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 本实验探讨兔离体心脏经冠状静脉窦不同逆灌方法对心肌细胞膜脂流动性及膜功能的影响。方法 健康成年家兔 3 2只 ,体质量 3 0~ 3 5kg ,随机分为 4组 :A组 (常温氧合血逆灌心脏不停跳 ) ,B组 (温血心脏麻痹液持续逆灌 ) ,C组 (冷血心脏麻痹液持续逆灌 ) ,D组 (冷晶体麻痹液持续逆灌 )。兔离体心脏顺灌左心做功 2 0min ,持续逆灌 60min ,左心做功 60min。比较各组心肌细胞膜脂流动性、心肌细胞膜丙二醛 (MDA)含量、心肌细胞膜ATP酶活性、心肌细胞内钙离子浓度的变化。结果 逆灌后恢复顺灌左心做功第 60分钟B、C、D 3组心肌细胞膜ATP酶活性和心肌细胞膜脂流动性均明显低于A组 (P <0 0 5 ) ,心肌细胞膜MDA含量和心肌细胞内钙离子浓度较A组高 (P <0 0 1)。B组心肌细胞膜ATP酶活性和心肌细胞膜脂流动性优于C、D组 (P <0 0 1) ,B组心肌细胞膜MDA含量和心肌细胞内钙离子浓度明显较C、D组高 (P <0 0 1) ,C、D两组间差异不明显。结论 常温氧合血逆灌心脏不停跳在减轻心肌细胞膜自由基损伤 ,维持膜脂流动性和膜ATP酶功能 ,减轻细胞内钙超载方面优于心脏麻痹液逆灌停搏 ,温血逆灌优于冷血和冷晶体液。  相似文献   

2.
逆行灌注心脏不停跳心肌保护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逆行灌注心脏不停跳心肌保护的效果。方法:中国大白兔32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8只,A组(对照组),B组(心脏不停跳组,血温34℃),C组(温血心脏麻痹液组,血温34℃),D组(冷血心脏麻痹液组,血温4℃)。采用离体兔心左室做功模型,经冠状静脉窦逆行灌注稀释血液或血停搏液60min。比较观察心功能、冠脉排出液心肌酶谱、心肌组织乳酸、心肌细胞内游离钙浓度、心肌细胞膜ATP酶活性、心肌细胞膜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含量的变化。结果:B组心功能恢复、心肌细胞膜ATP酶活性显著优于C组和D组,C组优于D组;B组心肌酶漏出、乳酸生成量、心肌细胞内游离钙浓度、心肌细胞膜丙二醛(MDA)含量低于C组和D组,C组低于D组。结论:常温氧合血逆灌心脏不停跳良好的心肌保护效果与其减轻自由基损伤,较好地保持细胞内外Ca^2 平衡,减轻细胞内钙超载,保护细胞膜酶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索建立离体兔心脏逆灌不停跳模型。方法 健康成年家兔 8只 ,根据兔心脏冠状静脉窦的解剖结构 ,选择合适的静脉窦插管 ,逆灌压 4 9kPa ,逆灌流量 3ml min。顺灌左心做功 15min ,转为逆灌心脏空搏 12 0min ,恢复顺灌左心做功 60min ,观察逆灌前后心功能恢复 ;评价逆灌期间心率、主动脉排出量、肺动脉排出量的稳定性 ;行逆灌液和排出液血气分析。结果 逆灌后恢复顺灌左心做功 ,第 10min时心功能与逆灌前相比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第 60min时心功能与逆灌前相比显著降低 (P <0 0 5 ) ;逆灌各时相点间心率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逆灌流量、主动脉排出量、肺动脉排出量无显著变化 (P >0 0 5 ) ;主动脉排出液为暗红色静脉血 ,肺动脉排出液为混合血。结论 建立了离体兔心脏逆灌不停跳模型 ,逆灌后心功能恢复率较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热休克蛋白70(HSP70)对未成熟心肌和心肌间质的影响. 