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将防粘连细菌纤维素复合补片应用于大鼠实验中,进一步探索并验证该补片腹腔内的防粘连效果,为新型补片的研发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48只成年Wistar大鼠平均分成2组(每组24例),分别为聚丙烯组(PP组)、防粘连复合补片组(PP/BC组)。每组再随机平均分成2个亚组(每组12例),即短期组(10 d)和长期组(60 d),分别予植入后10 d和60 d肉眼观察补片粘连情况,并取补片及其周围腹壁组织进行组织学观察,比较及评价各组补片的抗粘连效果。结果术后第10天,细菌纤维素复合补片防粘连评分明显优于聚丙烯补片(P0.05)。复合补片周围新生细胞外沉积较多(P0.05),腹腔侧有更明显的纤维结缔组织覆盖,较少的炎细胞浸润(P0.05)。术后第60天,细菌纤维素复合补片粘连评分与聚丙烯补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炎细胞浸润较多、多核巨细胞浸润较少(P0.05)。结论细菌纤维素复合补片腹腔内修补的防粘连效果较佳,是一种潜在的腹腔内防粘连疝补片,但能否临床转化仍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聚丙烯补片经丝素蛋白涂覆后,其表面粘连程度的变化,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将40只Sprague-Dawle大鼠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20只.按组于腹腔内分别植入丝素蛋白涂覆聚丙烯材料(丝素面朝向腹腔,聚丙烯面朝向腹壁)和聚丙烯补片,于术后3、7、14、90 d分批处死大鼠,比较植入补片表面粘连程度及粘连面积,并行病理及扫描电镜检查.结果 丝素蛋白涂覆聚丙烯材料组,术后3、7、14、90d检查基本无腹腔内粘连形成,补片表面粘连面积占总面积的(6.04±4.78)%,粘连程度为(0.8±0.4);单纯聚丙烯组全部大鼠术后并发腹腔内粘连面积占总面积的(86.61±12.25)%,粘连程度为(3.4±0.6),有5只(5/20,25.0%)大鼠分别于术后2~9d因肠管与聚丙烯粘连引起肠梗阻或肠瘘死亡,两组的术后腹腔内粘连面积和粘连程度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丝素材料能促进腹膜间皮细胞长入,于聚丙烯补片表面腹膜化,形成新的间皮细胞层,可有效降低聚丙烯补片与腹腔内器官发生粘连的程度及范围.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预防性应用防粘连补片对结肠造口术后造口旁疝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2月至2015年3月,潮州市中心医院行腹腔镜下腹会阴联合切除加末端结肠造口术的直肠癌82例患者临床资料,随机分为处理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41例。对照组患者接受传统末端结肠造口术,处理组患者在传统末端结肠造口术的基础上加用防粘连补片固定于造口周围。评价并记录患者术后12个月内造口旁疝发生情况和分型,造口相关并发症,造口周围疼痛程度和造口孔洞面积。结果在术后12个月内,处理组的Ⅰ型与Ⅲ型造口旁疝发生率较对照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2组Ⅱ型与Ⅳ型造口旁疝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处理组与对照组造口相关并发症:出血、脱垂、狭窄、回缩和造口周围皮肤炎症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第1、12个月的造口周围疼痛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处理组与对照组术后第1个月造口孔面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术后第12个月对照组患者造口孔面积显著大于处理组(P0.05)。结论回结肠末端造口术中应用防粘连补片可以降低术后早期造口旁疝的发生率,且不增加其他造口相关的并发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预防造口旁疝的方法,值得进一步推广和研究。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部分可吸收补片和普通聚丙烯补片在经腹腹膜前腹股沟疝修补术(TAPP)中应用的安全性、有效性以及术后合并症和补片的皱缩率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6~12月,昭通市第一人民医院对60例初发腹股疝患者进行TAPP手术治疗,随机分为二组,每组各30例。观察组患者使用部分可吸收补片,对照组患者使用普通聚丙烯补片。结果 60例患者手术无中转,观察组和对照组平均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住院费用以及血清肿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9.75、2.64、27.92,χ2=1.26,P=0.496、0.425、0.235、0.680)。观察组术后慢性疼痛1例(3.3%),对照组3例(10%),二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6,P=0.000)。观察组异物感2例(6.7%),对照组5例(16.7%),二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4,P=0.000)。