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探讨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后行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切开联合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价值.选择46例实施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内镜下切开胆总管使用胆道镜取石术的患者,与46例使用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后联合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切开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比较一般情况,并统计手术时间、术中出血、住院时间和术后卧床时间,分析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显示,三镜联合治疗胆囊合并胆总管结石,避免了胆总管切开,减少了术后并发症,提高了取石率,是一种值得临床推广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十二指肠乳头肿瘤治疗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十二指肠乳头肿瘤发病率低,临床症状不典型,传统治疗采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但并发症发生率较高。随着研究的深入,十二指肠乳头肿瘤局部切除术逐渐开展,包括开腹局部切除术、腹腔镜辅助下局部切除术及内镜下局部切除术,越来越多的学者认为其预后较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好,但需严格掌握适应证。本文就十二指肠乳头肿瘤生物学特性、病理、临床诊断及局部切除手术治疗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十二指肠乳头癌局部切除术后发生并发症的原因及处理方法。方法 对18例十二指肠乳头癌病人行十二指肠乳头局部切除术,就其术后的并发症:十二指肠梗阻,胆漏,胰漏,十二指肠漏,腹腔出血及腹腔感染作了详细的分析。结果 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44.4%(8/18),手术后并发症的病死率为11.1%(2/18),并发症的发生率较国内外报道高,但较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并发症发生率低。结论 十二指肠乳头癌局部切除术是一种治疗十二指肠乳头癌的手术方法,但必须严格掌握其手术适应证,手术后的并发症发生与术中胰胆管的处理及十二指肠的切开及缝合方法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内镜治疗十二指肠乳头肿瘤的经验,探讨其临床价值及并发症防治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7年5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内镜中心行内镜十二指肠乳头肿瘤切除术的36例病人临床资料。结果 36例病人共行38例次手术,均顺利完成手术。29例次未夹闭创面手术,其中1例次(3.4%)发生穿孔,5例次(17.2%)出现迟发性出血,3例次(10.3%)发生胰腺炎,2例次(6.9%)发生胆管炎,1例次(3.4%)出现影响胆汁和胰液排出的术后狭窄。9例次行留置胰、胆管支架后夹闭创面手术,未发生出血、穿孔及胰腺炎,其中1例次(11.1%)发生胆囊炎,1例次(11.1%)出现影响胆汁和胰液排出的术后狭窄。随访时间30.5(1.0~85.0)个月,2例病人出现复发,予以内镜下再次切除处理。结论内镜十二指肠乳头肿瘤切除术治疗十二指肠乳头肿瘤可能有效,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高,需重点关注。术后留置胰、胆管支架后夹闭创面可能会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江斌  严斌  满泉  李艳兵  曾少波 《腹部外科》2010,23(6):344-345
目的探讨原发性十二指肠癌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38例原发性十二指肠癌的临床资料。结果肿瘤位于球部4例,降部30例,水平部2例,升部2例。腺癌33例。上腹部压痛22例,无阳性体征3例,腹块3例,黄疸10例。钡餐、B型超声、CT、纤维十二指肠镜以及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对十二指肠肿瘤有诊断价值。38例中30例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3例行节段性十二指肠切除术,5例行姑息性手术。切除率为86.8%。23例得到随访,随访率为60.5%,1年生存率为76.4%,3年生存率为43.7%,5年生存率为33.5%。结论纤维十二指肠镜和ERCP是诊断本病的可靠方法,手术切除是治疗的主要手段。肿瘤部位不同,手术方法也不一样。十二指肠乳头上方肿瘤以胃十二指肠切除为主,乳头下方以十二指肠节段性切除为主,乳头周围肿瘤根据肿瘤生物学特性选择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或经十二指肠肿瘤局部切除。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十二指肠乳头癌行根治性切除术后5年生存率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山东大学齐鲁医院2001年1月—2010年1月收治的68例十二指肠乳头癌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随访截至2015年1月。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并描绘生存曲线,Log-Rank检验比较生存差异。Cox比例风险模型逐步回归法筛选影响十二指肠乳头癌行PD术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结果:随访时间4~168个月,中位随访时间(57.00±19.93)个月。5年累积生存率为48.5%。单因素分析显示,术前血清总胆红素水平、十二指肠壁浸润程度、淋巴结转移和肿瘤TNM分期参与影响了十二指肠乳头癌行根治术的5年生存率。Cox比例风险模型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十二指肠壁浸润程度和肿瘤TNM分期是影响十二指肠乳头癌行PD术5年生存率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十二指肠乳头癌行PD根治术后5年生存率与术前血清总胆红素水平、十二指肠壁浸润程度、淋巴结转移和肿瘤TNM分期等多种因素有关;十二指肠壁浸润程度和肿瘤TNM分期是影响十二指肠乳头癌行PD术5年生存率的独立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7.
十二指肠乳头部良性肿瘤局部切除1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十二指肠乳头部肿瘤是指发生在十二指肠乳头区域的肿瘤,以往对于此类肿瘤多采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但手术创伤大、术后发生并发症的风险较高.近年来,国内外采用经十二指肠局部切除治疗此区域的良性肿瘤和早期癌变者取得了满意的疗效,效果与胰十二指肠切除相当,甚至优于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浙江省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自2001年7月至2009年10月,采用经十二指肠乳头部良性肿瘤局部切除术治疗12例此类患者,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恶性十二指肠乳头肿瘤局部切除术的可行性.方法通过对8例恶性十二指肠乳头肿瘤局部切除的临床资料及随访情况,与同期5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DR)比较,参考国内外有关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恶性十二指肠乳头肿瘤局部切除术的5年生存率与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无明显差异.但前者的手术难度较小、手术死亡率、手术并发症等亦较后者为低.结论十二指肠乳头局部切除术对大多数的恶性十二指肠乳头肿瘤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可选择术式.  相似文献   

