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纤维素酶/果胶酶/半纤维素酶复合酶酶解提取银杏叶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最佳工艺条件。方法:以黄酮得率为考察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及正交试验确定最佳提取工艺。结果:复合酶法提取银杏叶总黄酮的最佳工艺条件为酶用量0. 4%,酶解温度40℃,酶解时间120 min,p H 5. 5,纤维素酶/果胶酶/半纤维素酶的配比2∶3∶1时对银杏叶的细胞组织具有较强的破壁力;与不加酶相比,总黄酮提取率提高了36. 6%。结论:采用复合酶法,可以降低酶的使用量,提取条件温和,提高了总黄酮提取率。  相似文献   

2.
沙枣中黄酮类化合物提取工艺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研究用乙醇为溶剂提取沙枣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最佳工艺条件.方法 采用正交试验筛选黄酮类化合物的最佳提取条件.结果 此条件下提取率为2.295 mg/g.结论 最佳提取条件为乙醇浓度70%、提取温度45℃、提取时间30 min、料液比1:16.  相似文献   

3.
《中药材》2012,(12)
目的:探讨新疆产血苋总黄酮提取工艺优化的方法。方法:采用分光光度法,以芦丁为对照品测定新疆产血苋总黄酮含量,采用单因素试验法对新疆产血苋中黄酮类化合物提取率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利用正交试验优化总黄酮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新疆产血苋黄酮类化合物提取的最佳条件为:乙醇浓度60%,提取温度75℃,料液比1∶40,提取时间120 min,在最佳条件下总黄酮提取率为6.46%。结论:该优选工艺具有提取率高、操作简便、成本低等特点。  相似文献   

4.
香椿叶黄酮类化合物超声强化提取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丁彩梅  曾荣华  丘泰球  冯岳松  苏如锋 《中成药》2005,27(12):1390-1392
以香椿叶的粗粉为原料,采用20 kHz和38 kHz的二种不同频率的超声提取黄酮类化合物,研究了超声条件下影响提取率的几个因素,包括:乙醇浓度、固液比、超声电功率、作用时间等.并且进行正交实验优化提取工艺,超声提取黄酮类化合物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乙醇溶液浓度40%、乙醇用量40 mL、超声电功率150 W、作用时间40 min、超声频率20 kHz,在这个条件下试验,总黄酮提取率为98.24%.  相似文献   

5.
银杏叶黄酮类化合物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5,自引:26,他引:25  
综述了近年来对银杏叶黄酮类化合物提取工艺、测定方法、应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为开发利用银杏叶黄酮类化合物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探讨用醇提法提取竹叶中总黄酮类化合物。以竹叶为研究对象,以乙醇为溶剂,采用分光光度法对竹叶中的总黄酮类化合物的含量进行测定。通过单因素实验研究固液比、提取温度、提取时间、乙醇浓度对总黄酮提取率的影响,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采用响应面分析法研究乙醇浸提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浸提最佳条件为:固液比为1∶20,乙醇浓度80%、提取时间4 h、提取温度70℃;在此工艺条件下,竹叶总黄酮的提取率为0.6578%,与预测值基本一致,因此此模型可靠。  相似文献   

7.
目的:以乙醇溶液为萃取剂,优化超声辅助技术提取艾蒿中黄酮类化合物的工艺。方法:分别采用单因素设计和均匀设计两种方法,考察乙醇浓度、提取时间、超声温度和液固比对黄酮类化合物提取率的影响。结果:实验表明乙醇浓度、提取时间、超声温度以及液固比对艾蒿黄酮类化合物提取率的影响均达到极显著水平;实验优化的提取工艺为:乙醇浓度64%,提取时间28 min,超声温度61℃,液固比40,在该工艺下艾蒿黄酮类化合物提取率达2.65%。结论: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均匀设计优化的实验模型可用于实际生产预测;在多因素多水平的实验设计中应用均匀设计较单因素设计更具有优势。  相似文献   

8.
目的 在微波条件下寻找提取百合总黄酮的优化条件.方法 对百合中黄酮类化合物的微波提取及其抗氧化性进行研究.提取采用正交实验法,抗氧化性研究采用培养箱储藏法.结果 百合总黄酮类化合物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80%,提取时间4 min,固液比1 g∶20 ml,微波功率620 W,提取率可达6.78%.结论 微波法提取百合总黄酮含量较高;抗氧化性结果显示,提取物的加入量对猪油的自氧化有量效关系.提取的黄酮类化合物对猪油的氧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且随加入量的增多,抗氧化能力增强.  相似文献   

