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利用基于CT血管成像(CTA)三维重建技术构建的子宫肌瘤动脉血管网数字化三维模型,探讨子宫与子宫肌瘤的血管网特点。方法 连续采集2012年1月至9月于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接受CTA检查的72例子宫肌瘤患者的原始数据集,构建子宫肌瘤动脉血管网数字化三维模型,通过逐步调整阈值以改变模型的血管显示密度,并予透明化处理后作分析。结果 成功构建了72例患者的子宫肌瘤动脉血管网数字化三维模型,该模型可清晰的显示子宫动脉及子宫肌层、子宫肌瘤的血管网,可见肌壁间、浆膜下、黏膜下子宫肌瘤的血管网轮廓与子宫血管网的相对位置不同,其中浆膜下肌瘤轮廓显示最为清晰。重建模型中存在特殊类型的肌瘤血管网。结论 利用CTA和重建软件构建出的子宫肌瘤动脉血管网数字化三维模型形态逼真,可准确识别子宫肌层与子宫肌瘤的血管网,为术前评估和临床教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构建在体女性盆腔动脉血管网数字化三维模型的方法及意义。方法基于双源CT血管成像(CTA)技术,获取1例子宫腺肌病患者的D icom 3.0原始二维断层图像数据集。利用M im ics10.01软件分别对骨盆、盆腔动脉血管网进行三维重建并配准融合。结果构建的在体女性盆腔动脉血管网数字化三维模型可以清楚地显示髂总动脉、髂外动脉、髂内动脉及其多级分支,甚至子宫动脉上行支等。与重建的骨盆配准融合后,各支动脉血管的解剖走行及供血范围变得更加清晰明确。结论基于CTA数据集,应用适当的计算机软件可构建出理想的在体女性盆腔动脉血管网数字化三维模型,为术前手术模拟真人化以及数字模型物理化提供了平台。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利用CT血管成像(CTA)原始数据集构建在体宫颈癌动脉血管网数字化三维模型的方法及意义。方法 2010年5月在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基于双源CTA技术,获取1例宫颈癌患者的CT-Dicom 3.0原始二维断层图像数据集。利用Mimics软件分别构建其骨盆、宫颈癌动脉血管网数字化三维模型并配准融合。结果构建的宫颈癌动脉血管网数字化三维模型不仅可以清楚地显示盆腔动脉血管网的各级分支,而且可多方位、多角度地观察各级动脉的管径、长度及分叉角度。此外,其还可进一步了解癌灶供血动脉及计算癌灶血容量。结论基于CTA数据集,应用计算机三维重建技术可构建出理想的宫颈癌动脉血管网数字化三维模型,为临床实现宫颈癌患者的个性化评估及治疗提供了平台。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剖宫产瘢痕妊娠(CSP)数字化三维模型的构建方法及其在CSP子宫动脉栓塞术(UAE)中的应用和意义.方法:5例CSP患者在UAE术前行双源CT血管造影(CTA)扫描,获取CTA横断面图像后,利用Mimics10.01软件对骨盆和盆腔动脉系统进行三维重建.将构建的CSP数字化三维模型用于指导UAE手术操作,并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结果进行对比.结果:①病灶的血供来源:2例由双例子宫动脉和卵巢动脉共同供血,3例仅由双侧子宫动脉供血;②血供的分布:所有患者均双侧血供不均衡,其中3例以左侧为主,2例以右侧为主;③疗效和与DSA比较:5例患者均在三维模型的指导下成功行UAE,术后恢复好,均无明显副反应发生.5例患者的数字化三维模型与DSA对比相一致,1例患者DSA造影中未显示卵巢动脉供血.结论:构建的CSP数字化三维模型真实性、准确性高,可为剖宫产瘢痕妊娠子宫动脉栓塞术提供术前指导和术中参考,使之更加个体化和精确化.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宫颈癌子宫动脉血管网的解剖学形态及血供分布情况.方法 2008年9月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妇产科获取经病理证实的宫颈癌子宫、双附件及阴道标本一套,用15%的过氯乙烯填充剂经子宫动脉和卵巢动脉行分色灌注并铸型,观察宫颈癌子宫动脉血管网的解剖学形态及血供分配.结果 构建宫颈癌子宫动脉血管网模型具有子宫动脉血管网的基本形态特征,可清楚显示子宫动脉各主要分支、次级分支和细小血管网结构.宫颈癌癌灶部位血供丰富,血管形态紊乱,由双侧子宫动脉下行支供应,以患侧为主,但与对侧存在丰富的交通支,供血范围超过正常宫颈范围并包括部分阴道上段及左侧宫颈旁转移病灶;子宫动脉上行支近宫颈内口处的螺旋动脉通过交通支也参加部分供血.结论 应用血管铸型技术可成功构建宫颈癌子宫动脉血管网三维模型,通过模型可了解子宫动脉血管网及宫颈癌病灶的血供特点.  相似文献   

6.