9.
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介入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重症急性胰腺炎是临床上常见的严重急腹症之一 ,发病急骤 ,临床过程凶险 ,死亡率极高。人们对其治疗方法进行了多年的临床探索 ,但治疗过程中仍有病死率高、疗程长、并发症多等问题。本文主要介绍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胰周动脉区域灌注及各种并发症的介入治疗方法。一、胆源性胰腺炎的介入治疗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 (endo scopicretrogradecholangio -pancre atography ,ERCP)是将十二指肠镜插至十二指肠降段 ,找到十二指肠乳头 ,经内镜活检孔道插入造影导管 ,进入乳头开口部、胆管和胰管内 ,注入X线造影剂 ,作胰胆管造影。并…  相似文献   

10.
十二指肠乳头肿瘤局部切除术具有维持人体正常的消化道通路、手术创伤小、并发症少等优点.但由于存在技术要求高、精细程度大、并发症处理困难、长期疗效有待循证医学的验证等问题,该手术未能普及.2000年1月至2012年6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实施了4例十二指肠乳头肿瘤局部切除术.患者术前均经ERCP检查确诊患有十二指肠乳头肿瘤,肿瘤直径<1 cm,行十二指肠乳头活组织检查,3例为中至重度不典型增生,1例为腺癌,术前行CT、MRI检查均未见肿大淋巴结或远处转移,故选择行十二指肠乳头肿瘤局部切除术.术后病理检查示1例为十二指肠乳头腺瘤,3例为十二指肠乳头腺癌,切缘均为阴性,肝十二指肠韧带淋巴结无转移.术后除1例发生少量胰液漏外,其余均无并发症发生.术后随访3~24个月,4例患者均无肿瘤复发.严格掌握十二指肠乳头肿瘤局部切除术的手术适应证与手术操作规范是取得良好临床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十二指肠乳头及壶腹癌是一种较少见的恶性肿瘤.目前主要以手术治疗为主,以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为主要术式.对于早期壶腹癌的治疗有学者提出以局部切除或内镜下乳头切除.局部切除及内镜下切除具有手术死亡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势.但由于缺乏大宗的病例对照研究,对于早期壶腹癌的局部切除治疗的效果仍存在争论.  相似文献   

12.
局部切除术治疗十二指肠乳头肿瘤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0  
目的 探讨十二指肠乳头肿瘤的诊断及采取局切除的可行性及合理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近 9年来行局部切除治疗的 12例十二指肠乳头肿瘤患者临床资料。结果  10 0 %以黄疸为主要症状 ,常伴有上腹隐痛不适。术前十二指肠镜活检对十二指肠乳头肿瘤的阳性诊断符合率为 75 .0 %。全无手术死亡。 83 .3 %的病例获随访 1~ 5年 ,良性肿瘤 5例术后均恢复原工作 ,T1 期高分化腺癌 4例术后存活至今 ,分别达 62 ,3 1,84,3 6个月。结论 十二指肠乳头肿瘤局部切除术对于良性乳头肿瘤及T1 期高分化腺癌 ,是一种安全、有效、合理术式的选择 ,但术中严格要求完整切除 ,边缘无瘤残留。  相似文献   

