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血清转铁蛋白受体检测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闻平 《医学综述》2003,9(4):209-211
转铁蛋白受体 (TfR)与二铁铁蛋白复合物的内在化是生物体内铁转运的主要途径 ,机体其他铁运输途径对维持人体细胞内铁的内稳不起重要作用。一旦TfR与二铁铁蛋白复合物被细胞内吞 ,铁离子即被释出至细胞浆内 ,并进一步转移至线粒体等细胞器内 ,同时受体 载转铁蛋白 (apotransferrin)复合体又循环至细胞表面进行新一轮的铁离子摄取。TfR的一个片段在内饮泡中被分解 ,最后以转铁蛋白受体单体分子与载转铁蛋白复合体的形式释入血循环。转铁蛋白受体单体分子也称血清转铁蛋白受体 (sTfR) ,其浓度与机体促红细胞生成活…  相似文献   

2.
血液学是一门包括临床和实验两方面的专业学科,研究对象为成人和儿童的恶性和非恶性的血液系统疾病。近年来血液学在分子水平上的高速发展为诊断和治疗带来了许多新进展。1 贫血缺铁性贫血和慢性疾病贫血是临床最常见的两类贫血。两者的鉴别诊断,尤其是对不典型的缺铁性贫血和伴缺铁的慢性疾病贫血,比较困难。准确估计体内铁状态是诊断的关键。人体内的铁原子在转铁蛋白(Tf)携带下通过细胞膜上的转铁蛋白受体(TfR)进入细胞参加铁代谢(图1)。转铁蛋白和转铁蛋白受体在细胞mRNA水平受铁反应元件(IRE)和铁调节因子(…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肝细胞癌变时神经节苷脂GM3和GD3的变化对转铁蛋白受体介导的内吞作用的影响及其在促进肝癌生长中所起的作用。方法:采用放射性核素标记配体受体结合法,及洗脱法测定转铁蛋白与其受体的结合以及转铁蛋白受体介导的内吞作用;用MTT比色法测定细胞生长情况。结果:(1)GM3抑制肝癌细胞的生长,GD3则促进肝癌细胞的生长;(2)这种影响与转铁蛋白对细胞的作用直接相关;(3)此相关作用不是通过影响转铁  相似文献   

4.
邓太海 《海南医学》2011,22(5):137-140
转铁蛋白受体(Transferrin receptor,TfR)是机体介导铁代谢的重要蛋白质分子,在铁的运输、转化和利用中起着关键作用。近年来随着对转铁蛋白受体进一步的研究后发现,转铁蛋白及其受体除运输铁的功能外,还与细胞生长和增殖及其肿瘤细胞的代谢有关。本文将对转铁蛋白受体的结构、功能及与肿瘤疾病的关系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为观察骨髓幼红细胞转铁蛋白(Tf)受体(TfR)介导摄入途径的功能与年龄的关系,将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5、8和14个月共三个年龄组,分离骨髓单个核细胞,观察细胞膜TfR的表达和细胞Tf结合铁摄入的动力学变化。14月龄时幼红细胞表面Tf受体的表达显著低于5月龄和8月龄。受体的解离常数没有显著差异。14月龄时幼红细胞Tf的内吞平台和细胞铁聚积速度显著降低。结果表明,在到达一定年龄后骨髓幼红细胞TfR介导铁摄入的功能降低,这种变化的机制尚未清楚。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肝细胞癌变时神经节苷脂GM3和GD3的变化对转铁蛋白受体介导的内吞作用的影响及其在促进肝癌生长中所起的作用。方法:采用放射性核素标记配体受体结合法,及洗脱法测定转铁蛋白与其受体的结合以及转铁蛋白受体介导的内吞作用;用MTT比色法测定细胞生长情况。结果:(1)GM3抑制肝癌细胞的生长,GD3则促进肝癌细胞的生长;(2)这种影响与转铁蛋白对细胞的作用直接相关;(3)此相关作用不是通过影响转铁蛋白与其受体的结合,而是通过影响转铁蛋白受体介导的内吞作用而实现的。结论:肝细胞癌变时神经节苷脂组成的变化能明显加快转铁蛋白受体介导的内吞作用,增加肝癌细胞对转铁蛋白的摄取,从而促进肝癌细胞的生长与增殖。  相似文献   

7.
为观察骨髓幼红细胞转铁蛋白(Tf)受体(TfR)介导铁摄入途径的功能与年龄的关系,将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5、8和14个月共三个年龄组,分离骨髓单个核细胞,观察细胞膜TfR的表达和细胞Tf结合铁摄入的动力学变化。14月龄时幼红细胞表面Tf受体的表达显著低于5月龄和8月龄。受体的解离常数没有显著差异。14月龄时幼红细胞Tf的内吞平台和细胞铁聚积速度显著降低。结果表明,在到达一定年龄后骨髓幼红细胞TfR介导铁摄入的功能降低,这种变化的机制尚未清楚。  相似文献   

