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目的:观察尼古丁对大鼠牙槽骨内碱性磷酸酶(ALP)和牙本质基质蛋白1(DMP1)C末端表达的影响. 方法:将20只5周龄健康雄性Wistar大鼠随机等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再随机等分为30天和60天两个亚组,实验组每天腹腔注射尼古丁0.73 mg·kg-1. 分别使用钙钴法和免疫组化法检测ALP和DMP1 C末端在大鼠牙槽骨内的表达. 结果: 对照组:ALP和DMP1 C末端都为深棕色线形表达于牙槽骨的钙化前缘, 形成明显的矿化条带;ALP和DMP1 C末端分别为棕色沉淀和棕黄色颗粒状密布于骨细胞周围.实验组:ALP和DMP1 C末端表达部位同对照组,表达强度减弱;相对于30天组,60天组变化更明显. 结论:尼古丁可能通过抑制大鼠牙槽骨内ALP和DMP1 C末端的表达,抑制大鼠牙槽骨的矿化.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烟草烟雾对大鼠牙槽骨内牙本质基质蛋白(DMP)1 C末端表达的影响。方法 建立试验大鼠吸入烟草烟雾模型,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DMP1 C 末端在大鼠牙槽骨内的表达。结果 阳性对照组:DMP1 C末端深棕黄色连续线形表达于固有牙槽骨的钙化前缘,形成明显的矿化条带;棕黄色颗粒状密布于骨细胞周围,浅棕黄色颗粒状散布于矿化区域;上述表达由牙槽嵴顶至根尖方向逐渐上调。试验组:DMP1 C 末端表达部位同对照组,表达强度下调且随试验时间的延长下调加重。结论 吸入烟草烟雾可下调大鼠牙槽骨内DMP1C 末端的表达;在试验周期内,DMP1 C 末端的表达下调呈时间依赖性。  相似文献   

3.
陈蕊  马肃  侯琳  卓静  张宇  邱萌  秦春林 《口腔医学研究》2014,(11):1021-1024
目的:观察被动吸烟对大鼠牙槽骨内牙本质涎蛋白(dentin sialoprotein,DSP)及骨桥蛋白(osteopontin,OPN)表达的影响。方法:20只6周龄健康雄性Wistar大鼠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个大组再等分为30d和60d两个亚组。采用单纯烟熏法建立大鼠被动吸烟模型,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DSP和OPN在大鼠牙槽骨内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大鼠相比较,实验组大鼠牙槽骨内DSP和OPN表达均明显上调;在本实验周期内,上述变化随实验时间的延长而加重。结论:被动吸烟上调大鼠牙槽骨内矿化相关非胶原蛋白DSP及OPN的表达,推测DSP和OPN在被动吸烟抑制牙槽骨矿化的发病机制中发挥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SD大鼠正畸牙齿移动过程中牙周组织内骨桥蛋白(osteopontin,OPN)的表达,探讨OPN在正畸牙齿移动过程及成骨方面的作用和机制。方法:选用6~8周龄雄性SD大鼠40只,以左侧上颌第一磨牙为实验组,右侧上颌第一磨牙不加力为对照组,通过自制的加力装置牵引移动大鼠的磨牙,分别在加力后8h、24h、3d、7d处死实验动物,即刻取上颌骨制备组织标本,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SD大鼠牙周组织中OPN的表达。结果:实验组大鼠牙周膜中张力侧OPN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3d、7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正畸治疗牙齿移动过程中,OPN参与牙周组织的改建并与新骨的形成相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正畸力作用下牙周炎大鼠垂直吸收的牙槽骨改建,为牙周炎的临床正畸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将75只10周龄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正常加力对照组( A)、牙周炎垂直骨吸收对照组( B)、牙周炎垂直骨吸收加力实验组( C),每组各25只,各组动物分别于加力后8 h,1、7、14、21 d处死,取动物模型上颌左侧第一磨牙近中牙槽骨进行组织学及免疫学检测,所得结果进行对比研究。结果:正畸加力至7d时,实验组大鼠垂直吸收侧牙周膜纤维排列紊乱,出现无细胞结构,结缔组织可见少量炎症细胞,牙槽骨表面还可见功能活跃的多核破骨细胞,与对照组相比较无显著差异,实验组大鼠牙周组织中IGF?1表达达到峰值,光密度值最高,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 P<0.05);加力至14 d时,实验组大鼠垂直吸收侧牙周组织中RUNX2的表达达到峰值,其光密度值最高,明显高于正常加力对照组,其变化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控制牙周炎症和消除咬合创伤后,正畸力能刺激牙周炎大鼠垂直缺损牙槽骨区域的RUNX2和IGF?1的表达增强,合成骨胶原和骨基质的能力增强,从而促进牙槽骨的改建。  相似文献   

6.
