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贲门癌近端胃切除空肠间置术预防反流性食管炎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贲门癌行近端胃切除后传统的消化道重建方法是食管胃吻合术,但术后很多病人发生胃食管反流和反流性食管炎,严重影响生活质量。为探讨空肠间置术对预防反流性食管炎的效果,1995年10月至2003年10月,我们对部分贲门癌病人行近端胃切除后采用空肠间置的消化道重建术,并与同期施行的食管胃吻合术者进行对比分析,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腹腔镜近端胃切除术的应用越来越多。传统的食管残胃吻合方式会导致患者术后出现严重的反流性食管炎,影响患者生活质量。近年来,多种抗反流的腹腔镜下近端胃切除后消化道重建方式被应用到临床。笔者结合最新的临床研究结果以及自身的临床经验,对腹腔镜近端胃切除后消化道重建方式进行临床评价,重点讨论了食管胃吻合(食管胃后壁吻合、食管胃前...  相似文献   

3.
梁寒 《消化外科》2014,(2):92-97
近端胃大部切除术后食管残胃吻合是常用的术式,但是由于手术破坏了防反流结构,造成残胃内容物反流至食管内导致反流性食管炎。管状胃消化道重建,采取食管残胃前壁吻合及幽门成型可以在残胃残端形成类似胃底结构,防反流作用明显,基本保持了胃的解剖结构,具备食物的贮存与消化功能。间置空肠可以有效防止反流,连续间置空肠具有操作简便、安全可靠等优点。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对1例食管胃结合部腺癌和1例食管胃结合部间质瘤患者实施近端胃切除术,术后分别采取了管状胃食管吻合和连续间置空肠两种消化道重建方式。患者术后恢复顺利,无相关}肖化道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4.
食管胃结合部腺癌发病率逐渐上升, 长径<4 cm的胃上部癌远端淋巴结转移少见, 行近端胃切除术即可满足根治要求。近端胃切除术后反流性食管炎、食物淤滞、吻合口狭窄、营养吸收差, 都是影响患者术后生命质量的重要因素。随着腹腔镜胃癌根治术的不断推广, 腹腔镜下近端胃切除淋巴结清扫术已经标准化, 但是消化道重建方式尚未达成标准共识, 而抗反流成为近年临床关注热点。通过间置空肠达到抗反流效果, 保留或重建抗反流结构的食管残胃吻合, 包括各种抗反流的附加手术, 各有优劣。笔者全面详细介绍各种主流抗反流手术方式及其改良方案, 以期为同道提供参考, 让患者最大化获益。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近端胃癌根治术2种不同术式术后发生反流性食管炎的研究,比较全胃切除(不切断缝线结扎Roux-en-Y消化道重建术)较近端胃切除(食管残胃后壁吻合术)对减少反流性食管炎的效果。收集手术治疗的97例近端胃癌患者,其中78例行全胃切除(不切断缝线结扎Roux-en-Y消化道重建术),19例行近端胃切除术(食管残胃后壁吻合术),术后随访1年内反流性食管炎的发生率。术后随访,两组Visick分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全胃切除组反流性食管炎发生率为21.8%,显著低于近端胃切除组的63.2%(P0.01)。全胃切除(不切断缝线结扎Roux-en-Y消化道重建术)对减少近端胃癌根治术后反流性食管炎的发生效果更明显。  相似文献   

6.
近端胃切除术是一种保留功能的胃切除手术,近年来在早期胃癌的外科诊疗中的应用逐渐增多。近端胃切除术相较于全胃切除术具有能改善病人术后营养状况等优点,但是由于其破坏了原有的贲门抗反流结构,病人术后出现不同程度的反流性食管炎症状。对于近端胃切除术消化道重建方式的选择,目前尚缺乏公认的理想方法。临床较常用的重建方式包括食管残胃吻合、间置空肠吻合及双通道吻合。同时,各种改良或新型消化道重建方式也在临床应用中不断涌现。各种近端胃切除术消化道重建方式各有利弊,需要开展更多的临床研究进行论证。  相似文献   

7.
近端胃癌根治术后消化道重建方式对比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贲门癌、胃底癌及胃体癌行近端胃切除后,传统的消化道重建方法为食管与残胃吻合,但术后患者普遍存在反流性食管炎及有效胃容量减少,尤其是反流性食管炎严重影响患者生存质量[1]。为达到根治效果,对侵犯较广的近端胃癌,甚至采用全胃切除术,各国学者就全胃切除术后消化道重建手术作了深入研究和临床尝试,但疗效并不满意[2]。  相似文献   

