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创新查对法在妇产科静脉输液中的应用,探讨更为安全、有效、可操作的查对工作模式。方法:选择2012年5月至2013年5月住院输液患者10 040例,因妇科、产科在同一个病区,床号设置均有1-20号,将妇科病房分为试验组,产科病房分为对照组。对照组输液操作按照"三查八对"的执行标准进行查对,即服药注射处置前查、服药注射处置中查、服药注射处置后查,查对内容包括床号、姓名、药名、剂量、浓度、时间、用法、药物的有效期。试验组查对方法在"三查八对"的基础上,增加了患者对用药及姓名的确认,在输液执行单及所输液体瓶身上粘贴的机打信息标签空白处均签名。观察2组不良事件发生率和患者满意度。结果:试验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平均操作输液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创新查对法可以有效地落实核查制度,提高查对效果,保障输液的安全性,减少输液差错,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值得临床借鉴和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家属参与床边查对在预防护理差错中的效果.方法 实验组采用护理工作中,在常规三查七对的基础上让家属参与床边查对;对照组采用传统的三查七对制度,将两组的差错发生率及病人满意率进行比较.结果 实验组护理差错发生率降低(P<0.05),病人的满意度升高.结论 家属参与床边查对可有效预防护理差错的发生,提高护理质量,确保护理安全.  相似文献   

3.
在护理工作中,重视语言修养,讲究语言艺术,注重语言效应,对病人的治疗可以产生过去生物医学模式无法比拟的显著疗效。笔者从以下三方面谈谈护患语言交流艺术的体会:1 不以床号代姓名,讲究语言效应 疗区工作中护士做处置或接手术病人时,不先称呼病人姓名而是先叫床号,这种现象看似小事,可带来的问题却不小。 第一,易伤害病人自尊心。病人住院期间对周  相似文献   

4.
于路平  丛辉  孙姝 《黑龙江医学》2003,27(5):389-389
护理差错事故 ,是护理质量形成过程中的一种失控现象 ,是质量管理缺陷造成的 ,一旦发生护理差错事故 ,会给病人带来严重损失 ,造成痛苦 ,延误疗程 ,重者会危及病人生命。因此 ,安全护理及管理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和广泛的关注。1 护理差错事故多发环节及原因1 1 不认真执行各种查对制度表现在用药查对不严 ,对药品检查查对不仔细 ,只看药品包装不看药名 ,查药名看字头不看字尾 ,对药品剂量查对不严 ,在临床上极易引起差错。不认真查对病人床号、姓名、婴儿床号和手卡 ,而在临床中造成差错 ,这样的教训时有出现 ,绝不能掉以轻心。抱错婴儿、…  相似文献   