人正常离体子宫动脉血管网三维模型的构建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人子宫动脉血管网表达的特点及意义.方法 2008年9月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妇产科获取正常成年新鲜离体子宫、双附件及阴道一套,应用血管铸型技术构建人正常离体子宫动脉血管网模型,观察子宫动脉血管网的形态及血供分布情况.结果 (1)构建的人子宫动脉血管网模型可清楚显示子宫动脉及其各级分支的走行,表现在:①子宫动脉自主干依次分出膀胱支、输尿管支、上行支和下行支等分支动脉.②子宫动脉上行支沿途向宫体分出数条弓状动脉,在宫底部分出卵巢支、输卵菅支和宫底支,弓状动脉再发出若干螺旋动脉.(2)观察子宫动脉血管网模型发现:①子宫动脉存在明显的同侧供血倾向,双侧子宫动脉在子宫的中轴线处存在交通支,但较为细小.②子宫动脉上行支主要向宫体及双附件供血,而下行支主要向宫颈供血,较少向阴道供血.结论 采用血管铸型技术可构建理想的离体人子宫动脉血管网模型,为系统研究人子宫动脉血管网的解剖形态及血供分布提供了血管解剖学基础.  相似文献   

7.
子宫动脉栓塞术(UAE)是在子宫动脉血管内的手术.基于血管铸型技术构建的子宫动脉血管网模型成为我们研究子宫动脉血管网形态学的首个途径:它真实地显示了三维的子宫动脉及其血管网的解剖学特点,为UAE中如何正确操作避免部分并发症的发生并提高疗效提供了解剖学依据,也为进一步进行子宫动脉血管网的数字化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构建数字化三维模型在胎盘植入患者行子宫动脉栓塞术(UAE)中的应用方法及意义。方法 2010年9月至2010年12月在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将4例胎盘植入患者在UAE术前行双源CTA扫描,获取原始图像后利用Mimics10.01软件对其骨盆和动脉系统进行三维重建。将构建的胎盘植入数字化三维模型用于指导UAE操作并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进行对比。结果胎盘植入数字化三维模型中1例患者的子宫动脉(2条)起源于髂内动脉,3例(6条)起源于臀下动脉,并可精确测量子宫动脉的起源角度、开口类型。胎盘的血供来源:3例来自双侧子宫动脉和卵巢动脉共同供血,1例仅由双侧子宫动脉供血,但该患者存在明显的子宫动脉卵巢支;血供的分布情况为3例双侧血供分布不均,以左侧为主,1例双侧供血均衡。除1例患者要求保守治疗外,其他3例均行UAE治疗并在术后顺利排出胎盘,术中DSA与重建结果对比,子宫动脉的起源和双侧血管的血供分布等均相同。结论构建的在体数字化三维模型对胎盘植入的介入治疗具有较大的术前和术中指导意义,可使手术过程更加精确化。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剖宫产瘢痕妊娠(CSP)数字化三维模型的构建方法及其在患者行子宫动脉栓塞术(UAE)中的应用和意义。方法:将10例CSP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例。实验组:UAE术前行双源CTA扫描,获取CTA原始图像后利用Mimics10.01软件对盆腔动脉系统进行三维重建,将构建的CSP数字化三维模型用于指导UAE手术操作;对照组:常规行UAE手术。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辐射时间、术后止血时间和副反应发生率。结果:5例CSP数字化三维模型重建特点:2例患者的病灶由双侧子宫动脉和卵巢动脉共同供血,3例仅由双侧子宫动脉供血;患者均双侧血供不均衡,其中3例以左侧为主,2例右侧为主。三维模型与DSA图形结果对比:DSA可显示病灶的血供来源,但1例有卵巢动脉供血的患者DSA图像未见卵巢动脉显影。