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对胃癌(GC)辅助化疗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1月至2020年11月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GC患者为研究对象.均进行辅助化疗,治疗3个周期后,评估短期预后情况;并检测患者治疗前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CD3+、CD4+、CD8+、CD4+/CD8+),分析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对GC辅助化疗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治疗3个周期后,预后良好为68例,占68.00%,预后不良32例,占32.00%;较预后良好组,预后不良组外周血CD3+、CD4+、CD4+/CD8+水平较低,CD8+水平较高(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外周血CD3+、CD4+、CD4+/CD8+低表达,CD8+高表达可增加GC辅助化疗患者预后不良的风险(P<0.05);绘制受试者工作曲线(ROC)显示:CD3+、CD4+、CD8+、CD4+/CD8+水平预测GC辅助化疗患者短期预后不良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25、0.857、0.858、0.871,均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结论: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可影响GC辅助化疗患者预后情况,外周血CD3+、CD4+、CD4+/CD8+低水平,CD8+高水平可增加GC辅助化疗患者预后不良风险。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T淋巴细胞表面共刺激分子在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我院在2013年3月至2014年3月期间收治的126例CHB患者和90例健康对照者作为研究对象,利用流式细胞术和定量PCR检测CHB患者和健康对照者外周血中T淋巴细胞表面共刺激分子CD28、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抗原(CTLA)-4、程序性死亡分子(PD)-1、T细胞免疫球蛋白粘蛋白分子(Tim)-3及T淋巴细胞亚群的表达变化,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CHB患者外周血CD3+、CD4+T细胞百分率及CD4+/CD8+比值均低于对照组,而CD8+T细胞百分率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分别t=4.0868,7.4660,5.5207和3.8160,均P<0.01);同时,HBV DNV阳性组患者外周血CD3+、CD4+T细胞百分率及CD4+/CD8+比值均低于HBV DNA阴性组,而CD8+T细胞百分率高于HBV DNA阴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分别t=5.1567,2.7884,2.9987和2.9087,均P<0.01);此外,CHB患者外周血共刺激分子CD28+及CTLA-4+的表达量均低于正常对照组,而PD-1和Tim-3的表达量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分别t=6.0546,5.0669和6.3006,8.2151,均P<0.01);同时,HBV DNA阳性高拷贝组患者外周血共刺激分子CD28及CTLA-4的表达量均低于低拷贝组,而PD-1和Tim-3的表达量高于低拷贝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分别t=3.1293,2.7459,2.8661,2.7960,均P<0.01).结论 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其表面共刺激分子的表达水平对于指导CHB患者的临床治疗和判断预后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巨细胞病毒(CMV)感染患儿细胞免疫应答反应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5年6月至2019年5月在本院确诊的97例CMV感染患儿,根据其有无临床症状分为症状组和无症状组,选择同期健康体检婴儿48例为对照组。采用RT-PCR反应检测所有患儿尿液标本中CMV DNA载量;采用ELISA法检测所有纳入研究对象IL-6、IL-10、TNF-α水平,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与IL-6、IL-10、TNF-α水平和CMV DNA载量之间的相关性。结果:与对照组相比,CMV感染患儿有症状组和无症状组外周血CD3+T、CD3+CD4+T和CD4+/CD8+细胞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血清IL-6、IL-10和TNF-α水平明显升高(P<0.05),有症状组外周血CD3+CD8+T细胞水平明显升高(P<0.05);与无症状组相比,CMV感染患儿有症状组患儿尿液中CMV DNA载量明显升高(P<0.05),外周血CD3+T、CD3+CD4+T和CD4+/CD8+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IL-6、IL-10和TNF-α、CD3+CD8+T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CMV感染患儿外周血CD3+T、CD3+CD4+T和CD4+/CD8+细胞水平均与CMV DNA载量、IL-6、IL-10和TNF-α水平呈显著的负相关(P<0.05),CD3+CD8+T细胞水平均与CMV DNA载量、IL-6、IL-10和TNF-α水平呈显著的正相关(P<0.05)。结论:CMV感染患儿的外周血CD3+T、CD3+CD4+T和CD4+/CD8+水平明显下降,且其下降水平与CMV DNA病毒载量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4.
