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在中医学临床信息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应用灰色关联分析进行中医临床信息分析。方法:根据293例肝炎肝硬化中医临床数据和灰色关联分析方法计算中医证候与脉象、6种脉象与15种舌象之间的灰色关联度值。结果:发现脉弦与肝炎肝硬化证型变化关联性最大(γ=0.8549)、脉儒与舌色淡白的关联性最大(γ=0.9331)。结论:应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可以定量地描述中医临床症状、体征之间的内在关联特性,能够为下一步深入展开相关疾病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溃疡性结肠炎(UC)内镜、病理表现与中医证型之间关系。方法分别观察记录100例UC患者内镜下表现、病理表现,通过中医四诊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辨证分型,运用卡方检验或者fisher精确概率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00例UC患者内镜下表现为黏膜充血征象,以大肠湿热证最多,阴虚肠燥证最少,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100例UC患者中不同中医证型中急慢性炎性细胞均为100.00%,隐窝炎/隐窝脓肿、隐窝结构轻度改变、糜烂、溃疡、糜烂/溃疡愈合等表现中,不同中医证型患者所占的比例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隐窝结构重度改变中,脾胃气虚证者所占的比较明显高于其他组间(P<0.05),肉芽组织增生组中,阴虚肠燥证者比例明显高于其他证型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溃疡性结肠炎(UC)内镜像、病理表现与中医证型之间有一定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3.
目的慢-快综合征是病窦综合征的重要类型,中医辨证属于“心悸”范畴。笔者通过对慢快综合征常见脉象的分析,发现了慢-快综合征的各种心律失常与中医脉象之间具有相对精确的对位关系,总结出本病的辨证要点在于辨脉为纲,四诊合参,分期分型。同时认为缓慢型脉象是本病病理本质的体现,它所揭示的病机是心脾肾阳虚、寒邪内盛或寒痰凝结、心脉受阻;快速型脉象是在此基础上演化发生的,它所代表的病机是阳损及阴,阴血不足,瘀而化热。依据脉象的变化将本病的病理过程分为相对的缓解期和发作期,并通过四诊合参判定证型,对临床治疗慢-快综合征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早期胃癌病理分型与中医舌象、证型的关系,为早期胃癌的中医诊断辨证的新思路和理论依据提供参考,促进中医辨证的客观化。方法搜集早期胃癌患者一般信息、病理结果、中医四诊信息及中医辨证结果,比较分析不同病理分型与中医舌象、证型的关系。结果早期胃癌患者中黏膜内癌以绛舌较多见,中、高分化腺癌及黏膜内癌均以黄腻苔较多见,黏膜内癌与脾胃湿热证具有相关性。结论早期胃癌病理分型与中医舌象、证型有一定的相关性,可协助早期胃癌的诊断。  相似文献   

5.
探讨消化内镜在胃肠道疾病诊断和随访中的作用。选取2017年3月至2018年7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00例疑似胃肠道疾病患者,分别采用消化内镜检查和病理检查。以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观察消化内镜诊断胃肠道疾病与病理结果的符合率、消化内镜影像质量指标(细血管影像评分、胃小凹分型影像评分、形态影像评分)、患者检查优良率以及患者对消化内镜检查的满意度。与病理结果比较显示,消化内镜诊断胃肠道疾病与病理结果的符合率高达92.00%。消化内镜影像质量指标中细血管影像评分(3.18±0.51)分、胃小凹分型影像评分(3.23±0.44)分、形态影像评分(3.37±0.41)分,患者检查优良率为87.00%;患者对消化内镜检查的满意度为88.00%。