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背景:肾移植后急性体液性排斥反应是一类人类白细胞抗原抗体介导的排斥反应,常导致移植物丧失功能。目前,强效免疫抑制剂和B淋巴细胞抑制剂的应用使急性体液性排斥反应的逆转率明显提高。 目的:探讨肾移植后急性体液性排斥反应的治疗方案。 方法:对20例发生急性体液性排斥反应的肾移植受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患者给予抗胸腺球蛋白、蛋白A免疫吸附和大剂量丙种球蛋白联合治疗,所有患者均在蛋白A免疫吸附初次治疗前和末次治疗后留血标本测定群体反应性抗体和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A,IgM。 结果与结论:20例患者急性体液性排斥反应均有效逆转。随访48个月,1例患者在移植后5个月时因合并严重的肺部感染而停用免疫抑制剂,继而发生剧烈的急性排斥反应而行移植肾切除,恢复血液透析,其余患者移植肾功能良好,至随访终点时平均血肌酐浓度为(132.6±44.2)µmol/L。提示,抗胸细胞球蛋白联合蛋白A免疫吸附和大剂量丙种球蛋白能够有效逆转肾移植后急性体液性排斥反应,成功率高,并发症少,且完全逆转的急性体液性排斥反应并不影响移植肾的预后。  相似文献   

2.
当前肾移植发展十分迅速 ,但移植后的急性排斥反应 ,仍然是影响长期存活的重要因素。如何通过非侵入性方法尽早发现急性排斥反应 ,是人们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就肾移植后急性排斥反应早期免疫学检测指标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3.
当前肾移植发展十分迅速,但移植后的急性排斥反应,仍然是影响长期存活的重要因素。如何通过非侵入性方法尽早发现急性排斥反应,是人们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就肾移植后急性排斥反应早期免疫学检测指标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4.
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是一种特异性趋化因子,在糖尿病肾病 (diabetic nephropathy,DN)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代谢性因素如高糖(HG)、糖基化白蛋白(glycated albumin, Gly-Alb)、氧化应激,蛋白激酶C(protein kinase C,PKC)等和血流动力学因素如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等均可上调肾小球内皮细胞、系膜细胞 (mesangial cell,MC)、小管上皮细胞(tubulus epithelial cells,TECs)中MCP-1基因和蛋白的表达,使单核/巨噬细胞在肾组织中聚集,通过多种机制引起肾脏损伤。  相似文献   

5.
背景:微嵌合作为移植物与受者之间的双相细胞移动的标志,在移植免疫耐受中的作用日益受到重视。 目的:探讨夫妻生活与嵌合体的发生,与肾移植后急性排斥反应及其他相关性的研究。 方法:将接受肾脏移植的女性受者(有过生育史的女性除外)分为丈夫活体供肾组、无关男性尸体供肾组,并设立接受妻子活体供肾的对照组。STR方法检测女性受者体内男性供者来源的Y染色体反映微嵌合体的存在,与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的关系,并比较配偶间供肾效果的差异。 结果与结论:尽管配偶间供肾移植存在供者年龄偏大以及人类白细胞抗原错配率较高的因素,但与接受无关男性尸肾移植的女性受者相比,接受丈夫活体供肾移植的女性更易检测出微嵌合体,而且肾移植后恢复情况好,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低。而与接受妻子供肾的丈夫相比,接受丈夫供肾的妻子肾移植效果好。说明夫妻间长期相处导致女性接受丈夫体液的机会多,由此产生免疫耐受对于肾移植后人/肾的相容性好,急性排斥反应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及其受体趋化因子受体2(CCR-2)经动脉粥样硬化相关因素刺激后表达量的变化情况。方法密度梯度离心法从健康成人外周血中分离获得单个核细胞,体外培养48h。给予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C反应蛋白(CRP)及高密度脂蛋白(HDL)进行干预。干预后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技术检测单核细胞MCP-1 mRNA和CCR2 mRNA的含量,ELISA法检测MCP-1蛋白含量。结果ox—LDL+CRP组、ox—LDL、CRP处理组MCP-1和CCR2 mRNA表达水平和MCP—1蛋白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经HDL处理的单核细胞表达MCP-1和CCR2 mRNA水平下调,MCP-1蛋白含量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体外培养的条件下,CRP和ox-LDL可以促进MCP-1和CCR2 mRNA表达,继而导致MCP-1含量增加,增强炎症反应的范围和强度。HDL可以有效的抑制MCP-1的表达。  相似文献   

