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 目的:探讨可脱性弹簧圈血管内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的效果及技术要点.方法:对126例颅内动脉瘤应用微导管技术,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监视下行血管内栓塞治疗,其中85例90个动脉瘤用机械式可脱性弹簧圈(Machenical detachable spiral,MDS),栓塞,41例42个动脉瘤用电解式可脱性弹簧圈(Guglielmi detachabe coil,GDC)栓塞.结果:成功栓塞126例132个动脉瘤,123例痊愈,3例死亡.100%栓塞124个,95%栓塞6个,90%栓塞2个.并发动脉瘤破裂4例,并发脑梗死2例,其中1例痊愈,1例死亡;1例微弹簧末端逸出并顽固性脑血管痉挛.2例复发者再予GDC栓塞而治愈.结论:血管内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是一种比较安全、可靠、有效的治疗手段,但动脉硬化明显导管到位困难者及术前呼吸、循环功能衰竭者不宜行血管内治疗.术前尼莫通化,术中导管内推注罂粟碱可有效防止脑血管痉挛.动脉瘤较大者,术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电解可脱性弹簧圈(GDC)血管内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0月~2010年8月收治的95例颅内动脉瘤患者行电解可脱弹簧圈栓塞治疗的临床资料.本组患者均在全脑血管造影的同时或择日在静脉复合全身麻醉下经导引导管引入微导管和与之相匹配的微导丝.头端经过塑形的微导管在微导丝配合下置入瘤腔并固定于距瘤颈1/3处,选择大小适合的GDC进行栓塞治疗,依次将GDC填入瘤腔.结果:95例中,84例动脉瘤100%栓塞,8例95%栓塞,2例90%栓塞,1例基底动脉顶端动脉瘤患者微导管无法到位放弃治疗.94例术后随访3~12个月,均无再出血.3例术中出现并发症,其中2例后交通动脉瘤术中发生破裂出血,治疗后痊愈; 1例前交通动脉瘤治疗过程中见同侧大脑前动脉未显示,立即经引导管罂粟碱推注、40万尿激酶溶栓后再通,无并发症.结论:血管内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是一种比较安全、可靠、有效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3.
<正> 近年来,我院共行可脱性弹簧血管内栓塞颅内动脉瘤126例132个.其中,机械可脱性弹簧圈(Machenical detachable spiral,MDS)85例90个动脉瘤,电熔可脱性弹簧圈(Guglielmi detachable coil,GDC)栓塞41例42个动脉瘤.用MDS栓塞的85例90个动脉瘤中,有3例3个动脉瘤在栓塞过程中动脉瘤发生破裂.3例动脉瘤均为使用MDS栓塞过程中发生的破裂,1例前交通动脉瘤栓塞的第一个弹簧逸出动脉瘤,解脱后迅速放置第二、三个弹簧闭塞动脉瘤.1例后交通动脉瘤放置弹簧时,弹簧末端有约1/3逸出动脉,小心将弹簧退入动脉瘤内盘旋后解脱迅速填充第二、三个弹簧,直至动脉瘤全部填塞.用GDC栓塞的41例42个动脉瘤中,有1例1个动脉瘤在栓塞过程中动脉瘤发生破裂.栓塞过程中动脉瘤破裂的原因:(1)动脉瘤反复多次破裂出血,形成不完全性假性动脉瘤,动脉瘤壁不完整且短期内迅速增大,弹簧易逸出动脉瘤;(2)动脉瘤颈部多次出血,瘤颈部极薄,脆性大,导管路过动脉瘤颈时造成瘤颈损伤;(3)微导管进入动脉瘤过程中,操作不规范,导管或导丝刺破动脉瘤;(4)微导管末端抵动脉瘤壁,强行推进弹簧时,损伤动脉瘤壁.术中预防动脉瘤破裂的措施:(1)术中操作轻  相似文献   

4.