探讨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nfectious mononucleosis,IM)患儿外周血中淋巴细胞亚群的分布及临床意义。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131例IM患儿和50例体检健康儿童外周血中淋巴细胞亚群的表达,131例IM患儿中有26例患儿收集到对应的丙种球蛋白(intravenous immunoglobulin,IVIG)治疗后全血,流式细胞术检测淋巴细胞亚群在IM患儿IVIG治疗前后分布比例的差异。结果显示,与健康对照组相比,IM患儿CD3~+T细胞和CD8+T细胞的表达水平明显增高(均P<0.000 1),CD4~+T细胞、NK细胞、B淋巴细胞及CD4~+/CD8+T细胞比值水平明显降低(均P<0.000 1)。IM患儿急性期CD4~+、CD8~+T细胞及CD4~+/CD8~+T细胞比值升高及降低水平与患儿外周血异型淋巴细胞升高的百分率呈现正相关趋势。与IVIG治疗前相比,IM患儿IVIG治疗后外周血CD3~+T细胞和CD8~+T细胞的表达水平有所减低,但仍高于健康对照组(均P<0.01),治疗后CD4~+T细胞、NK细胞、B淋巴细胞及CD4~+/CD8~+T细胞比值水平增高,但其中治疗后CD4~+T细胞、B淋巴细胞及CD4~+/CD8~+T细胞比值水平仍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均P<0.01)。综上所述,检测淋巴细胞亚群对IM患儿的细胞免疫状况评估、辅助诊断和指导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HIV/AIDS患者外周血免疫激活相关分子的表达特征,分析其与艾滋病疾病进程的相关性。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80例HIV/AIDS患者和20例健康人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CD8+T淋巴细胞表面CD38、HLA-DR、Ki67分子的表达水平,比较健康人群与HIV/AIDS患者以及HIV/AIDS患者不同CD4+T分组间CD38+/CD8+、HLA-DR+/CD8+、Ki67+/CD8+的差异,分析CD8+T淋巴细胞CD38、HLA-DR、Ki67分子表达与CD4+T淋巴细胞及病毒载量之间的相关性。结果与健康人群相比,HIV/AIDS患者CD38+/CD8+、HLA-DR+/CD8+、Ki67+/CD8+明显升高(P0.05);HIV/AIDS患者不同CD4+T分组间比较显示,随着CD4+T水平的降低,CD38+/CD8+、HLA-DR+/CD8+、Ki67+/CD8+逐渐升高,且艾滋病患者(CD4200 cells/ml)明显低于慢性进展者(CD4≥200 cells/ml);CD38+/CD8+、HLA-DR+/CD8+、Ki67+/CD8+与血浆病毒载量均呈明显正相关。结论HIV感染能明显提高外周血CD38、HLA-DR和Ki67等分子的表达水平,且随着艾滋病疾病的进展,CD38、HLA-DR和Ki67的表达逐步升高,免疫系统异常激活的不断加剧与艾滋病疾病进程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程氏蠲痹汤加减方(CJBD)对佐剂性关节炎(AA)大鼠T淋巴细胞中的环腺苷酸(c AMP)水平和CD4~+/CD8~+T细胞比值的影响。方法将成年雄性SD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AA组、CJBD组和雷公藤多苷片(TGT)组。用吹风冷水和Freund完全佐剂制备大鼠风寒湿痹AA模型,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灌胃,其他组分别给予对应药品,持续7 d。各组大鼠经眼眶取血,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利用免疫磁珠分选技术分选T淋巴细胞,应用c AMP检测试剂盒检测各组T淋巴细胞的c AMP水平,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大鼠外周血T细胞中的CD4~+和CD8~+T细胞数,计算CD4~+/CD8~+T细胞比值。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CJBD组大鼠T淋巴细胞的c AMP表达水平显著降低,TGT组的c AMP含量与正常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CJBD组的CD4~+/CD8~+T细胞比值显著降低。结论 CJBD可降低AA大鼠T淋巴细胞c AMP的水平和CD4~+/CD8~+T细胞比值。  相似文献   

7.
