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6 毫秒
1.
目的 探讨分析念珠菌性阴道炎的菌种分布及耐药性情况.方法选取我院460例念珠球菌性阴道炎患者,采用API 和 ATB 试剂盒对其进行真菌菌株鉴定及药敏试验.结果 所有患者共检出念珠菌460株,其中346株(75.21%)白色念珠菌,38株(8.26%)光滑念珠菌,25株(5.43%)热带念珠菌,51株(11.09%)其他念珠菌; 念珠菌对抗真菌药物的耐药性分别为:氟康唑 13.4%,伊曲康唑8.9%,伏立康唑 4.3%,5-氟胞嘧啶6.5%,两性霉素80%.结论 白念珠菌感染是念珠菌性阴道炎的主要因素,不同菌种对抗真菌药物的耐药性有差异,实际工作中合理使用抗真菌药物,以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
念珠菌性阴道炎患者特点和药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家伍 《中国热带医学》2007,7(2):267-267,281
目的了解念珠菌性阴道炎患者临床感染念珠菌的特点及其耐药情况。方法对念珠菌性阴道炎患者的标本运用生物梅里埃AP120CAUX酵母菌鉴定系统、CHROMagra Candida显色培养基和真菌Mie药敏盒进行病原体的鉴定与药物感染试验。结果630例阴道炎患者的阴道分泌物标本中共检出念珠菌422林,检出率为67.0%,其他33.0%为非念珠菌性阴道炎。临床分离的念珠菌以白色念珠菌居多380株(90.0%);其次为近平滑念珠菌30株(7.1%),较少的热带念珠菌12株(2.8%)。临床常用抗真菌5种药物中,氟康唑敏感性为100%,两性霉素B敏感性为99%。结论念珠菌性阴道炎患者临床分离以白色念珠菌占明显优势之外,还有近平滑念珠菌、热带念珠菌等念珠菌的感染。氟康唑、两性霉素B、5-氟胞嘧啶保持较高的体外活性,是治疗真菌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近两年南方高热高湿沿海地区念珠菌性阴道炎群体在不同季节、年龄、月经周期的发病情况以及治疗后稳定趋势状况。方法对妇科门诊就诊的8 099例阴道炎患者进行念珠菌检测,采用生理盐水涂片法和革兰染色及念珠菌培养。结果南方高热高湿沿海地区念珠菌性阴道炎发病率为24.694%(2000/8 099);育龄妇女患病率高于其他年龄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8.81,P<0.01);夏、秋比冬、春季节患病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2.39,P<0.01);月经后1周患病率高于其它时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7,P<0.05);治疗后,阳性率随末次用药时间的延长而逐渐下降(趋势χ2=47.78,P<0.01)。结论南方高热高湿沿海地区念珠菌性阴道炎的感染率有所上升;与生育年龄呈正相关;夏、秋季节念珠菌性阴道炎的感染率高;月经后1周,念珠菌的阳性率最高,应重点预防。复查应选停药5 d后,因其结果趋于稳定。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近两年南方高热高湿沿海地区念珠菌性阴道炎群体在不同季节、年龄、月经周期的发病情况以及治疗后稳定趋势状况。方法对妇科门诊就诊的8 099例阴道炎患者进行念珠菌检测,采用生理盐水涂片法和革兰染色及念珠菌培养。结果南方高热高湿沿海地区念珠菌性阴道炎发病率为24.694%(2000/8 099);育龄妇女患病率高于其他年龄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8.81,P〈0.01);夏、秋比冬、春季节患病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2.39,P〈0.01);月经后1周患病率高于其它时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7,P〈0.05);治疗后,阳性率随末次用药时间的延长而逐渐下降(趋势χ2=47.78,P〈0.01)。结论南方高热高湿沿海地区念珠菌性阴道炎的感染率有所上升;与生育年龄呈正相关;夏、秋季节念珠菌性阴道炎的感染率高;月经后1周,念珠菌的阳性率最高,应重点预防。复查应选停药5 d后,因其结果趋于稳定  相似文献   

5.
