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日本《胃癌处理规约》及《胃癌治疗指南)(以下分别简称“规约”、“指南”)与时俱进,迅速筛选汲取新研究、新理念,及时进行充实修订,对全球胃癌诊治具有重大影响。“第88届日本胃癌学会年会”对“规约”和“指南”修订要点进行了讨论。“规约”将对胃区域淋巴结的亚组分类、胃癌腹膜转移程度判定标准、病理学分类等相关内容进行补充和修订。“指南”部分主要集中在化学疗法(推荐新的药物及化疗方案)、内镜治疗(内镜切除适应证范围扩大)和指南的文书形式方面。修订后新版“规约”及“指南”将于2017年出版。此次修订汇集了当今最新的科学研究成果, 将对胃癌临床诊疗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2.
2017年3月7-9日,"第89届日本胃癌学会年会"在日本召开,会议对第15版日本《胃癌处理规约》进行了更新解读,新版规约对幽门下淋巴结及胃癌侵犯十二指肠时的淋巴结重新进行了定义,对腹膜转移重新分类;对内镜切除时不同的"R"的概念进行了解释;对食管结合部癌的定义以及淋巴结转移范围进行了说明;对病理学内容(如TNM分期、淋巴管浸润、静脉浸润、化疗治疗效果等)的记载进行了重新规定。新规约的更新反映了临床对胃癌的最新的认识,对胃癌的诊治及《胃癌治疗指南》的修订提供了重要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正>日本《胃癌处理规约》(简称《规约》)始创于1962年。第10版前版间修订年限均短,后4版版间时距明显延长,意味着每次修订均积蓄了大量的实践经验与研究成果,标志着胃癌的诊治水平又上了一个新的高度。日本《规约》居各种癌症规约的首位。2001年初,为了顺应胃癌治疗的进步及多样化,可供广大医生与病人对治疗方针、方法的公开沟通与选择,日本胃癌学会出版了首版《胃癌治疗指南》(简称《指南》),亦同样受到了欢迎。  相似文献   

4.
2016年3月17-19日,"第88届日本胃癌学会年会"在日本召开,会议主要公布了针对第15版日本《胃癌处理规约》及第5版《胃癌治疗指南》的修订内容,同时分别在早期胃癌的内镜治疗和腹腔镜手术治疗、局部进展期胃癌的腹腔镜手术治疗的安全性、有效性和手术范围以及围手术期综合治疗等领域分享了日本和国际最新的临床研究成果,并进行了深入探讨,对亚洲乃至全世界胃癌的诊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日本《胃癌治疗指南》是日本乃至全球胃癌治疗领域的重要指导性文件,其临床意义重大。2021年3月"第93届日本胃癌学会年会"于线上召开,对2018年以来胃癌治疗的新方法、新思路、新探索进行了总结,并以此为基础对第5版《胃癌治疗指南》进行更新,于2021年7月出版。新版指南在胃癌内镜治疗、手术治疗、化疗的适应证、推荐方案等方面均有不同程度的更新。  相似文献   

6.
胃癌诊治领域近年来进展迅速,《NCCN胃癌临床实践指南》(《指南》)也不断推出新的版本,以跟进最新的前沿进展。2015年V1版《指南》在原来的基础上引进了新的证据和标准,从四个主要方面进行了修订: (1)更新了“胃癌不可根治性切除的标准”;(2)修改了胃癌的风险分析,新增了“肿瘤风险评估”和“遗传学咨询”;(3)修改了局部进展期、局部复发或转移性胃癌的部分化疗方案;(4)修改了胃癌放疗的部分内容。新版《指南》对胃癌的治疗理念更规范化、科学化,为今后的临床实践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7.
正2016年和2017年,日本胃癌学会分别对"规约"和"指南"进行了修订,并与2017年出版,本文仅就外科部分的更新予以解读。一、第15版规约解读2010年出版的第14版第1次实现了与UICC/AJCC胃癌TNM分期的整合,当时采用了日本和韩国的胃癌随访数据。UICC第8版胃癌分期于2017年3  相似文献   

