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血清25-羟维生素D3 [25-(OH) D3]与2型糖尿病的关系.方法 选择2型糖尿病患者41例,同期健康体检者32例,比较两组间血糖、血脂、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C-肽(FC-P)、血清25-(OH) D3等指标的差异,并对25-(OH)D3与上述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2型糖尿病组患者空腹血糖(FPG)、餐后2小时血糖(2hPG)、HbA1C、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HOMA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均明显升高,血清25-(OH) D3水平、HOMA模型β细胞功能指数(HOMA-IS)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FC-P、空腹胰岛素(FINS)、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25-(OH) D3与HbA1C呈负相关(r=-0.386,P<0.05),与TG呈负相关(r=-0.391,P<0.05),与HOMA-IS呈正相关(r=0.434,P<0.05).结论 血清25-(OH)D3可能通过直接或间接作用影响胰岛β细胞功能,并影响血脂代谢.  相似文献   

2.
维生素D是脂溶性维生素,其以机体饮食用量和成分为主要来源[1]。近年大量研究显示,维生素D缺乏与肿瘤、心血管疾病及糖尿病等疾病发生发展存在相关性,其中机体维生素D营养状态对于糖尿病患者有着重要意义[2]。随着目前生活和饮食习惯的改变,糖尿病患者明显增多,维生素D缺乏相应发生率也不断增加。特别针对老年人群因其饮食结构和疾病影响导致营养摄入量和成分欠缺,因此机体内存在的维生素D水平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老年糖尿病患者预防和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帕金森病(PD)患者维生素D受体(VDR)基因多态性和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D)水平变化,分析二者与PD发病的相关性及对PD发病的预测效能,以明确VDR基因多态性及血清25(OH)D水平与PD发病的关系。方法 纳入178例PD患者(PD组)及同时期185例体检健康者(对照组)。采用PCR法和DNA测序法检测VDR基因FokⅠ(rs2228570)和BsmⅠ(rs1544410)位点的基因分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外周血清25(OH)D,对两组上述指标进行比较。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PD发病独立危险因素;ROC分析维生素D受体基因多态性和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对PD发病的预测效能。结果 PD组FokI位点T等位基因与TT基因型频率分别为48.6%、25.3%,对照组分别为37.7%、15.1%,两组比较,χ2分别为8.516、10.383,P分别为0.004、0.001。PD组BsmⅠ位点各等位基因及基因型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PD组血清25(OH)D水平为(16.06±6.04)ng/mL,对照组为(19.22±6...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与各项生化指标之间的关系,分析血清25-羟维生素D对初发2型糖尿病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收治的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70例,按照血清中25-羟维生素D水平分为低水平组[25(OH)D27.7 nmol/L]36例和高水平组[25(OH)D27.7 nmol/L]34例,选取该院体检健康者30例设为健康组,检测3组的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及各项生化指标并进行比较,分析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与各项生化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两组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低于健康组,且差异有显著性(P0.05),Hb A1c、FPG、PTH、BMI水平由高到低为:低水平组、高水平组、健康组,且3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Fins、Ca水平由高到低为:健康组、高水平组、低水平组,且3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Cr、TC、TG、LDL、HDL水平3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与Hb A1c、FPG、PTH、BMI水平呈负相关,与Fins、Ca水平呈正相关,与Cr、TC、TG、LDL、HDL水平无显著性关联。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和分析2型糖尿病微血管病变与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的相关性。方法从该院内分泌科在2016年9月—2017年3月收治的患有2型糖尿病的患者中随机抽取330例,结合患者的微血管病变情况将患者划分为3组。其中单纯性作为NDR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110名作为DR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110例作为DPN组。为形成对照,选取110名同期体检中心健康患者110名作为CON组。采用电化学发光法定量测定研究对象的血清25-(OH)D水平,同时测定研究对象的空腹血糖、血清胆固醇、糖化血红蛋白、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及三酰甘油等指标,结合微血管病变的致病因素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CON组25-(OH)D水平为(73.11±13.27)nmol/L,NDR组为(42.54±16.58)nmol/L,DR组为(29.73±11.13)nmol/L,DNP组为(30.05±1.43)nmol/L,CON组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明显高于NDR组、DR组和NDP组,NDR组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明显高于DR组和NDP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Pearson相关分析可知,微血管病变与BMI、TG、LDL-C、Hb A1C、FPG呈正相关,与HDL-C呈负相关,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25-羟维生素D与2型糖尿病微血管病变存在密切的相关性,结合适当方法检测患者体内的血清25-羟维生素D并使之维持正常水平具有一定的意义,应适当予以血清25-羟维生素D补充,以预防和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和周围神经病变。  相似文献   

6.
7.
选择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60例为糖尿病组,健康体检者48例为对照组,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两组血清25-羟维生素D3水平。同时测定糖尿病组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钙、磷及碱性磷酸酶等。结果 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25-羟维生素D3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2型糖尿病血清25-羟维生素D3水平与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成负相关。结论 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存在血清25-羟维生素D3水平低下,血清25-羟维生素D3水平低下可能与2型糖尿病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8.