三维重建可清晰显示动脉的开口角度和走行特点。10例患者UAE术后均无明显并发症发生。实验组的平均手术时间、辐射时间为(39.54±3.12)min和(9.41±0.83)min,显著小于对照组的(46.01±3.65)min和(11.75±1.63)min,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术后止血时间无统计学差异。结论:CSP的数字化三维模型可用于UAE的术前和术中指导,缩短CSP-UAE的手术时间和辐射剂量,并为模拟手术平台的建立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利用CT血管成像原始数据集构建在体子宫肌瘤动脉血管网数字化三维模型的方法及意义. 方法 采用双源CTA技术获取1例子宫肌瘤患者的CT-Dicom 3.0原始二维断层图像数据集.利用Mimics软件分别构建其骨盆、子宫肌瘤动脉血管网数字化三维模型并配准融合. 结果 构建的子宫肌瘤动脉血管网数字化三维模型可以...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单纯子宫腺肌病与合并子宫肌瘤的子宫腺肌病行子宫动脉栓塞治疗的5年痛经疗效。方法选择1999年6月至2005年11月于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接受子宫动脉栓塞治疗的167例症状性子宫腺肌病患者,根据磁共振检查结果将其分为合并子宫肌瘤组(A组,47例)及单纯子宫腺肌病组(B组,120例)。评估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痛经分级的变化。结果中位随访时间72个月(3~120个月),术后1~5年随访率分别为85.6%(143/167)、82%(137/167)、78.4%(131/167)、71.9%(120/167)、64.7%(108/167)。合并子宫肌瘤组子宫动脉栓塞术后1~5年的临床有效率分别为85.71%(36/42)、85%(34/40)、78.95%(30/38)、80.55%(29/36)、79.41%(27/34);单纯子宫腺肌病组子宫动脉栓塞术后1~5年的临床有效率分别为78.21%(79/101)、72.16%(70/97)、66.67%(62/93)、65.47%(55/84)、58.11%(43/74)(P值分别为0.30、0.11、0.16、0.10、0.03),两组的有效率均呈下降趋势;合并子宫肌瘤组有效率高于单纯子宫腺肌病组,术后5年两组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单纯子宫腺肌病子宫动脉栓塞治疗5年痛经疗效较好;合并子宫肌瘤的子宫腺肌病疗效优于单纯子宫腺肌病。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利用CT血管成像(CTA)原始数据集构建在体女性骶前静脉丛数字化三维模型的方法及意义。方法 2011年9月于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获取1例宫颈癌患者的CTA原始数据集,利用Mimics10.01软件分别对骨盆、盆腔动脉血管网及静脉血管网进行三维重建并配准融合。结果构建出的盆腔静脉血管网数字化三维模型可清晰地显示下腔静脉、髂总静脉、髂内静脉、髂外静脉及其初级属支,骶前静脉丛亦清晰可见。与重建的骨盆、盆腔动脉血管网配准融合后,骶前静脉丛的解剖走形及引流区域变得更加清晰明了。尤为关键的是,骶前无血管区也可清晰显示。结论基于CTA的数字化三维重建技术是一种研究在体女性骶前静脉丛的好方法,可清晰显示骶前静脉丛及骶前的无血管区域,从而为阴道-骶骨固定术提供个体化的解剖学依据,并有效地降低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3.