方法:健康新生长耳大白兔12只随机分为2组. 对照组(C组):ip生理盐水0.4 mL,24 h后取离体心脏,常规建立Langendorff离体心脏灌注模型,灌注15 min转为工作心15 min后停灌45 min,恢复灌注15 min改为工作心30 min;实验组(E组):ip去甲肾上腺素, 24 h后取离体心脏,方法同对照组. 测定心肌细胞中HSP70含量、血流动力学指标、心肌含水量(MWC)、心肌肌酸激酶(CK)和乳酸脱氢酶(LDH)漏出率、三磷酸腺苷(ATP)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含量、心肌组织羟脯氨酸(HP)含量、内皮素(ET) 含量、心肌细胞内Ca2 含量、心肌线粒体Ca2 -ATPase活性及其Ca2 含量、心肌线粒体合成ATP能力[ATP]m,心肌超微结构. 结果:E组HSP70含量明显高于C组(P<0.01);MWC低于C组(P<0.05);ATP含量、SOD活性、心肌线粒体Ca2 -ATPase活性、[ATP]m, HP含量优于C组(P<0.01),MDA含量、CK, LDH漏出率、心肌细胞内Ca2 含量、心肌线粒体Ca2 含量、ET含量低于C组(P<0.01),心肌超微结构损伤较C组明显减轻. 结论:HSP70对缺血再灌注未成熟心肌和心肌间质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4种心肌保护方法的心肌保护作用。【方法】杂种犬20只,随机分成4组,分别使用4种心肌保护方法:冷晶体心停搏液灌注(G1)、冷血心停搏液灌注(G2)、常温血心停搏液连续灌注(G3)、含血利多卡因高钾心停搏液双向性灌注(G4)。每组动物均经历120min心脏缺血和30min复灌。观察心脏停搏情况,心肌酶水平,心肌细胞内钙离子(Ca^2 )、丙二醛(MDA)、及三磷酸腺苷(ATP)含量及心肌形态改变。【结果】①G3缺血后肌酸激酶同酶(CK—MB)升高无统计学意义;再灌注后Ca^2 与缺血后Ca^2 含量相比无显性差异,并明显低于G1和G4;再灌注后ATP含量无进一步下降。②G1再灌注后MDA含量显高于其他3组。③缺血及再灌注后心肌形态学改变在4组间无明显差异。【结论】常温血心停搏液连续灌注对减轻心肌酶泄漏和再灌注心肌Ca^2 超负荷及ATP下降有明显优势;冷晶体心停搏液灌注对心肌能量保存效果较差,缺血.再灌注性损伤明显。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猪供心在体外循环下不停跳温血连续灌注保存方法与单纯UW液冷保存方法的植入效果.方法选取广西巴马小型猪24头,随机分为两组,体外循环下不停跳温血连续灌注供心保存移植组(不停跳组,供、受体各6头)和单纯UW液冷保存移植组(冷保存组,供、受体各6头).两组供心取出后,分别采用体外循环下不停跳温血连续灌注保存法及单纯UW液冷保存8 h,然后按标准原位心脏移植方法植入受体猪.记录两组供心植入主动脉开放2 h后心脏自动复跳、除颤情况,测量主动脉开放2 h末的左右心室功能,观察体外循环后30 min血流动力学参数的变化.结果供心植入受体后,主动脉开放3 min内,不停跳组6头心脏全部自动复跳;冷保存组6头均未能自动复跳,心脏除颤12次;两组心脏自动复跳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主动脉开放2 h,左右心室收缩压不停跳组优于冷保存组(P均<0.05);体外循环后30 min,中心静脉压(CVP)、肺毛细血管楔压(PCWP)不停跳组低于冷保存组(P均<0.05);心输出量(CO)、心脏指数(CI)不停跳组高于冷保存组(P<0.05),多巴胺用量、异丙肾上腺素用量不停跳组明显减少(P均<0.05).结论体外循环下不停跳温血连续灌注供心保存方法,使原位心脏移植后受体猪早期获得更良好的心功能及血流动力学稳定.  相似文献   

7.
