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评价阿司匹林对再植断指血管危象的预防与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4月~2016年4月收治的248例(324指)断指再植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术前术后是否服用阿司匹林将本组病例分为:术前术后口服阿司匹林的观察组与术前术后未口服阿司匹林的对照组,比较两组再植成活率与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再植成活率为97.7%,高于对照组的80.3%(P<0.05).观察组出现部分坏死4例(2.3%)少于对照组的30例(19.7%)(P<0.05).结论:阿司匹林对再植断指血管危象具有良好预防及治疗作用,显著提高再植断指成活率,降低部分坏死发生率,临床应用效果与安全性俱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臭氧大自血疗法对断指再植术后早期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手外科在2016年9月~2018年1月收治的断指再植患者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手术治疗和术后处理;观察组在常规治疗方案基础上早期给予臭氧大自血疗法干预;观察两组患者住院时间、断指指体成活时间、再植指体成活率、血管危象发生率、术后换药次数、再植指体水泡指数、指体部分坏死数、断指皮温、末端毛细血管充盈时间、再植区中心点血氧饱和度。结果 (1)观察组住院时间、指体成活时间与对照组比较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换药次数、再植指体水泡指数、指体部分坏死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血管危象发生率为4.08%低于对照组17.21%,再植指体成活率(95.92%)高于对照组(85.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观察组术后3、7、10d断指末端皮温、再植中心点血氧饱和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毛细血管充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断指再植患者早期给予臭氧大自血疗法干预能够明显提高指体成活率及成活质量,降低血管危象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细节化心理干预对断指再植术后患者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2011年10月-2012年12月收治的断指再植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及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细节化心理干预。比较两组的术后血管危象发生率、STAI和SDS评分。结果观察组术后血管危象发生率为10.0%,对照组血管危象发生率为3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周,观察组的STAI和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细节化心理干预可改善断指再植患者的负性情绪,降低血管危象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前列腺素E1在断指再植术后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前列腺素E1对断指再植术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断指再植术后患者166例,随机分为两组:A组为对照组予以常规抗炎、抗栓塞、抗痉挛“三抗”治疗;B组为治疗组在常规“三抗”治疗基础上给予前列腺素E120μ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中静脉滴注,2次/d,14d为1个疗程;观察两组患者血管危象及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并对再植指的成活率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断指再植术后血管危象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而再植指的成活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均无明显的药物不良反应。结论前列腺素E1能有效地防止断指再植术后血管危象的发生,提高再植指的成活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析夜间护理在断指再植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在我院2010年3月至2012年10月期间行断指再植术患者572例(640指)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86例(其中观察组318指,对照组322指),比较两组患者血管危象发生时间、部位及成活情况。结果观察组血管危象总发生率及夜间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断指再植成活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血管危象发生于夜间所占的比例较大,注重对断指再植术患者术后夜间的护理,并对夜间发生血管危象进行有效处理可有效提高断指再植成活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和研究大黄敷脐预防便秘提高断指再植成活率的情况。方法对自2013年7月至2015年7月间在我院进行断指再植手术的符合本研究入选条件的病人40例,按入院先后顺序、男女分层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2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而大黄预防组进行大黄敷脐护理。对两组患者术后的便秘情况进行观察统计,比较两组病人术后便秘率、首次排便时间、血管危象发生率、再植指成活率;评价断指再植术后患者采用大黄敷脐预防便秘影响断指再植成活率的临床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的例数、性别构成、断指数、断指伤类别、断离程度、断指数目、断指保存方法比较差异均不显著(P>0.05)。大黄预防组患者便秘比例与对照组想比较差异显著(P<0.05)。断指再植后对照组患者的便秘发生率为75%,大黄预防组的患者便秘发生率为45%。大黄预防组患者血管危象情况发生率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较差异显著( P<0.05)。大黄预防组患者的断指成活率为91.667%,与对照组患者的72%相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大黄敷脐对断指再植患者便秘情况具有一定的缓解效果,进而可以提高患者断指再植成活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高压氧联合利伐沙班在预防断指再植术后血管危象方面的效果。方法选取2009年11月-2011年11月本院收治的81例断指再植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44例)与研究组(37例)。对照组44例术后采取肝素钠、山莨菪碱预防术后血管危象的发生,研究组37例术后采用高压氧联合利伐沙班预防血管危象。结果研究组的血管危象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结论高压氧联合利伐沙班能够减少断指再植术后血管危象的发生,增加断指再植的成活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手指钝性离断伤断指再植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我院收治并给予外科治疗的手指钝性离断伤患者60例,所有患者均给予显微断指再植手术治疗。观察患者断指再植手术的成活率。结果 60例患者中,54例患者术后断指再植成活,成活率为90.00%;6例患者术后断指再植失败,失败率为10.00%。6例断指再植失败的患者中,2例患者由于术后感染而导致断指再植失败,4例患者由于术后发生血管危象造成远端手指坏死而导致断指再植失败。结论在断指再植手术中,对患者进行彻底的清创、准确的吻合血管、仔细的修复断指组织、有效的预防血管危象是手术成功的关键,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断指再植患者围术期护理干预措施,以提高断指再植的成活率。方法对46例断指再植患者进行预见性的护理干预,包括:术前准备,术后护理、康复治疗和功能训练指导及出院指导,观察护理干预的效果。结果 46例患者共56指中,成活41例49指,发生坏死5例7指,成活率87.5%。术后随访0.5~1年,再植后手指外观良好,功能良好。结论通过预见性的护理干预,排除血管危象发生的高危因素,严密观察,及时发现和处理血管危象,做好康复训练指导,是断指再植成功的关健环节。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断指再植患者术后末梢血液循环情况的观察方法及护理措施,证实术后护理是影响断指再植成活率的关键。方法回顾分析我院自2009年7月至2011年1月28例断指再植患者的术后护理,进行对比。结论断指再植术后护士掌握正确的护理措施,及时细致的观察,可有效预防血管危象的发生,发生危象后可及时处理,提高再植成活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显微手外科断指再植手术的围术期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7月~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90例行断指再植手术患者,依照入院顺序,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40)与观察组(n=50),对照组施以常规护理,观察组施以围术期综合护理,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前与护理1个月后的焦虑(SAS)评分、抑郁(SDS)评分、两组患者的再植成活率与血管危象发生情况、临床护理满意度情况与临床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的SAS与SD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护理1个月后,观察组的SAS与SDS评分明显降低,并且观察组的再植成活率、临床护理总有效率明显较高,血管危象发生率明显较低,临床护理满意度明显较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显微手外科断指再植手术患者予以综合围术期护理具有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12.