大鼠牙齿发育过程中骨涎蛋白和骨桥蛋白的表达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目的:探讨骨涎蛋白(bone sialoprotein BSP)和骨折蛋白(osteopontin,OPN)在大鼠牙齿发育中的时间和空间分布特点,及两者在矿化中的作用。方法: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了SD大鼠出生后1d及1,2,3 ,5,8周的牙胚和颌骨中BSP及OPN的表达特点。结果:成熟的成釉细胞,成牙本质细胞,成牙骨质细胞和成骨细胞及基质中均表达BSP和OPN,牙骨质和牙槽骨中SBP和OPN的表达高于牙釉质的牙本质,在牙骨质和牙槽骨中,BSP在未矿化的基质和已矿化的基质中均有高表达,而OPN仅在矿化的前沿和新生线处有高表达。结论:BSP和OPN在大鼠牙齿及颌骨的形成和矿化中具有重要作用。尤其是OPN与牙釉质的形成也有重要关系。BSP和OPN的表达特点不同,提示二者在矿化组织的形成和矿化中的作用不同。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引导大鼠下颌前伸后,髁突软骨中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表达水平的变化。方法:50只35d龄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随机分为实验组(5只)和对照组(5只);实验组大鼠24h佩戴自制功能性矫治器引导下颌前伸;实验后3d、7d、14d、21d和30d分别处死各组大鼠;免疫组化方法检测髁突软骨中VEGF的表达。结果:对照组髁突软骨VEGF表达随时间延长而减弱,后部区域VEGF表达强于前部和中部:实验后第14d,21d和30d实验组VEGF表达强于相应对照组(P〈0.05),其中14d时软骨后部VEGF表达较对照组增强幅度最大。结论:下颌前伸后大鼠髁突软骨细胞VEGF表达增强,说明其参与了软骨内骨化过程。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二膦酸盐对去卵巢骨质疏松大鼠下颌牙槽骨内破骨细胞以及牙本质基质蛋白1(dentin matrix protein1,DMP1)表达的影响。方法 :取6月龄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去卵巢模型组(OVX)和二膦酸盐药物治疗组(RIS),每组10只。Sham组大鼠仅术中暴露卵巢不切除,OVX组大鼠行"双侧卵巢切除术+生理盐水皮下注射",RIS组行"双侧卵巢切除术+利塞磷酸钠(2.4μg/kg)皮下注射"。术后3个月取各组大鼠下颌骨常规脱钙,甲苯胺兰染色观察下颌第一磨牙(M1)区域牙槽骨组织学结构,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artrate-resistant acid phosphatase,TRAP)染色观察M1区域牙槽纵隔破骨细胞的骨吸收情况,免疫组化染色观察各组M1牙槽骨DMP1分布表达情况,并进行相关半定量图像分析。结果:与Sham组相比,OVX组TRAP阳性细胞数增加;而较OVX组而言,RIS组TRAP阳性细胞数显著减少(P<0.05)。免疫组化染色显示,各组DMP1不仅表达在牙槽骨骨细胞内,牙槽间隔的松质骨骨基质、牙周韧带中均可见其表达,OVX组M1牙槽骨DMP1表达较Sham组减少(P<0.05),而RIS组表达较OVX组有升高。结论:二膦酸盐能减少骨质疏松大鼠下颌牙槽骨破骨细胞数量,并上调DMP1表达,从而影响下颌牙槽骨矿化。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环孢素A(Cyclosporin A,CsA)对大鼠磨牙牙龈结缔组织面积,血管数量,血管面积以及层粘连蛋白(laminin,LN)表达的影响。方法:建立CsA大鼠牙龈增生模型。