8.
全腹腔镜食管胃结合部肿瘤切除术后消化道重建分为全腹腔镜近端胃切除术后消化道重建及全腹腔镜全胃切除术后消化道重建。这两类重建方式又分成不同的术式,其中部分重建方式的功效仍存争议。全胃切除术目前仍是食管胃结合部肿瘤的主要手术方式;近端胃切除术应用较少,但其术后抗反流重建方式的出现有望扩大近端胃切除术的适应证。管形吻合能够获得较高的切缘,适用于各种类型的食管胃结合部肿瘤;直线形吻合的全过程均可在腹腔镜下完成,主要适用于Siewert Ⅲ型食管胃结合部肿瘤。对于全腹腔镜全胃切除术后消化道重建,如何保证食管空肠吻合口的安全,降低吻合口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是争议的焦点。对于全腹腔镜近端胃切除术后消化道重建,各种重建方式是否具有抗反流功效仍然需要高级别研究证据来证实。在临床实践中,术者须在遵守消化道重建一般原则的基础上,结合病人自身情况,以病人为中心,选择合适的消化道重建方式。  相似文献   

9.
近端胃切除是针对上部胃的早期癌的手术,比远端胃切除能够保存更多的胃功能和获得更佳的生存质量。由于切除上部胃,贲门功能丧失、胃的容积变化等所致反流性食管炎是该术式降低术后生存质量的主要原因。重建的方式多种多样,残留胃的大小决定重建方式的选择。重建时应充分注意保证安全的消化道吻合,防止胃液、肠液的食管、胃的反流,保证食物的贮存和排空功能,保存生理性通路以及保障残胃、胆、胰的内镜检查的可行性。目前,近端胃切除术后消化道重建方式中仍以食管胃吻合和间置空肠法为主体,间置空肠贮袋仍处于研究阶段。  相似文献   

10.
目的设计一种能有效防止反流性食管炎的近胃端切除术后消化道的重建方式。方法福建省晋江市医院2007年3月至2008年7月间对36例近端胃恶性肿瘤的病人采用间置空肠"双通道"消化道重建并进行临床观察。结果全组病例无围手术期死亡,无吻合口漏、倾倒综合征发生。手术时间和出血量无明显增加。约90%以上病人术后半年每日进食3~4次,每餐进食200~400g,通过胃镜检查未出现严重反流性食管炎的病例,89%病人甚至无食管炎的症状,体重基本恢复至术前水平。结论间置空肠"双通道"较好地解决了反流性食管炎的发生,明显改善了病人的生活质量,并且术后化疗的依从性也得到了保证,是一种近端胃大部切除后消化道重建的颇为理想的术式。  相似文献   

11.
双通道重建理论上是近端胃切除术较为理想的消化道重建方式,其可使食物经由两条途径进入远端消化道,更有利于营养吸收和消化道激素平衡,规避了食管-残胃吻合术后反流性食管炎高发的问题,手术复杂程度易于双肌瓣吻合且对残胃容量要求较低,可以较好地保障病人术后生活质量。但其对病人术后营养状态的影响、重建术后双通道有效率和长期有效性仍有待大样本前瞻性的临床研究予以评价。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根治性近端胃切除空肠间置吻合术与根治性全胃切除食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对胃癌病人术后恢复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近端胃癌病人50例,按数字表法将50例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5例。对照组病人实施根治性全胃切除食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观察组病人实施根治性近端胃切除空肠间置吻合术。比较两组病人手术前后血常规、肝肾功能、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胃食管反流情况以及手术前后生活质量。结果两组病人术前、术后血常规和肝肾功能各项指标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出现反流性食管炎明显少于对照组,钡剂反流入食管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人术后躯体功能、情绪功能、整体健康生活质量评分和术前比较明显较高,观察组病人术后情绪功能、整体健康生活质量评分和对照组比较明显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近端胃切除空肠间置吻合术能明显减少胃癌病人术后反流性食管炎的发生率,提高病人生活质量,临床效果优于根治性全胃切除食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  相似文献   

13.
空肠间置术预防贲门癌术后反流性食管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贲门癌近端胃切除空肠间置术后预防反流性食管炎的效果。 方法 贲门癌近端胃切除空肠间置术患者 ,于术后作胃镜和消化道 X线钡餐造影 ,4 8例患者于术后 7天和 2~ 3个月行连续 2 4小时 p H值监测 ,以评价食管反流的情况。 结果  6例术后出现反流性食管炎 ,发生率 9.68%。 结论 采用空肠间置术行消化道重建对预防贲门癌术后反流性食管炎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4.
胃肠电生理活动和胃食管结合部机械性抗反流结构是胃抗反流功能的基础, 近端胃切除破坏了抗反流的机械性结构和正常电生理通道, 残胃功能发生紊乱, 胃食管反流是其中严重的并发症。重建机械性抗反流屏障、建立缓冲带等机制的各种抗反流术式, 以及在近端胃切除消化道重建过程中保留胃的起搏区域和迷走神经、保留空肠肠管的连续性、维持胃肠道原有的胃肠电生理活动和幽门括约肌的生理功能, 均是胃保功能手术的重要措施。目前, 近端胃切除消化道重建术式种类繁多。但基于抗反流机制的设计、机械性屏障功能重建、胃肠电生理活动的保护是近端胃切除消化道重建过程中的重要考量因素。临床实践中, 应根据个体化原则, 在基于肿瘤根治安全性的前提下, 选择合理的近端胃切除消化道重建术式。  相似文献   

