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经皮二尖瓣球囊扩张术的疗效评价杜修海1张明旭1张卫泽1胡静泠1王艳春1马茂儒2李志玫2(1兰州军区总医院心内科兰州7300502乌鲁木齐总医院心肾科)关键词二尖瓣狭窄二尖瓣球囊扩张术经皮二尖瓣球囊扩张术(PBMV)是治疗风湿性心脏病(以下简称风心病)...  相似文献   

2.
经皮二尖瓣球囊扩张前后Ptfv1的变化及临床意义刘侠1屈健2(1徐州心血管病研究所2210092解放军第97医院)关键词二尖瓣狭窄心电描记术气囊扩张术自1984年Inoue等首先报告经皮球囊二尖瓣成形术(PBMV)治疗二尖瓣狭窄(MS)获得成功,近1...  相似文献   

3.
二尖瓣狭窄的球囊扩张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兴雷 《山东医药》1996,36(1):42-43
二尖瓣狭窄的球囊扩张术山东省立医院(250021)朱兴雷经皮二尖瓣球囊扩张术(PBMV)因其创伤小,深受欢迎。本技术1984年由日本Inoue用于临床,1985年Lock应用聚乙烯球囊导管成功地扩张了狭窄的二尖瓣。我国于1985年引进日本Inoue技...  相似文献   

4.
总结经验把二尖瓣球囊扩张术提高到新水平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总结经验把二尖瓣球囊扩张术提高到新水平戴汝平1984年Inoue及1985年Lock首先开展经皮穿刺二尖瓣球囊扩张术(又称二尖瓣球囊成形术—percutaneousballoonmitralvalvuloplasty,PBMV;或称二尖瓣球囊交界分离...  相似文献   

5.
患者,女,45岁。因风心病、二尖瓣开式扩张术后4年、咳嗽1个月于1998年10月4日入院。1994年底因风心病、二尖瓣狭窄行二尖瓣开式扩张术。术后病情缓解。1996年底开始心功能逐渐恶化,反复因充血性心力衰竭(CHF)、快速持续性心房纤颤住院。多次动...  相似文献   

6.
经皮二尖瓣狭窄球囊扩张术治疗单纯二尖瓣狭窄疗效肯定,但对非单纯性二尖瓣狭窄病人疗效尚未肯定,本文通过43例非单纯性二尖瓣狭窄行经皮二尖瓣狭窄球囊扩张术疗效观察,证实非单纯性二尖瓣狭窄行经皮二尖瓣狭窄球囊扩张术疗效好,安全性能佳,为首选治疗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7.
伴有严重并发症的老年人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球囊扩张术治疗体会高茂良朱庄升周瑞珏许国锋郑蓉刘逸菲本院1994年3月~1998年1月实施的二尖瓣狭窄球囊扩张术(PBMV)中,有5例伴有严重并发症的风湿性心脏病患者,男2例,女3例;年龄62~65岁,平均...  相似文献   

8.
经皮二尖瓣球囊扩张术后医源性鲁顿巴赫综合征二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例1,女,45岁。活动后心悸气短24年,诊断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15年前行闭式二尖瓣交界分离术。术后症状明显改善,近4年来,症状又加重并出现房颤。诊断二尖瓣再狭窄于1988年8月3日入院。心功能Ⅲ级,心尖区第一心音亢进,舒张期杂音Ⅲ/Ⅳ级。心电图示心房纤颤、右室肥厚。心脏三位片:心胸比率0.61,左房、右室大,肺瘀血。超声心动图呈典型二尖瓣狭窄,超市积分为12/16分,二尖瓣口面积(MVA)0.78cm2。1988年8月用最大径27毫米#上球囊导管行PBMV,房间隔穿刺一次成功。在球囊扩张二尖瓣口时,由于狭窄环坚固,用力扩张使…  相似文献   

9.
超声心动图对104例二尖瓣球囊扩张术后左心功能的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超声心动图对104例二尖瓣球囊扩张术后左心功能的评价张燕,张桂珍,吴雅峰,高辉,张纯,谈洪,张金荣,陈湛应用无创方法评价左心功能近年来取得很大进展,超声心动图就是其中之一[1]。在对二尖瓣球囊扩张术(percutaneousballoonmitral...  相似文献   

