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胃食管吻合术联合Nissen胃底折叠术对食管中段癌术后患者胃食管反流的影响。 方法选取2015年9月至2017年3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住院并行食管癌切除术31例食管中段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分为2组,即接受胃食管吻合术联合Nissen胃底折叠术15例(观察组),接受胃食管吻合术16例(对照组),术后2周待患者恢复正常的胃肠道功能后采用pH动态监测仪对其进行24 h pH监测,术后1、3、6、12个月依据胃食管反流病调查问卷(GerdQ)对患者的胃食管反流相关症状进行评分,比较2组患者术后胃食管反流发生情况。 结果2组患者均未出现死亡病例,且术后均未发生有吻合口瘘及胸胃排空障碍等并发症;观察组患者术后2周24 h酸反流次数显著少于对照组、最长酸反流时间和pH值<4的总时间短于对照组,DeMeester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3、6、12个月胃食管反流病调查问卷(GerdQ)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胃食管吻合术联合Nissen胃底折叠术对食管癌切术后的胃食管反流病情起到更为理想的控制效果,为食管中段癌患者术中吻合术式的选择提供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食管胃部分切除食管胃颈部吻合术治疗放疗致食管穿孔的疗效。方法对40例食管癌放疗致食管穿孔患者行食管胃部分切除食管胃颈部吻合术重建消化道。结果 40例患者手术顺利,术后7 d可进流质饮食,术后15 d可进半流质饮食。18例出现并发症(心律失常、吻合口瘘、呼吸衰竭等),均行相应处理。术后30d内死亡4例,36例存活患者1、3、5 a生存率分别为60.00%、26.92%、21.05%。结论 食管胃部分切除食管胃颈部吻合术治疗食管癌放疗致食管穿孔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3.
曹瑞实  陈道利  徐金龙  刘锋 《山东医药》2010,50(26):106-106
2005年3月以来,我院收治食管胃重复癌2例,在诊断治疗过程中,我们采用了一种新的术式,称之为胃近端保留倒置食管胃空肠Y式吻合术。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郑成德  杨宁伟 《山东医药》2006,46(21):83-84
1999年3月~2005年8月,我们对61例食管癌患者行胸腹段食管切除食管胃颈部吻合术,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管状胃代食管吻合术与全胃手术治疗食管癌的近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该院2012-11~2014-11收治的食管癌患者7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8例。对照组行全胃代食管吻合术治疗;观察组行管状胃代食管吻合术治疗。统计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吻合口瘘、胸胃综合征、肺部并发症、心血管并发症、胃排空障碍、胃食管反流等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均无围手术期死亡,观察组患者淋巴结清扫数[(15.6±3.4)个]显著多于对照组[(12.8±2.6)个](P0.05);对照组患者术后胸胃综合征、肺部并发症、心血管并发症、胃排空障碍、胃食管反流发生率分别为23.7%、36.8%、26.3%、28.9%、28.9%,观察组为5.3%、15.8%、7.9%、7.9%、1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全胃代食管吻合术比较,管状胃代食管吻合术治疗食管癌能更有效地清扫淋巴结,减少术后心、肺并发症发生,疗效确切,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食管半切牵引法在食管胃吻合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行胸中段食管癌切除、食管胃左颈部吻合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262例采用食管半切牵引,食管胃单层吻合法;对照组650例采用颈部食管横断,食管胃单层吻合法。结果观察组吻合口瘘、吻合口狭窄、食管残端阳性及反流性食管炎发生率分别为0.76%、1.53%、0.38、4.2%,对照组分别为1.08%、1.54%、0.62%、3.85%。两组吻合口瘘和食管残端阳性发生率比较,P均〈0.05。结论采用食管半切牵引法行食管胃吻合治疗胸段食管癌,能有效降低吻合口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张哲  张璐 《山东医药》1995,35(12):26-26
采用食管斜切、延长粘膜,扩大供吻合用的胃壁切口式综合改良法进行食管癌,贲门癌切除,食管胃吻合术204例,无发生物吻合口瘘,吻合口狭窄及返流性食管炎者。  相似文献   

8.
对于食管下段癌、贲门癌,因胃令切术对术后病人的生理造成较大影响,目前主张采用食管下段近端胃切除联合胃食管吻合术,由于该手术破坏了食管胃连接的正常解剖、生理,术后常发生不同程度的胃食管反流(gastroesophageal reflux,GER),不同的研究者报道的发生率各不相同,但一般均高于30%.术后反流严重地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且有发生反流物误吸的危险;研究还发现术后患者Barrett食管的检出率显著高于人群发生率,提示残端食管发生腺癌的风险增加,临床上应予以重视.近年来认识到术后反流不仅仅是胃内容物的反流,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DGER)的作用可能更为重要.本文综述胃食管吻合术后胃食管反流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及诊断、治疗进展,并重点讨论新近对术后反流模式及其导致症状、黏膜损害的认识.  相似文献   