背景:随着微创技术的开展,髓内钉和微创钢板内固定广泛应用于肱骨干骨折并取得良好效果,但也并存一些并发症,如何  改进内固定的设计及操作以减少或避免并发症成为研究热点。 目的:总结近年来肱骨干骨折微创内固定的治疗进展。 方法:由第一作者检索PubMed/MEDLINE(http://www.ncbi.nlm.nih.gov/PubMed)、Web of knowledge (http://apps. isiknowledge.com)、OVID(http://ovidsp.tx.ovid.com)、Elsevier(http://www.sciencedirect.com)、中国期刊网(http://epub. edu.cnki.net)及万方数据库(http://wanfang.lib.sjtu.edu.cn)2005/2010有关髓内钉和微创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干骨折的文献,英文检索词为“humeral shaft fractures,internal fixation,minimally Invasvie”,中文检索词为“肱骨干骨折,微创,内固定”。排除重复性研究及肱骨干病理性骨折相关文献,纳入32篇文献进行综述。 结果与结论:只有准确掌握肱骨干骨折及不同内固定种类的特点,做到个体化治疗,才能达到最好的治疗效果并最大程度减少并发症。目前深化了对肩袖损伤的认识,初步寻找到减少肩袖损伤的方法,改进了髓内钉及钢板的设计,在方便操作、减少手术时间的同时一定程度上避免了神经血管损伤。  相似文献   

5.
背景:牙髓干细胞、骨髓基质干细胞和牙周膜干细胞属于口腔中的成体干细胞,具有成体干细胞的两大特征:较强的自我更新能力和分化潜能。通过对口腔中多种干细胞的深入研究,有助于人类更加深入地揭示牙齿硬组织形成过程与诱导机制,进而指导临床相关治疗与预防。目的:总结各类口腔成体干细胞的特点及在临床中的应用前景。方法:由第一作者检索1999-01/2009-12 PubMed数据库(http://www.ncbi.nlm.nih.gov/PubMed)及中国知网数据库(http://www.cnki.net)。英文检索词为"stemcell,dentistry",中文检索词为"干细胞,口腔医学"。检索文献量总计80篇,选择干细胞在口腔医学领域中的基础研究及临床应用,排除陈旧及重复实验文章,最终纳入19篇符合标准的文献。结果与结论:随着研究的深入,口腔特有的成体干细胞将会逐渐被发现,从而建立完整的干细胞库,为口腔各组织的组织工程研究提供可能的细胞来源。  相似文献   

6.
背景:随着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及生物工程学的发展,表皮干细胞凭借其特有的生物学优势在基因治疗、细胞治疗中越来越受到重视。目的:综述表皮干细胞的相关研究进展。方法:第一作者应用计算机检索2000-01/2009-01PubMed数据库(网址http://www.ncbi.nlm.nih.gov/PubMed)相关文章,检索词为"epidermal stem cell,marker,clinic alapplication",并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English。同时计算机检索2000-01/2009-01CNKI数据库(网址http://www.cnki.net/index.htm)相关文章,检索词为"表皮干细胞,标记物,临床应用",并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中文。共检索到文献815篇,最终纳入21篇。结果与结论:了解表皮干细胞的来源、分布特征、鉴定方法、增殖与分化调控的机制、临床应用现状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是进一步应用表皮干细胞治疗疾病的重要前提和理论基础。表皮干细胞具有无限增殖和多向分化的潜能,对维持表皮的自我更新、保持皮肤的正常结构以及对皮肤的创伤修复具有重要意义。表皮干细胞已引起越来越多研究者的关注。  相似文献   

7.