9.
复方鹿衔草总黄酮的提取工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不同提取工艺对复方鹿衔草中总黄酮含量的影响,优选制备复方鹿衔草的最佳提取工艺。方法:分别用水和乙醇作为溶剂提取复方鹿衔草中的黄酮类化合物,以总黄酮含量为指标,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复方鹿衔草黄酮类化合物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结果:复方鹿衔草最佳提取工艺为加20倍量60%乙醇提取1 h。结论:此工艺有效成分提取率较高,重现性好,稳定可行。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利用响应面法确定葛根中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并对葛根中黄酮的抗氧化性进行评价。方法:以葛根粉为原料、乙醇为溶剂,通过不同提取时间、不同提取温度以及不同乙醇浓度对葛根中黄酮化合物进行提取,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对葛根中黄酮进行含量测定,利用响应面法优化葛根中黄酮的提取条件,并通过抗油脂氧化反应对葛根中黄酮的抗氧化性能进行研究。结果:提取时间60分钟、提取温度72℃、乙醇浓度77.5%。在最佳优化条件下葛根黄酮提取率达到极大值,葛根黄酮提取率为37.18%。结论:响应面法优化了葛根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工艺,葛根中的黄酮类化合物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葛根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与研究意义。  相似文献   

11.
微波法提取山楂总黄酮的初步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文  霍丹群 《中成药》2006,28(11):1667-1669
目的:探求一种山楂总黄酮的有效提取方法。方法:采用正交实验设计,以微波法对山楂中总黄酮类化合物进行提取。结果:微波法提取率高达8.72%,其最佳工艺条件为:50%乙醇浓度,微波功率350 w,微波时间24 m in,料液比1∶15。结论:微波法具有明显的优势,提取率较热提取法提高14.1%,较超声波法提高39.1%;且提取时间大大缩短,产率较高,设备简单,操作方便,是山楂中黄酮类物质的一种高效提取方法。  相似文献   

12.
臭牡丹中黄酮类化合物的超声辅助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超声辅助提取臭牡丹中黄酮类化合物的工艺.方法 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利用正交实验法确定超声波辅助提取臭牡丹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 所考察的因素中,对臭牡丹中黄酮类化合物提取的影响程度为:提取时间>乙醇浓度>提取温度>液料比;最佳提取条件为:超声功率600 W,乙醇浓度为50%,料液比1∶40(g:ml),超声提取时间40 min,提取温度60℃.在此条件下,提取2次,黄酮类化合物能基本被提取完全,总提取率为2.653%.结论 该方法采用超声波辅助强化提取,工艺简单可行,达到省时、高效和节能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超声辅助法提取剑叶龙血树根总黄酮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目的:确定剑叶龙血树根中总黄酮最佳提取工艺。方法:采用超声波辅助法提取剑叶龙血树根中的黄酮类化合物,通过单因素及L9(34)正交试验,考察超声波提取条件对剑叶龙血树根中总黄酮提取率的影响。结果:总黄酮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温度60℃,超声功率60 W,乙醇体积分数90%,料液比1∶30,提取时间30 min。结论:此条件下剑叶龙血树根总黄酮提取率为2.13%。  相似文献   