7.
背景:正常肾脏、肾小管上皮和血管内皮细胞仅有少量CD54表达,当发生急性排斥反应时,肾小管上皮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CD54表达明显增加,同时大量白细胞浸润;间质浸润细胞和肾小管上皮细胞CD54表达增加。 目的:探讨流式细胞仪检测尿CD54+淋巴细胞对移植肾急性排斥反应的诊断价值。 方法:来自解放军成都军区总医院的肾移植后恢复正常者(n=18)、出现急性排斥反应者(n=8)、移植肾功不全者(n=9)以及健康志愿者(n=10)。流式细胞仪比较各组移植前后尿液中CD54+淋巴细胞比率变化。 结果与结论:尿CD54+淋巴细胞在肾移植患者出现排斥反应时明显增加(P < 0.01),抗排斥治疗后逐渐下降。移植肾功能正常者和移植肾功不全者CD54轻度升高。提示尿液中CD54+淋巴细胞水平能准确反映肾移植物移植后患者的免疫状态,可作为肾移植后急性排斥反应的特异标志。  相似文献   

8.
容松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2,16(40):7564-7571
背景:肾移植后急性排斥反应在临床较为常见,免疫抑制剂的出现促进和推动了肾移植质量的提高,免疫抑制剂的合理应用对肾移植患者至关重要,成为影响患者生存率的重要因素。 目的:对肾移植后急性排斥反应和免疫抑制剂研究文献进行多层次分析。 方法:以电子检索方式对Web of Science数据库2002至2011年收录肾移植后急性排斥反应和免疫抑制剂研究的文献进行分析,采用检索词为“肾移植;急性排斥反应;免疫抑制剂”。对肾移植后排斥反应进行分类,了解肾移植后免疫抑制剂的种类,分析各种免疫抑制剂的特点。 结果与结论:Web of Science数据库2002至2011年收录肾移植后急性排斥反应和免疫抑制剂研究的文献共6 105篇,文献数量总体呈现出逐步上升的发展状态,《移植学会会报》杂志是发表肾移植后急性排斥反应和免疫抑制剂研究文献较多的期刊。美国在此类研究中发表文献最多,其次为德国。收录文献按被引频次由高到低排序前10位中,有4篇来源于《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中国在过去10年间被收录文章总量排在第9名,共发表238篇相关文献,中国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文献有17篇。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探讨小RNA-223(miR-223)在肾移植后急性排斥反应(AR)中的作用.方法:对近一年我院33例接受肾移植手术的患者进行常规检查,每周1次,以判断移植肾的排斥情况,同时定期分离外周血细胞用PCR检查miR-223.另外,抽取10名健康志愿者的外周血,并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PBMCs),经植物血凝素(PHA)激活处理后,检查miR-223表达的变化.结果:发生AR患者的外周血中,miR-223的表达水平出现2倍以上的升高.经PHA刺激激活的PB-MCs中miR-223的表达水平与未经PHA激活PBMCs相比较,升高3.76倍.此外,以miR-223来预测AR,可以得到92%的灵敏度和90%的特异性.结论:肾移植AR可能伴随着外周血miR-223表达的升高,提示miR-223可能在肾移植AR中发挥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大鼠急性甲醇中毒后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在大脑皮质的表达变化。 方法 应用通有混合气体(N2O/O2)的密闭有机玻璃箱并灌胃相应剂量甲醇溶液复制急性高剂量和低剂量甲醇中毒大鼠模型,运用Western Blot和免疫组化染色检测不同时间点大脑皮质中MCP-1的表达变化。 结果 Western Blot显示急性甲醇中毒后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MCP-1蛋白表达在12 h明显升高(P<0.01),24 h达高峰,然后逐渐下降,3 d仍高于对照组(P<0.01)。高剂量组MCP-1蛋白表达在12 h和24 h高于低剂量组(P<0.05),3 d 组MCP-1的表达无显著差异。免疫组化染色显示对照组大鼠大脑未见明显MCP-1阳性表达,急性甲醇中毒后,高剂量组24 h MCP-1阳性表达数增加,3 d达高峰,和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1),阳性表达多集中在梨状皮质,1周阳性反应减少,但与对照组相比仍有显著差异(P<0.01)。 结论 大鼠急性甲醇中毒后,脑组织MCP-1蛋白表达显著增高并持续一定时间,可能参与了脑组织病理变化过程,程度与甲醇中毒剂量有关。  相似文献   