B型超声实测术后1、3、6、9个月补片横径皱缩变化,二组补片挛缩直径与皱缩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腹腔镜疝修补术使用部分可吸收补片和普通聚丙烯补片均是安全有效的,部分可吸收补片术后皱缩率低于普通聚丙烯补片,部分可吸收补片术后慢性疼痛和异物感的发病率低于普通聚丙烯补片。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聚丙烯补片(Prolene)预防游离腹直肌皮瓣术后切口疝发生的作用。方法 1999年11月9日-2000年10月22日对26例患者行游离腹直肌皮瓣移植术时,采用聚丙烯补片作腹直肌前鞘修补,分析聚丙烯补片植入后的组织反应及创口愈合情况,以及切口疝发生的情况。结果 25例患者腹部创口均Ⅰ期愈合,1例术后腹部创口出现局部积液,经保守治疗好转,未出现排异和感染等并发症,术后随访1-12个月,全部患者聚丙烯补片愈合良好,无排出或取出,腹部不适,切口疝及腹壁膨隆。结论 聚丙烯补片具有较好的生物相容性,其植入体内后不会发生排异和增加创口感染的机会,用于腹直肌前鞘的修补安全可靠,能有效预防游离腹直肌皮瓣术后切口疝的发生,值得进一步观察和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在猪腹壁切口疝模型中应用菌液污染的方式制备感染型腹壁切口疝模型的可行性和聚丙烯复合脱细胞基质的新型复合补片在污染环境下耐受感染的能力。方法入组60只实验猪,随机分为3组(20例),采用切除部分腹壁肌肉的方式制备腹壁切口疝模型,后用大肠埃希菌肠液局部污染诱导产生感染病灶,形成感染窦道后,行清创手术后分别以聚丙烯-脱细胞基质材料复合补片(实验组)、单纯聚丙烯补片(对照组Ⅰ)和聚丙烯-膨化聚四氟乙烯复合补片(对照组Ⅱ)进行置入操作,术后1-12个月观察补片感染情况并取补片及周围组织,进行病理检查,以χ2检验方法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证实各组在污染环境下耐受感染能力的差异。结果术后观察期内实验组有1只猪出现补片感染,而对照组Ⅰ有8只猪出现补片感染,对照组Ⅱ有11只猪出现补片感染,组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03),实验组与对照组Ⅰ之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08),实验组与对照组Ⅱ之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01),对照组Ⅰ与对照组Ⅱ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342),病理检查示聚丙烯复合脱细胞基质材料的补片易于成纤维细胞的长入及新生血管的生成,感染补片细菌培养结果证实为大肠埃希菌。结论在细菌感染的环境下,相较于单纯聚丙烯补片和聚丙烯-膨化聚四氟乙烯复合补片,聚丙烯复合脱细胞基质材料的补片耐受感染能力更强,单纯聚丙烯补片和聚丙烯-膨化聚四氟乙烯复合补片耐受感染能力无明显差别,其内在的机制可能与组织易于长入及新生血管生成有关。  相似文献   

7.
闵凯  龚昭  李兵  阮潇舒 《腹部外科》2010,23(1):20-21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应用补片行腹壁切口疝修补术的方法、安全性及临床疗效。方法2008年5月至2009年5月,对15例腹壁切口疝进行腹腔镜下补片修补术。结果14例腹腔镜下行腹腔粘连松解和补片固定,顺利完成切口疝修补手术;1例因肠管与腹壁及疝环致密粘连而中转开放切口疝修补术。术后腹壁修补区域疼痛10例(71.4%),疝环和补片间出现浆液肿4例(28.6%),无肠瘘和死亡病例,未发生手术相关的感染。术后随访3~12个月,平均7.5个月,未见复发。结论在腹腔镜下行腹腔粘连松解,采用疝钉合器与缝线贯穿腹壁全层固定补片可以修补大多数腹壁切口疝,同时还可以发现其他的隐匿性疝,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微创手术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ProGrip自固定补片和聚丙烯补片肌后修补切口疝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2年5月—2016年5月收治的83例切口疝患者临床资料,其中46例采用ProGrip自固定补片肌后修补(Sublay技术)切口疝(自固定组),37例应用聚丙烯补片肌后修补切口疝(对照组)。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切口疝类型、疝环直径、病程、合并疾病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记录并比较两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术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结果自固定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显著缩短,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77,P=0.004;t=2.270,P=0.026)。两组切口均Ⅰ期愈合,均未发生血清肿及补片感染。术后24 h、7 d、30 d时自固定组V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自固定组43例患者获随访,随访时间5~53个月,平均25.8个月;对照组33例患者获随访,随访时间7~54个月,平均27.4个月。