文题释义:淋巴细胞亚群:淋巴细胞是白细胞的一种,是机体免疫应答功能的重要细胞成分,是淋巴系统几乎全部免疫功能的主要执行者,占外周血白细胞总数的20%-40%,按其发生迁移、表面分子和功能的不同,主要分成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和自然杀伤细胞三大类。 自然杀伤细胞(natural killer cell,NK):是机体重要的免疫细胞,不仅与抗肿瘤、抗病毒感染和免疫调节有关,而且在某些情况下参与超敏反应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生。 背景:既往研究认为椎间盘退变的主要原因为遗传、衰老、营养不良和负荷史,免疫系统在椎间盘退变过程中的作用尚不清楚。 目的:观察腰椎间盘退变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并研究腰椎间盘退变程度与外周血各淋巴细胞亚群的关系。 方法:收集76例腰椎间盘退变性疾病患者和56例健康志愿者(对照组)的血样,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各淋巴细胞亚群,包括CD3+T细胞、CD4+T细胞、CD8+T细胞、CD19+B细胞、CD3-CD16+CD56+自然杀伤细胞等淋巴细胞亚群的百分率,计算CD4+/CD8+比值。采用Pfirrmann分级标准评估2组腰椎间盘退变程度和分级,进一步评估外周血各淋巴细胞亚群与腰椎间盘退变程度的相关性。研究经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伦理审查委员会批准(伦理批号:2019-KY-285),所有受试者都签署了知情同意书。 结果与结论:①腰椎间盘退变性疾病组的腰椎间盘退变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 < 0.05);②腰椎间盘退变性疾病组CD4+T细胞百分率、自然杀伤细胞百分率和CD4+/CD8+比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 < 0.05);腰椎间盘退变性疾病组CD8+T细胞百分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 < 0.05);③对照组腰椎间盘退变程度与外周血各淋巴细胞亚群无相关性;腰椎间盘退变性疾病组腰椎间盘退变程度与CD4+ T细胞百分率、CD4+/CD8+比值、自然杀伤细胞百分率成线性正相关(r =0.412,P=0.000;r=0.715,P=0.000;r=0.494,P=0.000),与CD8+ T细胞百分率成线性负相关(r=-0.737,P=0.000);④结果表明,腰椎间盘发生退行性改变可能与外周血各淋巴细胞亚群改变有关,且CD4+T细胞增多、自然杀伤细胞增多以及CD4+/CD8+比值增高可能加速腰椎间盘退变。提示,免疫系统改变预示腰椎间盘退变发生的可能,其有望成为腰椎间盘退变性疾病的防治靶点。 ORCID: 0000-0002-8087-2356(冯阳)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组织构建;骨细胞;软骨细胞;细胞培养;成纤维细胞;血管内皮细胞;骨质疏松;组织工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患者外周血循环肿瘤细胞(CTCs)与T细胞亚群CD4~+/CD8~+比值、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肿瘤总体积(TTV)及肿瘤分期的关系。方法:收集8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外周血,采用益善生物技术公司使用的"免疫去除结合纳米过滤法"Can PatrolTM行CTCs检测。同时使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中CD4+T细胞和CD8~+T细胞数量;收集患者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数、淋巴细胞数、肿瘤最大直径及肿瘤分期等临床病理参数。计算出外周血CD4~+/CD8~+比值、NLR及TTV。根据CD4~+/CD8~+平均值及TTV、NLR中位数将CD4+/CD8+比值、TTV和NLR分为高、低2组;根据肝癌第7版TMN分期标准将患者分为I+II期和III+IV期2组。分别比较CTCs在2组中的差别。结果:高CD4~+/CD8~+比值组外周血CTCs数及间质型CTCs数明显低于低CD4~+/CD8~+比值组(P0.05)。高TTV组外周血的CTCs数、间质型CTCs数及混合型CTCs数明显高于低TTV组(P0.05);肿瘤分期I、II期组外周血的CTCs数、间质型CTCs数及混合型CTCs数明显低于III、IV期组(P0.05)。高NLR组与低NLR组外周血的CTCs数、间质型CTCs数、混合型CTCs数和上皮型CTCs数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显著性。结论:原发性肝癌患者外周血中存在CTCs;外周血CTCs与T细胞免疫、TTV及肿瘤分期有显著相关:T细胞免疫越差、TTV越大及肿瘤分期越晚,外周血的CTCs越多。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低剂量辐射对不同岗位男性放射人员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的影响.方法:检测168例男性放射人员CD3+T、CD3+/CD4+T、CD3+/CD8+T、CD4+/CD45RA+T、CD4+/CD45RO+T、CD8+/CD45RA+T、CD8+/CD45RO+T、CD8+/CD28+T、CD8+/CD95+T、CD8...  相似文献   

10.