14.
银杏叶为银杏科银杏属植物银杏的叶子。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银杏叶提取物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发现去主要药用成分为黄酮类化合物。目前提取银杏叶黄酮类化合物的方法主要有水蒸汽蒸馏法、有机溶剂提取法、超声波提取法和闪式提取法。水浸取法由于浸出效率低,杂质含量高,后处理工艺复杂而很少被采用。在详细研究了银杏叶黄酮类化合物的4种提取方法,并对乙醇浸取法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通过对不同温度、不同pH值、不同相比和不同浸取时间、浸取次数进行考察,确定了最佳浸取工艺。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微波辅助提取岗梅黄酮类化合物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初步鉴别其种类,探究其体外抗氧化性。方法: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筛选微波辅助提取岗梅黄酮类化合物的最佳工艺条件,通过颜色反应初步鉴别其种类;采用水杨酸法、邻苯三酚自氧化法和硫代硫酸钠滴定法研究其抗氧化性。结果:微波辅助提取岗梅黄酮类化合物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乙醇浓度90%、固液比1∶40、浸提温度70℃、浸提时间1h、微波功率640W、微波时间50s,在此条件下,岗梅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率为2.75%。通过颜色反应初步鉴别岗梅提取液中含有异黄酮、查尔酮、橙酮、儿茶素类化合物以及黄酮醇等成分。结论:岗梅乙醇提取物对羟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和油脂具有明显的清除作用。岗梅黄酮类化合物具良好的抗氧化性,值得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16.
从银杏叶提取黄酮类化合物的方法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李兆龙 《中成药》1992,14(6):5-6
含有黄酮类化合物为主要成分的银杏叶提取物是一种治疗心血管疾病十分有效的药物,在欧洲已畅销近20a。本文综述国外专利文献中采用丙酮提取、乙醇提取、酮类提取—氢氧化铅沉淀、酮类提取—硅藻土过滤、酮类提取—氨水沉淀、醇提取—萃取—色谱分离、醇提取—萃取—反相色谱分离等多种方法,从银杏叶提取黄酮类化合物的工艺流程。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优选北沙参茎叶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条件。方法 采用超声波提取北沙参茎叶中的黄酮类化合物,以得率为指标,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优选提取条件。结果 提取条件为乙醇浓度:70 %,温度:70 ℃,时间:40 min,料液比为1∶30时,北沙参茎叶总黄酮得率最高,达3.31 %。结论 所用方法为北沙参茎叶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条件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棕榈叶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椋榈叶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条件。方法将棕桐叶严格控制在一定温度和pH值条件下,浸提浓缩测吸光度。结果以70%乙醇溶液浸取棕榈叶,提取温度为65℃,固液比为1:30,提取时间为2h,提取率最高。结论椋榈叶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最佳提取条件为:提取温度65℃,提取时间2h,固液比1:30。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不同方法提取银杏叶中多糖的差异并优化提取工艺条件,研究银杏叶多糖相关活性。方法:采用热水浸提法、闪式提取法、纤维素酶解辅助法制备银杏叶多糖,并使用响应面法优化银杏叶多糖提取工艺,同时通过测定银杏叶多糖清除DPPH自由基和亚硝酸盐的能力及小鼠免疫活性试验,对银杏叶多糖活性进行评价。结果:热水浸提法、闪式提取法、酶解辅助法提取银杏叶多糖的提取率分别为(7.38±1.47)mg/g、(14.53±1.35)mg/g、(21.99±2.64)mg/g,存在明显差异。经优化,酶解辅助法提取银杏叶多糖的最佳提取条件为:液料比32 mL/g、酶用量1.9%、酶解温度51℃、酶解时间90 min、酶解pH=5.0,在此条件下,提取率为(25.08±0.33)mg/g。当银杏叶多糖浓度范围为0.1~1.0 mg/mL时,其DPPH自由基清除率最高为92.76%,亚硝酸盐清除率最高为90.03%。银杏叶多糖具有免疫增强作用,且存在浓度依赖性;银杏叶多糖高剂量组小鼠各免疫指标均优于模型组。结论:纤维素酶解辅助法能够有效提升银杏叶多糖的提取率,其响应面法优化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稳定、可靠;银杏叶多糖具...  相似文献   

20.
目的:优选酸荔枝核中抗乙肝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工艺。方法:以芦丁为对照品,采用UV测定总黄酮含量。以总黄酮提取率为指标,温度、粉碎度、乙醇体积分数、料液比、提取时间、搅拌速度为自变量,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通过Plackett-Burman试验筛选显著影响因子,利用Box-Behnken设计考察各自变量与响应值之间的关系,模拟得到二次多项式回归方程的预测模型,确定最佳提取工艺。结果:粉碎度和乙醇体积分数是影响荔枝核中总黄酮提取效率的显著因子,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粉碎度120目,加14倍量75%乙醇于60℃提取2 h,搅拌速度90 r·min-1;总黄酮平均提取率17.49%(RSD0.63%)。结论:优选的提取工艺稳定可行,适用于酸荔枝核中抗乙肝总黄酮类化合物的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