随访期间两组均未发现慢性疼痛及疝复发。结论 ProGrip自固定补片肌后修补切口疝安全可行,与聚丙烯补片相比,可以缩短手术及住院时间、减少术后疼痛。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应用不同补片进行无张力修补术治疗肾移植术后腹股沟疝的临床应用体会。方法对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08年7月至2014年7月期间收治的12例肾移植术后腹股沟疝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2例患者肾移植术后出现腹股沟疝的中位时间为72个月;腹股沟疝类型包括斜疝9例,直疝2例,斜疝合并直疝1例,均为单侧。患者均在疝确诊后6~12个月内手术治疗,10例使用聚丙烯疝补片行Lichtenstein平片修补术,2例使用超普疝修补装置(UHS)行疝环充填式无张力修补术,平均手术时间(54±26)min。1例UHS修补斜疝合并直疝术中损伤移植输尿管,行移植输尿管膀胱再植。术后切口疼痛3例,阴囊积液1例。截至2014年7月,术后随访12~32个月,肾功能均无明显变化,未观察到切口感染、疝复发、异物不适感、睾丸萎缩、射精痛及慢性疼痛等并发症。结论肾移植术后腹股沟疝患者使用传统聚丙烯疝补片行Lichtenstein平片修补术对移植肾影响较小,应用UHS行疝环充填式无张力修补术中易损伤移植输尿管。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原发于腹壁或侵犯腹壁的恶性肿瘤切除术后巨大腹壁缺损的修复方法 .方法 本组20例,腹壁恶性肿瘤12例,其中腹壁横纹肌肉瘤9例、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3例;腹膜后及腹腔恶性肿瘤侵犯腹壁8例,其中腹膜后恶性肿瘤3例、横结肠癌1例、升结肠癌右半结肠切除术后2~3年局部复发3例、肾癌术后5年腹壁种植复发1例.采用自膨式聚丙烯和膨化聚四氟乙烯复合补片行修复手术.观察术后并发症、修复成功率.结果 术后一期愈合20例,无皮下积液,无切口感染、裂开和切口疝发生,未见修补材料与肠管粘连,修复成功率100%.随访20例,随访时间6~18个月,平均随访(9.3±3.4)个月.补片与腹壁相容性良好,无局部炎症反应;均未发现材料与肠管粘连,无切口疝形成,腹壁修补区未见肿瘤复发.结论 自膨式聚丙烯和膨化聚四氟乙烯复合补片具有抗张力强度大、良好的组织相容性、修补术后并发症少等特点,是一种良好的肿瘤切除后腹壁缺损修复材料.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自固定补片和普通聚丙烯补片在女性腹股沟疝李金斯坦修补术中应用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期间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16例原发性单侧成年女性腹股沟疝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采用随机对照研究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入组患者分为PG组(采用自固定补片)和PL组(采用普通聚丙烯片)。记录手术时间、术后切口疼痛评分、使用止痛药、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尿潴留、切口感染、血清肿等),并在术后1周、1个月、3个月、1年和2年对患者进行随访。随访内容包括慢性疼痛、异物感、日常活动情况及疝复发情况。结果 116例患者中,99例患者完成随访,其中PG组48例,PL组51例。PG组患者的手术时间短于PL组(P=0.045),但2组患者的止痛药使用率、住院时间、尿储留发生率、切口感染发生率、术后1周静息时切口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ore,VAS)及术后1周咳嗽时切口疼痛VA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时,PG组的异物感发生率高于PL组(P=0.031),但2组的VAS评分≥3分的比例和影响日常活动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1年和2年时,2组的异物感发生率、慢性疼痛发生率和影响日常活动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间仅PL组复发1例,2组的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48)。结论在女性腹股沟疝李金斯坦修补术中应用自固定补片的效果同普通聚丙烯补片近似,且手术时间缩短,具有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比较观察生物型补片与聚丙烯补片修补家猪腹壁缺损后的组织病理学变化,进一步探讨此生物型补片在疝修补治疗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分别于10只小猪的腹直肌左右侧腹壁制成-6cm×4cm的肌肉腱膜层缺损区。左侧缺损区用生物型补片进行手术修补,右侧用聚丙烯补片修补。分别于修补术后1、3、6、12个月取材行大体观察及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小猪在修补术后均未发生腹壁切口疝。术后1年内,聚丙烯侧的补片结构不能被吸收而始终存在,局部的炎症反应较明显;生物补片侧在各期的局部炎症反应轻于聚丙烯侧,且补片成分变性吸收,逐步由结缔组织所替代。结论生物型补片的组织相容性较好,能诱导组织再生,实现对缺损的再生性修复,有可能成为一种比较理想的疝修补材料。  相似文献   

13.