慢性乙型肝炎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比较慢性乙型肝炎(CHB)感染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的变化,探讨其与临床疾病状态的关系。方法: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HBeAg阳性ALT异常者42例(A组);HBeAg阳性ALT持续正常者25例(B组);HBsAg阳性、HBeAg、HBV-DNA及ALT正常者20例(C组);健康体检(各型病毒学指标均为阴性)者25例外周血中T淋巴细胞亚群。结果:A、B组CD4+T细胞数量较C组及正常组明显降低;而CD8+T细胞数量较正常组明显升高(P0.01),CD4+/CD8+、CD4+CD25+T细胞与正常组比较明显降低(P0.05)。结论:慢性乙肝HBeAg阳性ALT正常患者Ts细胞数量增多,Th细胞和CTL细胞受到抑制,乙肝病毒复制与CD4+T细胞及CTL数量低下,抑制性T细胞增高高度相关。通过T淋巴细胞亚群的检测可以监控患者的免疫状态,从而为指导临床免疫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中CD4+CD25+调节性T细胞的含量和CD4+CD8+T淋巴细胞亚群分布,两者之间相关性及与HBV的相关性。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5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和20例健康对照者外周血中CD4+CD25high、CD4+CD25+Foxp3+Treg细胞表达及CD3/CD4/CD8 T淋巴细胞亚群,荧光定量PCR法检测HBV DNA含量。结果: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中CD4+CD25highTreg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且随HBV DNA载量增加,患者外周血中CD4+CD25highTreg细胞的水平逐渐升高。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中CD4+CD25+Foxp3+Treg细胞也相应增高,且与CD4+CD25highTreg细胞的变化成正相关(r=0.890,P0.001)。与健康对照组比较,患者组CD4+T细胞百分率及CD4+/CD8+比值均降低,而CD3+T细胞和CD8+T细胞百分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CD4+CD25highTreg细胞与HBV DNA取对数后成正相关(r=0.782,P0.001),与谷丙转氨酶(ALT)成正相关(r=0.432,P0.005);与CD3+、CD4+、CD8+T细胞水平及CD4+/CD8+比值均无相关性(P0.05)。CD3+、CD4+、CD8+T淋巴细胞及CD4+/CD8+比值与HBV DNA载量之间亦无相关性(P0.05)。结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中CD4+CD25+Treg细胞增高,且与HBV的复制水平及ALT增高具有一致性,而T细胞亚群是否可作为监测CHB患者免疫状态的指标需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白血病患者化疗后应用IL-2对外周血T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64例白血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其中观察组白血病患者经过化疗后,给予IL-2 40万u+生理盐水250 mL,静脉滴注,每日1次,连用2周,对照组仅采用化疗。并分别检测两组治疗前及治疗14 d后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3+T、CD4+T细胞、CD8+、CD4+/CD8+的变化情况。结果:化疗后的白血病患者给予IL-2治疗后,其CD3+、CD4+T淋巴细胞及CD4+/CD8+较治疗前明显提高,且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CD8+T淋巴细胞与治疗前及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对照组CD3+细胞、CD8+细胞、CD4+/CD8+均较治疗前升高,CD4+T细胞较治疗前降低,且低于正常值水平,但两组间分别比较,差异并不显著。结论:白细胞介素II能明显改善高化疗后白血病患者的T淋巴细胞亚群的表达水平,提高白血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健康状况,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患有恶性肿瘤HIV阳性患者CD3+,CD3+ CD4+,CD3+ CD8+,CD3+ CD4+/CD3+ CD8+比值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分析2008-01/2010-02在本院就诊的各类肿瘤并HIV阳性患者35例检测其T细胞亚群水平对疾病的诊断及预后判断的意义。