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刚出生的新生儿肠道内是无菌的,但约2 h 后,细菌迅速从口腔及肛门侵入肠道,肠道内很快就可检出肠球菌、链球菌、葡萄球菌等菌种。随着新生儿开始进食,肠道内有更多其他菌群植入,约3 d 左右达到高峰。这些定植在宿主消化道,并为宿主所必需的微生物群落统称为肠道正常菌群。肠道菌群大致分为3类:①与宿主共生的生理性细菌,为专性厌氧菌,是肠道的优势菌群(双歧杆菌、类杆菌和消化球菌),具有肠道营养和免疫调节作用;②与宿主共栖的条件致病菌,以兼性需氧菌为主,为肠道非优势菌群(肠球菌和肠杆菌)。在某些条件下如机体抵抗力低下、过度使用广谱抗生素、应用免疫抑制剂和糖皮质激素、放化疗等,这些细菌得以大量繁殖,成为新的优势菌群,导致肠道疾病;③病原菌,大多为过路菌,数量少,长期定植的机会少,一般不足以致病,一旦数量超出正常则致病。正常成年人胃肠道内细菌总重量达1 kg 左右,目前已认识的种群至少包括40个菌属的400~500个菌种,各菌群按一定数量比例组合,相互拮抗,相互依存,与人体和外部环境形成一种动态的生态平衡,对人体的健康起着重要作用。如果肠菌生理组合被破坏,产生病理性组合,引起临床症状则称为肠道菌群失调症。  相似文献   

2.
路小丽 《基层医学论坛》2008,12(22):741-742
在人的肠道中,栖息着大约1×10^14个、约100多种细菌,构成了所谓肠内菌群,其中肠杆菌、肠球菌仅占菌群的1/1000,绝大多数为厌氧菌,健康情况下它们与宿主之间处于生理的、和谐的、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状态,维持人体正常的微生态平衡,对人体健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郑鹏  嵇武 《医学综述》2014,(24):4479-4481
人体消化道存在大量细菌,肠道菌群调节着人体肠道免疫系统的成熟,其功能状态的改变与人体多种免疫性疾病、代谢性疾病等的发生、发展、转归密不可分,在宿主健康和疾病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该文总结肠道菌群的研究进展与现状,简介肠道菌群的构成以及生理功能,探讨肠道菌群与肠道疾病的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微生态学是20世纪末崛起的一门新的生命科学分支,是从细胞水平研究微生物本身之间以及其与环境和宿主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衡关系的规律.正常肠道菌群在人类正常生理条件下,保持一定平衡,而且对人体可产生有益的生理作用.当正常生理条件受各种因素破坏时,就可能出现肠道菌群失调.正常人体肠道中的正常菌群是逐步建立逐步形成的,尤其是婴幼儿期是正常菌群建立的过渡时期,当正常菌群未被完整地建立起来时则更易出现  相似文献   

5.
微生态学研究发现,人体体表及体内存在着大量的共生菌群,其中大部分寄居在人体肠道中。定植于宿主肠道内的菌群与宿主、环境3者之间构成了呈动态平衡的统一体。对肠道微生态学的研究主要是探讨健康人体的肠道菌群结构和功能,以及菌群结构紊乱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并用微生态干预手段引导宿主向健康方向发展。而中医学之体质是人体生命过程中,在先天禀赋和后天获得的基础上所形成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和心理状态方面综合的、相对稳定的固有特质。由于肠道微生物参与人体诸多方面的生命活动,菌群的变化可以反映宿主的生理病理状态,采用肠道微生态学的研究方法研究中医体质,将对个体化诊疗产生重要意义。中医体质理论的4个基本原理和3个科学问题与肠道微生态学基本理论互相存在着很多关联性和阐释性。根据现代肠道微生态的研究成果,将中医体质理论与现代肠道微生态理念结合起来,对中医体质的4个基本原理和3个关键科学问题进行微观阐释。  相似文献   