消化内镜在胃肠道疾病诊断的符合率较高,且简便易行,可将其用于胃肠道疾病的诊断及随访中。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老年高血压病合并脑梗死(恢复期)中医的常见症状体征及辩证分型,从发病机制方面入手研究,为中医预防治疗老年性脑梗死提供新的思路。方法收集老年性高血压合并脑梗死病患的临床病例、Logistic回归分析、x2检验等统计方法,分析中医方面症状体征,运用中医理论初步探讨高血压病合并脑梗死在老年患者中的发病机制及其证候规律。结果肢体麻木、眩晕、神疲、五心烦热、、口干、懒动懒言、盗汗、失眠、便秘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以五心烦热为突出表现多次出现在高血压病脑梗死组中,相关程度高;风痰火亢证、风痰瘀阻证、阴虚风动证所占比例较大;而舌脉以暗红舌、红舌、黄腻苔,弦滑脉为主。结论老年性高血压合并脑梗死(恢复期)的病因病机以"血脉损伤"为切入点,使中西医在有关脑梗死的病因认识上,"血脉损伤,脑脉痹塞"的理论达到共识,为脑梗死的防治提出新思路。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小儿支原体肺炎中医证候研究的相关文献资料进行检索与分析,从疾病进展、病程、发热及咳嗽程度、中医舌脉指纹以及西医学指标变化等方面,阐述了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中医证候演变规律,有利于早期预测本病发展的趋势,为中医药临床辨证论治小儿支原体肺炎提供客观依据,以期促进临床诊疗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溃疡性结肠炎(UC)、克罗恩病(CD)的疾病特点,评价内镜结合病理检查对该两种疾病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明确诊断的40例UC患者与40例CD患者的内镜、病理检查结果。比较两种疾病患者的内镜下表现(卵石样改变、裂隙样溃疡、假性息肉)、病理表现(瘘管、非干酪样肉芽肿、裂隙样溃疡)。结果 CD患者内镜下卵石样改变、裂隙样溃疡占比分别为27.50%、32.50%,高于UC患者的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疾病患者内镜下假性息肉占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D患者病理瘘管、非干酪样肉芽肿、裂隙样溃疡占比分别为25.00%、52.50%、32.50%,均高于UC患者的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D患者有卵石样改变、裂隙样溃疡明显的内镜下表现,有瘘管、非干酪样肉芽肿、裂隙样溃疡病理表现,有助于鉴别诊断UC与CD疾病,有利于患者早期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四种常见呼吸系统疾病住院患者的中医证候分布规律,为开展呼吸系统疾病临床科研提供基础数据。方法利用医院电子病历信息系统,转录生成SPSS13.0统计软件包数据库,采用描述性分析、卡方检验。结果年龄分段中儿童和青、中年患者发生上呼吸道感染和肺炎比例较高,老年患者发生阻塞性肺系疾病和肺炎的比例较高,住院患者分年龄疾病构成,差异有显著性(P〈0.01)上呼吸道感染住院患者中医辨病以乳蛾排在第1位,占27.19%,中医辨证以风热证最多,占57.53%;气管支气管炎和肺炎住院患者中医辨病均以咳嗽排在第1位,分别占47.89%、45.54%,中医辨证均以风热证最多,分别占21.39%、25.08%;阻塞性肺系疾病住院患者中医辨病以肺胀排在第1位,占89.49%,中医辨证以肺脾两虚最多,占41.50%。结论上呼吸道感染、气管支气管炎和肺炎中医证候主要为风热证,以实证为主,阻塞性肺系疾病中医辨证多以虚证为主,且多以老年患者为主。呼吸系统疾病中医辨病、辨证存在不规范。