结果:观察组患者T细胞亚群水平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外周血CD3+,CD3+ CD4+细胞比例及CD3+ CD4+/CD3+ CD8+比值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水平(P0.01),而CD3+ CD8+细胞比例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结论:检测肿瘤HIV阳性患者的细胞免疫T细胞亚群水平,有助于对疾病的诊断及预后判断。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胸段硬膜外麻醉联合术后自控镇痛对食管癌开胸手术患者外周血T淋巴哑群的影响.方法:60例ASAI-Ⅱ级食管癌开胸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全静脉内麻醉(TIVA),观察组采用胸段硬膜外阻滞复合静脉全麻(CEGA),术后两组均行自控静脉镇痛(PCIA).采用流式细胞术测定麻醉前30 min(T1)、切皮后2 h(T2)、术后4 h(T3)、术后24 h(T4)和术后48 h(T5)5个时点患者外周血CD4+、CD8+T淋巴细胞浓度,计算CD4+/CD8+比值,并观察镇痛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均有良好的术后镇痛效果;观察组切皮后2 h和术后4 h与对照组比较CD4+T淋巴细胞百分率和CD4+/CD8+比值显著上升、CD8+T淋巴细胞明显下降(P<0.05);术后24 h、48 h时,观察组CD4+T淋巴细胞百分率和CD4+/CD8+比值高于对照组,CD8+T淋巴细胞低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胸段硬膜外麻醉联合术后自控镇痛可以调节食管癌手术患者免疫功能,减轻机体细胞免疫抑制程度.  相似文献   

15.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CD4~+和CD8~+T细胞亚群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不同感染状态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外周血CD4+和CD8+T细胞亚群的差异。方法:收集CHB患者78例,根据感染状态分为乙型肝炎e抗原(HBeAg)阳性且肝功能正常、HBeAg阳性且肝功能异常和HBeAg阴性3组。13例健康志愿者(正常对照组)来自曙光医院体检中心。应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不同感染状态CHB患者外周血中CD4+CD25+、CD8+CD28-、CD4+CD95+、CD8+CD95+细胞亚群的分布情况,并对各亚群分布情况与HBeAg和HBVD-NA水平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HBeAg(+)肝功能正常组的CD4+CD25+/CD4+和CD4+CD95+/CD4+明显升高(P<0.01,P<0.05),3个感染组CD8+CD28-/CD8+值均明显升高(P<0.01);与HBeAg(+)肝功能正常组相比,HBeAg(+)肝功能异常组和HBeAg(-)组的CD4+CD25+/CD4+明显降低(P<0.01),HBeAg(-)组CD8+CD95+/CD8+明显降低(P<0.05),HBeAg(+)肝功能异常组的CD8+CD95+/CD8+明显降低(P<0.01)。CD4+CD25+/CD4+,CD4+CD95+/CD4+与HBVDNA呈正相关(P<0.01,P<0.05),CD8+CD28-/CD8+与HBVDNA和HBeAg均呈正相关(P<0.01)。结论:CHB患者外周血中CD4+CD25+、CD8+CD28-T、CD4+CD95+细胞表达频率增加,可能对慢性乙肝病毒感染过程中的免疫耐受起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重型乙型肝炎前期(以下简称重肝前期)患者外周血免疫活性细胞的特点.方法 选取重肝前期患者48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35例,健康志愿者20例,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淋巴细胞CD3+、CD3+/CD4+、CD3 +/CD8+、CD4 +/CD25 +/CD45+等亚群表达百分比,计算各淋巴细胞亚群绝对值,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与慢性乙肝组及健康对照组相比,重肝前期组CD3+T细胞、CD8+T细胞、CD4+ CD25+调节性T细胞(Tregs)的绝对值均明显下降(P<0.01或P<0.05);重肝前期组CD4+T细胞绝对值与慢性乙肝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CD4+T细胞百分率明显高于慢性乙肝组(P<0.05).此外,CD4 +/CD8+比值各组间存在显著差异,重肝前期组显著高于慢性乙肝组和健康对照组(P<0.01或P<0.05).结论 重型乙型肝炎前期存在一定程度的细胞免疫功能紊乱,其特征为CD4+T细胞占优势,CD8+T细胞和CD4+ CD25+ Tregs绝对值下降.  相似文献   

17.