6.
谢多  张颖  张琬琳 《中华全科医学》2022,20(11):1925-1929
肠道菌群的形成和增殖始于出生,其组成的改变主要取决于遗传、营养和环境因素。人体肠道内定植着千余种细菌,有高度的多样化。随着高通量测序技术、生物信息学和培养组学的发展,使得研究者能够更深入地探索微生物群的组成及其功能,肠道菌群与人体疾病之间的相关性研究蓬勃开展。肠道菌群在人体的生理、代谢、营养和免疫功能中都起着重要的作用,肠道菌群与宿主之间的微妙平衡影响不同疾病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研究聚焦于肠道菌群改变与女性生殖疾病的关联。从动物模型研究到人体研究,目前已有多项研究结果表明肠道菌群整体多样性的改变、特定细菌丰度的变化以及菌群比例的失衡与女性生殖疾病密切相关,如多囊卵巢综合征、子宫内膜异位症、妊娠并发症和不良妊娠结局,但目前对其机制的研究还很有限。以特定肠道菌群或其代谢物为靶点,在女性生殖相关疾病的诊断和治疗的临床研究中已初步展露效果。未来需要进一步地开展机制研究明确肠道菌群与女性生殖相关疾病的因果关系,以及设计更为严谨的临床试验明确有效治疗的标准,为肠道菌群在疾病预防、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提供更多依据。本文拟对肠道菌群与多囊卵巢综合征、子宫内膜异位症以及复发性流产的关系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7.
人和动物的肠道内,栖息着许多细菌,这些细菌称做肠内菌或肠道细菌。肠道内细菌的数目,超过了人体细胞的总数,其总量近1000g左右。人或动物出生3~4小时后,这些细菌就开始定居在肠道内,并不断地增殖、更新和排泄。健康人体肠道内的细菌具有多种生理功能,如合成人体必需维生素B族、K族等,参与胆固醉代谢,抵御外界致病菌的侵入,并在肠道中保持微生态平衡,这一平衡又可受自身、物理环境、化学环境、生物学因素、抗生素的使用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而失去平衡,即失调。近年来临床观察最重要的影响之一就是抗生素的使用。肠道正常菌群是由高密度的以专性厌氧  相似文献   

8.
在人体肠道中存在着大量的微生物,数量超过1000万亿,其种类繁多,有500~1000个不同的种类。这些数目庞大的细菌大致可分为三大类:有益菌、有害菌和中性菌。在正常情况下,肠道菌群处于平衡状态,与人体之间互利共存。人类肠道为细菌提供生长的空间与繁殖所需要的营养,而肠道菌群则为人类提供生长因子,如大肠杆菌可合成人体无法合成但又必须需要的 VK,同时能促进人胃肠道免疫功能的发育,可谓人体的健康与肠道内的微生菌群结构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9.
双歧杆菌的功能、作用及其在食品中的应用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常人体肠道中存在着大量微生物,这些菌群之间的平衡对人体健康有重要的作用。肠道内正常菌群作为一个整体存在,既相互依赖又相互制约。当机体肠道内菌群失调时则出现一系列的生理功能紊乱。近年来,益生菌(剂)(probiotics)作为一类对人体有益的细菌的总称,已成为微生物学的研究热点,并被广泛应用于药品及保健食品之中。  相似文献   

10.
人和动物肠腔内寄生着一群种类和数量都极为庞大的微生物(主要为细菌),总称为肠道菌群(gut microbiota)。肠道菌群发挥着许多重要而不可或缺的作用,它们在受宿主因素影响的同时,也能参与宿主生命活动的调节。近年来关于肠道菌群的研究不断涌现,肠道菌群在人类健康中的作用引起了人们的高度关注。研究发现,肠道菌群与生物钟之间存在着复杂的相互影响和平衡关系;这种平衡一旦遭到破坏,机体将产生一系列的病理生理改变。本文简要综述了近年来有关肠道菌群与生物钟关系的新进展,包括肠道菌群本身的结构和功能的节律性,以及肠道菌群活动与宿主生物钟(中枢钟和外周钟)之间的相互影响及其可能机制。  相似文献   

11.
张若松  夏萍 《现代实用医学》2005,17(5):265-267,262
微生态学是研究人体内正常微生物的结构、功能以及与其宿主相互关系的学科,是生命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常菌群能增强宿主的免疫功能,增加营养,帮助消化,拮抗致病菌的定植和入侵。正常菌群分布于人体体表以及与外界相通的腔道,以口腔、肠道、阴道、尿道和皮肤的储菌量最大,其中以肠道最多。新生儿出生2~4h内即开始有不同的菌群进入体内,有益的正常菌群不停地发展,与小儿迅速成长的各阶段各方面的需求密切相关,对儿科有其特殊的重要作用。随着微生态学的迅速发展,微生态调节剂在儿科范围内应用越来越广。正如我国著名微生态学创始人康白教授所提出的:  相似文献   

