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巨细胞包涵体病系巨细胞病毒感染所致,引起发热和呼吸、消化、血液、神经系统的一系列相应症状,临床表现各异,不典型者易漏诊,现报告1例如下。患儿,女,3个月。于1982年7月22日因1月来抽搐入院,每日抽搐2~6次,每次持续1~5分钟自行缓解,不烧,无咳喘。门诊化验血钙9.8mg%,曾服用10%氯化钙及镇静药无效,以抽搐待查、小头  相似文献   

2.
巨细胞病毒(Cytomegalovirus,简称CMV)是一种广泛传播的种属特异性病毒。在新生儿及婴儿中CMV感染率较高,从尿沉渣中找巨细胞包涵体,以诊断巨细胞包涵体病(Cytomegalie InclusionDisease,简称CID),是一种有效、无损、简单、易行的方法。我们于1984年12月底~1985年3月初,共查尿沉渣巨细胞包涵体120例,总结于下:一、检  相似文献   

3.
婴儿全身性巨细胞包涵体病,是由唾液腺病毒感染引起的多脏器内出现巨细胞包涵体为特征的疾患,由于本病病变广泛和病情严重,缺乏有效治疗措施,病死率很高。现将我院收治1例用过期麻疹疫苗等药物治愈者,报告如下:病历摘要:刘姓,女,4个月,因黄疸伴不规则发热3个多月,咳嗽、气急半个月转我院。患儿为第1胎第1产,7~ 月早产,出生体重2000克。其母妊娠3个月时曾患病毒性感冒,生后3天皮肤开始发黄,  相似文献   

4.
巨细胞包涵体病是巨细胞病毒(Cytomegalovirus,简称CMV)引起的疾病。1956年Smith从死亡婴儿的下颌唾液腺中分离到该病毒,称唾液腺病毒。1964年正式定名为CMV。近十多年来,CMV感染日益引起重视,因本病是先天性病毒感染的重要原因之一。据儿科尸检资料统计,局限性唾液腺感染占8~32%,平均为10%。全身性包涵体病仅为1~3%。现将我院1980年底收治的1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由巨细胞病毒(Cytomegalo-virus简称CMV)感染所致的巨细胞包涵体病(Cytomegalic inclusion disease,简称CID)日益引起注意。鉴于我省本病尚属少见,现将我科收治一例报告如下。病例介绍何姓男孩,35天,住院号62051,因皮肤巩膜发黄四周,于82年7月28日入院。患儿出生第七天面部皮肤发黄,渐延及全身皮肤和巩膜,逐日加深,第十一天达高峰,持续至满月前两天方稍减退。生后第九天起解黄色稀便,7-8次/日,共6-7天。第十天见脐部渗血少许,连续3天。半月后出现喉鸣,无发热咳嗽及解白色粪便,尿外观正常。第一胎,足月顺产,出生体重2750克,  相似文献   

6.
男婴,69天,因全身皮肤、巩膜黄染两月,加重半月而入院。患婴为第一胎一产,孕38周,顺产,出身体重2700克,生后3天出现黄疸,到一周后渐消退。入院前两月全身皮肤、巩膜发黄,大便呈灰白色,食少,体重不增,以“婴儿肝炎综合征”住院。接种过“卡介苗”,生后混合喂养,父母亲身体健康,肝功能正常,HBsAg阴性,否认有黄疸家族病史。查体:T37.4℃,P124次/分,R36次/分,头围36cm,体重3.7公斤。一般状况差,发育、营养中下,神萎,皮下脂肪0.8cm,全身未见出血点及蜘蛛痣,心肺无异常,腹平坦,上腹壁有静脉显露,无腹水征,肝剑突下4cm,肋下3 cm,质软,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 (FQ- PCR)法检测小儿巨细胞病毒感染效果及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 FQ- PCR法检测患儿血标本 HCMV- DNA。结果  77例患儿血标本 FQ - PCR检测 HCMV - DNA阳性 19例 ,阳性率 2 4 .7% ,阳性标本的平均拷贝数为 1.16× 10 4 。结论  FQ- PCR法对于 HCMV感染的早期诊断和疗效判断 ,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丁田 《贵州医药》2001,25(9):839-839
病毒性巨细胞包涵体病(CID)主要是由巨细胞病毒(CMV)感染引起的多器官病变,临床表现多种多样,现将多年来我院收治的CID中4例临床表现非常特异的病例分析如下。1 病例资料例1,女,13/12岁.因流涕、咳嗽7天伴发热、口角向右歪斜 3天入院。体查:T 39℃,左口角明显下降,唇沟消失,左眼不能闭合。咽充血,颈部及腹股沟淋巴结成群肿大,直径0.5-2cm,光滑可移动。肝剑下4cm、肋下2cm触及。心肺(-),X线胸片(-)。在院外诊断为“病毒性脑炎”。使用多种抗生素,如青霉素、氨节青霉素等无效而转…  相似文献   