8.
第15版日本《胃癌处理规约》对胃癌分期修订了幽门下组淋巴结,将其分成No.6a、No.6v和No.6i 3个亚组。对腹膜转移分级进行修订,将P1按转移范围进一步分成P1a、P1b和P1c。如果胃窦癌侵犯十二指肠,No.13淋巴结发生转移,应该视为区域淋巴结转移。将No.14v重新归为区域淋巴结,但是未包含在D2清扫范围。重新界定了食管胃结合部癌的定义。食管胃结合部癌的诊断标准应该结合内镜所见、上消化道造影及病理学诊断。明确了SiewertⅢ型食管胃结合部癌遵循胃癌TNM分期。第5版日本《胃癌治疗指南》继续采取Minds模式一共归纳了26个临床问题,最终经过指南委员会的充分讨论并给出推荐意见。不推荐姑息手术+化疗的治疗模式,不推荐对近端非大弯侧胃癌进行脾切除,对于c T3/4期胃癌不推荐网膜囊切除。扩大了腹腔镜的手术适应证。对于选择性病例,可以采取新辅助化疗+扩大根治手术,或联合切除模式。  相似文献   

9.
日本胃癌学会的第5版《胃癌治疗指南)》于2018-01-31正式发行。第5版指南在胃癌的手术治疗、内镜治疗、化学疗法等方面均有不同程度的更新,在第4版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循证医学证据,胃癌治疗的指征和方案更加细致,是一部更加适合推荐,能够帮助临床医生制定临床决策的高度重要性的指南。其不仅在日本,在国际上也有重要的影响,充分掌握其精神和内容,制定符合我国的诊治指南,对于推动我国胃癌的规范化诊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2010年第3版日本《胃癌治疗指南》(以下为“指南”)发行以来,对胃癌外科治疗产生了巨大影响,胃癌治疗更为标准化、合理化、规范化。近年来,新的科学研究成果的问世,两次促使“指南”修订、再版。2014年第4版“指南”在原来的基础上,对7个大的问题进行了修订,引进了新的证据和标准(更新胃手术的定义;制定食管胃结合部癌<4 cm时淋巴结清扫的暂行规定和流程图;确定Ⅰ期胃癌腹腔镜下远端胃切除术为常规性治疗;胃镜下治疗的相关标准;化疗方案推荐度;HER2阴性、阳性胃癌的推荐方案、流程图;M1胃癌的手术、化疗问题以及术后随访的相关规定)。第4版“指南”汲取了最新的科学成就,将胃癌治疗的基本原则、概念更为科学化、精准化,为今后的临床实践提供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1.
2010年10月日本胃癌学会修订出版了日本《胃癌治疗指南》第3版,以附本形式发表了首版《胃恶性淋巴瘤诊疗指南》(以下简称指南)[1]。鉴于近年恶性淋巴瘤研究进展迅速,分类精细,诊断准确,治疗主导地位由外科治疗转变为非外科治疗[2],而且治疗效果明显提高,诊治诸方面均发  相似文献   

12.
"第89届日本胃癌学会年会"对第5版日本《胃癌治疗指南》进行了更新内容的解读。新版本《胃癌治疗指南》是由团队的集体想法所确定内容的临床型指南而不单纯是之前版本的共识型指南;基于JCOG0607试验结果,确定了内镜治疗胃癌的绝对适应证、扩大切除适应证和相对适应证;新版指南在存在单一不可治愈因素胃癌的治疗方式的选择、脾切除对完全清扫No.10和No.10淋巴结的价值、c T3/T4期胃癌网膜囊切除的选择以及胃食管结合部癌淋巴结清扫范围给予了明确解答;基于专家组投票,确定了进展期胃癌的推荐化疗方案。  相似文献   

13.
第5版日本《胃癌治疗指南》缩小了胃癌标准手术的切除范围,不推荐对近端非大弯侧胃癌行脾切除,对于c T3/4期胃癌不推荐行网膜囊切除。对于IV期病例,不推荐手术+化疗的治疗模式,化疗+手术可能是选项之一。扩大了早期胃癌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的绝对适应证。增加了新的化疗药物、靶向药物和化疗方案,例如奥沙利铂和RAM单抗被批准用于胃癌的化疗和靶向治疗。扩大了卡培他滨和奥沙利铂用于围手术期化疗的适应证。选择了30~40个临床问题,经过讨论后给予最可能的回答。第15版日本《胃癌处理规约》与第8版国际抗癌联盟/美国癌症联合委员会(UICC/AJCC)胃癌分期系统进行了整合,该分期是基于国际胃癌学会胃癌TNM分期项目的结果修订的,第一次体现了国际化。第15版日本《胃癌处理规约》修订了幽门下组淋巴结,将其分成No.6a、No.6v和No.6i三个亚组。对腹膜转移分级进行修订,将P1按转移范围进一步分成P1a、P1b和P1c。如果胃窦癌侵犯十二指肠,No.13淋巴结发生转移,应该视为区域淋巴结转移,不做为M1对待。传统意义的R0不适用于对ESD手术质量的评估。食管胃结合部癌的诊断标准应该结合内镜所见、上消化道造影及病理诊断。对化疗疗效评价标准进行修订,确定了肿瘤消退的界值为10%。  相似文献   