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调查冠心病患者的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及血瘀证评分,探讨冠心病血瘀证评分与冠状动脉病变的相关性。方法将入选的65例冠心病患者,调查所有患者的中医症状、体征、舌象、脉象及冠状动脉造影的特点。其中,中医症状、体征、舌象、脉象等结果于入院第1天记录,冠状动脉病变情况于造影后记录。分析冠状动脉病变情况与血瘀证评分之间的关系。结果本研究结果表明冠状动脉病变双支组与多支组患者血瘀证评分明显高于单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双支组与多支组血瘀证评分无明显差异(P> 0.05);冠状动脉中重度狭窄组(冠状动脉狭窄程度为76%~100%)的血瘀证评分高于轻度狭窄组(冠状动脉狭窄程度为50%~75%)(P <0.05)。结论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的支数及狭窄程度与血瘀证评分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儿童原发性IgA肾病的临床表现、病理类型与中医辨证分型的相关性。方法对39例原发性IgA肾病患儿进行临床、病理资料分析,并根据临床表现进行中医辨证,分析中医辨证分型与临床表现及病理类型之间的关系。结果 39例患儿中肾炎综合征型14例(占35.90%),无症状性尿检异常14例(占35.90%),肾病综合征型11例(占28.20%)。肺脾气虚证、外感风热证较轻,Lee分级以Ⅱ~Ⅲ级为主;下焦湿热证、肺脾气虚证、脾肾阳虚证中均各有Ⅳ级1例;下焦湿热证Lee分级的病理类型较重(Ⅲ级6例,Ⅳ级1例),脾肾阳虚证Lee分级的病理类型以Ⅲ~Ⅳ级为主(Ⅲ级2例,Ⅳ级1例)。结论儿童IgA肾病临床表现轻重不一,症状与体征及实验室检查可以不相符合,且与病理损害程度不一定平行,中医辨证分型与西医临床分型及病理类型之间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太原市海洛因依赖者的脉象情况,为下一步中医证候学研究收集资料。方法:随机抽取2004年1月1日-2004年5月17日进入太原地区某强制戒毒所的100例海洛因依赖者进行访谈;运用ZM-Ⅲc脉象采集器采集脉象进行分析;以自制量表记录情况,进行横断面研究。结果:共有95例患者的资料进入统计;脉象仪统计资料显示:脉势正常者49例(51·58%);脉位中者46例(48·42%);脉力中和无力者各46例,分别占48·42%;脉率平者47例(49·47%);节律不齐的有65例(68·42%);脉形abc有50例(52·63%);确定为结代脉的17例(17·89%);状态为无力、低平虚、不齐的11例(11·58%)。结论:阿片类物质依赖稽延性戒断综合征患者的脉象大多为无力、低平虚、不齐。  相似文献   

13.
试论中医眼科的局部辨证与全身辨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医的精髓在于辨证。中医眼科的辨证方法从全身辨证与局部辨证相结合,经历了一个发展过程。现对眼病的中医辨证方法报告如下。1眼科辨证方法的内涵传统的眼科辨证主要以全身辨证和局部辨证为主。眼病的全身辨证是以中医理论(阴阳、五行、四诊八纲、脏腑、气血、经络等)结合病因病机,把全身症状和体征、舌诊脉象,分析归纳成“证”的临床-理论-临床思维过程。全身症状和体征是全身辨证的原始素材和根基。眼病的局部辨证是把眼局部的症状、病征,结合病因、病机,参照舌诊脉象,按中医理论分析归纳成统一于全身的“证”的临床-理论-临床思维过程…  相似文献   

14.
张仲景所著《伤寒杂病论》中"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不仅是中医诊治"坏病"之原则,更是指导中医临床辩证论治的准则和方法。其中包含了中医诊治疾病过程"诊、析、治"的三个最为重要的相关环节。中医"诊、析、治"的辨治思维和方法在中医临床诊治过程中的具体运用值得深入研究和探讨。本文主要从"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的内涵及在中医临床诊治中的应用两个方面进行阐述,探讨"诊、析、治"在中医临床诊治过程中的意义和作用。  相似文献   

15.