968例念珠菌性阴道炎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念珠菌性阴道炎是妇科中常见的疾病之一 ,严重影响着妇女的身体健康 ,给生活、工作、学习带来了极大的不便 ,为了降低本病的发病率 ,我们对2 2 64例门诊病人进行了分析 ,旨在对该病提供更有力的预防措施。1 资料和方法在 1 997年 9月 - 2 0 0 0年 8月 ,对我院妇科门诊就诊的非妊娠妇女 1 662例 (普查组 )及产科门诊孕妇 60 2例进行了阴道分泌物检查。检查中 ,以小棉棒取阴道粘膜内皱折内的分泌物 ,采用 1 0 %氢氧化钾液滴定检查 ,并用H -E染色对照 ,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 ,以发现大量菌丝和成群的芽孢为阳性。同时 ,H -E染色 ,观察细胞学…  相似文献   

6.
张福俊 《内蒙古医学杂志》2004,36(12):1047-1047
我科对102例念珠菌性龟头炎及106例阴道炎的临床菌种进行了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念珠菌性阴道炎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阴道是一个典型的微生态系统[1],是在外环境、宿主和正常微生物群相互依赖、相互制约、长期历史进化过程形成的,在不同年龄、不同生理状态都有相应的微群落和微种群的动态变化,一个健康的阴道菌群的生态平衡是保持阴道生理状态、防止众多频繁发生的外部环境微生物入侵和定植的必备条件,如果这个平衡状态被打破,某些微生物过度生长,某些微生物群落减少,则导致各种阴道炎的发生[2].念珠菌性阴道炎(vaginal candidiasis)就是一种由念珠菌在阴道内过度繁殖而引起的妇科疾病.  相似文献   

8.
真菌性阴道炎患者菌种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阴道真菌感染的菌种分布及耐药性情况。方法:对2009年1月1日-2010年6月30日阴道分泌物常规涂片法检出真菌的标本进行真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967份阴道分泌物标本,共检出真菌83例;培养分离出真菌80株,其中白色念珠菌59株,占73.8%;热带念珠菌9株,占11.3%;光滑念珠菌7株,占8.8%;伪热带念珠菌3株,占3.8%,类星形念珠菌2株,占2.5%。6种药物的敏感率:制霉菌素为95.0%(76/80)、两性霉素B为91.3%(73/80)、5-氟胞嘧啶为85.0%(68/80)、咪康唑为77.5%(62/80)、益康唑为75.0%(60/80)、酮康唑为86.3%(69/80)。唑类药物耐药现象比制霉菌素、两性霉素B严重。结论:阴道分泌物中真菌感染以白色念珠菌为主,真菌对常用的抗真菌药物除制霉菌素、两性霉素B敏感性较高外,对其他几种药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耐药。建议临床医生对确诊为真菌性阴道炎的患者均应常规做药敏试验,并根据药敏结果结合患者病情,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9.