肌后筋膜前补片植入手术治疗腹壁切口疝2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应用肌后筋膜前补片植入手术(retromuscular prefascial,Sublay)修补法对腹壁切口疝的治疗。方法:2002年1月-2009年7月应用聚丙烯补片修补切口疝28例,其中男10例,女18例,年龄47~78岁,平均年龄65.2岁。疝环直径3~28cm,平均15.5cm。均采用肌后筋膜前补片植入手术修补法。结果:全部患者顺利完成手术,无严重并发症,手术时间75~140min,平均100min,术后住院时间9~21d,平均12.8d,随访3~60个月,平均35个月,无肠梗阻,无复发。结论:应用聚丙烯补片肌后筋膜前补片植入手术修补法修补切口疝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自固定补片与普通聚丙烯补片在Litchenstein腹股沟疝修补术后患者的手术时间、手术效果及并发症等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1月至2013年3月,陕西省人民医院收治的单侧腹股沟疝患者24例,随机分为二组,每组12例,对自固定补片疝修补组(试验组)与普通聚丙烯补片疝修补组(对照组)进行临床对照研究,观察术后疼痛VAS评分、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及复发情况。结果试验组与对照组术后4、8、12h疼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632、1.451、1.402,P=0.059、0.079、0.094),但术后24h试验组较对照组明显减轻,且术后1个月时有更好的舒适感(t=2.793、1.856,P=0.009、0.040);试验组手术时间(29±5)min,对照组手术时间(36±7)min,二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56,P=0.034);随访2~17个月,二组均无出现并发症及复发。结论在Litchenstein腹股沟疝修补术中,自固定补片相比普通聚丙烯补片可有效减轻患者术后疼痛,且手术安全,操作简单。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比自固定补片与普通聚丙烯补片在腹股沟疝Lichtenstein修补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5月至2015年5月于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行Lichtenstein修补术治疗的120例腹股沟疝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60例)和观察组(60例)。对照组术中所用补片为普通聚丙烯补片,观察组为自固定补片,术后随访5年。观测并比较2组的临床指标、手术前后的视觉模拟评分(VAS)、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随访期间复发情况。结果本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观察组手术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住院费用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2组术中出血量以及术后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2组VAS评分低于术前,且逐渐降低(P0.05)。术后1、3个月观察组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8.33%,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1.67%,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复发1例(1.67%),对照组复发2例(3.3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腹股沟疝Lichtenstein修补术中,自固定补片较普通聚丙烯补片具有更高的应用价值,可有效缩短手术时间,减轻术后疼痛,值得进一步研究与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自粘性补片应用于腹股沟疝Lichtenstein修补术的临床效果。方法男性单侧腹股沟疝148例,研究组72例,使用自粘性补片植入,对照组76例,使用普通聚丙烯补片纳入。观察两组孤平均手术时间、平均住院费用、术后疼痛评分、术后并发症及复发率,随访时间超过3个月。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平均手术时间分别为35.03分钟和55.58分钟,平均住院费用分别为13275元和10 384元,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天和术后3天疼痛评分分别为2.47±0.993、1.58±0.687和2.55±0.958,1.71±0.708,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7天、术后1个月及术后3个月疼痛评分分别为0.81±0.781、0.29±0.488和0.11±0.316,对照组分别为1.46±0.738、0.87±0.660和0.68±0.61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和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自粘性补片行Lichtenstein修补术可以减少病人手术时间、减轻术后疼痛,且不增加术后并发症或复发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聚丙烯小平片与改良Kugel补片在股疝修补术中应用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7月至2016年12月期间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99例原发性单侧成年股疝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采用随机对照研究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入组患者分为小平片组(采用聚丙烯小平片)和Kugel组(采用改良Kugel补片)。