15.
食管胃结合部胃肠间质瘤的主要手术方式有局部切除和近端胃切除,在满足安全手术切缘的前提下,如果齿状线可以完整保留,即可以采取局部切除。近端胃切除术后的主要消化道重建方法有食管-管状残胃吻合,其中食管-管状残胃前壁吻合防反流效果更佳;Kamikawa双浆肌层瓣成型术操作复杂,但是防反流效果可靠;间置空肠重建方法可以有效地防止反流,连续间置空肠简化了手术操作,缩短了手术时间;双通路重建是近年比较常用的方法,可以有效预防术后贫血和维生素B12缺乏。  相似文献   

16.
陈凌  刘凤林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23,(9):1056-1060+1076
食管胃结合部是远端食管与近端胃的交界区,其抗反流屏障由食管下括约肌、胃上括约肌、横膈膜及膈食管韧带和胃食管瓣膜等结构组成。近端胃切除术后,单纯食管残胃吻合病人反流性食管炎的发生率较高,严重影响生活质量。为此,临床上出现了多种抗反流术式,其机制包括重建机械性抗反流屏障、建立抗反流缓冲带、促进胃排空、保留生理抗反流屏障等。由于食管胃结合部的静脉和淋巴管具有头侧与尾侧双向流动的特点,当肿瘤位于贲门周围尚未侵犯食管下段时,主要向腹腔淋巴结转移。而随着肿瘤侵犯食管距离的增加,下纵隔淋巴结的转移发生率显著增加。因此,国内专家共识建议,针对SiewertⅡ型食管胃结合部腺癌,如果肿瘤侵犯食管长度>2 cm,须行纵隔淋巴结清扫。SiewertⅡ型食管胃结合部腺癌手术可采用经腹入路、经胸入路以及胸腹联合入路。经胸入路手术便于纵隔淋巴结清扫和下段食管切除,但并发症发生率高;经腹入路手术虽然并发症发生率低,但对于清扫下纵隔淋巴结和确保食管切缘阴性存在劣势。当前,针对SiewertⅡ型食管胃结合部腺癌的全腹腔镜手术还在不断摸索和改进中,总体趋势是将经腹与经胸入路相结合,以期给病人带来真正的生存获益。总之...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早期近端胃癌行近端胃根治术后不同消化道重建方式的手术安全性、术后并发症的临床数据,为近端胃切除消化道重建方式的最佳选择提供临床依据。 方法回顾性分析在2013年1月至2016年6月92例早期近端胃癌行近端胃切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45例行传统食管残胃吻合术(EG组);20例行单通道空肠间置术(JI组);27例行双通道空肠间置术(DTR组)。采用SPSS 21.0统计软件包进行分析,围手术期指标以均数±标准差表示,两样本间的比较连续资料符合正态分布采用t检验,三组间的计量资料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术后并发症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EG组较JI组及DTR组手术时间更短,但在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及住院时间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三组在术后总并发症对比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特别是反流性食管炎发生率比较中,JI组、DTR组均比EG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JI组与DTR组比较无显著差异。 结论早期近端胃癌采用空肠间置吻合术手术相对安全,近端胃切除后残胃食管吻合的反流性食管炎发生率较高,空肠间置术能够明显降低近端胃切除后食管反流发生,是早期近端胃癌根治术后较合理的消化道重建方法。  相似文献   

18.
随着早期胃上部癌及食管胃结合部腺癌的检出率逐渐增高,近端胃切除术的安全性得到验证,保功能的近端胃切除术逐步得到广泛应用。然而,近端胃切除破坏了食管胃结合部的正常解剖结构,导致患者术后胃食管反流症状较重,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在各种抗反流术式中,重建"贲门-阀门"因与正常抗反流原理类似,一直是相关学者探索的热点。经过多年的发...  相似文献   

19.
反流性食管炎(reflux esophagitis,RE)和反流性胃炎(refluxgastritis,RG)是上消化道术后的主要远期并发症之一,是导致患者术后不适的重要原因。临床表现为上腹胀痛、恶心、呕吐、烧心、胸骨后疼痛和消化不良等,对生活质量影响较大,而且胆汁反流还可能与癌变有关。反流性胃食管炎的发生率不同学者报道的差异较大,近端胃切除后采用食管残胃吻合的RE发生率在50%~70%,Shibuya等[1]报道为71.5%,其中75.6%为重度食管炎。Yuasa等[2]报道食管切除术后用胃代食管重建者,在颈部食管行24h pH监测和胆红素测定,28%有胃酸反流,44%有胆汁反流,胃镜检查…  相似文献   

20.
食管胃结合部腺癌切除术后反流疾病的发病率较高,严重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反流疾病的发病率及程度与手术创伤和重建方式有关,合理地选择手术方式有助于降低术后反流疾病的发病率及其程度。对于出现术后反流疾病的病人,合理地选择药物等治疗方法也能够减轻反流的症状及相关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