9.
目的探讨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D)与老年良性前列腺增生的相关性。方法研究对象为2014年1-12月上海瑞金医院老年病科住院的前列腺增生病人113例。测量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肾功能、血钙磷、血脂、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及25-OH-D,根据25-OH-D水平分为25-OH-D〈50 nmol/L组(维生素D缺乏组)和25-OH-D≥50 nmol/L组(正常组)。超声检查计算前列腺体积(PV),采用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法(I-PSS)评估下尿路梗阻症状,并对2组患者的相关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血清25-OH-D≥50 nmol/L者32例(28.3%),血清25-OH-D〈50 nmol/L者81例(71.7%)。维生素D缺乏组PV明显大于正常组(P〈0.05),I-PSS评分明显高于正常组(P〈0.01)。多元线性回归显示25-OH-D与I-PSS相关(P〈0.01)。结论老年男性良性前列腺增生程度与血清25-OH-D水平呈负相关。维生素D及其类似物或许可成为治疗前列腺增生导致下尿路梗阻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老年体位性低血压患者与血清25羟维生素D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546例合格患者的临床特点、血压、共患疾病、多重用药、认知功能和营养状态、基本和功能性的日常生活活动指数及一些实验室检测数据。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血清25羟维生素D,并分析血清25羟维生素D与老年体位性低血压的相关性。结果:本研究体位性低血压在老年患者中发病率约27.5%,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在非校准模型中,25羟维生素D与体位性性低血压发生密切相关(OR=0.24;95%CI=0.12-0.73;P=0.004),而BADL、IADL也有相关性,P值均<0.05。结论:血清25羟维生素D缺乏,可能是老年体位性低血压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1.
根据25-羟维生素D水平将286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维生素D缺乏(A组),不足(B组)和充足(C组),结果显示25-羟维生素D缺乏或不足的患病率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为86.71%,在糖尿病肾病患者中高达91.07%。血肌酐(t=6.755,P=0.00)、25-羟维生素D(t=-3.551,P=0.001)及糖尿病病程(r=1.987,P=0.049)是糖尿病肾病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血清25OH维生素D3(25OHD3)水平与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关系。方法收集114例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临床症状、体征和电生理检查,将患者分为糖尿病合并周围神经病变组(63例)和非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组(51例),抽取所有受试者空腹静脉血检测血清25OHD3水平,比较2组患者血清25OHD3水平,分析25OHD3与2型糖尿病临床指标间的相关性。结果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组较非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组患者维生素D3缺乏发生率分别是79.4%和4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组患者25OHD3水平低于非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组,分别为(40.1±12.7)nmol/L与(54.4±18.4)n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5OHD3水平与2型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及糖尿病病程负相关(P值分别为0.01和0.044)。结论低25OHD3水平是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危险因素,25OHD3水平与2型糖尿病患者病程和HbA1c相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D]缺乏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关系.方法 DPN患者(DPN组)76例、T2DM未合并DPN患者(T2DM组)70例以及正常对照者(NC组)50名.采用ECLIA测定血清25(OH)D水平,并进行3组间比较. 结果 DPN组25(OH)D水平(30.55±8.95) nmol/L低于T2DM组(58.86±15.79) nmol/L和NC组(60.10±6.63) nmol/L(P<0.01).相关分析显示,HbA1 c、TC、LDL-C与25(OH)D水平均呈负相关(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25(OH)D缺乏与DPN相关(OR=1.212,P=0.000). 结论 25(OH)D缺乏是DPN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老年糖尿病患者血清25-羟维生素D3[25(OH)D3]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的关系。方法 10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为糖尿病组,200例健康老年志愿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血清25(OH)D3水平及IMT,并研究糖尿病组25(OH)D3缺乏与25(OH)D3正常者颈动脉硬化情况,分析25(OH)D3水平与IMT的关系。结果糖尿病组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IMT均显著高于对照组,25(OH)D3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老年糖尿病患者中FPG与HbA1c、HbA1c与IMT均呈正相关, HbA1c与25(OH)D3、25(OH)D3与IMT均呈负相关(P<0.05);25(OH)D3缺乏组斑块百分比较大,正常组颈动脉正常百分比较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维生素D缺乏在老年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发病机制上起重要促进作用,25(OH)D3可作为老年糖尿病患者大血管病变发病风险的评估指标。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孕妇孕中晚期的25-羟维生素D 250HD水平状况及其与血钙、磷、甲状旁腺激素(PTH)、空腹血糖、空腹真胰岛素、血脂、血压、孕前BMI的相关关系.方法 研究对象为2006~2008年在北京协和医院就诊的正常孕妇83名,于孕24~28周取血,检测250HD、FTM、血钙、磷、血糖、真胰岛素和血脂水平,并测量血压,计算孕前BMI.