8.
秦鑫  赵宁  张英起  颜真 《医学争鸣》2004,25(12):1117-1119
目的:从噬菌体呈现12肽库中筛选与人转铁蛋白受体结合的肽.方法:以人转铁蛋白受体为靶蛋白,生物淘洗法从噬菌体呈现12肽库中筛选与之结合的阳性噬菌体,用噬菌体ELISA,FCM及免疫组化等方法检测阳性噬菌体与人转铁蛋白受体的结合活性.结果:从噬菌体肽库中筛选到-呈现SPRPRHTLRLSL肽的噬菌体,噬菌体ELISA,FCM及免疫组化等方法均证明呈现该肽的噬菌体可与人转铁蛋白受体或高表达人转铁蛋白受体的细胞结合.结论:SPRPRHTLRLSL具有与人转铁蛋白受体结合的活性,它为以转铁蛋白受体为靶点的导向性药物的开发提供了一个可能的线索.  相似文献   

9.
<正>铁的吸收是通过转铁蛋白受体(Transferrin receptor,Tf R)介导的内化过程实现的~([1])。入胞后的铁参与DNA合成、细胞增殖、免疫调节及呼吸链电子传递等多种生命活动。Tf R-1(CD71)是一种参与铁的吸收和调节细胞生长的必需的Ⅱ型跨膜糖蛋白。CD71表达于细胞表面并通过受体介导的内吞作用参与铁的转运,其表达主要是根据细胞内铁水平进行,在体内铁的自稳过程中有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通过检测2型糖尿病(T2DM)转铁蛋白受体指数的变化,探讨T2DM铁贮存状况并为诊断铁贮存提供一个新指标。方法 T2DM患者30名,对照组30名。免疫透射比浊法测可溶性转铁蛋白受体(sT双)水平,电化学发光法测血清铁蛋白(SF)浓度。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T2DM组转铁蛋白受体指数(sTfR/lgSF比值)降低,SF值升高,差异有显著性(P〈0.01);sTfR.水平降低,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对照组SF与ST双呈负相关(r=-0.288,P=0.03),T2DM组无此相关性。结论 转铁蛋白受体指数在T2DM组明显降低,说明T2DM患者存在由铁过载引起的铁代谢紊乱:转铁蛋白受体指数可全面地反映铁贮存情况。  相似文献   

11.
铁调素、炎症因子与铁代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铁是构成血红蛋白、一些非血红素蛋白及某些酶类的基本元素,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但铁代谢失衡引起的各种疾病严重威胁着人类健康。铁过载可引起血色素沉着病,并促进神经退行性疾病发生;铁缺乏引起的贫血更是危害着数以亿计患者的健康。血和组织铁的平衡主要依赖于多种铁调节蛋白的参与。进入肠道的铁在十二指肠的细胞色素b(duodenal cytochrome b,Dcytb)、二价金属离子转运蛋白(divalent metal transporter1,DMT1)、膜铁转运蛋白1(ferroportin1,FPl)、膜铁转运辅助蛋白(hephaestin,HP)的共同作用下被吸收,其中FP1对调节铁吸收起着关键作用;转铁蛋白与转铁蛋白受体的结合促进铁向细胞内转运;铁蛋白与铁结合形成含铁铁蛋白储存于巨噬细胞(体内铁的主要储存形式);乳铁蛋白与铁的结合、转运、储存有关;脑内铜蓝蛋白(ceruloplasmin,CP)既有促进脑细胞铁释放也有铁摄取的作用,故其对脑铁代谢的调节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发现转铁蛋白(Transferrin Tf)除运输铁的经典功能外,还是细胞生长和增殖所必需的生长因子,并进一步发现肿瘤细胞含转铁蛋白受体(TfR)的量显著高于其相应的正常细胞。  相似文献   

13.
转铁蛋白受体和铁蛋白在缺铁性贫血诊断中的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鲁然 《实用医技杂志》2007,14(13):1690-1691
目的:检测转铁蛋白受体和铁蛋白鉴别诊断缺铁性贫血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分析和比浊法进行测定。结果:转铁蛋白受体和铁蛋白的测定水平,在临床有重要应用价值。结论:反映机体储存铁细胞摄取率与转铁蛋白受体数量呈正相关。为鉴别诊断缺铁性贫血,临床提供了可靠的依据[1]。  相似文献   