子宫腺肌病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前后血流动力学的变化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Liu P  Chen C  Liu L  Liu J 《中华妇产科杂志》2002,37(9):536-538
目的 了解子宫动脉栓塞术 (UAE)治疗子宫腺肌病前后血流动力学的变化。方法 对3 0例用明胶海绵为栓塞剂行UAE治疗的子宫腺肌病患者 ,于UAE前 1周内和UAE后 7、3 0、90d行经腹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 ,测量双侧子宫动脉平均流速 (Vm)、阻力指数 (RI)、搏动指数 (PI) ,并用能量图 (CDE)观察正常子宫肌层和病灶内的血流情况。结果  ( 1)与UAE前相比 ,UAE后Vm、RI、PI均明显减少 (P <0 0 1) ,以UAE后 7d下降最为明显 ,其中Vm下降了 63 % [UAE前为 ( 41± 11)cm/s,UAE后 7d为 ( 15± 9)cm/s],差异有极显著性 (P <0 0 1) ;UAE后 3 0、90d虽逐步上升 ,其中Vm较UAE前仍分别下降 41% [( 2 4± 9)cm/s]和 41% [( 2 4± 10 )cm/s],与UAE后 7d比较 ,差异有显著性 (P<0 0 5 )。( 2 )UAE后 7d ,正常子宫肌层血流稀少 ,病灶内血流稀少或无血流 ;UAE后 3 0、90d ,正常子宫肌层的血流逐渐增多 ,病灶内血流仍稀少或无血流。结论 用明胶海绵行UAE治疗子宫腺肌病后7~ 3 0d ,子宫肌层的血液供应逐渐恢复 ,病灶的血液供应绝大部分不能恢复  相似文献   

14.
子宫动脉栓塞术在子宫腺肌病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69,自引:6,他引:69  
Chen C  Liu P  Lu J  Yu L  Ma B  Wang J  Liu P 《中华妇产科杂志》2002,37(2):77-79,I001
目的 探讨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子宫腺肌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 2 3例根据临床症状、彩色超声或磁共振成像检查诊断为子宫腺肌病的患者 ,行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应用 4~ 5F脾管或肝管或Cobra管或 3F微导管完成双侧子宫动脉插管 ,以混有抗生素的新鲜明胶海绵颗粒 (直径1~ 3mm)栓塞。术后观察月经量、痛经程度及子宫体积等变化。结果 治疗后平均观察 (16± 3)个月经周期 ,临床症状缓解率 92 %。其中 ,月经量减至术前的 (5 0± 18) % ,月经周期、经期无变化 ;19例患者术后痛经完全消失 ,2例明显缓解 ,2例复发 ;术后疼痛评分及痛经分级比术前明显降低 (P<0 0 1) ;子宫体积平均缩小 37% ;彩色超声检查子宫肌层及病灶内血流信号明显减少。结论 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子宫腺肌病近期疗效显著 ,安全性好 ,患者接受程度高。  相似文献   

15.
子宫动脉栓塞术(uterine artery embolization,UAE)自20世纪中下叶应用于子宫腺肌病(adenomyosis,AM)的治疗,取得令人满意的近期疗效。但中远期疗效不明确,复发率报道不一,个别并发症影响内分泌和生育功能,但微创和保留器官的优势又使其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术前评估以明确适应证,了解血管情况提高治疗精确度是研究的重点。近年来发展的数字化三维重建技术和人工神经网络分析方法为UAE治疗子宫腺肌病提供新的评估手段。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构建猪泌尿生殖系统动脉血管网模型,为人子宫动脉血管网模型的构建提供技术基础。方法2008年3月至8月于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妇产科获取雌猪离体泌尿生殖系统标本(子宫、附件、阴道、膀胱及尿道)3套,配置20%、15%、10%的过氯乙烯作为填充剂,分别经子宫动脉、卵巢动脉及尿生殖动脉灌注,采用酸腐蚀法,观察不同浓度填充剂构建的猪泌尿生殖系统动脉血管网显示的效果。结果(1)用20%过氯乙烯作填充剂构建的模型可清楚显示子宫动脉、卵巢动脉及尿生殖动脉主干的走行、分布及各动脉之间的吻合支,但细小动脉分支难以显示。(2)用15%过氯乙烯作填充剂构建的模型可进一步显示细小动脉的分支血管网。(3)用10%过氯乙烯作填充剂构建的模型可更清楚显示局部组织致密的血管网结构及交通支吻合情况。结论20%过氯乙烯作填充剂显示的血管网适合对模型进行计算机图像重建,采用15%过氯乙烯填充剂适于制作动脉血管网铸型标本,10%过氯乙烯作填充剂适于构建局部动脉血管网模型并进行特异性研究。  相似文献   

17.