李超群  李继强 《现代免疫学》1998,18(6):356-357,369
目的:探讨慢性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患者丙型肝炎病毒RNA(HCV RNA)增殖状态与T细胞亚群功能及血浆中IL-2和slL-2R活性的关系。方法:以间接免疫荧光法,ELISA法和RT-PCR分别检测75名慢性HCV感染患者(其中HCV RNA阳性47例,HCV RNA阴性28例)外周血T细胞亚群,IL-2及sIL-2R的水平和HCV RNA。结果:慢性HCV感染患者周围血CD3~+,CD4~+淋巴细胞亚群,CD4~+/CD8~+比值及IL-2水平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而sIL-2R明显升高(P<0.01);血清HCV RNA阳性患者T细胞亚群,CD4~+/CD8~+比值及IL-2水平显著低于HCV RNA阴性患者(p<0.01)。结论:慢性HCV感染患者的机体免疫功能紊乱。细胞免疫功能低下,HCV RNA阳性患者较阴性患者更甚,提示细胞免疫功能受抑可能是HCV持续增殖的原因。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慢性乙肝病毒(HBV)携带者血浆皮质醇水平与细胞免疫状态的变化.方法 选取符合诊断标准的慢性HBV携带者60例,正常对照10例,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浆皮质醇水平,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T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比例.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慢性HBV携带者血浆皮质醇水平相对升高(P<0.05),CD4+细胞比例无明显变化(P>0.05),CD8+细胞比例明显增加(P<0.05),CD4+/CD8+明显下降(P<0.05).HBeAg阳性组与HBeAg阴性组比较,HBeAg阳性组血浆皮质醇升高较为明显(P<0.05),CD4+细胞比例无明显变化(P>0.05).CD8+细胞比例明显增加(P<0.05),CD4+/CD8+明显下降(P<0.05).结论 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存在着血浆皮质醇水平的增高及细胞免疫功能的失衡,慢性HBV感染过程中存在内分泌-免疫系统紊乱.  相似文献   

19.
帕金森病患者NK细胞亚群及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帕金森病(PD)不同年龄、不同病期、伴随症状患者外周血NK细胞亚群及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先进的流式细胞仪(FCM)直接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47例PD患者外周血NK细胞亚群及T淋巴细胞亚群,并与健康人组进行对照与相关分析。结果:PD组CD3+、CD4+、CD8+、CD4+/CD8+水平较对照组均明显降低(P<0.05),而CD16+56水平则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5)。高龄、病情重及伴痴呆和抑郁的PD患者CD3+、CD4+、CD8+、CD4+/CD8+水平降低更显著(P<0.05)。结论:PD发病过程中存在T细胞免疫功能低下及NK细胞免疫平衡失调,高龄、病情重及伴痴呆和抑郁的患者NK、T细胞免疫功能异常降低更明显,此为PD病理生理基础赋予新的内涵,亦为PD的免疫干预性治疗提供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CD8+/CD28+淋巴细胞及其亚型与其临床状态和HBV复制的关系.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技术多色荧光分析法,检测研究对象的外周血CD8+淋巴细胞、CD45RO、CD45RA以及CD28的表达及HBV病毒载量.结果 ①慢性HBV携带组CD8+淋巴细胞CD28的表达率(10.64±5.09%)明显低于慢性乙肝组和正常对照组;而CD45RA和CD45RO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②慢性乙肝组CD8+/CD45RO+/CD28+的表达(10.99±7.33%)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而慢性乙肝组和慢性HBV携带组CD8+/CD45RA+/CD28+表达率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③HBeAg阴性慢性乙肝CD8+/CD45RO+/CD28+表达率明显高于阳性组,而CD8+/CD45RA+/CD28+表达率两组无差别.结论 慢性HBV携带者处于病毒携带状态可能与CD8细胞上协同分子CD28的表达低下有关;CD8+/CD45RO+/CD28+亚型淋巴细胞数的升高与慢性乙肝的病情进展及血清HBeAg转换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