14.
目的基于炎症/铁调素轴探讨清肾颗粒对肾性贫血湿热证患者的治疗效果和铁代谢的干预机制。方法符合纳入标准的 60例慢性肾衰竭湿热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予以西医基础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 清肾颗粒1包/次,3次/d。两组疗程均为12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值变化情况及血肌酐、肾小球滤过率、血红 蛋白、红细胞压积、红细胞水平、白介素-6、超敏C反应蛋白、铁调素、生长分化因子-15水平以及血清铁、总铁结合力、转铁蛋白饱 和度、可溶性转铁蛋白受体和铁蛋白水平。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与治疗前比较明显改善,并优于同期对照组 (P=0.000);两组患者血肌酐、肾小球滤过率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改善。两组患者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红细胞水平均较治疗 前改善,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02,P=0.002,P=0.017);两组患者白介素-6、超敏C反应蛋白、铁调素、生长分化因子-15水平均 较治疗前下降,且治疗组较对照组下降明显(均P=0.000)。两组患者血清铁、转铁蛋白饱和度水平均较治疗前上升,总铁结合力、 可溶性转铁蛋白受体、铁蛋白较治疗前,可溶性转铁蛋白受体下降水平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00)。结论在肾性贫血湿热证患 者贫血治疗过程中联合清肾颗粒口服可以有效改善贫血状态,其机制可能是通过减轻患者炎症状态,下调铁调素水平改善患者 铁代谢实现的。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铁在白血病细胞增殖过程中的作用,采用受体放射性配体结合分析法测定20例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ALL)和9例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儿外周血白血病细胞上的转铁蛋白受体(TfR)结合位点数。结果显示AML组明显高于ALL组(P<0.05),两组内死亡、复发组均高于完全缓解组(P<0.05),提示TfR与白血病预后有关  相似文献   

16.
李艳伟  赵晋英  李琳 《广东医学》2011,32(20):2743-2746
铁在神经组织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脑铁代谢必需受到精确的调控。脑组织星形胶质细胞可通过摄取血红素铁、转铁蛋白结合铁和非转铁蛋白结合铁,除了供自身利用外,还能以铁蛋白的形式储存大量的铁,并可通过铁释放蛋白释放铁,在铁跨血脑屏障的转运及脑铁稳态的维持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星形胶质细胞铁摄取、储存和转运的异常,均有可能引起脑铁平衡的紊乱,造成神经退行性病变等疾病的发生。星形胶质细胞铁代谢的调控有望成为神经变性等疾病治疗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17.
研究肝癌细胞膜摄取转铁蛋白受体的变化。采用免疫组化及配体受体结合法分别测定正常肝脏,肝 癌组织及癌旁肝组织转铁蛋白受体及去唾液酸糖蛋白受体的含量。该变化有利于肝癌细胞对转铁蛋白的有效摄取,也增加了肝癌细胞对高度唾液酸化的转铁蛋白的相对特异性摄取。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EPO)和甲状腺激素(T3)对红白血病细胞K562铁代谢的影响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参照骨髓铁染色的方法进行细胞铁染色,计算阳性细胞率,并通过流式细胞术观察转铁蛋白受体(TfR)的表达.结果 rhEPO与FeCl3共培养细胞时,可见铁染色阳性细胞率有明显上升,尤以rhEPO 5 U/ml组上升更为明显(P<0.01),且随培养时间延长,阳性率逐渐上升;不同浓度T3均使K562铁染色阳性细胞率明显上升,且以培养48 h组阳性率最高;不同浓度rhEPO培养细胞72 h均使K562细胞TfR表达明显增加(P<0.05),而不同浓度的T3对转铁蛋白受体的表达无明显作用.结论 rhEPO能增加K562细胞铁染色的阳性细胞率,其机制可能是由于增加TfR的表达使细胞大量摄入铁;而T3增加铁染色阳性细胞率的机制尚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索放射性核素显像活体追踪移植干细胞的可能性.方法 用放射性受体分析定量测定体外培养人间充质干细胞(hMSCs)的转铁蛋白受体表达.兔脊髓内移植人间充质干细胞,蛛网膜下腔注入 131Ⅰ标记铁胞和转铁蛋白后不同时间,用伽玛相机采集图像.感兴趣区(ROI)技术对图像进行半定量分析.磷屏放射自显影验证活体显像.结果 hMSCs高表达转铁蛋白受体(10,770/细胞),并且对铁饱和转铁蛋白具有高亲和力(KD=0.982nmol/L).实验组动物在注射显像剂后16和24h观察到了移植区放射性浓聚灶,而以PBS作为移植物和以 131Ⅰ标记的血清白蛋白作为显像剂的2个对照组均呈阴性显像,ROI分析显示实验组与对照组之间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别(P<0.05).磷屏放射自显影证实了间充质干细胞移植部位能够特异结合铁饱和转铁蛋白.结论 应用核素显像活体示踪移植干细胞具有可行性,经过进一步改进,有望为干细胞移植治疗提供无创的监测手段.  相似文献   

20.
急性白血病患儿外周血白血病细胞转铁蛋白受体表达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研究铁在白血病细胞增殖过程中的作用,采用受体放射性配体结合分析法测定20例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和9例急性髓系白血病患儿外周血白血周细胞上的转铁蛋白受体结合位点数。结果显示AML明显高于ALL组(P〈0.05),两组内死亡,复发组均高于完全缓解组(P〈0.05),提示Tfr与白血病预后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