9.
欣冰  黄宝润 《贵州医药》2000,24(2):116-117
我们自1992~1995年对临床疑诊全身性巨细胞包涵体病,但尿核内包涵体均为阴性的7例婴幼儿死亡病例进行尸检及病理诊断,现报导如下.  相似文献   

10.
巨细胞病毒(简称CMV)属疱疹病毒类,其感染可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唾液腺的不显性感染或慢性感染并长期存留者,较多见,另一种即是巨细胞包涵  相似文献   

11.
巨细胞包涵体病(Cytomegalicinclusiondisease,CID)比较少见,主要侵犯小婴儿,由于巨细胞病毒感染的实验室诊断技术的进步,特别是核酸杂交技术的问世,给CID的诊断带来方便。我们应用此项技术,结合临床表现,诊断5例儿童期CID,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4例,女1例,年  相似文献   

12.
13.
小儿先天性巨细胞包涵体病是一种较少见的以母体所感染的巨细胞病毒(CMV)通过胎盘主要造成胎儿神经系统损伤的宫内感染性疾病。临床可有运动、智力及行为等的异常。本文结合临床,着重探讨本病的 CT 诊断问题。  相似文献   

14.
巨细胞病毒(CMV)感染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缺乏特异性,临床诊断主要依赖于实验室检测,以往多采用血清特异性IgM检测来证实,但IgM为机体免疫反应产物,受人体自身生理及病理状况影响,易出现假阴性。本文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法动态检测患儿尿中的CMV含量,以评价FQ-PCR法在巨细胞病毒感染儿诊断及治疗中的价值。  相似文献   

15.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检测了876例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HBVDNA。结果:血清HBVDNA阳性率为54%,其中HBsAg、HBeAg抗-HBc均(+)者为93.3%;HBsAg、抗-HBe、抗-HBc均(+)者为65.5%,HB-sAg、HBeAg均(+)者95%;HBsAg、抗-HBc均(+)者为60%;在抗-HBs、抗-HBe、抗-HBc及单纯抗-HBs,单纯抗-HBc各(+)者组中均未检出HBVDNA。  相似文献   

16.
巨细胞包涵体病(Cytomegalic inclusiondisease;CID)是巨细胞病毒(CMV)感染所致的全身性疾病,常有多器官受累,引起一系列相应症状。病理特征是受染细胞核和胞浆内可见到特殊的包涵体,使细胞体增大。本病主要侵犯胎儿、新生儿及婴儿,是智力障碍及先天畸形的主要原因之一,因临床症状不典型,易被误诊。现把我院1980年以来收治的25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18.
刘国璋 《江苏医药》1992,18(10):573-574
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是近年来建立的重要分子生物学技术。它是通过体外DNA 复制而完成的基因扩增反应。PCR 的特异性是由于扩增的DNA链始于两个特异性引物与靶DNA 的杂交,因之有靶DNA 序列的特异序列。国内有报道以PCR 扩增HBV DNA,经凝胶电泳、EB 染色、观察荧光带的步骤,可以检出1fg 的HBVDNA;如经~(32)P-HBV DNA 探针杂交可以检出10ag,约3个病毒基因。PCR 的全过程约在2~4小时内完成,因之PCR 又具有快速的特  相似文献   

19.
巨细胞包涵体病是人巨细胞病毒(HCMV或CMV)所引起的先天性或获得性感染。本病特征性病变是受染细胞体积增大,胞核和胞浆内出现包涵体,病变细胞可见于全身组织、脏器,出现相应症状[1]。轻者出现隐形或亚急性临床感染,免疫缺陷者症状较重,甚至死亡。此病的传播途径,除先天性感染由胎盘传播至胎儿外,后天获得性感染主要由母乳传播、输血传播、体内隐形的CMV被激活、密切接触者由患儿的分泌物传播等。  相似文献   

20.
巨细胞包涵体病(Cytomegalic inclusion disease,CID)是由巨细胞病毒(Cytomegalic Virus,CMV)感染后引起的全身多个器官损害并出现临床症状的常见病。特点是在受损的器官组织内出现猫头鹰眼样包涵体的巨细胞。HCMV感染极广泛,是先天性感染的重要病原之一。近8年来,我科门诊及住院新生儿宫内感染CID患儿103例,临床治疗效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