9.
食管次全切除、食管胃颈部吻合术治疗食管癌563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书润 《山东医药》2001,41(2):39-40
1991年3月~1999年3月,我们对563例食管癌患者行食管次全切除、食管胃颈部吻合术,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0.
中下段食管癌的传统的手术方式为经左胸后外侧切口行食管癌切除,胸腔内主动脉弓上或弓下行食管胃吻合术。1993年1月至2002年6月,我科采用经左胸前外侧切口行全胸段食管切除,经食管床胃代食管.颈部食管胃吻合术治疗中下段食管癌61例,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11.
王仁强 《山东医药》2008,48(2):104-104
以往对胃大部分切除术后食管下段癌多主张行残胃全切除,用空肠或结肠代胃与食管吻合.但残胃切除创伤大,并发症多.1990~2003年,我们采取食管癌切除、食管残胃主动脉弓下吻合术治疗23例胃大部分切除术后食管下段癌,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李超斌  谢佳平 《山东医药》2010,50(15):110-111
胃食管反流病(GERD)是指胃内容物反流入食管,引起不适症状和(或)并发症的一种疾病。GERD患病率国内为5.77%,而国外为7%-15%(亦有高达20%以上者)。近年研究显示,食管裂孔疝(HH)及胃食管阀瓣(GEFV)与GERD发生密切相关。现将HH、GEFV与GERD的关系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3.
例1:男,57岁。1987年7月因中段食管癌,行经左前外侧开胸食管癌切除、全胃经食管床左侧颈部食管胃宽边套入吻合术。术后7天只能进少量流质并感胸闷、心悸,随即出现呕吐,但未吐酸水或胆汁,17天出院。1个月后复查:血钾3.38mEq/L,钙  相似文献   

14.
食管下端括约肌功能障碍是胃食管反流病的主要病因 ,病人常常被建议行胃底折叠术以减少反流的发生。然而 ,食管动力障碍在本病中的作用却知之甚少。本研究旨在确定食管动力异常是否影响胃食管反流病患者的症状和胃底折叠术的临床疗效以及术后是否发生食管运动功能改变。方法  1 999年 5月~ 2 0 0 0年 5月期间 ,有长期胃食管反流病病史的 2 0 0例病人经临床评估、上消化道内镜检查、食管测压及 2 4hpH监测后进入研究。根据是否存有食管动力异常分为两组 (每组 1 0 0例 ) ,随机行Nissen或Toupet手术治疗。术后进行为期 4个月…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食管癌患者行胸腹段食管切除食管胃颈部吻合术疗效。方法:回顾59例应用此法手术的食管癌病例.总结手术体会、并发症的处理及病人术后生活质量。结果:本组无手术死亡.围手术期吻合口瘘2例伴颈部切口感染.无肺部感染及严重心律失常病例。术后随访6个月.5例有返流症状。结论:食管癌患者行胸腹段食管切除食管胃颈部吻合术疗效满意.并发症少,术后生活质量高.值得提倡。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带蒂胃网膜在胃食管吻合术中预防吻合口瘘及狭窄的作用。方法自2003年3月至2005年5月共对80例食管癌患者进行了“食管癌切除胃食管吻合术”,吻合口后壁双层缝合,吻合口前壁单层缝合,利用带蒂胃网膜覆盖胃食管吻合口前壁替代浆肌层缝合加固。结果该组病人术后3—6天拔胸腔闭式引流管,4~5天拔胃管,10天后开始从口进食,2周后拔十二指肠营养管,3周后出院,无一例出现吻合口瘘,术后近期随访无一例出现吻合口狭窄。结论带蒂胃网膜覆盖吻合口前壁,完全可以替代浆肌层缝合加固,起到预防吻合口瘘和狭窄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1998—2002年我院采用非开胸食管内翻拔脱、胃代食管、食管胃颈部吻合术,治疗老年人食管癌18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为减少残胃贲门癌全国切除术后常见并发症的发生,采用贲门胃底切除、余胃食管再吻合术治疗10例残胃贲门癌。结果全组术后均无吻合口瘘、胃食管反流和吻合口狭窄等并发症发生,病理检查均未发现切缘癌残留。表明该术式比全胃切除更符合解剖生理功能,可有效减少全胃切除术后的多种并发症,且不影响疗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兰索拉唑联合莫沙必利对胃食管反流患者的胃食管动力学及胃电活动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2年1月收治的136例胃食管反流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8例,对照组给予兰索拉唑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莫沙必利。将两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2周、4周、12周的胃食管动力学指标及胃电参数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治疗后2周、4周、12周的胃食管动力学指标及胃电参数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治疗后胃食管动力学指标及胃电参数呈进行性升高(P0.05)。结论兰索拉唑联合莫沙必利对胃食管反流患者的胃食管动力学及胃电活动指标的影响较大,治疗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20.
周振安  杨爱亭 《山东医药》1993,33(10):25-25
我院自1985年1月~1992年6月共行食管癌贲门癌切除286例,分别应用了Gambee式(单层)吻合法与双层吻合法行食管胃吻合术,现将临床比较结果报道如下。一、临床资料本组286例中,贲门癌135例,食管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