王凤 《中国医疗前沿》2009,(10):117-117
念珠菌性外阴阴道炎,又称外阴阴道念珠菌病(VVC),是一种常见的阴道炎,习惯称霉菌性阴道炎,发病率仅次于滴虫性阴道炎,是由念珠菌中白色念珠菌所致。我院通过对该病的病因、治疗和预防的进一步了解和认识,提高了患者的自我防护能力,有效地降低了复发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念珠菌性阴道炎(VVC)致病菌的菌种及其对唑类药物的敏感性,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共收集623株分离自VVC患者的假丝酵母菌,采用CHROMagar显色培养基和Vitek2YST鉴定条进行菌种鉴定,依据美国国家临床试验标准化研究推荐的《酵母菌的液基稀释法抗真菌药物敏感试验参考方案第二版》(CLSIM27-A2)的方案测定假丝酵母菌对氟康唑、伊曲康唑和酮康唑的药物敏感性。并分析623例患者的年龄分布。结果在623株临床分离株中,白假丝酵母菌、光滑假丝酵母菌、克柔假丝酵母菌、其他假丝酵母菌和热带假丝酵母菌分别为425(68.2%)、123(19.7%)、45(7.2%)、22(3.5%)和8(1.3%)株。假丝酵母菌对氟康唑、酮康唑和伊曲康唑的敏感率分别为77.7%、70.4%和40.3%。623例患者中20~39岁患者占总数的80.2%。结论白假丝酵母菌仍然是导致念珠菌性阴道炎的主要致病菌。假丝酵母菌对唑类药物敏感性较低,尤其是伊曲康唑。VVC主要见于育龄妇女。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vulvovaginal candidiasis,VVC)致病菌株的分布和药敏.方法 采用法国CHROMagar显色培养基及梅里埃YBC酵母菌鉴定卡分离鉴定菌株,Rocso纸片扩散法进行药敏试验.结果 VVC致病菌株以白假丝酵母菌为主,占95.02%(191/201).致病菌株对酮康唑、制霉菌素、克霉唑、两性霉素B、氟康唑的敏感率较高,对咪康唑、益康唑、伊曲康唑的耐药率较高.结论 不同致病菌株对不同药物敏感性存在较大差异,临床上应重视假丝酵母菌的培养、鉴定和药敏试验,合理选用抗真菌药物.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妊娠期不同阶段阴道假丝酵母菌的检出率和菌种分布情况及其与发病的关系。方法随机抽取400例2008年9月至2009年9月在门诊产检的不同孕期的孕妇进行阴道分泌物培养及菌种鉴定。结果 (1)孕期假丝酵母菌检出率不随孕周改变而发生明显变化。(2)妊娠妇女阴道假丝酵母菌检出率为33.50%,以白色假丝酵母菌为主,占67.91%,其次是光滑假丝酵母菌(17.16%)、克柔假丝酵母菌(5.97%)、热带假丝酵母菌(4.48%),近平滑假丝酵母菌(2.23%)。早、中、晚孕期假丝酵母菌均以白色假丝酵母菌和光滑假丝酵母菌为主。(3)随着妊娠进展,假丝酵母菌阳性孕妇中有症状者逐渐增多;有症状的孕妇白色假丝酵母菌比率逐渐降低,非白色假丝酵母菌比率逐渐升高。结论妊娠期阴道假丝酵母菌检出率较非孕期增加,以白色假丝酵母菌为主,而非白假丝酵母菌则以光滑假丝酵母菌为主要菌种;随着妊娠的进展,非白色酵母菌感染有上升的趋势。  相似文献   

13.
黄峰  秦淑国  边其侠 《实用全科医学》2010,8(1):101-101,118
目的分析宿州地区念珠菌性外阴阴道炎(VVC)的病原菌分类,并进行药敏分析,指导临床用药。方法标本接种科玛嘉显色培养基,菌株鉴定采用生物梅里埃ATB Expression半自动微生物分析仪配套的念珠菌鉴定卡ID32C,药敏检测采用生物梅里埃ATB FUNGUS 3试条。结果检出188株念珠菌中,共鉴定出6种念珠菌,其中白色念珠菌148株(78.7%),光滑念殊菌26株(13.8%),热带念珠菌9株(4.8%)。体外药敏显示,5-氟胞嘧啶,两性霉素B,伏立康唑的敏感性较高。结论本地区念珠菌性外阴阴道炎的病原菌仍以白色念珠菌为主。不同菌种对不同药物敏感性存在较大差异。临床应重视念珠菌属的培养和药敏试验,合理选用抗真菌药物。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不同基因型阴道假丝酵母菌对克霉唑、咪康唑和制霉菌素的体外药物敏感性.方法 以特异引物PCR法(INT-PCR)对151株致病白假丝酵母菌进行基因分型,参考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协会(CLSI)抗真菌药敏实验标准(M27-A方案)以微量稀释法检测不同基因型菌株的药物敏感性.结果 根据扩增条带中是否存在450 bp和840 bp片段可将白假丝酵母菌分为A、B、C 3种基因型;克霉唑和咪康唑对A基因型菌株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值明显高于C基因型菌株,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制霉菌素对不同基因型菌株的MIC值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不同基因型白假丝酵母菌株对抗真菌药物的敏感性有明显差异,这种差异可能是临床上假丝酵母菌性外阴阴道炎治疗效果存在个体差异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5.
