剂组最低。表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会参与到肝星状细胞的凋亡机制中,并通过对肝细胞生长因子的激活以及Rho通路的下调达到促进肝星状细胞凋亡的目的。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干细胞;骨髓干细胞;造血干细胞;脂肪干细胞;肿瘤干细胞;胚胎干细胞;脐带脐血干细胞;干细胞诱导;干细胞分化;组织工程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来源的肝细胞生长因子(HGF)对原代肝星状细胞(HSCs)死亡受体-5(DR5)及Caspase-8的影响,初步探讨BMSCs来源HGF在促进HSCs凋亡中的部分作用机制。方法:贴壁法培养及纯化SD大鼠BMSCs,使用第3-4代细胞进行实验;复苏大鼠原代HSCs及传代,应用6孔培养板,每孔使用(Transwell insert)半透膜建立双层细胞共培养体系,常规培养24h、48h、72h。实验分为4组:A组:空白对照组; B组:BMSCs+HSCs共培养组; C组: TNF-a预处理组及D组:HGF-ShRNA干扰组。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各组上清液中HGF及TRAIL的浓度;用流式细胞仪Annexin V-FITC/PI双染法检测细胞凋亡;分别使用荧光定量PCR(FQ-PCR)、Western blot检测各组HSCs内DR5、Caspase-8mRNA和蛋白的表达。结果:1. Elisa法检测结果示:TNF-a预处理组的HGF浓度明显高于BMSCs组及空白对照组(P<0.01);BMSCs组中TRAIL的浓度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及TNF-a预处理组(P<0.01);2. Annexin-V-FITC/PI双染法检测凋亡结果示:TNF-a预处理组HSCs的凋亡率明显高于其它3组(P<0.01)且呈时间依赖性;HGF-ShRNA干扰组中HSCs的凋亡率低于共培养组,较空白对照组高二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3. FQ-PCR、Western blotting结果示共培养组及TNF-a预处理组HSCs的DR5、Caspase-8mRNA及蛋白表达量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及HGF-ShRNA干扰组(P<0.01)。 结论: BMSCs与HSCs共培养后促进HSCs的凋亡,其可能与BMSCs来源HGF能上调HSCs的DR5及Caspase-8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4.
背景: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培养过程中,常在基础培养基中添加一定的血清,最常见的是小牛血清和胎牛血清,但这存在着一定的生物安全性隐患。目的:观察不同血清微环境对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体外培养的影响。方法:自成年大鼠骨髓中分离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采用全骨髓贴壁法培养。分别以下列血清微环境培养:自身血清组:分离细胞后原代用含大鼠自身血清的培养基培养,传代后换用含胎牛血清的培养基培养;同种异体血清组:分离细胞后原代用含同种异体血清的培养基培养,以后用胎牛血清培养基培养;胎牛血清组:分离后用含胎牛血清培养基培养,以后一直用含胎牛血清培养基培养;DMEM组:分离细胞后原代用不含血清的DMEM培养基培养,传代后换用含胎牛血清的培养基培养。在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的形态;细胞的贴比率;生长曲线;流式细胞仪观测细胞表面CD11b、CD45和CD90表达。结果与结论:大鼠自身血清微环境及同种异体血清微环境细胞形态均一性、在融合度均高于其他组;首次传代天数低于其他组。24,48,72h贴比率自身血清组、同种异体血清组和胎牛血清组均高于DMEM组(P0.01)。在细胞生长曲线中大鼠自身血清组倍增速率最快,其次为同种异体血清组,再者为胎牛血清组,而DMEM组细胞未见明显倍增现象。流式细胞仪检测含血清培养基培养条件下各组第3代细胞CD11b和CD45阳性细胞率均达到98%以上,CD90阳性率小于2%,可以得到纯度较高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但是在无血清微环境条件下,CD11b的阳性率为95.83%、CD90阳性率达2.07%,而CD45阳性率仅为64.79%,可见无血清环境下培养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纯度明显低于含血清微环境。提示大鼠自身血清微环境下更有利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贴壁、生长及纯化。  相似文献   

15.
背景:目前还缺乏前列腺素E1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影响的研究。 目的:观察前列腺素E1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共培养对细胞增殖作用的影响。 方法:体外培养SD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取第3 代细胞利用流式细胞仪鉴定细胞表面表型。以每孔1×104数量接种于96 孔板,将前列腺素E1分别以0(对照组),1,2,5,10,20,40,100 μg/L的浓度作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72 h,以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观察最佳增殖浓度10%的前列腺素E1在不同时间(24,48,72 h)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的影响。 结果与结论:P3代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表面阳性率CD11b/c为4.93%,CD29为99.93%,CD45为0.1%,CD90为99.58%,符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特征。质量浓度为1,2,5,10,20,40,100 μg/L的前列腺素E1均可以促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体外的增殖,以10 μg/L的作用最强。10 μg/L前列腺素E1在作用48 h后能显著促进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P < 0.05),其作用呈一定程度的时间依赖性,72 h达最高。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干细胞;骨髓干细胞;造血干细胞;脂肪干细胞;肿瘤干细胞;胚胎干细胞;脐带脐血干细胞;干细胞诱导;干细胞分化;组织工程全文链接:  相似文献   