13.
内镜诊治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合并胆胰疾病523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angiopancreatography,ERCP)及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ndoscopic sphincterotomy,EST)对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合并胆胰疾病的诊治方法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7年7月~2009年6月1842例首次ERCP检查出523例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合并胆胰疾病的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与十二指肠乳头内镜下关系及其对ERCP成功率、EST及其并发症的影响。结果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合并胆胰疾病患者占ERCP总数的28.4%(523/1842),经ERCP明确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合并胆总管结石395例,占75.5%(395/523)。ERCP造影成功率97.5%(510/523)。实施EST482例全部成功,内镜取石成功率95.2%(376/395)。术后并发症16例(3.1%),包括出血5例,轻型急性胰腺炎5例,高淀粉酶血症4例,穿孔1例,诱发憩室炎1例,均经中西医结合非手术综合治疗痊愈,无死亡病例。术后315例随访1~24个月,平均10.5月,无胆道症状复发。结论只要严格执行内镜下治疗原则,熟练掌握操作技巧,内镜治疗是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合并部分胆胰疾病的微创、安全、有效的首选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4.
局部切除治疗十二指肠乳头肿瘤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十二指肠乳头肿瘤局部切除术的临床实际可行性。方法结合国内外文献,回顾性分析42例十二指肠乳头肿瘤局部切除的临床资料及随访结果。结果42例十二指肠乳头肿瘤局部切除术的2、5年生存率分别为63.4%和14.6%,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为11.9%。结论严格掌握适应证,局部切除术对十二指肠乳头肿瘤是一种安全而较有效的可选择术式,对大于3cm的肿瘤采用局部切除应慎重。  相似文献   

15.
背景与目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经胆囊管胆总管探查取石术(LC+LTCBDE)与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取石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ERCP/EST+LC)均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微创手段,但两者的疗效优劣仍有争议.本研究通过回顾性分析比较两种微创术式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疗效.方法:回顾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与梗阻性黄疸的关系。方法: 回顾分析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致梗阻性黄疸2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5例均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检查确诊,其中手术治疗20例,术式均为胆总管探查、T管引流、毕II式胃大部分切除术、旷置十二指肠,术后恢复均良好;非手术治疗5例,虽均于症状消退后出院,但随访均出现症状反复发作。结论: 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可致梗阻性黄疸,ERCP 检查可以明确诊断,治疗上均应采用手术治疗,胆总管探查、T管引流、毕II式胃大部分切除十二指肠旷置术,是简单、合理、安全、有效的术式。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Vater壶腹部肿瘤行壶腹部扩大切除的根治性手术的方法,以减少非肿瘤器官切除,并符合肿瘤治疗原则。方法 总结1995-1998年手术切除的根治术的经验。经十二指肠后外侧入路,整块切除肝外胆道、胆胰管汇合部,壶腹部及十二指肠乳头,十二指肠乳头封闭术。胆、胰、十二指肠间置空肠或胆、胰空肠Roux-en-Y吻合术。结果 围手术期死亡1例。并发症1例经再手术治愈。随访术后半年以上病人9例,最长生存29个月,无并发症及转移征象。结论(1)该术式符合胰十二指肠解剖关系;(2)按肿瘤治疗原则能达到广泛程度清扫;(3)初行该术式者应掌握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相似文献   

18.
十二指肠乳头部肿瘤的诊断及治疗:附64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十二指肠乳头部肿瘤的早期诊断及治疗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收治的64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为十二指肠乳头部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十二指肠乳头部癌60例,腺瘤4例.结果 主要临床表现为黄疸(42例),消化道症状(35例),反复发作的胆管炎(7例)及上消化道出血(1例).术前ERCP,十二指肠镜,MRCP,BUS,CT检查阳性率分别为100%,97.3%,82.4%,82.8%,76.1%.55例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5例行十二指肠乳头局部切除术,4例行姑息性胆肠吻合术.手术并发症发生率16.5%,手术病死率3.6 %.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癌患者术后1,3,5年生存率为67.4%,40.6%,36.3%.结论 黄疸和腹痛是十二指肠乳头部肿瘤的主要症状;十二指肠镜和ERCP是诊断十二指肠乳头肿瘤最有效的检查方法;早期选择根治性切除手术是治疗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胆总管探查取石术(LCBDE)与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内镜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LC+LCBDE治疗40例,实施ERCP/EST+LC治疗50例。对90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的临床治疗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两种术式的手术成功率、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结石清除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2种术式的手术成功率、手术时间、结石清除率及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LC+LCBDE的住院时间短于ERCP/EST+L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C+LCBDE与ERCP/EST+LC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均有微创、结石清除率高、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但LC+LCBDE术后恢复时间更短。应根据患者病情及术者的操作熟练程度综合分析,合理选择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0.
十二指肠镜与腹腔镜治疗肝外胆管结石手术时机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十二指肠镜与腹腔镜治疗肝外胆管结石的最佳手术时间间隔。方法:先行十二指肠镜逆行胰胆管造影+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切开术治疗胆总管结石,研究组在72h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照组在72h后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比治疗后两组胆囊标本壶腹区平均中性粒细胞数,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操作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结果:研究组胆囊标本壶腹区平均中性粒细胞数少于对照组,为(3.4±1.3)vs.(7.8±1.1),(t=-14.247,P=0.000),平均手术操作时间短于对照组,为(24.6±2.8)h vs.(37.8±3.1)h,(t=-17.464,P=0.000),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3.2%vs.3.3%,χ2=0.000,P=1.000)。结论:逆行胰胆管造影+十二指肠乳头切开取石术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最佳间隔时间是<72h。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