12.
人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为一由76个氨基酸组成的单肽链,它既具有特异的单核细胞趋化活性,也具有激活单核细胞的活性,在机体防御、炎症恢复和抗肿瘤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本文就MCP-1近几年来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3.
背景:研究表明趋化因子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参与神经干细胞的迁移。 目的:观察趋化因子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及其受体CCR2对神经干细胞体外迁移的作用。 方法:分离培养胎鼠海马组织神经干细胞,体外传代扩增及鉴定;通过细胞免疫荧光及RT-PCR检测其受体CCR2表达情况;通过琼脂糖下细胞迁移实验观察50,100,200,300,500 μg/L 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对神经干细胞的体外趋化作用。 结果与结论:细胞免疫荧光及RT-PCR检测证实胎鼠海马来源神经干细胞表达趋化因子受体CCR2;琼脂糖下细胞迁移实验显示,体外条件下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可趋化神经干细胞迁移,且趋化迁移作用随质量浓度增加而增强,抗CCR2多克隆抗体可对抗其趋化迁移作用。  相似文献   

14.
背景:肾移植后受者定期行移植肾组织活检,在移植肾出现问题的早期进行正确的病理诊断,选择合适的治疗,是使移植肾长期存活的关键。 目的:总结肾移植后肾坏死与肾移植排斥反应的病理学表现与变化。 方法:由作者应用计算机检索维普数据库、Pubmed数据库中与肾移植后肾坏死与肾移植排斥反应有关的文献,检索时限为1998-01/2009-10。对资料进行初审,并查看每篇文献后的引文。 结果与结论:共16篇文献符合标准。移植后慢性肾脏损害的病理类型包括慢性排斥反应,系膜病变,新月体肾炎,膜性肾病,Ig肾病,溶血性尿毒综合征。移植后慢性肾脏损害最常见的病理类型为慢性排斥反应,与慢性排斥反应相关的因素可能包括:供肾年龄,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及CMV感染。高血压和蛋白尿对移植肾的远期预后也有重要影响。移植肾的病理改变复杂多样,结合移植肾穿刺病理活检结果和临床分析进行准确诊断,成功率高、安全性好,对肾移植后难以根据临床化验资料作出准确判断肾脏损害及治疗方案的选择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的结构和功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妍涵 《中国微循环》1998,2(4):201-205
单核细胞趋化蛋白-l(MCP-1)是由内皮细胞(ECs)、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s)和单核细胞(MCs)/巨噬细胞(MΦ)分泌的一种趋化因子,属于赵化因于超家族,是作用于单核细胞(MC)特异的强趋化蛋白,并可促进VSMCs的有丝分裂。MCP-1与脂蛋白、粘附分子、细胞因子、凝血因子、激素等相互影响。通过研究,目前已对其基因、分子结构及其生物学功能有所认识。MC迁移至血管内膜下层,是多种急、慢性炎症性疾病,如动脉粥样硬化(AS)、肾小球硬化症等疾病的特征性病变,是此类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关键性发病学机制。MCP-1及其受体…  相似文献   