14.
第14版日本《胃癌处理规约》的重要变更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正>1962年6月日本胃癌研究会编辑的第1版《胃癌处理规约》(以下简称为《规约》)发行,从而使胃癌的诊断、治疗具有共同的基准和规则。2010年3月,第14版《胃癌处理规约》问世。第14版《规约》的产生、演变历程反映了胃癌治疗进步的历史轨迹。  相似文献   

15.
日本胃癌学会组织撰写的第6版《胃癌治疗指南》(以下为指南)于2021年7月正式出版发行。第6版指南在充分论证、讨论基础上,吸纳了最新高级别循证医学证据,规范充实了外科手术、内镜治疗、化疗、术后随诊等方面内容,更具时代特色和先进性,为今后临床医疗提供更为精确、科学的指导性意见和策略。  相似文献   

16.
日本胃癌学会组织撰写的第5版《胃癌治疗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于2018年1月正式出版发行。其在充分论证、讨论基础上,吸纳了最新高级别循证医学证据,规范充实了外科手术、内镜治疗的标准及化学疗法等,第5版指南更具时代特色和先进性,为今后临床医疗提供更精确、科学的指导性意见和方略。  相似文献   

17.
日本《胃癌治疗指南》(以下简称指南)目前已成为胃癌临床治疗的重要指导性文件,其每次更新均成为全球胃癌领域的重大事件,备受瞩目。2018年第5版指南发行,2019年2月在日本静冈召开的"第91届日本胃癌学会年会"再度对相关内容进行了严谨而深刻的讨论,提出了新的修改意见。随着新的循证医学证据的出现,指南也在不断更新,胃癌的治疗方式也不断与时俱进。  相似文献   

18.
日本《胃癌处理规约》把与胃癌转移相关的淋巴结分组标记,使外科与病理科医生按统一的规范进行操作,获得每一病例转移淋巴结的分布情况。通过大量病例总结出淋巴结转移规律与途径,为胃癌根治术奠定理论基础。《胃癌处理规约》由简到繁,再到细致化与扩大化:分出亚组研究以使淋巴结清扫更趋合理;扩大标记范围研究以探索扩大手术对提高疗效的作用。数十年来的研究把淋巴结转移规律探索到了极致,也使手术治疗胃癌的效果几近极限。因此,日本学者把成熟的治疗模式建立为《胃癌治疗指南》后不久,2010年修订的《胃癌处理规约》就将胃癌由按转移淋巴结所在位置分期改为按转移个数分期,表明对胃癌手术方式的探索已经告一段落,今后胃癌治疗效果的提高有赖于综合治疗。胃癌根治术的形成是多学科协作研究的结果,手术仍是治疗胃癌的主要方法,应严格按照规范操作,术后淋巴结分组送检对于判定手术效果与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日本《胃癌处理规约》把与胃癌转移相关的淋巴结分组标记,使外科与病理科医生按统一的规范进行操作,获得每一病例转移淋巴结的分布情况。通过大量病例总结出淋巴结转移规律与途径,为胃癌根治术奠定理论基础。《胃癌处理规约》由简到繁,再到细致化与扩大化:分出亚组研究以使淋巴结清扫更趋合理;扩大标记范围研究以探索扩大手术对提高疗效的作用。数十年来的研究把淋巴结转移规律探索到了极致,也使手术治疗胃癌的效果几近极限。因此,日本学者把成熟的治疗模式建立为《胃癌治疗指南》后不久,2010年修订的《胃癌处理规约》就将胃癌由按转移淋巴结所在位置分期改为按转移个数分期,表明对胃癌手术方式的探索已经告一段落,今后胃癌治疗效果的提高有赖于综合治疗。胃癌根治术的形成是多学科协作研究的结果,手术仍是治疗胃癌的主要方法,应严格按照规范操作,术后淋巴结分组送检对于判定手术效果与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1962年日本出版了《胃癌处理规约》(以下简称《规约》)第1版后,几十年来,根据实践中的新认识不断地对《规约》中的相应内容进行修订,到2010年,已经完成修订第14版,为胃癌的规范化治疗提供了重要的指导原则[1-2],但在手术命名上尚未制定出规范,手术名称随意性较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