目的 :对 30例先心病患者心肌中线粒体定量分析 ,评价三种不同心肌保护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 :应用图像分析方法对对照组 ,间断冷晶体组 ,持续微温血组及心脏不停跳组的心肌中线粒体比表面 (δ)及面数密度 (NA)进行定量分析。结果 :三组病人中 ,间断冷晶体组的线粒体明显肿胀 ,部分有肌节溶解现象 ,其δ和NA值明显小于微温血组及心脏不停跳组 (P <0 .0 5 ) ,而持续微温血组与心脏不停跳组在心肌线粒体的δ和NA无明显差异 (P >0 .0 5 ) ,但小于对照组 (P <0 .0 5 ) ,两者其线粒体仅有轻度肿胀。结论 :持续微温血灌注及心脏不停跳手术心肌保护法优于间断冷晶体灌注心肌保护法。可用以比较和评价心肌保护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终末温血逆灌结合del Nido心脏停搏液在成人心脏外科手术中的心肌保护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2月至2020年1月间161名于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脏外科行心脏手术的患者,所有患者均使用del Nido心脏停搏液进行心脏停跳,根据患者在升主动脉开放前是否接受终末温血逆灌分为温血逆灌组(62人)和非温血逆灌组(99人)。收集并分析两组患者一般情况,术前、术中及术后相关临床资料。结果 经过倾向性匹配分析,温血逆灌组及非温血逆灌组各50人,两组患者在术前、术中临床资料均无显著性差异。术后肌钙蛋白T值、脑钠肽值,心肺转流结束时正性肌力药物使用情况,住院死亡率,ICU滞留时间等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在成人心脏外科手术中,终末温血逆灌不能提高del Nido心脏停搏液的心肌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比观察间断灌注冷血、持续灌注冷血及持续灌注温血心脏停搏液对长时间停搏心脏心室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利用猫体外循环模型,分别用间断冷血、持续冷血及持续温血停搏液保护心肌,测定其心功能、心肌酶释放及丙二醛(MDA)含量变化。结果:心脏停搏180 min复灌60 min时,间断冷血及持续冷血停搏液灌注组心室功能明显下降,心肌酶释放及MDA含量增加,尤以前者为甚,而持续温血停搏液灌注组心室功能在复灌后其测值接近停搏前水平,心肌酶释放及MDA含量亦出现类似变化。结论:持续灌注温血心脏停搏液在心脏长时间的停搏过程中可提供充足的血供,是一种理想的心肌保护方法,特别适用于需长时间停搏及高危心脏病患者的术中心肌保护。  相似文献   

10.
阳世光  喻田  余志豪  刘兴奎  叶英 《医学争鸣》2005,26(22):2053-2056
目的:观察ATP敏感性钾通道开放剂(KCOs)吡那地尔(Pinacidil)药物预处理对不同温度高K 停跳液灌注离体兔心肌的保护效果. 方法:离体兔心24颗以Langendorff模型灌注10 min,随机分成3组:对照组(C组):低温高K 停跳;WP组和CP组为预处理组(停跳前以Pinacidil 10 μmol/L灌注15 min):分别为常温及低温高K 停跳. 全心缺血45 min, C组及CP组心脏停跳期间的温度为26~28℃,WP组为36~38℃. 三组恢复37℃ K-H灌注20 min. 分别测定心脏停、复跳时间,心率、心律、左心室内压(LVP)及收缩力、心肌腺苷酸及脂质过氧化物丙二醛(MDA)含量,检查心肌光镜结构. 结果:三组心脏停跳时间无明显差异,预处理组复跳迅速,两组间无显著差异,C组复跳缓慢,与预处理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再灌注后CP组较WP及C组心肌收缩力与LVP恢复较快(P<0.05),而WP组LVP又比C组恢复好(P<0.05). 预处理组心肌组织腺苷酸,总腺苷酸(TAN)、细胞能荷(EC)显著高于C组(P<0.01),CP组又明显高于WP组(P<0.01或P<0.05),预处理组的心肌结构也明显好于C组,CP组又好于WP组. 三组MDA含量无显著差异. 结论:Pinacidil预处理能显著增强离体兔心肌缺血/再灌注的保护效果,对低温停跳心脏的保护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11.
Objective To estimate the value of aortic valves and combined mitral valve replacement wit h retrograde perfusion in beating hearts.Methods Continuous retrograde coronary sinus perfusion with beating hearts was used in 8 3 patients undergoing aortic valve or aortic valve combined with mitral valve re placement, without application of cardioplegia. After aortic valve replacement, the retrograde perfusion was changed to antegrade perfusion for mitral valve re placement or correction of the other deformities (group A). Cold blood cardiopl egia solution (15℃) was infused at intervals in 20 cases (group B). The follow ing parameters were tested: lactate, ET, CTn-T and MDA in blood; myocardial ult ra-structure; and cardiac rhythm and cardiac output (CO).Results All biochemical values increased after cardiopulmonary bypass (P&lt;0.05-0.01 ). Empty and beating heart sinus rhythm was maintained in group A. Myocardial ultrastructure did not change significantly. The pump was stopped smoothly as t he surgical procedure finished. No postoperative low cardiac output syndrome or arrhythmia was observed. Eight-one patients recovered smoothly, two died from renal failure or infective shock. When the pump stopped, all patients in group B were supported by 5-10 μg·kg(-1)·min(-1) dopamine. Transie nt pacing was used in 9 patients. One patient died from low cardiac output synd rome. Conclusion This method is a good myocardial protection which simulates physiologic status. It is applicable to aortic valve and combined mitral valve replacement of patie nts with large heart or heart failure and long time aortic cross-clamping. Ide al clinical effect can be achieved.  相似文献   

12.