5.
谢海琼 《黑龙江医学》2014,(11):1320-1321
目的:了解“三查七对两确认”方法在急诊静脉输液操作查对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4-01~2014-06间我院急诊输液患者3000例,将其按时间顺序分成两组,每组各1500例。对照组输液操作应用常规查对方法,即“三查七对”方法,于操作前、中、后对患者姓名、床号、药名、浓度、剂量、用法、时间进行核对。实验组予以改良后的查对方法,即“三查七对两确认”方法,在常规查对操作基础上邀请患者家属参加查对,由患者家属确认患者姓名、用药,并在输液登记本上签字。记录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操作时间,并分析不良事件发生例数。结果两组患者输液操作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实验组不良事件发生例数、不良事件发生率较对照组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三查七对两确认”方法可确保急诊静脉输液查对效果,保证患者静脉输液安全,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患者身份的有效识别是医疗安全的保障,为了提高医务人员对患者身份识别的准确性、减少衔接链条中断、严格执行三查十对制度,各院在原有床头卡的基础上加/改用了腕带,而腕带在临床的应用加强了严格、有效的查对环节,保证了护理工作的准确、安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询问式查对法在儿科病人身份识别中的作用。方法:将2010年3月-2011年2月收治的病人作为对照组,将2011年3月-2012年2月收治的病人作为实验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查对确认病儿身份,实验组采用询问式查对确认病儿身份。比较两组因病人身份识别不当所致的护理差错发生率及住院病人对护理安全的满意度。结果:因病人身份识别不当所致的护理差错总数8例,其中对照组7例,实验组1例;住院病人对护理安全的满意度对照组、实验组分别为(93.68±2.047)、(96.80±1.36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询问式查对法不仅能提高儿科病人身份识别的准确性,预防护理差错发生,还可提高病人对护理安全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患者或家属参与床边反问式查对+患者确认在临床护理差错中的效果.方法 统计2013~2014年改变护理查对方式,即在常规三查七对的基础 上让患者或家属参与床边反问式查对+患者或家属确认,比较2011~2012年采用传统的三查七对的基础上单一对患者进行反问式查对,统计4年护理差错在内科发生 例数,将两组的差错例数进行比较.结果 2013~2014年的护理差错比2011~2012年护理差错例数减少了15例,说明更改后查对方式比以前查对在减少护理差错中 更有效.结论 反问式查对+患者或家属确认查对方式确实可行,有效减少临床护理工作中护理差错的发生,确保患者安全,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9.
黄连秋 《医学文选》2003,22(1):127-128
护士是病人治疗护理的执行者 ,与病人直接接触的机会多 ,稍有疏忽就会发生差错 ,甚至引起护理纠纷。因此 ,必须认真分析产生护理纠纷的原因 ,在工作中高度重视 ,有针对性地加以防范。1 常见护理纠纷发生的原因1 .1 护士的工作责任心不强 ,未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制度 这是引起护理纠纷较多的一类。曾有这样一个例子 ,某护士过医嘱时把病人的姓名写错 ,查对医嘱的护士未能严格查对 ,没有改正过来 ,病人拿到药后发现不是自己的名字而提出疑问才被发现 ,后经当班护士和护士长耐心解释 ,向病人道歉 ,才算平息。另外一种情况是 ,有些护士凭经…  相似文献   

10.
谈手术室差错事故的防患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手术室是医院医疗护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护理质量直接影响手术质量乃至手术成败[1]。手术室护士除了具备丰富的临床经验,熟练的专科操作技能,还要有对技术精益求精,严谨认真,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这样才能杜绝差错事故的发生。现将体会介绍如下。1.防止接错病人:护士应有高度责任心,遵守规章制度,做到术前“四查”、“八对”。“四查”:出病房时查,由病房护士与手术室接病人者查对;;入手术室时查,由接病人者与手术巡回护士交接查对;;麻醉前查对,由麻醉师执行;;手术前查对,由手术室医生与巡回护士共同查对。“八对”:对…  相似文献   

11.
护理查对制度是一项重要的护理核心制度,静脉输液是疾病治疗的重要手段,直接关系到病人的治疗效果和用药安全,而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是静脉输液安全的保障[1].自2010年1月开始,我院采用三人核对联合患者参与查对应用于患者静脉输液中,减少护理缺陷的发生,确保静脉输液用药安全,现总结经验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对院内2009年1月-2009年12月住院患者静脉输液16 320例中存在33例静脉输液差错进行分析,其中床号、姓名差错15例,药名差错8例,药物剂量差错10例.2010年1月-2010年12月,我院静脉输液患者18 610例,其中39例患者的隐患在输液前都被成功阻止,1例发生输入错误药物,原因是夜间只有1名护士上班因查对不严而引起缺陷.  相似文献   

12.
辜小花 《中外医疗》2011,30(16):64-64
目的 探讨手腕标志带(以下简称腕带)在住院病人中应用效果.方法 对住院病人使用腕带,并采用对病人和工作人员发放问卷的形式进行效果评价.结果 病人:41.6%表示非常满意,32.5%表示满意,17.5%表示一般,5%表示不满意,0.3%表示非常不满意.工作人员:54%表示非常满意,30%表示满意,16%表示一般.结论 手腕标识带的使用为医务人员的查对增添了更为准确便捷的内容,也为病人增添了一道安全屏障,得到病员及员工的好评,值得广推广.  相似文献   