统计分析维生素D水平正常、不足和缺乏的情况,及维生素D水平与上述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孕中晚期维生素D水平缺乏的占50.6%,维生素D不足占45.8%,维生素D正常占3.6%.维生素D水平与孕前BMI、收缩压呈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r=-0.295,P=0.007和r=-0.275、P=0.012).结论 孕中晚期维生素D水平不足或缺乏是普遍现象,孕期应注意补充维生素D治疗.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D]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4年~2015年南京鼓楼医院体检者100例,男性76例,女性24例,年龄39~81岁。将患者分为4组,25(OH)D30 ng/ml为正常组(9例),20 ng/ml25(OH)D≤30 ng/ml为轻度缺少组(38例),15 ng/ml25(OH)D≤20 ng/ml为缺少组(35例),25(OH)D≤15 ng/ml为缺乏组(18例)。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双抗体夹心法检测血清25(OH)D,应用荷兰PHILIPS公司四维彩超IU-Elite测量双侧颈总动脉内膜中层厚度,测量三个心动周期。结果正常组比较,轻度缺少组、缺少组和缺乏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均增加,数值为[(0.58±0.15)mm vs.(0.75±0.22)mm]、[(0.58±0.15)mm vs.(0.92±0.24)mm]、[(0.58±0.15)mm vs.(1.13±0.30)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25(OH)D为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独立保护因素(OR=0.947,95%CI:0.907~0.990),年龄(OR=1.096,95%CI:1.009~1.191)和尿酸(OR=1.112,95%CI:1.007~1.201)为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Pearson相关分析,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与25(OH)D呈负相关(r=-0.49,P0.05)。结论血清25(OH)D水平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呈负相关,是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独立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系统评价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与缺血性心脑血管病的相关性。方法运用Cochrane系统评价方法,检索美国Pub Med、维普数据库VIP、万方数据库及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筛选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与缺血性心脑血管病事件发生率的试验,并用CMA2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初检出76篇文献,经筛选最终纳入20项试验进行分析,共85 248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低浓度血清25羟维生素D组的缺血性心脑血管病事件发生率明显高于高浓度组(合并RR=1.308,Z=5.438,P<0.01)。结论本系统评价结果显示,缺血性心脑血管病风险可能与低浓度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相关。但由于本系统评价纳入的随机对照试验数目不多,有必要开展更多设计严谨,大样本、多中心的前瞻性试验来确证这种趋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血清25羟维生素D3与2型糖尿病(T2DM)合并高血压的关系。方法选取该院96例T2DM患者,分成单纯组(单纯T2DM,46例)、合并组(T2DM合并高血压,50例),选取同期50例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测定三组血糖、血压、血脂和25羟维生素D3,两组服用维生素D前后测定血糖、血压、血脂和25羟维生素D3水平。结果合并组的收缩压、总胆固醇水平均明显高于单纯组和对照组,单纯组和合并组空腹血糖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单纯组、合并组的25羟维生素D3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合并组最低。25羟维生素D3和收缩压、总胆固醇呈负相关。单纯组、合并组服用维生素D后血糖、血压、血脂和25羟维生素D3水平均得到改善。结论血清25羟维生素D3可能是T2DM并高血压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25-羟维生素D[25(OH)D]与糖尿病慢性肾脏疾病(CKD)患者血糖控制的相关性。方法收集CKD患者130例和健康体检(NC)者45名,根据eGFR分为CKD1期、CKD2期和CKD3~5期组,测定各组血清25(OH)D和HbA1c。结果 CKD各组25(OH)D水平低于NC组(P0.05);CKD1期、CKD2期和CKD3~5期组25(OH)D水平依次降低(P0.05),HbA1c依次升高(P0.05)。25(OH)D与HbA1c呈负相关(r=-0.511,P=0.002)。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HbA1c、年龄、病程和BMI是25(OH)D的影响因素。结论 CKD患者血糖控制情况与25(OH)D水平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哮喘患儿血清抗菌肽LL-37、白三烯B4(LT-B4)和25-羟维生素D3(25-(OH)VD 3)相关性。方法选取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7年2月~2018年3月儿科住院或门诊诊治哮喘患儿20例、非哮喘肺炎患儿20例,分别作为哮喘组和肺炎组,选取同期我院体检中心体检健康儿童2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并比较各组抗菌肽LL-37、LT-B4、25-(OH)VD 3水平,分析各组间抗菌肽LL-37、LT-B4、25-(OH)VD 3水平相关性。结果哮喘组LL-37、LT-B4水平显著高于肺炎组、对照组,25-(OH)VD 3水平显著低于肺炎组、对照组(P<0.05);肺炎组LL-37、LT-B4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25-(OH)VD 3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earson分析得出:哮喘组、肺炎组、对照组间LT-B4与LL-37水平均无相关性(r 1=-0.022,r 2=-0.247,r 3=0.225;P>0.05)。Pearson分析得出:哮喘组、肺炎组、对照组LL-37与25-(OH)VD 3水平均无相关性(r 1=0.199,r 2=-0.039,r 3=0.041;P>0.05)。结论哮喘患儿LL-37、LT-B4水平显著升高,提示LL-37、LT-B4与支气管哮喘发生有密切相关性,哮喘患儿25-(OH)VD 3水平较低,提示25-(OH)VD 3水平降低与哮喘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