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细胞因子对小鼠α2(Ⅰ)型前胶原基因上游启动子活性的影响。方法:以小鼠α2(Ⅰ)型前胶原基因启动子(-2kb~+54bp)为靶序列,将它与氯霉素乙酰基转移(CAT)报告基因组成的重组体pAZ1009用脂质体法转染至胶原产生细胞NIH/3T3细胞,讨论IFNα、IFNγ、IFNα对小鼠α2(I)型前胶原基因上游启动子活性的影响。结果:TNFα分别与IFNγ、IFNα联合应用能加强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
抗纤复方及TGF-β对胶原基因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TGF-β及中药抗纤复方对小鼠前胶原α2(I)基因上游启动子活性的影响。方法:以含小鼠胶原α2(I)上游0.4、0.8、2.0kb启动片段为研究靶序列,以氯毒素乙酰枯转移酶(CAT)作报告基因,应用基因技术研究小鼠胶原启动子活性。结果:TGF-β可促进小鼠前胶原α2(I)基因妄动序列的启动活性,而中药抗纤复方可抑制其启动活性。结论:TGF-β和中药抗纤复方都可作用于胶原α2(I)基因调控  相似文献   

3.
应用改良型TNF-α(I-TNF-α)和IFN-γ刺激小鼠腹腔巨噬细胞(MХ)诱生一氧化氮(NO),并观察对细胞毒作用的影响。结果:IFN-γ可激活小鼠腹腔MХ产生小量NO,并伴随产生低度细胞毒活性,尤其是对经IFN-γ处理的靶细胞(γ-L1210细胞)为显著。单用I-TNF-α刺激的MΦ,诱生NO不显著或微量,对靶细胞也无明显细胞毒作用。但I-TNF-α(100ng/ml)和IFN-γ(50U/  相似文献   

4.
采用甲状腺细胞培养方法,研究α-干扰素(IFN-α)、γ-干扰素(IFN-γ)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对甲状腺细胞生成甲状腺球蛋白的调节作用。结果显示:在10^-3-10^3u/ml的浓度范围内,IFN-α、IFN-γ及TNF-α均可显著抑制甲状腺细胞基础状态下Tg的分泌;IFN-α不影响TSH的刺激效应,但IFN-γ和TNF-α对TSH诱导的Tg释放具有双重调节作用,氏深度时(10^-3-1  相似文献   

5.
干扰素和肿瘤坏死因子调节甲状腺细胞分泌甲状腺球蛋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甲状腺细胞培养方法,研究α-干扰素(IFN-α)、γ-干扰素(INF-γ)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对甲状腺细胞生成甲状腺球蛋白(Tg)的调节作用。结果显示:在10^-3~10^3u/ml的浓度范围内,IFN-α、IFN-γ及TNF-α均可显著抑制甲状腺细胞基础状态下Tg的分泌;IFN-α不影响TSH的刺激效应,但IFN-γ和TNF-α对TSH诱导的Tg释放具有双重调节作用,低浓度时(10^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再生障碍性贫血(AA)患者外周及骨髓血IL-2、sIL-2R、IL-3、IL-6、IL-8、TNF-α、CSF和IFN-γ含量变化与骨髓造血功能的改变及临床转归的关系。方法:采用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AA外周及骨髓血中细胞因子含量的动态变化。结果:1.治疗前患者血浆及骨髓中IL-2、sIL-2R、IL-3、IL-6、IL-8、TNF-α和IFN-γ浓度及正常对照组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以I  相似文献   

7.
目的 拟借助微粒体膜和体外转录翻译系统来研究分泌型TNFα(S-TNF-α)的产生机制及S-TNF-α和跨模型TNFα(TM-TNF-α)的关系。方法 首先将分子量为17×10^3S-TNF(不含编码TNF信号肽的基因)、26×10^3TM-TNF(含信号肽基因)和17×10^3S-TNF突变体(S-TNFm,用IL-2信号肽密子转换TNF信号肽序列)的全长cDNA片段分别亚克隆于含T7启动子的p  相似文献   