16.
将人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的cDNA插入融合蛋白表达载体pGEX-4T-1中,构建成质粒pGEX/MCP转化大肠杆菌JM109,经IPTG诱导后合成GST-MCP-1融合蛋白。用12%SDS-PAGE检测在30kD左右有新生蛋白条带出现,表达量约占菌体总蛋白的31.7%。趋化实验证明,该产物具备明确的单核细胞趋化活性。  相似文献   

17.
将人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的cDNA插入融合蛋白表达载体pGEX-4T-1中,构建成质粒pGEX/MCP转化大肠杆菌JM109,经IPTG诱导后合成GST-MCP-1融合蛋白。用12%SCS-PAGE检测在30kD左右有新生蛋白条带出现,表达量约占菌体总蛋白的31.7%,趋化实验证明,该产物具备明确的单核细胞趋化活性。  相似文献   

18.
背景:国内外有关预防高致敏受者肾移植后发生超急性、急性排斥反应提高人肾存活率取得满意效果,然而临床对群体反应性抗体检测阴性既往致敏受者肾移植后发生再次免疫应答研究则罕见报道。 目的:探讨群体反应性抗体阴性的既往致敏受者肾移植后早期发生严重急性体液性排斥反应机制,为其早期诊断和治疗既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选择21例群体反应性抗体阴性术后早期发生严重急性体液性排斥的首次肾移植患者,动态分析移植后14 d内反映急性体液性排斥的相关指标,包括IgG型抗HLA抗体,病理苏木精-伊红染色、C4d及细胞表面分子原位检测。 结果与结论:21例患者既往均有输血或妊娠史;18例患者移植后第7天抗HLAⅠ类IgG抗体阳性率>80%,11例于移植后第7天抗HLA Ⅱ类IgG抗体> 80%;5例女性患者于移植后第5~8天发生移植肾破裂,抗HLAⅠ类和Ⅱ类IgG抗体均>96%;21例受者均检出抗供者特异性抗体(DSA),13例(61.90%)供、受者存在HLA-A2和HLA-A11的错配并产生对应DSA,包括5例移植肾破裂受者;病理组织形态学均有不同程度急性损伤,免疫组化可见管周毛细血管区(PTC)C4d沉积,原位染色CD34(+)、CD68(+)、CD4(+)。提示移植前群体反应性抗体监测不能完全反映受者的预致敏状态;移植后早期监测群体反应性抗体可预测和诊断既往致敏受者急性体液性排斥的发生;C4d、CD68(+)作为其的辅助诊断指标,可提高诊出率;HLA-A2和HLA-A11在既往致敏受者是高危致敏基因。  相似文献   

19.
急性排斥反应和急性肾小管坏死都是肾移植术后常见并发症,两者术后都是以少尿、无尿为主要特点,术后早期较难鉴别。我科从1998年11月至2005年6月共进行同种异体肾移植术268例,其中发生急性排斥反应30例,发生率为11.19%;急性肾小管坏死27例,发生率为10.07%,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268例肾移植术患者中,发生急性排斥反应30例,男性17例,女性13例,年龄9~68岁,经用甲基强的松龙冲击治疗及OKT3、ATG、ALG等治疗,26例逆转,1例因移植肾自发性破裂而摘除,3例移植肾;发生急性肾小管坏死27例,男性12例,女性15例,年龄28~69岁,经透析治疗后25例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铁离子在心脏移植急性排斥反应的作用。 方法: 建立小鼠颈部异位心脏移植模型,实验分为同系移植组(C57BL/6→C57BL/6)和同种异体移植组(BALB/c→C57BL/6),普鲁士蓝染色观察铁离子在心肌组织的沉积情况,免疫组化法观察HO-1在心肌组织的表达。 结果: 铁离子在浸润的巨噬细胞中沉积,HO-1主要在浸润的炎性细胞中表达,两者随急性排斥反应的加重表达上调。 结论: 铁离子沉积与心脏移植急性排斥反应的病理过程相关,且可作为心脏移植急性排斥反应的监测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