邬远野 《中国现代医生》2011,49(29):45-46,79
目的探讨外阴阴道念珠菌病(VVC)的临床特征和抗真菌药物敏感性。方法对900例VVC患者采用Soble分类对临床特征进行评分,培养、分离菌株,并对不同菌株进行酮康唑、伊曲康唑、氟康唑、两性霉素B体外药敏试验。结果单纯型VVC的临床特征平均分显著低于非白念珠菌VVC和RVVC(P〈0.05);689例(76.56%)为白念珠菌,211例(23.44%)为非白念珠菌,两性霉素B的敏感性均为100%,白念珠菌对四种药物的敏感性间有显著性差异(χ2=9.57,P〈0.01),非白念珠菌对四种药物的敏感性间有显著性差异(χ2=9.21,P〈0.01)。结论白念珠菌是VVC的主要致病菌,念珠菌对唑类药物敏感性有所差异,非白念珠菌的药物敏感性较白念珠菌低,白念珠菌的耐药性不常见。  相似文献   

16.
念珠菌是一种条件致病菌,白念珠菌是引起外阴阴道念珠菌病的主要病原菌,先天免疫系统和适应性免疫系统协调能有效抵抗念珠菌。近些年念珠菌的免疫学研究有了很大的进展,尤其是C型凝集素样受体家族、Th17细胞及其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IL)17的发现。该文重点介绍了模式识别受体介导的念珠菌识别及细胞因子IL-17应答在宿主防御黏膜念珠菌感染中的重要性,同时也介绍相关免疫缺陷及免疫治疗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7.
郭爱芹 《医学综述》2012,(19):3291-3292
目的探讨外阴阴道念珠菌病(VVC)的临床特征及抗真菌药物治疗VVC的敏感性。方法对我院自2008年1月至2011年8月收治的1000例妇科门诊患者的VVC发病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念珠菌对抗真菌药物的敏感性。结果通过分离1000株念珠菌,白念珠菌为610例(61%),非白念珠菌为390例(39%)。白念珠菌及非白念珠菌对氟康唑和伊曲康唑的敏感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酮康唑和两性霉素B的敏感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白念珠菌是VVC的主要致病菌,非白念珠菌的药物敏感性较白念珠菌低,白念珠菌对抗真菌药物的耐药性不常见。  相似文献   

18.
刘朝晖  廖秦平 《中国全科医学》2005,8(15):1234-1234,1237
目的 了解中国妇科/计划生育门诊中外阴阴道念珠菌病(VVC)及复发性VVC(RVVC)的发病情况及两者发病相关因素、既往用药和本次用药治疗的比较。方法 对全国14家医院妇产科同天就诊的3590名患者进行阴道分泌物真菌学镜检,对VVC患者及RVVC患者进行调查登记和分析。结果 (1)3590名患者当中,VVC、RVVC的发病率分别为11.60%和0.58%。(2)RVVC患者与普通VVC患者相比,在卫生习惯或应用激素、抗生素、避孕药、激素替代治疗等方面均无明显的特殊性,它的发生可能与局部的免疫异常有一定关系。(3)在既往的用药中,RVVC患者与普通VVC患者在应用局部药物方面无明显差异,但使用口服抗真菌药的几率要高于普通VVC患者。结论 VVC尤其是RVVC对妇女身心健康有很大影响。RVVC的发生可能与局部的免疫异常有一定关系,应该对RVVC的患者尽可能选用敏感的抗真菌药物治疗,并一定要长疗程巩固治疗.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碘伏阴道冲洗治疗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我院200例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100例,碘伏冲洗阴道并配合咪康唑栓阴道上药;对照组100例,只给予咪康唑栓阴道上药.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9%,对照组总有效率93%.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其疗效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碘伏...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