8.
应用基因重组人干扰素α(IFN-α)、干扰素γ(IFN-γ)和肿瘤坏死因子(TNF)体外处理人肝癌细胞系H-7402,ABC-CELISA法检测各处理组和对照组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的表达水平,用LDH释放法观察CD3单克隆缺本活化的杀伤细胞对各处理条件下H-7402细胞的杀伤活性。  相似文献   

9.
新型人肿瘤坏死因子基因在血管内皮细胞中的靶向表达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索一条肿瘤特异性基因治疗的新途径。方法 将新型人TNF-αD11a基因和KDR特异性启动子插入到3’LTR缺失299bp的逆转录病毒载体pLXSN中,构建成pLXSN-D299-KDRp-TNF-α-D11a重组逆转录病毒载体,使目的基因转录受KDR启动子驱动。通过脂质体介导将该重组载体转染PA317包装细胞,并用病毒上清感染血管内皮细胞和NIH3T3细胞。分别经ELISA和MTT法测定TNF-αD11a在血管内皮细胞中的表达及其生物学活性。结果 成功构建了携带TNF-αD11a和KDR启动子的逆转录病毒载体,TNF-αD11a在血管内皮细胞中的表达水平及细胞增殖抑制作用均高于NIH3T3细胞。结论 KDR启动子可使外源TNF-αD11a在血管内皮细胞中特异性表达。  相似文献   

10.
膜结合的TNF-α前体与分泌型TNF-α生物学活性的不同。方法在克隆出mT-NF-α基因的基础上,我们采用IL-2信号肽编码序列置换m-TNF-α前导肽编码序列,构建出只产生分泌型TNF-α的真核表达持 粒pBK-sTNFm,要至NIH3T3细胞中。  相似文献   

11.
以大剂量化疗后给予同基因骨髓移植(BMT)的荷瘤小鼠为实验模型,动态观察了联合应用IL-2基因疗法和IL-3基因疗法配合BMT对荷瘤小鼠抗肿瘤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联合应用基因疗法能显著提高BMT治疗后荷瘤小鼠脾细胞诱导的CTL杀伤活性、腹腔巨噬细胞杀伤活性及其所分泌的IL-1、TNF水平,但是对荷瘤小鼠脾脏分泌IFN-γ无协同诱导效应。提示联合应用IL-2基因疗法和IL-3基因疗法通过显著地协同促进机体某些免疫功能恢复而增强BMT后的抗肿瘤作用。  相似文献   

12.
抗病毒蛋白MxA的诱导和检测方法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研究抗病毒蛋白MxA的表达及其活性。方法用IFNα2b或3型腺病毒(A_3)分别对WI-38细胞或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作用 12或24 h,并用Westem blot法或FACS法,分别对M蛋白的表达进行定性和定量检测。采用微量细胞病变抑制法,对重组的MxA和IFNα2b进行抗病毒效应实验。结果 (1)低浓度的 IFNα2b(> 1×10~#IU/L)和Ad_3(>200 TCID_50),均可诱导相应细胞表达 MxA;(2)10μg/L MxA可抵抗20个 TCID_(50)的 HSV-I、Polio. V感染 Vero细胞、Ad_3感染HeLa细胞,抵抗200个TCID_(50)的VSV感染Wish细胞。结论MxA只能由干扰素(INFα2b)或病毒诱导产生,其具有广谱的抗病毒活性。  相似文献   

13.
张宏博  樊代明 《免疫学杂志》1994,10(3):168-170,174
应用基因重组干扰素-α和-γ体外诱导三侏人胃癌细胞系SGC7901,MGC803和MKN45,ABC-CELISA法测定诱导组和对照细胞表面免疫抑制酸性蛋白Ⅱ型的表达量。在基础培养条件下,三株细胞表达IAP-2均呈低水平。低浓度(<1000u/ml)IFN-α或-γ反使其IAP-2表达量显著减少。这些结果提示:(1)IFN-α和-γ可能对胃癌细胞IAP-2表达呈双向调节作用;(2)癌细胞IAP-2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TGF-β及中药抗纤复方对小鼠前胶原α2(Ⅰ)基因上游启动子活性的影响。方法以含小鼠胶原α2(Ⅰ)基因上游0.4、0.8、2.0 kb启动片段为研究靶序列,以氯霉素乙酰基转移酶(CAT)作报告基因,应用基因转染技术研究小鼠胶原启动子活性。结果TGF-β可促进小鼠前胶原α2(Ⅰ)基因启动序列的启动活性,而中药抗纤复方可明显抑制其启动活性。结论TGF-β和中药抗纤复方都可作用于胶原α2(Ⅰ)基因调控片段,进而促进或抑制胶原合成。  相似文献   