不同心肌保护方法对双瓣膜置换术心肌氧摄取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了解不同心肌保护方式对二尖瓣和主动脉瓣双瓣膜置换手术心肌氧摄取率的影响.方法 24例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8例.①顺行灌注组:先经主动脉根部间断灌注冷血心脏麻痹液,完成二尖瓣置换,再斜行切开主动脉,直接经左、右冠状动脉开口灌注心脏麻痹液,完成主动脉瓣置换术. ②逆行灌注组:经冠状静脉窦间断逆行灌注冷血心脏麻痹液,依次完成二尖瓣置换和主动脉瓣置换术. ③顺灌加逆灌注组:先按顺行灌注方法完成二尖瓣置换,再采用逆灌方法完成主动脉瓣置换术.观察3组患者心肌氧摄取率、乳酸的变化.结果 24例患者无手术死亡,均痊愈出院.阻断主动脉期间心肌氧摄取率均降低,3组间无显著性差异;开放主动脉后10 min心肌氧摄取率仍低于阻断主动脉前,逆行灌注组降低更明显.阻断主动脉和开放主动脉10 min 3组各时相点动脉血和冠脉回流血乳酸含量均较阻断主动脉前明显升高,而冠脉回流血乳酸含量又较动脉血含量高.逆灌组阻断主动脉80 min和开放主动脉10 min动脉血和冠脉回流血液乳酸浓度均高于顺灌组,开放主动脉10 min时则高于顺灌加逆灌组.结论双瓣膜置换手术中顺行灌注或顺灌加逆灌注冷血心脏麻痹液的心肌保护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经冠状窦逆行灌注方法在DeBakeyⅠ型夹层动脉瘤手术中的心肌保护效果。[方法]2003年3月-2005年8月对33例DeBakeyⅠ型夹层动脉瘤患者在体外循环下施行了外科手术治疗。术中14例采用经冠状动脉开口直接灌注(简称直灌)、19例采用经冠状窦逆行灌注(简称逆灌)方法进行心肌保护。本组手术全部采用远端开放吻合。体外循环采用深低温停循环、选择性脑灌注。[结果]逆灌组升主动脉阻断时间短于直灌组(P〈0.05)。逆灌组自动复跳率(73.7%)高于直灌组(57.1%),术后第1天血清CK—MB、cTnI均低于直灌组(P均〈0.05),且直灌组发生1例冠状动脉开口损伤。[结论]逆灌比直灌心肌保护方式在DeBakeyⅠ型夹层动脉瘤手术中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14.
冠状静脉窦逆行灌注的心肌保护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总结我院开展冠状静脉窦逆行灌注心肌保护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 重症心脏手术体外循环(CPB)216例CPB中进行逆灌100例(Ⅰ组),行主动脉根部顺行灌注116例(Ⅱ组)。采用4:1氧合血停搏液。结果 Ⅰ组自动复苏为95例,Ⅱ组自动复苏98例。结论 经逆灌的心肌保护方法对重症瓣膜病及冠心病患者有更好心肌保护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回顾总结瓣膜置换术同期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的体外循环(ECC)管理经验。方法 2004年1月至2011年12月我院25例心脏瓣膜病合并冠心病患者,行瓣膜置换术(或成形术),同期行CABG术。ECC中心肌保护采用4∶1含血冷停搏灌注液,每间隔20~30 min以冷血半钾停搏液重复灌注,开放升主动脉前主动脉根部温血灌注3~5 min。根据患者病情应用顺灌、逆灌、直视灌、桥灌等多种方法结合。常规应用超滤。25例患者中,二尖瓣置换(MVR)+CABG术12例(同期行左房血栓清除1例);主动脉瓣置换(AVR)+CABG术8例(同期行室壁瘤切除术1例);MVR合并三尖瓣成形(TVP)+CABG术2例;二尖瓣合并主动脉瓣置换(DVR)+CABG术3例。结果 ECC时间124~348(182.6±45.9)min,阻断主动脉时间87~256(136.3±38.7)min。心脏自动复跳20例(80%),术后死亡1例(4.0%),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其余患者均康复出院。结论根据手术方式,选择联合应用多种心肌保护灌注方法和超滤技术,可提高心脏自动复跳率和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瓣膜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同时行瓣膜手术及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体外循环(ECC)中的心肌保护策略。方法总结2000年1月-2009年12月我院96例瓣膜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实施瓣膜手术及CABG ECC中的心肌保护经验。