背景:以往多采用电解脱弹簧圈填塞治疗颅内动脉瘤,但电解脱弹簧圈解脱时间较长,解脱区质地硬,并发症发生率较高,不利于微小动脉瘤的栓塞。 目的:观察水解脱弹簧圈填塞治疗急性期破裂颅内动脉瘤的效果。 方法:经头颅CT检查确认蛛网膜下腔出血并有脑叶出血1例,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系统证实为颅内动脉瘤,采用水解脱弹簧圈栓塞动脉瘤。 结果与结论:经过治疗,患者破裂动脉瘤致密栓塞,填塞达99%,出血得到控制。提示水解脱弹簧圈的超柔软性及对瘤体壁的顺应性,操作方便,提高了动脉瘤的致密性栓塞的可能性,减少并发症的可能,应该为目前急性期颅内动脉瘤破裂较好的栓塞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各种气管支气管支架材料的性能和应用,寻找更加安全有效的气管内支架材料。方法:以"人工气管,气管支架,生物材料"为中文关键词,"trachus,bronchus,stent"为英文关键词,由第一作者应用计算机检索Pubmed数据库(http://www.ncbi.nlm.nih.gov/PubMed)及维普数据库(http://www.cqvip.com/)1995-01/2008-10有关气管支架生物材料的文献,排除重复研究或Meta分析类文章。以18篇文献为主重点讨论了气管支气管支架材料的种类及其性能。结果:经检索共查到相关文献50余篇,经阅读标题、摘要、全文后筛选纳入18篇文献进行评价。其中英文文献16篇,中文文献2篇。各种材料的气管支架均有其特点,不能完全否定任何一种材质的支架。文献显示目前国内应用最多的为镍钛记忆合金支架,它已被广泛应用于各类原因所致的气管狭窄治疗中,可以被径向拉长,此时直径变细,便于装入导管。释放后又可以自动回复至原直径,顺应性良好,可置于气管各个部位,很好地缓解了气短症状,从而减轻患者的痛苦。结论:人工气管支架近年来发展迅速,金属类支架更是得到了蓬勃的发展。其中镍钛记忆合金支架是目前较为理想的支架材料,它既安全可靠,操作方便又价格适宜,已被广泛地应用于各类气管狭窄的治疗中。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应用自膨胀颅内专用支架(Neuroform支架)与弹簧圈栓塞相结合治疗后交通动脉宽颈动脉瘤技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35例患者(35个颅内后交通动脉宽颈动脉瘤),其中男性16例,女性19例,年龄32~70岁,平均年龄51岁。采用Neuroform支架与电解可脱微弹簧圈(GDC)结合栓塞治疗。通过微导管释放Neuroform支架覆盖动脉瘤瘤颈。将另一微导管通过支架网孔进入动脉瘤腔以GDC栓塞动脉瘤。结果全部病例采用Neuroform支架结合GDC栓塞.其中28例致密栓塞,7例部分栓塞。仅2例术中发生支架内血栓,其余患者均恢复良好,出院。24例术后3个月血管造影随访:其中19例致密栓塞的动脉瘤均未显影,载瘤动脉通畅;5例动脉瘤颈有残留。结论Neuroform颅内支架使用安全.适用于颅内后交通动脉宽颈动脉瘤的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特别适用于迂曲的脑血管。  相似文献   

10.
背景: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有很高的避孕可靠性,可对子宫内膜产生明显的抑制作用。 目的:阐述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在妇科疾病治疗中的作用。 方法:由第一作者检索CBM、PubMed数据库(http://www.ncbi.nlm.nih.gov/PubMed)、万方数据库(http://www. wanfangdata.com.cn)及google学术网1990/2010有关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治疗妇科疾病的文献,排除重复性研究。 结果与结论:共保留17篇文献进行归纳总结。结果显示,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作为释放微量孕激素的宫内缓释系统,可安全、有效地应用于避孕,治疗月经过多、内异症、子宫腺肌病,以及激素替代治疗中对子宫内膜的保护等,对治疗子宫肌瘤引起的月经过多也有良好效果。提示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治疗妇科疾病效果显著,但还需要大样本、长期的临床研究加以验证。  相似文献   

11.