15.
食管癌患者五项细胞免疫学指标的测定及其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杨正  王艾丽 《现代免疫学》1996,16(6):361-362
对35例食管癌(EC)患者和30例正常人(NC)的外周血自然杀伤(NK)细胞活性、T细胞亚群、血浆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以及外周血诱生γ干扰素(IFN-γ)的水平进行了检测。结果显示,EC患者NK细胞活性明显降低(P<0.01);CD8+细胞增多(P<0.06),CD4+/CD8+细胞比值降低(P<0.05);sIL-2R明显增高(P<0.01);外周血诱生IFN-γ降低(P<0.05);血浆TNF-α升高。表明,上述指标对判断、分析EC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状况及病变程度有较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银屑病患者自由基水平的变化及其与病情的关系。方法:对静止期和进行期银屑病患者血清自由基水平进行检测,并与病情严重程度做相关分析。结果:(1)与对照组比较,银屑病患者血清一氧化氮(NO2/NO3)、肿瘤坏死因子(TNF-α)及丙二醛*MDA)均显著高,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显著降低;(2)进行期患者较静止期患者血清NO2/NO3、TNF-α、MDA均明显增高,SOD活性则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17.
TNFα、IL-6、IL-4、IL-2对IFNγ抗弓形虫感染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目的 探讨TNFα、IL-6、IL-4、IL-2对IFNγ衣导的小鼠腹腔巨噬细胞(mouse peritoneal marerophage,MPM)抗弓形虫(toxoplasma gondii,TG)效应的机制。方法 应用^H-U标记的TGH在MPM内的增殖实验及^126I-UdR标记的细胞毒实验。结果和结论(1)高浓度Tα只能诱导MPM轻微的抗TG效应,而与亚刺激量INFγ结合几科可以安全抑制T  相似文献   

18.
本文综述了IFN-γ/-α增强机体体抗感染的作用机理。IFN-γ/TNF-α抗感染并非其分子本身直接所为,而是通过激活单核巨噬细胞的NADPH氧化酶,进而将分子氧还原为超氧阴离子(O2),O2及其衍生物所具有的氧化作用,直接损伤了生物大分子(如膜性结构)的完整性,这在系统阐述IFN-γ/TNF-α在机体内发挥抗感染作用及抗肿瘤作用的机理方面,均反映了反应能力十分活泼的O2这种重要的化学介质的介导及  相似文献   

19.
丝羽乌骨鸡IFN基因克隆和序列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为了开展禽类重组IFN-α类生物治疗制剂的研究。方法:根据原始红鸡IFN-A类基因设计了引物对,采用PCR法克隆了我国地方标准品种丝羽乌骨鸡的IFN-α基因,并进行了序列分析,构建了鸡IFN-α基因系统进化树。结果:丝羽乌骨鸡的IFN-α基因(TSIFNA5)与红色原鸡类鸡的IFN-α基因相比,ORF长度都为582个核苷酸、编码193个氨基酸,相互间同源性在97.4% ̄99.0%。结论:基因  相似文献   

20.
用超抗原葡萄球菌肠毒素B(SEB)、D-氨基半乳糖(D-GalN)混合腹腔注射Balb/c小鼠及预先注射环孢菌素(CSA)的小鼠,动态观察小鼠肝细胞变化和血清TNF,IFN-γ水平及及小鼠死亡率。结果发现SEB+D-GalN注射后2h、6h时出现肝细胞凋亡,12h后出现肝坏死,小鼠24小时死亡率达50%。小鼠血清TNF2h升到最高,IFN-γ在6-12h较高。而预注CSA的小鼠上述指标正常。推测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