制备下颌第一磨牙石蜡切片,分别进行HE染色,LN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定量分析牙龈结缔组织面积、血管面积、5个视野血管数量计数。观察牙龈结缔组织内血管基膜LN的表达。结果:①组织测量结果:实验组颊侧牙龈结缔组织面积大于对照组,实验组颊舌侧牙龈结缔组织血管数量总数和均数多于对照组,实验组颊舌侧牙龈结缔组织中的血管总面积占牙龈结缔组织总面积的百分比大于对照组(各组数据P﹤0.05)②免疫组化结果:LN阳性表达于血管基膜、上皮基膜等部位。对血管基膜上LN阳性的血管进行分区域计数,实验组的总数和均数均大于对照组(P﹤0.05),且实验组血管基膜上LN表达强度上调。结论:①.CsA使大鼠牙龈结缔组织内血管化作用增强。②CsA使大鼠牙龈结缔组织内血管基底膜上LN表达增多。  相似文献   

10.
取10只正常大鼠作为对照组(A 组),用40只大鼠右上颌第一、二磨牙间牙龈局部注射脂多糖建立大鼠牙周炎模型,随机分为4组:牙周炎组(B 组)、实验组(C1、C2、C3组)(n =10),实验组实验牙的龈沟内每日注射黄芩苷溶液0.2 ml(浓度分别为0.01、0.1和1.0μg/ml),牙周炎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连续3 d。用药后7 d 处死大鼠取样,光镜下观察组织学变化。牙周炎组牙周炎症明显重于实验组,各组破骨细胞数由多至少依次为:B 组、C1组、C2组、C3组、A 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果表明黄芩苷可以抑制脂多糖对大鼠牙周组织的损害。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观察大鼠正畸牙移动过程中牙周膜内转录因子Osterix(Osx)的表达,初步探讨Osx与正畸矫治过程中牙周组织改建的关系。方法:将54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9组,每组6只,即正畸加力0、3、6、12、24 h和3、5、7、14 d组,以右侧上颌第一磨牙不加力为自身对照组,左侧上颌第一磨牙为实验组,使用自制的加力装置移动磨牙并制备组织标本。SABC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实验性大鼠正畸牙齿移动过程中牙周组织Osx的表达。结果:对照组大鼠牙周组织中Osx低表达,实验组于加力5 d时Osx表达水平达到最高,且张力区整体上比压力区阳性染色深。结论:正畸力作用下Osx参与牙周组织的改建,是正畸成骨的调控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紫花前胡素对根尖周炎的影响及机制。方法:构建大鼠牙齿根尖周炎用药模型,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观察组和加药处理组,用药处理的大鼠于第1周开始每天腹腔注射紫花前胡素溶液20 mg/kg或等量生理盐水,至第3周末处死。X线及HE染色观察病灶变化;免疫组化检测OPN表达情况。培养并用内毒素及紫花前胡素处理小鼠单核巨噬细胞RAW264.7,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水平,ELISA法检测IL-6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OPN的变化。结果:生理盐水处理组的大鼠根尖病灶面积明显大于紫花前胡素处理组,且紫花前胡素组大鼠组织中的OPN的表达降低。经内毒素处理的RAW264.7细胞增殖水平及IL-6和OPN的表达水平升高,而紫花前胡素抑制细胞增殖能力以及IL-6和OPN的表达。结论:紫花前胡素可以抑制OPN的表达,干预根尖周炎的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13.