背景:神经干细胞不仅在大脑、脊髓及周围神经的临床应用有大量研究,在内耳的应用也日益受到重视。研究发现利用神经干细胞移植修复内耳毛细胞、螺旋神经节以及听神经损伤是可行的。目的:复习相关文献,就神经干细胞的特性、培养、内耳听力损伤的应用等方面进行综述。方法:由第一作者检索1990/2008PubMed数据库(http://www.ncbi.nlm.nih.gov/PubMed)及万方数据库(http://www.wanfangdata.com.cn)有关神经干细胞培养、分化及在内耳应用等方面的文章。英文检索词为"neuralstemcells,transplant,innerear,peripheralnerve",中文检索词为"神经干细胞,移植,内耳,周围神经"。检索文献量总计107篇,排除重复性研究,初检得到107篇文献,阅读标题和摘要进行初筛,共保留其中的36篇归纳总结。结果与结论:虽然对神经干细胞的生物学特性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对神经干细胞的研究取得了重大的进步,在听觉研究中可以应用干细胞移植,再生或保护毛细胞和与之相连的螺旋神经元,给内耳疾病治疗带来广泛的前景;但实现毛细胞再生和重建听觉通路依然是充满希望的挑战。随着神经干细胞基础理论的不断更新和发展,其在临床的应用一定会取得突破性进展。  相似文献   

12.
背景:最近许多研究报道,干细胞细胞移植联合免疫干预可维持较长的胰岛素非依赖时间并减少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但其机制尚不清楚。 目的:探讨应用干细胞移植联合免疫抑制治疗1型糖尿病的前景。 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了Pubmed数据库(http://www.ncbi.nlm.nih.gov/pubmed/)、CNKI数据库(http://www.cnki.net)、维普数据库(http://www.cqvip.com/index.shtml)、万方数据库(http://g.wanfangdata.com.cn/),检索范围为各数据库中的全部文章,英文检索词为“stem cells,diabetes mellitus,immunosuppression”,中文检索词为“干细胞,糖尿病”。从检索出的1 676篇文章中选择出文章内容与干细胞移植、免疫抑制治疗1型糖尿病密切相关、较为权威的文章,排除较陈旧文献及重复研究,共纳入中英文文章共29篇进一步分析。 结果与结论:就目前干细胞移植联合免疫抑制治疗1型糖尿病的研究现状,对国内外29篇相关文献和报道进行研究总结。结果显示干细胞移植联合免疫抑制治疗1型糖尿病可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出现,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目的:介绍接骨钢板的材料学特征及其临床应用现状。方法:由第一作者检索PubMed数据库(http://www.ncbi.nlm.nih.gov/)、中国知网数据库(http://www.cnki.net/)及万方数据库(http://www.wanfangdata.com.cn)2000/2009收录的有关接骨钢板材料学特征及临床应用的文章,检索关键词为"接骨钢板,材料学特征,生物相容性,临床应用"。纳入论点论据可靠、主题与此课题联系紧密的试验文章,排除缺乏原创性的文章。共纳入25篇文献,从接骨钢板的材料学特征、临床应用及其优缺点方面加以整理和分析。结果:从接骨钢板的材料学特征来看,应使其弹性模量接近骨骼,以减少应力遮挡效应。在临床应用中应注意生物固定与机械固定相结合,不断改进钢板结构,减少钢板与骨骼接触面积,以降低或防止局部形成骨质疏松。结论:目前临床上应用的接骨板材料主要包括不锈钢、钴合金及钛合金,各有其优缺点,其中医用钛合金是金属中最理想的体内置入材料。在临床应用方面微创内固定钢板为骨折后运动功能的早日恢复提供了有力的技术保障,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背景:外科手术是主动脉瓣狭窄的主要治疗方法,但是对于高龄、多重合并症及高手术风险的患者,经皮主动脉瓣置换是最好的选择。目的:总结经皮主动脉瓣置换在在心血管疾病中的应用进展。方法:由第一作者检索2000/2010PubMed数据(http://www.ncbi.nlm.nih.gov/PubMed)及万方数据库(http://www.wanfangdata.com.cn)有关主动脉瓣狭窄外科手术治疗、药物治疗及介入治疗等方面的文献,英文检索词为"arotic stenosis,percutaneous aortic valve replacement,valve stent",中文检索词为"主动脉瓣狭窄;经皮主动脉瓣置换;瓣膜支架;器官移植"。排除重复性研究。计算机初检得到63篇文献,根据纳入标准保留25篇进一步归纳总结。结果与结论:自2002年首例在人体实施经皮主动脉瓣置换手术后,近8年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不论是新的心脏瓣膜开发还是手术方式的改善都发展的相当迅速。但是就目前的技术而言还有很多缺陷,比如瓣膜支架不能很好地固定导致瓣膜移位和瓣周漏,血栓形成及主动脉瓣关闭不全也有一定的风险,并且手术操作较复杂在全球范围内普及较低,在中国进行的手术例数更是屈指可数。相信随着手术技术的改良和瓣膜支架的开发以及对手术的更深入研究,经皮主动脉瓣膜置换必将得到更好的发展,使得更多的患者能够获得很好治疗。  相似文献   

15.