16.
背景:研究表明人端粒酶反转录酶基因的导入可以使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生命周期得到显著延长,使其能够继续保持多向分化潜能。 目的:探讨人端粒酶反转录酶基因修饰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肝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方法:采取直接贴壁法,分离、培养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利用脂质体转染法,将编码hTERT基因的真核表达质粒pCIneo-hTERT导入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将hTERT基因转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与肝细胞按1︰1共培养(观察共培养组),同时设未转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与肝细胞按1︰1共培养组(对照共培养组)和肝细胞单独培养组,采用MTT比色法和免疫荧光染色法观察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肝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结果与结论:观察共培养组的肝细胞增殖率明显高于对照共培养组和肝细胞单独培养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 0.05);观察共培养组的肝细胞存活率明显高于肝细胞单独培养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 0.05)。结果表明人端粒酶反转录酶基因修饰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可以抑制肝细胞的凋亡,并促进其增殖,具有改善肝细胞功能的作用。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干细胞;骨髓干细胞;造血干细胞;脂肪干细胞;肿瘤干细胞;胚胎干细胞;脐带脐血干细胞;干细胞诱导;干细胞分化;组织工程  相似文献   

17.
骨髓中的间充质干细胞 (MSCs ,mesenchymalstemcells)是一种具有多向分化潜能的细胞 ,它的分化程度低 ,在特定的条件下 ,能诱导分化形成多种非造血组织细胞 (如 :成骨细胞、软骨细胞、肌细胞等 )。本实验对成体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进行了分离、培养和初步的组织化学检测 ,并对其生长方式进行了观察。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 实验动物为成年SD大鼠 ,由广西医科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 ,饲养观察一周后使用。主要试剂为DMEM培养液 ,胎牛血清 ,胰蛋白酶和Percoll分离液。1.2 方法1.2 .1 骨髓中间充质干…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对脐带血(CB)CD34^+细胞体外增殖和造血重建能力的影响。方法取人骨髓单个核细胞贴壁培养.梭形细胞完全融合后传代,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免疫表型;将CBCD34^+细胞接种到MSC或其他培养液中.比较不同培养条件对造血干细胞扩增能力、集落形成能力及黏附分子表达的影响。结果在加入IL-3的培养体系中.在MSC和细胞因子作用下,CD34^+细胞扩增7d和14d后,有核细胞(NC)、CD34^+细胞和CDl33^+细胞数,实验组均显著多于对照组。CD34+细胞在未加入IL-3的培养体系中培养8d后,实验组NC、CD34^+细胞、CD34^+CD38-细胞和造血祖细胞集落扩增倍数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扩增后CD34^+细胞的ALCAM、VLA-α4、VLA-α5、VLA-β1、HCAM、PECAM和LFA-1表达较扩增前无显著变化。结论MSC可为造血干细胞(HSC)体外扩增提供适宜的微环境,有助于CD34^+细胞体外增殖并抑制HSC分化,保持其造血重建潜能和归巢能力。  相似文献   

19.
背景:研究发现地塞米松能有选择性地促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凋亡。 目的:了解地塞米松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凋亡的影响以及作用机制。 方法:体外培养SD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传至第2代后分两组培养,对照组不加地塞米松,实验组分别加入10-9,10-8,10-7 mol/L地塞米松,作用3,6,12,24 h后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凋亡率。MTT法检测地塞米松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率的影响。取10-7 mol/L地塞米松作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24 h,反转录后检测Caspase-3和bcl-2的表达。 结果与结论:与对照组比较,10-8,10-7 mol/L地塞米松作用12~24 h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凋亡有明显促进作用,且与作用浓度和时间存在相关性,随着作用浓度的增大和时间的延长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凋亡率有增高的趋势。MTT结果表明10-8,10-7 mol/L地塞米松作用24 h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率影响显著,这与上述流式细胞仪的检测结果相符。RT-PCR提示地塞米松作用组Caspase-3显著增高,bcl-2降低。结果证实地塞米松可能是通过细胞外通路和(或)线粒体通路促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Smad7基因质粒转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Smad7-EGFP-BMSCs)在体外抑制肝纤维化的机制。方法:分离、纯化大鼠BMSCs并经Smad7基因腺病毒质粒(Ad-Smad7-EGFP)转染建立Smad7-EGFP-BMSCs。实验将大鼠肝星状细胞HSC-T6分为A组、B组、C组和D组,分别与Smad7-EGFP-BMSCs、BMSCs、Smad7质粒及PBS进行共同培养72 h,采用ELISA测定培养液中Smad7和TGF-β1的表达,采用Western印迹法和RT-PCR法测定细胞Smad7、TGF-β1、ColⅠ、α-SMA蛋白和mRNA的表达,采用流式细胞术测定细胞凋亡情况。结果:(1)ELISA结果显示,B组、C组和D组培养液TGF-β1蛋白水平较A组显著降低(P0.01),而Smad7蛋白水平较A组显著升高(P0.01);D组TGF-β1蛋白水平较B组和C组显著降低(P0.01),而Smad7蛋白水平较B组和C组显著升高(P0.01);(2)Western印迹法和PCR结果显示,B组、C组和D组TGF-β1、ColⅠ和α-SMA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较A组显著降低(P0.01),而Smad7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较A组显著升高(P0.01);D组TGF-β1、ColⅠ、α-SMA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较B组和C组显著降低(P0.01),而Smad7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较B组和C组显著升高(P0.01);(3)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显示,B组、C组和D组HSC-T6细胞凋亡率较A组显著升高(P0.01),而D组细胞凋亡率较B组和C组显著升高(P0.01)。结论:Smad7基因质粒转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可通过作用肝星状细胞TGF-β1信号转导通路以及促进星状细胞凋亡而具有抗肝纤维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