记录手术时间、术后切口疼痛评分(术后1周)、使用止痛药、术后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尿潴留、切口感染、血清肿、股静脉血栓形成等)情况,并在术后3个月、1年及2年对患者进行随访。随访内容包括慢性疼痛、异物感、生活质量及疝复发情况。结果 99例患者中,97例完成随访,纳入分析,其中Kugel组患者48例,小平片组49例。小平片组的手术时间短于Kugel组(P=0.030),但2组患者的止痛药使用率、术后住院时间、尿储留发生率、术后1周静息时切口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 scale,VAS)及术后1周咳嗽时切口疼痛VA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无切口感染、血清肿及股静脉血栓形成发生。术后3个月、1年和2年时,2组患者的慢性疼痛发生率、异物感发生率和生活质量量表评分(36-item short-form general survey,SF-36)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97例患者获访,随访时间均为2年,随访期间2组均无疝复发。结论在股疝修补术中应用聚丙烯小平片同改良Kugel补片的效果近似,且手术时间一定程度缩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老年腹壁切口疝的腹腔镜下修补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ian W  Ma B  DU XH  Li R  Chen L 《中华外科杂志》2007,45(21):1452-1454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应用补片行老年腹壁切口疝修补术的方法、安全性及临床效果。方法 2004年11月至2006年6月对17例老年切口疝患者行腹腔镜下应用补片切口疝修补术。结果 16例腹腔镜下行腹腔粘连松解和补片固定,顺利完成切口疝修补手术,1例因肠管与腹壁粘连紧密而中转开腹修补术。手术时间65~132min,平均95min。术后恢复排便、排气时间平均为31h,术后住院5~7d。术后并发症:疼痛3个月以上者3例,浆液肿5例,穿刺口感染1例,均经保守治疗后好转,无手术死亡和肠瘘发生。随访7~26个月(平均13个月),未见切口疝复发。结论 腹腔镜下行腹腔内粘连松解,采用缝合器和缝线贯穿腹壁固定补片修补老年腹壁切口疝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脂肪干细胞(ADSCs)覆膜聚丙烯补片在大鼠体内的生物相容性。方法培养扩增检测大鼠脂肪干细胞后,将其接种到聚丙烯补片上,体外培养10 d。成年雄性SD大鼠12只,个体质量约(250±20)g,随机分为覆膜补片组和未覆膜补片组,每组6只。分别将聚丙烯补片和ADSCs覆膜聚丙烯补片植入大鼠的腹壁肌肉表面,30 d后观察补片侵蚀、粘连情况,测量补片厚度、硬度、韧性等,并进行组织学观察。结果细胞呈长梭形,并形成小集落,呈束状、菊花状或旋涡状生长,活力良好,免疫荧光检测结果显示干细胞特异性标记CD90表达≥97%。ADSCs在聚丙烯补片上附着生长良好。植入大鼠体内30 d后,ADSCs覆膜聚丙烯补片炎症反应较聚丙烯补片轻,炎症细胞评分[(0.95±0.23)分vs(2.62±0.40)分,P0.05],而成纤维细胞增殖和新生血管生成却更多,分别为[(2.6±0.4)分vs(1.8±0.4)分,P0.05]和[(2.4±0.4)分vs(1.5±0.4)分,P0.05]。30 d后ADSCs覆膜聚丙烯补片的硬度与聚丙烯补片无明显差别[(2.1±0.3)分vs(2.2±0.3)分,P0.05],而厚度[(2.67±0.37)分vs(1.13±0.24)分,P0.05]、韧性[(2.67±0.31)分vs(2.27±0.26)分,P0.05]等均大于聚丙烯补片。结论 ADSCs覆膜聚丙烯补片相较聚丙烯补片植入大鼠体内后可以减轻局部炎症反应、增加局部腹壁顺应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完全腹膜外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TEP)应用聚丙烯补片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集我院2008年12月至2011年6月收治的腹股沟疝患者12例,应用聚丙烯补片可吸收线缝合固定行完全腹膜外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结果 12例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手术时间45~70 min,平均60 min.术中无明显出血,术后无腹股沟区疼痛、麻木、阴囊肿胀等并发症,术后48 h出院.1例男性患者术后7 d即行重体力劳动后复发,遂行开放手术,术中探查发现补片移位至内侧联合腱处,取出补片,然后使用锥形疝环充填物及补片行无张力修补术,术后随访12个月未见复发.其他患者随访3~18个月,未出现疝复发.结论 应用聚丙烯补片行完全腹膜外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是完全可行的,免钉合、费用低、无需特殊器材,有利于该术式的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