目的:在大鼠处于正畸牙保持期时,以全身施药辛伐他汀的方法,来研究其对牙周组织中骨形成蛋白2(bonemorphogenetieprotein2,BMP-2)表达的影响。方法:选用78只8周龄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成3组。1)空白对照组:将大鼠的前牙实施连轧,将其作为支抗,向近中的方向牵移上颌两侧的第-磨牙,持续进行21d之后将其处死。2)构建牙移动模型的对照组,21d之后,在左侧的上颌安装相应的保持装置,各保持1、3、7、14、21、28d,在保持期内,给予注射腹腔生理盐水。3)实验组:改组的保持及加力措施与对照组相同,在保持期期间,给予注射腹腔辛伐他汀。在保持期结束之后,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法,并结合定量分析法,对移动牙的牙周组织内的BMP-2水平进行检测和观察。结果:在整个保持期,对照组的BMP-2量逐渐减少,实验组呈逐渐增加的趋势。相同时间的实验用药组与实验对照组比较,实验组的BMP-2量较于对照组普遍要高。除了对照组中的第28天组之外,其余各小组BMP-2的表达强度均强于空白对照组(P〈0.01)。结论:腹腔注射辛伐他汀能够增加大鼠实验性牙移动后保持阶段牙周组织中BMP-2的表达,从而促进骨细胞的生成、骨质矿化。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制备复合氰基丙烯酸酯一骨形态发生蛋白(BMP)生物胶,并植入大鼠拔牙窝观察其预防牙槽嵴萎缩的效果。方法选用Wistar大鼠54只,随机分为3组:实验组(复合氰基丙烯酸酯一BMP生物胶组)、对照组(壳聚糖温敏性胶体组)、空白对照组。拔除大鼠下颌切牙后,实验组和对照组在牙槽窝内即刻植入复合氰基丙烯酸酯一BMP生物胶、单纯壳聚糖温敏性胶体,空白对照组则不植入任何材料。39t动物在植入后3、6、9周处死,分离切取下颌骨,用高频钼靶扫描仪获得图像信息,使用Image-Pro Plus软件处理图像,得到剩余牙槽嵴相对高度和牙槽窝相对光密度,组织学观察牙槽窝内的成骨情况。结果术后3、6、9周,实验组的剩余牙槽嵴相对高度和牙槽窝相对光密度均高于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P<0.05);组织学观察显示实验组牙槽窝成骨多于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结论复合氰基丙烯酸酯一BMP生物胶可以用于预防拔牙术后剩余牙槽嵴萎缩,其临床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5.
目的:建立一个新的可行性和重复性俱佳的失感觉神经支配大鼠下颌骨牵张成骨模型。方法:24只大鼠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大鼠先自下颌孔至颏孔切除下齿槽神经后,从升支前缘至下颌骨下缘行全层骨切开,用螺钉固定特制的钛牵张器,对照组为保留下齿槽神经的大鼠下颌骨牵张成骨,5d延迟期后,均进行单侧下颌骨牵张,速率:0.2mm/12h,牵张期为lOd,随后进入固定期。分别于固定期第14d、28d处死大鼠,进行大体标本观察和组织学检测。结果:实验过程被所有24只大鼠很好的耐受,切口感染率低,无牵张器脱落。大体标本观察表明,在牵张间隙形成了很好的骨痂组织,牵张间隙达到了预期的长度。感觉神经缺失对牵张成骨具有负面调节作用。结论:成功建立了一个新的可行性和重复性俱佳的失感觉神经支配大鼠下颌骨牵张成骨模型,该模型有助于感觉神经对牵张成骨影响的分子机制的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6.
雄激素对大鼠牙槽骨骨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去睾丸对大鼠牙槽骨骨量的影响。方法:24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Con)、去睾丸组(ORX)和雄激素治疗组(TP)。除Con组外,其余行双侧睾丸摘除术。Con组和ORX组给予溶媒5ml/kg/d灌胃,TP组给予丙酸睾丸酮5mg/kg/d灌胃。实验12周后取大鼠的牙槽骨,脱钙,切片,染色,用骨形态计量学方法测量牙槽骨松质骨的骨量,计算牙槽骨的骨静态学参数。结果:与Con组相比较,ORX组牙槽骨骨小梁厚度降低(P〈0.05),其他变化均不明显。结论:雄激素缺乏使大鼠牙槽骨有丢失趋势,但不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