ECC中及时的心脏减压,维持适当的灌注压,并根据患者病情采用顺行灌注(顺灌)、冠状静脉窦逆行灌注(逆灌)、左右冠状动脉窦直视灌注(直视灌)、血管桥灌注(桥灌)多种方法结合,4∶1冷血(15~20℃)停搏液灌注-冷血(10~15℃)半钾停搏液维持-开放主动脉前温血(30~32℃)灌注的方式进行心肌保护。96例患者中单纯二尖瓣成形(MVP)+CABG 2例;二尖瓣置换(MVR)+CABG 18例(同期行血栓清除5例);MVR合并三尖瓣成形(TVP)+CABG 20例(同期行左房血栓、右房血栓清除各1例);主动脉瓣置换(AVR)+CABG 24例(同期行瓦氏窦瘤修补1例,行室壁瘤切除1例);二尖瓣合并主动脉瓣置换(DVR)+CABG 20例(同期行左房血栓清除3例);双瓣膜置换合并三尖瓣成形(DVR+TVP)+CABG 8例(同期行左房血栓清除3例);双瓣膜置换合并三尖瓣置换(DVR+TVR)+CABG 1例;马凡氏综合征行Bentall术+CABG3例。结果 ECC时间101~360 min,阻断主动脉时间67~241 min。全组96例患者自动复跳58例,自动复跳率60.4%。死亡5例,死亡率5.21%。其余患者均康复出院。结论 ECC中及时心脏减压,维持适当的灌注压;针对手术方式,选择多种灌注方法可以较好的保护心肌,提高自动复跳率,增加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逆行灌注心脏不停跳联合瓣膜置换术对心肌保护效果。方法 将 30例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及主动脉瓣联合病变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 (浅低温逆行灌注心不停跳组 )与对照组 (中度低温心停跳组 ) ,每组 15例 ,体外循环 (CPB)15 0min。于 6个时点采静脉血 ,检测血浆内皮素 (ET)。结果 转机后ET持续升高 ,逆灌开始 90min至CPB后与CPB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对照组阻断主动脉后 6 0min至CPB后与CPB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实验组与对照组转机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 ) ,转机 6 0、90、12 0min ,主动脉开放 30min及CPB后对照组较实验组升高明显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结论 逆行灌注心脏不停跳联合瓣膜置换术减少了ET的合成及释放 ,可能具有较好的心肌保护效果  相似文献   

18.
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1097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心脏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的意义和手术适应征。方法心脏不停跳法:阻断上下腔、不阻断冠脉循环,不用心脏停搏液;鼻咽温缓慢降至(33±1)℃,在心脏有节律的空跳中完成手术操作。主动脉瓣置换等要切开主动脉根部的手术,经冠状静脉窦持续逆行灌注。心脏停跳法:降温至32~28℃±1℃,阻断主动脉后从其根部灌注4℃晶体或15℃血K^+心停跳液,每间隔30min复灌1次。室缺补片修补等心内操作完毕开放主动脉阻断,心脏复跳后完成其余手术操作。结果术后并发低心排综合征8例(0.74%),血红蛋白尿46例(4.19%),急性肾功能衰竭7例(0.64%),Ⅲ度房室传导阻滞1例(0.09%),精神症状7例(0.64%),消化道出血1例(0.09%),死亡28例(死亡率2.55%)。结论心脏不停跳法是一种较接近生理状态的心肌保护新方法,获得较理想的临床效果,可适用于绝大部分常规心内直视手术。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不同冠状静脉窦逆行灌注(RCSP)压力对行心脏双瓣置换术患者的心肌保护作用。方法60例双瓣置换术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30例。应用首次主动脉根部顺行灌注(ACP)联合后续RCSP的方式行心肌保护。A组逆灌压力为(30±2)mmHg,B组逆灌压力为(40±2)mmHg,对两组心肌保护的效果进行比较。结果B组与A组相比,患者术后24h多巴胺用量和机械通气时间均明显减少(P〈0.05),血清肌酸激酶同功酶、乳酸脱氢酶和肌钙蛋白-Ⅰ均明显减低(P〈0.05)。A组患者术后出现低心排1例,其余两组患者均无任何并发症。结论在合理的逆灌压力范围内,40mmHg的逆灌压力对心肌保护效果优于30mmH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