观察舌象是中医望诊中的重要内容,认为能表示脏腑气血津液之盛衰,虽统称“舌为心之苗”,但又有“全舌属胃,中心也属胃,四畔属脾”以及“舌尖属上脘,舌中属中脘,舌根属下脘”等解释,认识虽不完全相同,但均说明舌象与脾胃关系更为密切。切脉亦为中医诊断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而且认为切脉能观“胃气”之盛衰。本文之目的在分析纤维胃镜检查所见与舌象脉象之关系,希望能找到舌象脉象所反映胃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胃痛中医证型与胃镜下表现的关系。方法由笔者对468例胃痛患者先行中医辩证,然后做电子胃镜检查。结果胃镜下表现为红斑渗出型胃炎者,中医辩证为肝胃不和证居多(55%),胃镜下表现为肠一胃返流型胃炎,出血型胃炎,隆起糜烂型胃炎,平坦糜烂型胃炎者,中医辨证为肝胃郁热证居多(74%、70%、61%、56%);胃镜下表现为萎缩型胃炎者,中医辨证为胃阴不足证居多(460/0),内镜下表现为胃、十二指肠溃疡者,中医辨证为脾胃虚寒证居多(52%),内镜下表现为进展期胃癌者,中医辨证为虚实夹杂证居多(78%);结论胃痛中医证型与胃镜下表现既有一定程度相关性,但不完全相关,在临床胃痛诊治中,我们既要坚持辨证求因,审因论治的原则,又要充分认识到进行胃镜检查的重要性,将中医辨证与西医辨病相结合,对一些危重病患者争取做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壤塘地区957例大骨节患者的舌象特征,结合临床分析其病因病机。方法对确诊为大骨节病患者进行舌诊检查,并用索尼数码照相机拍摄舌象片后,记录舌象,最后由中医诊断学专家进行审核,对舌象特点进行分析。结果在957例大骨节病中,舌色以淡红舌、淡白舌、淡紫舌、红舌出现频次高,比率超过10%,舌形以正常舌形、裂纹舌、瘦薄舌、苍老舌比率超过10%,舌苔以薄白苔、白腻苔、黄腻苔、燥苔、剥苔,出现比率超过10%。结论大骨节病患者的舌象异常率较高,其特征可为中医辨证及病机分析提供一定的依据。大骨节病(Kaschin-Beck Disease,KBD)是一种地方性畸形性骨关节病。目前已经确认KBD主要分布在从俄罗斯西伯利亚外贝加尔的乌洛夫河流域、朝鲜北部和我国从东北到川藏高原地带上[1]。四川境内的甘孜、阿坝等高寒民族聚居地为此病高发区域。我们在对大骨节病高发地区阿坝州壤塘县大骨节病患者中医证候学调查中发现舌象具有特征性变化。本文从收集的957例大骨节病患者舌色、舌形、舌苔进行分析,探讨其特点,为研究大骨节病患者中医证候特征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总结青少年患者肾活检病理类型特点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0年1月~2011年1月收治的337例因肾脏疾病行经皮肾活检的青少年患者临床病理资料。结果原发性肾小球病占50.13%,最常见的是IgA肾病。继发性肾小球病占36.6%,最常见的是狼疮性肾炎。间质小管肾病占4.24%,遗传及先天性疾病占9.02%。本组资料中急性肾功能不全者39例,占11.57%;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58例,占17.21%。结论青少年肾活检病理类型多样,应及时行肾穿刺活检以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颈动脉硬化易损斑块的中医证型分布规律。方法对98例颈动脉硬化易损斑块的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分析,从临床症状、舌苔、脉象等临床资料上对其进行分析总结。结果痰瘀互结证25例,构成比25.51%;气滞血瘀证20例,构成比20.41%;痰热互结证16例,构成比16.33%;痰浊内阻证13例,构成比13.27%;气虚血瘀证10例,构成比10.20%;精髓亏虚证8例,构成比8.16%;阴虚证6例,构成比6.12%。结论颈动脉粥样硬化易损斑块以痰瘀互结证所占比例最多,复合证型的患者多,单纯虚证少,但总以气虚为本,本虚标实。  相似文献   

20.
由于中医学认为证与病各从不同侧面反映疾病的病理规律,故而其临床假说为“证-病“双层次结构,而且是说于证、略于病的,即更注重患病时的机体反应状态;其假说是在“系统-综合”思维模式和整体、动态观指导下,以辩证思维为核心,并将试探性治疗与诊断有机结合而形成的;其验证方法是以临床治疗直观效果作为综合评价的依据。西医临床假说是一个层次的“病”,是在“实验-分析”思想模式指导下,从疾病发民全过程的基本规律出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