13.
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每日输液后静推、入壶这些小治疗已成为一项重要且花费时间的工作。由于内分泌科病人大多需要静脉推注葡萄糖酸钙、静点胰岛素、入壶药物,一般情况下,在输液前当天需要做大量的准备工作,这样不仅占据了护理工作的大量时间,而且会给护士造成不认真、繁琐、着急的心理。通过实践,我科采用输液前一天夜班护士将小治疗内容、护士姓名、时间、药物名称、给药途径抄至输液条上,两名护士查对,第2日输液后执行护士再签全名和时间即可。注意事项:小治疗项目内容由两人查对后,抄至第2日输液条上,防止漏抄或项目不对,严格执行三查七对…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护理人员使用不同的患者身份识别方法对护理差错发生的影响。方法:自行设计问卷,对90名护理人员识别患者身份的方法及与护理差错发生之间的联系进行调查。对160名患者体验过并希望护理人员使用的患者身份识别方法进行调查。结果:70名护理人员同时使用4种以上方法识别患者身份,明显减少护理差错的发生。147名患者体验过并希望护理人员同时使用查对床号、姓名、请患者说出姓名及严格查对腕带的方法。结论:同时使用4种以上方法识别患者身份,能够有效落实患者身份识别制度,减少护理差错的发生,提升患者信任度。  相似文献   

15.
黄济云 《基层医学论坛》2006,10(22):1026-1026
针对传染科输液存在的安全隐患,我科采取了有效的防范措施并取得良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1存在隐患1.1药品批号更换较频繁。1.2某些药物本身对血管的刺激性。1.3临床医生用药种类多。1.4护理人员法律意识淡薄。2防范措施2.1认真做好三查七对工作①实行责任护士查对制:当责任护士接到办公班递给的输液单和药物时,首先应根据输液卡重新核对输液单和药物,再查对多种药物配伍时有无禁忌,然后查对需做过敏试验的药物、批号,过敏史情况及与上次使用的间隔时间,有无超过规定的期限,特别是青霉素类药物。同时须查看病人当时的一般情况及疾病诊断,对…  相似文献   

16.
1防止接错手术病人:因为我院是一县级医院,接送病人时一定要核对科别、住院号、姓名、年龄、性别、手术部位,入手术间后由巡回护士和麻醉师共同核对病人,手术准备开始切皮前,主刀医生再次核对病人姓名和手术部位,手术室的查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查对制度在门诊输液室的应用。方法将三查七对、双人查对、反问式查对制度贯穿在整个输液流程当中。结果与结论在输液中严格执行查对制度,不仅能提高医疗护理质量,还可有效提高病人的满意度,减少医疗纠纷。  相似文献   

18.
吴历 《河北医学》2012,18(11):1632-1634
目的:研究护患双向查对法对减少护理缺陷和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的影响.方法:每天选取神经内科住院患者60人,随机分为试验组(n=30)和对照组(n=30),采用单盲试验对护患双向查对法在护理查对工作中进行监测记录,试验时间为60d,跟踪反馈至试验结束后5d.结果:试验组缺陷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试验组为99.1%,对照组为95.1%.结论:护患双向查对法应用于护理查对工作中能有效地减少或杜绝护理缺陷的发生,同时提高护理质量,增进护患关系,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对术中超声和术中导航两种定位方法在颅内深部海绵状血管瘤切除术中的应用进行比较,为临床手术提供更加准确的定位方法.方法 37例颅内深部海绵状血管瘤患者,术中、术后分别行导航和超声检查,比较两种定位方法定位的准确性及对病灶切除范围判断的准确性.结果 开颅去骨瓣后两种定位方法的准确率均为100%;术中进行定位时,术中导航定位准确率为70.3%,术中超声定位准确率为100%;术后判断病变切除范围时,术中导航准确率64.9%;术中超声准确率100%.结论 在颅内深部海绵状血管瘤手术中术中超声定位较术中导航系统更加精确,有助于提高颅内深部海绵状血管瘤全切除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门急诊输液患者采用多种查对方式在预防护理差错中的效果。方法:灵活运用反问式查对、患者或家属参与查对及呼叫查对3种查对方式对门急诊输液患者进行查对。结果: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降低,患者满意度提高。结论:采用多种查对方式不但能有效防范护理不良事件,提高患者满意度,还使护患沟通更自然,患者感到被尊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