10.
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合并缩窄性心包炎一例柳志红程显声张弘兴⒇1临床资料患者女性,46岁。因劳累后心慌、气短于1991年诊断为“风湿性心脏病(风心病),二尖瓣狭窄”。1995年8月来我院行二尖瓣球囊扩张术。查体:体温、呼吸正常,血压13.33/9.3...  相似文献   

11.
目的旨在研究一步法经皮球囊扩张术治疗重度二尖瓣狭窄15年经验及长期随访.方法摒弃传统的三步法,采用一步法经皮经房间隔穿刺球囊扩张治疗二尖瓣狭窄.结果492例二尖瓣球囊扩张术成功率98.2%(483/492),术后二尖瓣口面积明显增加从(0.89±0.18)至(2.21±0.41)cm2.211例随访8个月~9年2个月,二尖瓣再狭窄率为11.14%(24/211),死亡率为(4.2/211),二尖瓣再置换术为5.2%(11/21).结论一步法经皮球囊扩张术治疗重症二尖瓣狭窄成功率高,近远期疗效均佳.  相似文献   

12.
心房纤颤是风心病二尖瓣病变最常见的并发症,二尖瓣球囊扩张术后,房颤转为窦性心律,可改善心功能,减少血栓形成及栓塞并发症。我们现将1992年~1998年间二尖瓣球囊扩张术后房颤转复56例患者做一综合分析。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一、一般资料:56例均为风心病二尖瓣狭窄球囊扩张术患者,男性22例,女性34例;年龄23岁~49岁(平均39.1岁)。风心病史1年~25年(平均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阿斯匹林对青年人二尖瓣球囊扩张术后再狭窄的的预防作用。方法:二尖瓣球囊扩张术后的青年人被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6例加用阿斯匹林0.3克,3次/d,与对照组(未用阿斯匹林)38例进行术后和术后一年的心脏超声二尖瓣口面积比较。结果:两组相比,二尖瓣口亩积术后4~6d无显著差异,术后1年有显著性差异。结论:阿斯匹林有预防青年人二尖瓣球囊扩张术后再狭窄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分级次二尖瓣球囊扩张预防二尖瓣反流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为探讨经皮穿刺球囊导管二尖瓣扩张术(PBMV)引起二尖瓣反流(MR)的原因及其预防方法。方法我们采用分级次扩张法和改良Inone法对人体病变二尖瓣和硅胶二尖瓣模型进行体外球囊导管扩张实验,并对132例风湿性心脏病重度二尖瓣狭窄患者,其中分别以分级次扩张法96例,Inone法36例进行PBMV的前瞻性对比研究。结果(1)PBMV引起二尖瓣反流的原因除与瓣膜钙化程度重、瓣下结构紊乱有关以外,瓣口面积小、交界粘连处夹角小是一个重要原因。(2)分级次扩张可使交界粘合处夹角呈渐进性扩大,扩张时不易引起瓣膜撕裂和二尖瓣反流。两组比较Inone法扩张组二尖瓣反流发生率为16.7%,分级次扩张组无二尖瓣反流病例,并且术中其他并发症及术后再狭窄发生率后者也明显低于前者。结论球囊导管分级次扩张可有效地预防二尖瓣反流,是治疗二尖瓣狭窄较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经皮球囊二尖瓣扩张术并发症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院自1987年10月至1995年9月,350例行经皮球囊二尖瓣成形术后发生并发症需要外科治疗的8例患者,其中心脏穿破致急性心包填塞3例、脑栓塞1例、创伤性重度二尖瓣关闭不全2例、创伤性房间隔缺损5例。外科采用紧急开胸止血、左心房血栓清除、修补创伤性房间隔缺损、二尖瓣置换、左径二尖瓣扩张术等治疗方法。作者认为:经皮球囊二尖瓣成形术后发生并发症,应及时采用适当的外科治疗措施,切勿延误治疗时机;经皮球囊二尖瓣成形术需有一定的适应证,不能完全替代二尖瓣置换术或直视二尖瓣成形术。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24例二尖瓣狭窄患者行球囊扩张术前后作异丙肾上腺素超声心动负荷试验,拟进一步评价经皮穿刺二尖瓣球囊扩张术的疗效。方法在患者安静休息的基础心率及应用异丙肾上腺素静脉点滴后不同心率状态下测定二尖瓣口面积(MVA)、二尖瓣跨瓣压差(MVG)及心排血量(CO)。结果二尖瓣球囊扩张使得静息状态下的瓣口面积(0.91±0.28升至1.87±0.23cm2,P<0.01),跨瓣压差(12.5±6.3降至3.9±1.9mmHg,P<0.05),及心排血量(3.93±1.44升至4.73±1.01l/min,P<0.05)发生明显变化。在球囊扩张前做异丙肾上腺素试验时,虽然随着心率加快,跨瓣压差明显升高(P<0.01),但瓣口面积及心排血量并无显著改善(P>0.05)。但球囊扩张术后再做异丙肾上腺素试验时,随着心率加快,跨瓣压差升高,瓣口面积(从1.85±0.48升至2.32±0.36cm2,P<0.01)及心排血量(从4.48±1.98升至7.55±1.90L/min,P<0.01)均明显进一步改善。结论异丙肾上腺素超声负荷试验能进一步评价二尖瓣球囊扩张术后的贮备功能,且该法安全、重复性强  相似文献   