背景:神经干细胞来源广泛,取材方便,分离培养容易,且神经干细胞易于外源基因的导入和表达,可为基因治疗神经系统的疾病提供良好的载体。目的:对神经干细胞在脊髓损伤中的应用进行回顾性研究。方法:由通讯作者检索2006/2009PubMed数据(http://www.ncbi.nlm.nih.gov/PubMed)及万方数据库(http://www.wanfangdata.com.cn)有关神经干细胞的培养,鉴定,分化,及其应用于脊髓损伤的组织工程修复等方面的文献,英文检索词为"neural stem cells,spinal cord injury,cellular transplantation",中文检索词为"神经干细胞,脊髓损伤,细胞移植"。排除重复性研究。计算机初检得到82篇文献,根据纳入标准保留23篇进一步归纳总结。结果与结论:神经干细胞移植的动物实验已广泛开展。目前神经干细胞在修复脊髓损伤中的应用主要集中以下几方面:一是直接细胞移植进行替代治疗,通过神经干细胞的移植或激活体内的神经干细胞,使其分化为神经元和胶质细胞,并与已经存在的神经细胞结构整合到一起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二是以神经干细胞作为基因载体,携带治疗作用的目的基因进行移植,从而达到细胞替代和基因治疗的双重作用;三是通过对生长因子和细胞因子的研究,诱导自身的神经干细胞分化进行神经自我修复。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Neuroform支架植入结合Matrix II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宽颈动脉瘤的疗效、技术要点、安全性及并发症防治。方法对诊断颅内宽颈动脉瘤6例的病人,其中大脑前动脉瘤1例,后交通动脉瘤2例,眼动脉瘤1例,大脑中动脉分叉部动脉瘤1例,基底动脉顶端1例,4例先行Neuroform支架瘤颈成形,将微导管通过支架网眼置入动脉瘤内,填塞弹簧圈;2例先置入微导管于动脉瘤内,再释放支架后栓塞。术后3~6个月随访4例。结果所有病例栓塞操作均顺利完成,无手术并发症;其中致密填塞4例,部分致密填塞2例,术后病人均恢复良好,4例短期随访无再出血及血栓栓塞症状发生。结论Neuroform支架结合MatrixII弹簧圈治疗颅内宽颈动脉瘤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药物缓释系统抗胶质瘤中载体材料的类型、材料生物学特点及其应用进行了归纳总结。方法:作者应用计算机检索PubMed(http://www.ncbi.nlm.nih.gov/PubMed)及CNKI数据库(www.cnki.net/index.htm),在标题和摘要中以"聚乳酸,载体,间质内化疗"或"Polylacticacid,vector,interstitialchemotherapy"为检索词进行检索。选择文章与药物缓释体,聚乳酸,载体及其应用效果相关,同一领域文献则选择近期发表或发表在权威杂志文章。共纳入13篇文献。结果:作为药物缓释体的载体应具备良好的生物相容性、高分子聚合物和降解产物均无毒,适当的物理机械性能及可成型性,具有可以调节的降解速度。目前间质内化疗治疗胶质瘤复发,即缓释控释给药系统,不需频繁给药,能在较长时间内维持体内有效的药物浓度,从而可以显著提高药效和降低毒副作用。与静脉化疗药物治疗相比,毒副作用少且疗效好。结论:选择具有良好生物学特性的可降解高分子为载体的化疗缓释体,进行间质内化疗较静脉化疗有明显优势,极具开发潜能。  相似文献   

18.