断指再植术后血管危象的观察与护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断指再植术后血管危象的观察与护理对策。方法 我院自2000年3月~2003年8月治疗断指再植578例(1123指),其中术后血管危象280指,发生率为24.9%,术后1~3天发生234指,术后4~7天发生46指。结果 经过及时发现,及时对症处理,182指成活,救治成活率为65%。结论 及时观察,落实护理对策,正确处理断指再植术后的血管危象,是提高成活率的重要前提之一。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个性化护理干预在减少断指再植围术期患者血管危象发生率及提高生活能力和生活质量中的作用。方法将2017年3月~2018年7月86例于本院行断指再植手术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行常规护理干预)、B组(行常规护理+个性化护理干预)各43例。比较两组术后断指再植存活率、血管危象发生率、生活能力评分和患者生活质量情况。结果 B组断指再植存活率(90.70%)高于A组(69.77%),血管危象总发生率(4.65%)低于A组(20.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术后Barthel评分和断指再植后功能评分、Spitzer单项评分和总分均高于术前,且B组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围术期个性化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再植指存活率,减少血管危象的发生,对提高患者生活能力和生活质量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断指再植术后应用冬眠合剂防发生血管危象的护理措施。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法,查阅分析了2006年5月一2011年3月住院行断指再植术的84例患者的病例。未使用冬眠合剂组41例,有14例发生血管危象,使用冬眠合剂组43例,4例发生血管危象。对断指再植术后发生血管危象的可能影响护理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断指再植术后应用冬眠合剂组血管危象发生率明显降低(P〈0.01)。结论断指再植术后应用冬眠合剂加强护理观察与干预可降低血管危象的发生率,提高断指再植成活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断指再植的手术治疗经验及对可能造成的失误原因采取相应的防治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2012年间我院治疗的断指再植患者127例共150指的临床资料,并对术后疗效进行评价,观察术后出现坏死及血管危象等情况。结果本组患者按照中华医学会断指再植功能评定试用标准,优80指,良52指,差18指,优良率达88%。术后出现血管危象22指,为14.7%。术后出现坏死共10例,成活率92.1%。结论影响断指术后成活的因素较多,临床医生应根据可能造成的失误原因采取相应防治对策,才能提高断指再植的成活率。  相似文献   

16.
断指再植手术后如何减少血管危象,提高再植成活率是临床医生关注的问题.2007年3月至2009年2月,本科对180例断指再植的患者术后采用小剂量肝素钠持续静脉滴注治疗.  相似文献   

17.
《抗感染药学》2016,(6):1397-1399
目的:分析丹参酮ⅡA对断指再植术后患者动静脉危象和断指成活的效果与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6年1月间手外科收治的断指再植术患者9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7例;两组患者术后均给予常规对症处理,在此基础上观察组患者给予丹参酮ⅡA注射液治疗,治疗7 d后观察镇痛的总有效率、断指成活率和血管危象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用药后镇痛的总有效率为97.87%高于对照组为80.85%(P<0.05),组断指成活率为97.87%高于对照组为93.62%(P>0.05),静动脉危象的发生率分别为25.53%和10.64%(P<0.05)。结论:断指再植术后采用丹参酮ⅡA注射液治疗,并采用护理干预措施可以缓解其疼痛,有效降低静动脉危象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断指再植患者的心理护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黄春兰 《中国基层医药》2011,18(18):2582-2583
目的探讨断指再植患者心理护理的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分析断指再植患者临床护理资料,依据护理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常规护理+心理护理组)65例和对照组(常规护理组)30例。结果观察组紧张、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绝望等心理情绪评分及血管危象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断指成活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断指再植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可以明显改善患者不良心理情绪,提高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品管圈(QCC)活动在断趾再植/皮瓣患者术后专科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7月我院收治的64例行断指再植或皮瓣移植手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QCC组和对照组,对照组18例、QCC组46例。对照组予以常规的专科护理,QCC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QCC活动。采用数字等级评定估量表(NRS)评价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疼痛情况,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对患者负性情绪予以评估,比较两组患者血管危象的发生率与断指存活率,采用Mofisky-Green量表对两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予以评估,发放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对患者护理满意情况进行评价。结果干预后,QCC组的NRS、S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QCC组的血管危象发生率为6.52%,低于对照组的27.78%,断指存活率为91.30%,高于对照组的61.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QCC组的依从率及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QCC活动不仅可改善断趾再植/皮瓣患者术后疼痛及负面情绪状况,还可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及对护理的满意度,有效避免血管危象的产生,提高断指存活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断指再植术后的护理及观察要点,提高断指再植的成活率。方法对30例48指断指再植患者进行术后观察和护理。术后提供优良环境,密切观察患指血液循环,及时处理动静脉危象。结果存活28例43指;2例5指未存活,行截指术。结论做好断指再植患者的病情观察和护理,对手术成活率起到了直观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