17.
探讨国产球囊扩张式瓣膜治疗主动脉瓣狭窄及二尖瓣生物瓣衰败的应用及治疗效果。主动脉瓣狭窄及二尖瓣生物瓣衰败的2例老年高危瓣膜病患者,于2020年在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经股动脉入径行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及经股静脉房间隔穿刺入径行经导管二尖瓣置换术(TMVR),首次置入国产球囊扩张式瓣膜,进行安全性及有效性评价。2例老年高危瓣膜病患者成功接受TAVR及TMVR。术后通过影像学及3D打印模型可见,球囊扩张式瓣膜在主动脉瓣和二尖瓣处形态、位置分布良好。患者术后血流动力学得到显著改善,心功能明显好转。国产球囊扩张式瓣膜在治疗主动脉瓣狭窄及二尖瓣生物瓣衰败等瓣膜病中,有着明显的优势及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经皮球囊二尖瓣成形术治疗二尖瓣狭窄(摘要)朱鲜阳,张玉威,全 薇,钱武扬 汤莉莉,邓东安,侯传举我科从1990年4月~1994年1月开展经皮球囊二尖瓣扩张术(PBMV)33例,现报告如下:病例选择和方法:男12例,女21例;年龄19~49岁,平均37...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一步法经皮球囊扩张术治疗严重二尖瓣狭窄的中、远期疗效。方法:回顾分析一步法经皮经房间隔穿刺球囊扩张术治疗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的资料。结果:59例经皮二尖瓣狭窄球囊扩张术均获成功,左房平均压从(27.54±7.54)mmHg降至(15.17±5.78)mmHg(P<0.001),经3~7年随访,二尖瓣口面积从(0.92±0.20)cm2增加至(1.63±0.26)cm2(P<0.01),肺动脉收缩压从(45.7±19.54)mmHg降至(36.24±13.21)mmHg(P<0.05),再狭窄率15.3%。结论:一步法经皮球囊扩张术治疗重症二尖瓣狭窄成功率高,中远期疗效好。  相似文献   

20.
我国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33,自引:0,他引:33  
自 196 6年Rushkind和Miller提出应用球囊导管行房间隔造口术治疗大动脉转位 ,介入性治疗开始进入小儿先天性心脏病 (先心病 )的规范治疗范畴[1,2 ] 。其后 ,Porstmann于 1971年开发了动脉导管未闭介入治疗 ;1974年King及 1977年Rashkind成功实现了介入治疗房间隔封堵术。 1982年Kan首先报道球囊扩张治疗肺动脉狭窄 ;1984年Lababidi成功实现球囊扩张治疗主动脉瓣狭窄。1985年 ,日本胸外科医生Inoue开发了二尖瓣球囊导管 ,成功开展了经皮二尖瓣球囊扩张术。 1992年 ,Cambier首先报道应用弹簧栓子封堵动脉导管未闭取得成功。 2 0世纪 90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