背景:骨与软骨组织工程学中增殖种子细胞和保持细胞特定表型是其难点,微载体生物反应器培养系统提供了很好的条件来解决这个问题。 目的:分析近年来国内外骨、软骨细胞微载体培养的研究进展,为骨与软骨细胞微载体培养技术和组织工程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方法:由第一作者在2010-11进行检索。检索数据库:PubMed数据库(网址http://www.ncbi.nlm.gov/PubMed);万方数据库(网址http://www.wanfangdata.com.cn),资料的检索时间范围为1967/2011。英文检索词为“microcarrier,cartilage,tissue engineering”,中文检索词为“微载体,软骨,组织工程学”。排除与本文无关及陈旧、重复的文章,共保存32篇文献做进一步分析。 结果与结论:在微载体培养系统中,可较好的调控骨与软骨细胞培养条件,能在短时间内大量的增殖,并能保持其细胞的表型,甚至出现表型增强现象,在骨、软骨组织工程学研究和临床应用中有着巨大潜力。  相似文献   

19.
背景:了解松质骨的力学特性是骨重建、骨再造研究以及人工关节假体设计的重要前提。以往对松质骨压缩强度与弹性模量的认识远远不够,近年来对松质骨扭转、拉伸、剪切、冲击等力学性质的研究发展迅速,并应用于对股骨头生物力学的研究,从而对股骨头坏死的原因、病理及治疗起指导作用。目的:复习相关文献,对股骨头生物力学研究的各种方法进展、意义及特点进行综述。方法:由第一作者检索1990/2009 PubMed数据库(http://www.ncbi.nlm.nih.gov/PubMed)及万方数据库(http://www.wanfangdata.com.cn)有关股骨头生物力学的实验,英文检索词为"bone biomechanics,Mechanical testing of femoral head,biomechanics of hip,femoral head necrosis",中文检索词为"骨生物力学,股骨头力学测试,髋关节生物力学,股骨头坏死"。检索文献量总计107篇,排除重复性研究,阅读标题和摘要进行初筛,共保留其中的32篇归纳总结。结果与结论:通过总结发现近年来对股骨头生物力学性质的认识发展迅速,方法从宏观逐渐扩展到到微观。虽然对股骨头力学测试的方法有了一定的了解,为进一步股骨头坏死的生物力学因素研究奠定了基础,但要完全了解股骨头生物力学性质,探究并证实股骨头生物力学环境改变对股骨头坏死发生的影响,仍需进一步的创新理论与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介绍椎弓根螺钉固定技术在胸腰椎骨折治疗方面的应用和进展。方法:第一作者应用计算机检索PubMed数据库(http://www.ncbi.nlm.nih.gov/PubMed)及CNKI数据库(www.cnki.net/index.htm),在标题和摘要中以"椎弓根螺钉,胸腰椎骨折,内固定"或"vertebralpediclescrew,thoracolumbarfracture,internalfixation"为检索词进行检索。选择文章与椎弓根螺钉固定的解剖学基础、生物力学分析、临床应用及优缺点相关,同一领域文献则选择近期发表或发表在权威杂志文章。共纳入31篇文献。结果:经椎弓根内固定器能有效地恢复椎体的高度及生理弧度,使移位的骨块回复原解剖结构并加以固定,从而使神经管得以持久有效的减压。椎弓根螺钉固定能提供坚强的内固定,可以矫正畸形和维持脊柱的三维位置,提供较好的生物力学稳定性。近年来各种技术的联合应用,微创技术的发展,使得用于治疗胸腰椎骨折的后路技术种类繁多,但椎弓根固定技术是多种治疗胸腰椎骨折后路技术的基础。结论:椎弓根螺钉固定是一种有效的胸腰椎内固定技术,它可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胸腰椎不稳,特别是胸腰椎骨折的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