12.
肠道菌群是人体消化道内复杂、动态的微生态系统,生理条件下与宿主之间存在着平衡的共生关系。然而,在慢性肝病和肝癌等病理状态下,肠道菌群的组成和肠道通透性会发生显著变化,导致菌群失调和细菌易位。肠道细菌及其代谢产物一方面进入肝脏激活炎症相关信号通路,另一方面进入循环形成内毒素血症,共同促使慢性肝病和肝癌恶化进展。目前,针对肠道菌群治疗慢性肝病和肝癌的策略包括合理运用抗生素、益生菌或益生元,粪便微生物移植。本文就肠道菌群在慢性肝病和肝癌中的潜在作用及临床意义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3.
慢传输型便秘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疾病,患者常伴有肠道菌群的改变。肠道菌群对维持人体健康有重要作用,若肠道菌群的结构和功能发生变化,出现肠道菌群紊乱,则可能引起便秘等疾病。MicroRNA是一种小的非编码RNA,作为基因表达过程转录后调控因子,其具有调节包括胃肠道在内的所有细胞蛋白表达的作用。肠道菌群能通过microRNA调节宿主基因的表达,而宿主的microRNA同样能调节菌群的生长和基因表达。肠道菌群与microRNA在维持肠道内稳态和预防相关疾病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该文就肠道菌群与宿主microRNA对慢传输型便秘影响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4.
目前认为肠道菌群广泛参与人体的营养、代谢和免疫等生理活动并能使整个人体保持动态平衡,才能使机体处于稳定、健康状态,它们在保持人体健康方面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已经被发现与几十种疾病息息相关。肠道菌群和宿主免疫、代谢之间有复杂的相互作用会影响其他器官相关的身体功能,他们之间形成了“轴”,如肠脑轴、肠肾轴、肠皮轴、肠心轴等。大量研究证实肠脑轴主要与神经与精神疾病有关,其中肠道菌群可能是精神分裂症防治的有效靶点,调节肠道菌群可能是防治精神分裂症的一种潜在方法,故而本文主要就肠道微生物对精神分裂症的肠脑轴作用机制及对治疗的影响做出综述。  相似文献   

15.
动物体表及体内存在的正常微生物菌群与其宿主的关系是微生物与其宿主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形成的。这些菌群对其宿主不仅无害,而且是有益和必要的,因而引起了科学界的重视。微生态学(Microecology)就是研究这些微生物菌群与其宿主之间的相互关系的边缘学科。...  相似文献   

16.
人体胃肠道内存在着大量的微生物, 它们被称为人类的第二大基因组——肠道菌群。肠道微生物系统的复杂性和重要性, 决定其第二大脑的地位。人体肠道内存在的细菌, 不仅参与维持肠道的正常生理功能, 更直接影响机体免疫功能。近年来, 研究发现肠道菌群与消化道、心血管、神经系统以及代谢等疾病息息相关, 现就肠道菌群在疾病中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旨在为临床治疗有提示作用。  相似文献   

17.
人是由90%的共生微生物组成的超级生物体。肠道微生态中的细菌种类繁多,绝大多数细菌与宿主细胞是共生关系,参与新陈代谢、免疫调节、防御反应和食物分解等重要生理过程。本文综述肠道菌群在疾病,尤其是肿瘤,发生过程中的作用机制,旨在为寻找人类肿瘤治疗靶点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8.
肠道菌群作为一个复杂的微生态系统,与宿主建立了密切联系,在调节与营养、免疫系统激活和宿主防御相关的生理功能中起着核心作用.肠道菌群与宿主之间相互作用的主要方式之一是通过代谢产物.色氨酸(tryptophan,TRP)作为一种必需氨基酸,参与体内多种生理功能,影响人体的生长和健康.TRP代谢的异常与许多疾病有关.肠道菌群...  相似文献   

19.
人类肠道分布着系统庞大、高度复杂的微生物群落,包括古生菌、病毒、寄生虫和真菌。这些肠道微生物是人体能量获取的关键,它们可以将膳食营养素代谢成许多生物活性物质,充当肠道菌群与宿主之间的纽带。在心血管疾病中,如高血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和心房颤动,肠道菌群的组成也已经被证明发生了改变。本文将总结肠道菌群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及其在生物体代谢中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小儿病毒性肠炎的微生态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人类的肠道中存在着数以十万亿计的微生物,在正常情况下,有益的生理性细菌占95%以上,有害的细菌仅占极少数,如果破坏这种肠道内的微生态平衡,就会出现疾病。微生态疗法就是补充各种人体有益的正常菌群,恢复微生态平衡,重建人体天然屏障以拮抗或抗御外界病源的侵犯,促进病人痊愈。现将小儿病毒性肠炎的微生态变化与微生态疗法介绍如下。 1 肠道正常曹群与生理作用 现巳发现正常粪便中含有大量的双歧杆菌为主的厌氧菌群及少量的需氧菌群,共同组成了一个正常菌群。经研究表明,机体与正常菌群是互相依赖,共同生长,保持着机体的微生态平衡。人体为正常菌群提供营养,为其定檀提供有利条件,而正常菌群特别是居于优势的厌氧茁则对维护机体健康承担着多种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