子宫肌瘤子宫动脉栓塞(UAE)治疗是通过栓塞肌瘤的动脉血管网而达到治疗的目的,因疗效确切、微创,深受要求保留子宫的肌瘤患者欢迎。但该术式仍有10%的患者效果不佳以及一定的并发症发生率。在术前筛选合适的病例、评估手术可行性及判断预后是进一步提高疗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的关键。传统的影像学手段不能达到上述目的,但应用数字化三维重建技术对患者的影像学原始数据集进行重建,可再现患者子宫及肌瘤的个体化血管解剖,为UAE的操作提供可视化动脉血管网模型,是解决上述关键问题的新兴手段。  相似文献   

18.
子宫腺肌病的血管性介入治疗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近年来,子宫腺肌病发病率逐渐增高,发病年龄日益降低。血管性介入(UAE)治疗以其相对舒适、安全和能保留器官的优点,给子宫腺肌病保守治疗方法开辟了全新的领域。1治疗的机制和术式由于介入治疗后子宫腺肌病病理获取不易,且在目前的技术条件下,对大量未切除子宫的患者作有关激素水平的定量等检测尚难以做到,所以子宫腺肌病介入治疗的机制还处于推测、研究和探讨的阶段。血管性介入治疗子宫腺肌病的基本机制是:通过栓塞子宫的供血动脉,使子宫内的病灶坏死、吸收、萎缩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并使其由此产生一系列的反应:①异位内膜和增生的结缔…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行子宫动脉栓塞术和口服达那唑胶囊两种方法治疗子宫腺肌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06年5月至2010年3月84例子宫腺肌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患者分为两组,行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的为子宫动脉栓塞组(44例),口服达那唑胶囊的为口服药物组(40例),观察2组患者治疗后3个月、6个月、1年、2年痛经变化、月经周期和量的改变、子宫体大小改变及部分患者的妊娠情况。结果:子宫动脉栓塞组术后痛经减轻、月经量明显减少和子宫体缩小情况均优于口服药物组(P<0.01,P<0.05)。子宫动脉栓塞组在随访过程中有妊娠愿望的患者妊娠率(66.7%)高于口服药物组(33.3%),而子宫动脉栓塞组肝功能损伤、闭经和术后复发的发生率(0、4.5%、6.8%)均低于口服药物组(27.5%、32.5%、6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子宫动脉栓塞术在子宫腺肌病临床治疗中疗效明显优于口服达那唑,并能够完整保留子宫,不良反应小,是值得推广的针对子宫腺肌病的微创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子宫腺肌病肌壁大部切除-子宫重建术(MURU)对子宫血流动力学产生的影响。方法:根据超声测量单侧子宫肌壁厚度(前壁、后壁或宫底)或腺肌瘤最大直径将子宫腺肌病分为轻、中、重三度。选取无生育要求的16例中重度子宫腺肌病患者行MURU术,并于术中放置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曼月乐,LNG-IUS)。术前、术后1月及术后3月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测量子宫动脉收缩期血流速度峰值(PSV)、舒张期末血流速度(EDV)、动脉搏动指数(PI)及阻力指数(RI)、子宫体积。结果:16例患者手术均成功,无术中及术后并发症。MURU术前、术后子宫动脉频谱多普勒均呈高速高阻型。术前PSV、EDV、PI、RI分别为46.73±10.19 cm/s、9.19±4.62 cm/s、2.10±0.66、0.82±0.07,术后1月以上指标分别为36.13±12.47 cm/s、7.41±4.33 cm/s、2.04±0.64、0.81±0.07,术后3月以上指标分别为36.11±7.46 cm/s、6.89±4.13 cm/s、2.15±0.54、0.83±0.04。16例患者术前与术后1月、3月3组间比较,PSV、EDV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I、R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与术后1月、3月分别比较,PSV、EDV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I、R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月与术后3月比较,PSV、EDV、PI、RI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腺肌病患者行MURU术短期内对子宫血流动力学的变化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